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帝国霸业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表面上看,管仲是个经济学家,把齐国经济搞的有声有色,实际上管仲是个为了齐国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的阴谋家,经济只是管仲对外称霸的一个工具。最经典的案例,就是管仲通过鲁缟打跨鲁国的经济基础,迫使鲁国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归于齐国霸业之下。
春秋初期,鲁国算是中等强国,有能力给齐国制造大麻烦,比如著名的长勺之战。柯地会盟时,鲁人曹沫执刀劫持姜小白,逼近姜小白吐出之前强抢的鲁国地盘。齐国霸业初建,羽翼未丰,很难用军事手段解决来自鲁国的威胁,那就只能在经济战线上给鲁国找找麻烦了。
管仲是打经济战的行家,具体的“作战”任务由管仲来安排。管仲深知要打跨鲁国的经济,首先要想办法使鲁国多种经济变成单一经济,而且是受制于齐国的单一经济。
政治是名利场,是非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战场上一将功成万骨枯,官场上也一样,一群人进行长跑,沿途不断有人掉队,最终只有少数人能跑到终点,顺利登上领奖台。官场讲的是察言观色,逢上所好,逆批龙麟能博忠直之名,但往往也为君主所不能容。
写春秋,没有过于明显的重点,就是把春秋的一些著名人物,如老子、孔子、管子、伍子胥、勾践等人各写一个专题,感悟他们的传奇人生。还有就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比如晋小宗代大宗,齐国的瓜代之变,骊姬乱晋,再加上城濮大战等。为了点缀一下,也涉及了一些宫闱八卦题材,比如著名的夏姬事件,荒谬的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这个春秋实际上是个大杂烩,杂七杂八的都放在一块下锅了。零度说的大师,狼可万万当不起,现在小师都算不上,还需不断的学习,丰富知识储量。这次写的是春秋,没有涉及战国,所以就没写商鞅。商鞅与孝公的君臣组合是绝配,不比管仲之于桓公逊色。红军计算的这个数字,倒没有想过,如果菜咸了,就当咸菜吃了吧,呵呵。小笑身体在管仲的授意下,齐桓公姜小白突然下令,禁止齐人穿齐国生产的纨布衣服,而改穿鲁国生产的缟布。由于齐国的外贸大头就是纺织,此举对齐国纺织业的打击可想而知,民怨四起,但姜小白还是坚定地执行了管仲的计划。
天上掉下来一块喷香的大肉饼,鲁人都笑傻了,没有多想,就张嘴接住了。因为齐国人口非常多,所以鲁国生产的缟布供不应求,为了多从齐人身上拔毛,鲁庄公姬同发动国内所有的纺织作坊,没日没夜的赶制缟布。
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地流进鲁国,上至国公,下至百姓,兴奋地合不拢嘴。但鲁人很快发现有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鲁国的纺织业工人太少,跟不上齐国发来的订单。
鲁庄公估计是想趁此机会控制齐国的纺织品市场,下令让国内的农民都改行做纺织工,种地的收成微薄,不如改行织布,一来能赚钱,二来也能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何乐不为?
鲁人一窝蜂地弃农从织,导致田地荒芜,鲁人的粮食问题日渐突出。等到姬同发现中了管仲的圈套时,已经来不及了。管仲下令,严禁齐国从鲁国进口缟布,同时立刻恢复齐国本国的纺织生产,齐人并不缺衣服穿,但鲁人因为得不到齐国的缟布订单,已经没粮食吃了。
齐国不但是纺织品大国,更是粮食生产大国,有足够的粮食销售到鲁国。但问题是,管仲“无耻”地提高齐国的粮食价格,鲁人没粮食吃,只能一边骂着管仲,一边出高价购买齐国的粮食。鲁人之前通过销售缟布从齐国赚来的银子,统统还给了齐国。更要命的是,鲁国的粮食命脉至少在一年时间内被齐国牢牢扼住,姬同实在没办法,只好向姜小白求饶,答应奉齐国为老大。
管仲的经济外交战之厉害,于此可见一二!不过并不能因为这件事责备管仲心肠恶毒,孟子曾经曰过:“春秋无义战”,大家屁股都不干净,谁也别指责谁装大尾巴狼。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维护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道德。姬同指责曹沫不顾道义的劫持姜小白,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管仲通过经济战戏耍姬同,不过一报还一报而已。
不舒服,好好休息,等好了再更文。
管仲是齐国国相,他首先要为齐国统治集团以及齐人负责,他没有为其他国家利益负责的义务。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当时春秋虽然诸国林立,但却有同一个宗主国——周朝。这一点也决定了各国除了“地方主义”之外,还兼有“天下主义”,而管仲正是如此。
除了要为齐国谋霸业,管仲肩上更承担着保护中原华夏文化不受外族侵犯的... -->>
表面上看,管仲是个经济学家,把齐国经济搞的有声有色,实际上管仲是个为了齐国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的阴谋家,经济只是管仲对外称霸的一个工具。最经典的案例,就是管仲通过鲁缟打跨鲁国的经济基础,迫使鲁国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归于齐国霸业之下。
春秋初期,鲁国算是中等强国,有能力给齐国制造大麻烦,比如著名的长勺之战。柯地会盟时,鲁人曹沫执刀劫持姜小白,逼近姜小白吐出之前强抢的鲁国地盘。齐国霸业初建,羽翼未丰,很难用军事手段解决来自鲁国的威胁,那就只能在经济战线上给鲁国找找麻烦了。
管仲是打经济战的行家,具体的“作战”任务由管仲来安排。管仲深知要打跨鲁国的经济,首先要想办法使鲁国多种经济变成单一经济,而且是受制于齐国的单一经济。
政治是名利场,是非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战场上一将功成万骨枯,官场上也一样,一群人进行长跑,沿途不断有人掉队,最终只有少数人能跑到终点,顺利登上领奖台。官场讲的是察言观色,逢上所好,逆批龙麟能博忠直之名,但往往也为君主所不能容。
写春秋,没有过于明显的重点,就是把春秋的一些著名人物,如老子、孔子、管子、伍子胥、勾践等人各写一个专题,感悟他们的传奇人生。还有就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比如晋小宗代大宗,齐国的瓜代之变,骊姬乱晋,再加上城濮大战等。为了点缀一下,也涉及了一些宫闱八卦题材,比如著名的夏姬事件,荒谬的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这个春秋实际上是个大杂烩,杂七杂八的都放在一块下锅了。零度说的大师,狼可万万当不起,现在小师都算不上,还需不断的学习,丰富知识储量。这次写的是春秋,没有涉及战国,所以就没写商鞅。商鞅与孝公的君臣组合是绝配,不比管仲之于桓公逊色。红军计算的这个数字,倒没有想过,如果菜咸了,就当咸菜吃了吧,呵呵。小笑身体在管仲的授意下,齐桓公姜小白突然下令,禁止齐人穿齐国生产的纨布衣服,而改穿鲁国生产的缟布。由于齐国的外贸大头就是纺织,此举对齐国纺织业的打击可想而知,民怨四起,但姜小白还是坚定地执行了管仲的计划。
天上掉下来一块喷香的大肉饼,鲁人都笑傻了,没有多想,就张嘴接住了。因为齐国人口非常多,所以鲁国生产的缟布供不应求,为了多从齐人身上拔毛,鲁庄公姬同发动国内所有的纺织作坊,没日没夜的赶制缟布。
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地流进鲁国,上至国公,下至百姓,兴奋地合不拢嘴。但鲁人很快发现有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鲁国的纺织业工人太少,跟不上齐国发来的订单。
鲁庄公估计是想趁此机会控制齐国的纺织品市场,下令让国内的农民都改行做纺织工,种地的收成微薄,不如改行织布,一来能赚钱,二来也能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何乐不为?
鲁人一窝蜂地弃农从织,导致田地荒芜,鲁人的粮食问题日渐突出。等到姬同发现中了管仲的圈套时,已经来不及了。管仲下令,严禁齐国从鲁国进口缟布,同时立刻恢复齐国本国的纺织生产,齐人并不缺衣服穿,但鲁人因为得不到齐国的缟布订单,已经没粮食吃了。
齐国不但是纺织品大国,更是粮食生产大国,有足够的粮食销售到鲁国。但问题是,管仲“无耻”地提高齐国的粮食价格,鲁人没粮食吃,只能一边骂着管仲,一边出高价购买齐国的粮食。鲁人之前通过销售缟布从齐国赚来的银子,统统还给了齐国。更要命的是,鲁国的粮食命脉至少在一年时间内被齐国牢牢扼住,姬同实在没办法,只好向姜小白求饶,答应奉齐国为老大。
管仲的经济外交战之厉害,于此可见一二!不过并不能因为这件事责备管仲心肠恶毒,孟子曾经曰过:“春秋无义战”,大家屁股都不干净,谁也别指责谁装大尾巴狼。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维护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道德。姬同指责曹沫不顾道义的劫持姜小白,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管仲通过经济战戏耍姬同,不过一报还一报而已。
不舒服,好好休息,等好了再更文。
管仲是齐国国相,他首先要为齐国统治集团以及齐人负责,他没有为其他国家利益负责的义务。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当时春秋虽然诸国林立,但却有同一个宗主国——周朝。这一点也决定了各国除了“地方主义”之外,还兼有“天下主义”,而管仲正是如此。
除了要为齐国谋霸业,管仲肩上更承担着保护中原华夏文化不受外族侵犯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