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中华奋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六月二号,程宇华针对红河地区再次发布越王令,调整红河地区区划,撤销原有建制,改设为十个市,分别为河内市、海防市、莱州市、老街市、高平市、太原市、越池市、南定市、清化市、演州市(原荣市)。河内市为行政中心。汉语为官方语言,实行本土法律、经济、土地政策,除了没有实行强制教育政策外,其他方面基本与本土相同。
这些条令一经公布,立即引起红河地区百姓的欢呼雀跃,这就意味着他们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可以得到廉价工业品,可以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可以得到自己的土地,之前他们羡慕的南宁境内百姓就是他们今后奋斗的榜样。
程宇华如此着急的公布这些政策,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当地民众,获取当地民心,尽快巩固政权,虽然经过多年的渗透和任命刘永福为总督等措施,使得南宁政府在当地支持度很高,但还是存在一部分心向顺化政府的民众和少部分法国间谍,如果能够分化其中的部分人,那么对以后的战局也是有利的。
程宇华并不打算将红河地区当做殖民地对待。越南由于千年来都受中国影响,并且多次内附,上层人物也大多会汉语,如果政策得当,那么想将其彻底融入中国还是很容易的,一旦成功,势必让南宁政府的实力更加雄厚。在程宇华的计划里,原本是打算在红河地区直接设省,施行本土一样的政策,只是最后由于财政问题,暂时不得不先设立总督区,等以后时机成熟后再设省。
河内总督府内,刘永福和新任行政官胡秋林相对而坐,一边品茶,一边商量如何尽快完成红河地区的调整和人员配置,如何完善本地的防御。
红河总督区新设,诸多事情纷乱繁杂,刘永福本来就不是一个善于理政的人,更没有管理过这么大的地方,对南宁的各项政策也不是很清楚,骤然间要他行使总督权,他还真做不来。虽然程宇华对刘永福比较了解,指明他主军,胡秋林主政,但是最后决定权还是在他手上。一段时间后刘永福实在是感觉力不从心,害怕耽误了程宇华的计划,索性给南宁发电报,告知具体情况,建议由胡秋林全权负责行政,他不再插手,只负责军事。
这时候南宁到河内的有线电报线路已经拉通,可以及时的通报情况。经过来回沟通,程宇华几经考虑最后还是没有同意刘永福的请求,只是答应以后所有政务都由胡秋林负责,最后的命令必须由刘永福以总督的名义发出,不需要再参与决策,但是他必须对发出的行政命令有所了解。刘永福无奈,知道这已经是程宇华的最后决定了,之所以还要他了解行政,就是想既借用他的影响力来方便行事,巩固政权,也可以更好的让军事和行政相辅相成,促进红河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因为胡秋林之前就明今天的讨论内容涉及了军事,所以刘永福才同意参与。
“刘将军,由于我们才刚刚接手此地,各地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加上警务人员缺额很大,就是现有的很多警察都是临时招募的,素质能力都不高,导致好多地方出现了****,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解决,因此各地都要求按照本土的方法设立武装警察部队,协助各地稳定地方。当然如果能够从本土调来武警部队,那么就更好了。”胡秋林清楚军方也只有两个师的兵力,单单就是防御都有捉襟见肘,对现在的情况无能无力,所以才想到了仿效本土设立武警部队的办法。他相信刘永福肯定也在操心兵力的问题,如果有了武警部队,对他也是大有裨益,因为按照南宁政府的法律,战时武警是需要协助军方作战的。考虑到紧迫性,从本土调派是最好的办法。
刘永福也知道本土设置有武警部队,只是程宇华没有提到,他也不好主动提出要求,毕竟涉及到军队的事情都有一定敏感性。自己又是新近加入的新人,更是不方便了,尽管与程宇华父子关系很好,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了避嫌,也考虑到程宇华可能有他的理由,因此对此事就一直保持沉默。不过如果有胡秋林的附议,那么他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
两人都需要武警的帮助,因此很快达成统一意见,一起给程宇华拍发了请求电报。
解决了武警的问题,刘永福想到海防港的防御建设需要政府帮忙,既然两人正好碰到了一块,那就一起商量一下协作分工,想办法尽快完工。
“胡先生,你也知道,海防港正在修建防御设施,由于工期紧急,我们自己的人员也紧张,因此需要你们地方政府帮忙招募工人。另外河内到海防、本土的几条重要公路也需要修整拓宽,这些工程越快完工越好,所以还要麻烦胡先生多多费心才是。”
胡秋林听到这话一怔,以前军事工事由于涉及保密需要,因此很少有平民参与,后来军事改革设立的后勤部专门有负责基建的部门,就更不需要民间参与了。现在刘永福提出这样的要求,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等到刘永福详细解释了一遍胡秋林才明白,不是工程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军方要求太高,导致一处防御炮台工程量太大,... -->>
六月二号,程宇华针对红河地区再次发布越王令,调整红河地区区划,撤销原有建制,改设为十个市,分别为河内市、海防市、莱州市、老街市、高平市、太原市、越池市、南定市、清化市、演州市(原荣市)。河内市为行政中心。汉语为官方语言,实行本土法律、经济、土地政策,除了没有实行强制教育政策外,其他方面基本与本土相同。
这些条令一经公布,立即引起红河地区百姓的欢呼雀跃,这就意味着他们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可以得到廉价工业品,可以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可以得到自己的土地,之前他们羡慕的南宁境内百姓就是他们今后奋斗的榜样。
程宇华如此着急的公布这些政策,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当地民众,获取当地民心,尽快巩固政权,虽然经过多年的渗透和任命刘永福为总督等措施,使得南宁政府在当地支持度很高,但还是存在一部分心向顺化政府的民众和少部分法国间谍,如果能够分化其中的部分人,那么对以后的战局也是有利的。
程宇华并不打算将红河地区当做殖民地对待。越南由于千年来都受中国影响,并且多次内附,上层人物也大多会汉语,如果政策得当,那么想将其彻底融入中国还是很容易的,一旦成功,势必让南宁政府的实力更加雄厚。在程宇华的计划里,原本是打算在红河地区直接设省,施行本土一样的政策,只是最后由于财政问题,暂时不得不先设立总督区,等以后时机成熟后再设省。
河内总督府内,刘永福和新任行政官胡秋林相对而坐,一边品茶,一边商量如何尽快完成红河地区的调整和人员配置,如何完善本地的防御。
红河总督区新设,诸多事情纷乱繁杂,刘永福本来就不是一个善于理政的人,更没有管理过这么大的地方,对南宁的各项政策也不是很清楚,骤然间要他行使总督权,他还真做不来。虽然程宇华对刘永福比较了解,指明他主军,胡秋林主政,但是最后决定权还是在他手上。一段时间后刘永福实在是感觉力不从心,害怕耽误了程宇华的计划,索性给南宁发电报,告知具体情况,建议由胡秋林全权负责行政,他不再插手,只负责军事。
这时候南宁到河内的有线电报线路已经拉通,可以及时的通报情况。经过来回沟通,程宇华几经考虑最后还是没有同意刘永福的请求,只是答应以后所有政务都由胡秋林负责,最后的命令必须由刘永福以总督的名义发出,不需要再参与决策,但是他必须对发出的行政命令有所了解。刘永福无奈,知道这已经是程宇华的最后决定了,之所以还要他了解行政,就是想既借用他的影响力来方便行事,巩固政权,也可以更好的让军事和行政相辅相成,促进红河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
因为胡秋林之前就明今天的讨论内容涉及了军事,所以刘永福才同意参与。
“刘将军,由于我们才刚刚接手此地,各地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加上警务人员缺额很大,就是现有的很多警察都是临时招募的,素质能力都不高,导致好多地方出现了****,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解决,因此各地都要求按照本土的方法设立武装警察部队,协助各地稳定地方。当然如果能够从本土调来武警部队,那么就更好了。”胡秋林清楚军方也只有两个师的兵力,单单就是防御都有捉襟见肘,对现在的情况无能无力,所以才想到了仿效本土设立武警部队的办法。他相信刘永福肯定也在操心兵力的问题,如果有了武警部队,对他也是大有裨益,因为按照南宁政府的法律,战时武警是需要协助军方作战的。考虑到紧迫性,从本土调派是最好的办法。
刘永福也知道本土设置有武警部队,只是程宇华没有提到,他也不好主动提出要求,毕竟涉及到军队的事情都有一定敏感性。自己又是新近加入的新人,更是不方便了,尽管与程宇华父子关系很好,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为了避嫌,也考虑到程宇华可能有他的理由,因此对此事就一直保持沉默。不过如果有胡秋林的附议,那么他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
两人都需要武警的帮助,因此很快达成统一意见,一起给程宇华拍发了请求电报。
解决了武警的问题,刘永福想到海防港的防御建设需要政府帮忙,既然两人正好碰到了一块,那就一起商量一下协作分工,想办法尽快完工。
“胡先生,你也知道,海防港正在修建防御设施,由于工期紧急,我们自己的人员也紧张,因此需要你们地方政府帮忙招募工人。另外河内到海防、本土的几条重要公路也需要修整拓宽,这些工程越快完工越好,所以还要麻烦胡先生多多费心才是。”
胡秋林听到这话一怔,以前军事工事由于涉及保密需要,因此很少有平民参与,后来军事改革设立的后勤部专门有负责基建的部门,就更不需要民间参与了。现在刘永福提出这样的要求,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等到刘永福详细解释了一遍胡秋林才明白,不是工程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军方要求太高,导致一处防御炮台工程量太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