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表妹怂且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京中的消息总是传得很快。
“一群朝廷大员在内城门口打群架, 并伤及前去劝阻的殿前纠察御史”,这事的荒唐程度可谓是亘古未见,风声一出内城,很快就如燎原野火般迅速在街头巷尾传开。
正申时, 这消息到了储君府。
储君府幕僚智囊们正在储政院议事厅探讨当前朝中各部的责权划分问题, 今日并未上朝的储君赵絮与赵澈并坐在主位上专注聆听,偶尔低声交换意见。
赵絮的一名心腹得了允准,进来将内城里这桩耸动的消息细细通禀了。
“也就是说,最终是殿前纠察御史控制了场面?”有人发问确认。
“是。徐御史以详细准确的法条一锤定音之后,太医官赶去为涉事的众位大人验伤, 皇城司也派官员对大家进行了问询与记录。”
“皇帝陛下那边呢?”
“之后皇帝陛下只是召见了皇城司指挥使周大人与太医院首医。”
那人答完众人询问后便退出议事厅。
储君府幕僚臣属们略作探讨后,大致猜到冲突的来龙去脉了。
“姜正道必是刻意挑衅,想激怒秦惊蛰动手。”
“彻查各府后院之事, 储君目前不便公开亮明立场, 秦惊蛰就成了目前赞同此举的人中态度最坚定的。若她今日被激怒以致停职羁押, 这派没了领头羊,必定会蛰伏一段时日。如此姜正道他们就有了充足的时间运作舆论,说服皇帝陛下暂不追究此事。”
“如此说来, 徐御史误打误撞也算功不可没。不但保全了秦惊蛰, 还摁住了姜正道这老狐狸。”
赵澈听完后面无表情, 单手握着手中茶盏,眼眸低垂:“今日姜正道翻了船, 那些后院有问题的可能会有动作。”
“这时就能想到自行清理后院的, 可酌情轻放, ”赵絮沉凝的面色中隐隐透出肃杀之气,“凡不动如山者,就意味着他们还想翻盘,属于很顽固的那类。”
无论哪朝哪代都不缺少守旧与革新的对立。
“后院人逾数”这个问题看似私德小过,但由此事分界出的阵营,其实就是守旧派、革新派与中立派。
朝政大局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各方在“要不要彻底杜绝私纳后院人”这事上的角力与缠斗,其实就是要不要破旧立新的缩影。
赵絮打算从清除这个小事入手,逐渐将立国之初因各种考量而折中遗留下的陈腐积弊一一清除,所以今日这场冲突可以算是双方敲响了战鼓。
****
“今日场面荒唐至此,为何皇城司只有李同熙出手,其余卫戍全都不出手制止?为何金云内卫竟无人现身?内城近卫居然是在殿前纠察御史控制住局面后才赶到?”赵絮猛地拍桌,音量越来越高,怒气与不解同步攀升,“事情就出在内城门口,竟还会恶化到御史受伤见血的地步,简直荒谬至极!”
一众幕僚臣属显然对此也很诧异,半晌没人答话。
最终还是赵澈率先打破沉默,平静的嗓音里透着淡淡清冷。
“常年在内城当值的哪个不是人精?就算只是个城门卫戍也会想得到,一群五等以上大员退朝途中发生冲突,真正目的岂会只是单纯冲动想打一架泄愤那么简单?”
赵澈看事情总是很通透,拨开迷雾直指核心是他最拿手的。
“今日这看似荒唐的斗殴背后,牵扯着几个阵营的政见之争。皇城司、内城近卫甚至金云内卫都有顾虑,怕自己的插手会被误认为是站队,自会谨慎寄望于担负近似职能的别部来处理这件事。”
赵絮眉头蹙紧,却未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赵澈冷冷勾了勾唇角,笑意却并不达眼底:“储君方才也听到了,当场所有人都看出李同熙是为秦大人打抱不平。正因如此,皇城司当值的卫戍们才更不敢动弹,甚至可能就是李同熙暗示他们不要出手的。只有这样,此事才可说是他个人行为。若皇城司其余人等也跟进,很容易被扭曲成‘皇城司偏颇秦惊蛰一方’,到时皇城司两位指挥使为证中立清白,就没法子保他了。”
对李同熙这个人,赵澈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虽看似鲁莽冲动,却会很油滑地将后果控制在承担得起的范围。
“目前朝中的局面就是如此。中立者最怕被卷入派系之争,所以行事时顾虑最多。也就御史台头最铁,什么事都敢冲在前面。”说到这里,赵澈似乎磨了磨牙。
顿了片刻,他才接下去:“其实今日这事的根源正是我们近来商讨的那个问题:机构冗余、各部职能重叠、责权模糊混乱所导致的结果。”
赵絮深深吸了一口气,容色稍缓,转头向堂弟投去专注目光:“说说看。”
“皇城司负责内外两城防务,内城近卫管内城巡防,两部职能有所重叠,却归属不同上官管辖,双方都不想卷入派系之争,全指望对方出手;至于金云内卫,所有行为秘而不宣,责权范围更是模糊,按规矩他们只接受帝后二位陛下调遣,更不能轻易沾染朝中派系争斗。今日他们袖手旁观不现身,约莫是根本不确定该不该插手。”
赵澈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嗓音仍是冷静从容的:“武德元年建制时划定各部职能,本意是为了相互制约,以免出现只手遮天之事,到如今却是三个和尚没水吃。”
储君赵絮捏着额心无声叹气。这机构冗余、职能重叠且模糊混乱的问题,真是越来越刻不容缓了。
许多事初衷都是好的,只是大多数构想若未经过实证便看不出其中疏漏与偏颇。
大周建制是在复国之战后,诸事仓促只能便宜行事,朝政框架大致沿袭前朝陈例,在最初两年确实起到让举国上下平稳过渡的巨大作用。但如今到了武德五年,朝政、民生都展现出百废俱兴的迹象,之前仓促定下的框架便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
赵絮作为武德帝的储君,将来登基执政后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承前启后、查漏补缺,这担子并不比她父皇从异族手中收复山河、开纲立朝来得轻。
“长庆公主府后院的那件命案,消息在坊间已发酵得差不多了,”赵絮缓缓颔首,“既将来要彻底清洗朝堂,那就趁热打铁,借这案子的东风先将允州姜氏连根拔了。否则革新的每一步都要先与姜家交锋才绕得过去,留姜家在朝中,将来徒增消耗与变数。”
允州姜氏是皇后母家,说来也算赵絮亲族,但她并不打算对姜氏手下留情。因为姜氏已明显成了保守派的中流砥柱,若姜氏不除,往后所有的革新举措都将举步维艰。
赵絮年少戎马,从亡国战乱的尸山血海中一路杀过来,身上背负了太多人的期许。她的使命是让这曾经破碎的山河重展锦绣,她必须让那些以身殉国的英灵看到他们慷慨赴死时所希冀的盛世。
谁也不能阻挡储君赵絮拉开革新大幕的步伐。
“先打下姜正道这个姜家家主,后续一切就会轻松许多,”赵澈将手中的茶盏放回身侧几案上,却仍旧保持单手圈着茶盏的动作,“今日姜正道伤了殿前纠察御史,御史台明日必定发难弹劾。明日朝会时,储君就可向陛下及朝野亮明立场了。”
语毕,他慢慢松开手。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茶盏原地裂开,盏中清茶缓缓淌向案几边沿。
赵絮只淡淡看了他一眼,唇畔轻扬:“好。”
****
出了议事厅,赵絮与赵澈并肩行在回廊下。
“你会私下动姜正道吗?”赵絮笑问。
“放心,我清楚眼下是什么局势,不会莽撞到节外生枝,”赵澈板着脸目视前方,“为了大家苦心筹谋的这盘棋,这笔私怨我先记着。”
这时候若有人私下动姜正道,必定会被他们那方拿来大做文章,徐静书肯定是头一个靶子,然... -->>
京中的消息总是传得很快。
“一群朝廷大员在内城门口打群架, 并伤及前去劝阻的殿前纠察御史”,这事的荒唐程度可谓是亘古未见,风声一出内城,很快就如燎原野火般迅速在街头巷尾传开。
正申时, 这消息到了储君府。
储君府幕僚智囊们正在储政院议事厅探讨当前朝中各部的责权划分问题, 今日并未上朝的储君赵絮与赵澈并坐在主位上专注聆听,偶尔低声交换意见。
赵絮的一名心腹得了允准,进来将内城里这桩耸动的消息细细通禀了。
“也就是说,最终是殿前纠察御史控制了场面?”有人发问确认。
“是。徐御史以详细准确的法条一锤定音之后,太医官赶去为涉事的众位大人验伤, 皇城司也派官员对大家进行了问询与记录。”
“皇帝陛下那边呢?”
“之后皇帝陛下只是召见了皇城司指挥使周大人与太医院首医。”
那人答完众人询问后便退出议事厅。
储君府幕僚臣属们略作探讨后,大致猜到冲突的来龙去脉了。
“姜正道必是刻意挑衅,想激怒秦惊蛰动手。”
“彻查各府后院之事, 储君目前不便公开亮明立场, 秦惊蛰就成了目前赞同此举的人中态度最坚定的。若她今日被激怒以致停职羁押, 这派没了领头羊,必定会蛰伏一段时日。如此姜正道他们就有了充足的时间运作舆论,说服皇帝陛下暂不追究此事。”
“如此说来, 徐御史误打误撞也算功不可没。不但保全了秦惊蛰, 还摁住了姜正道这老狐狸。”
赵澈听完后面无表情, 单手握着手中茶盏,眼眸低垂:“今日姜正道翻了船, 那些后院有问题的可能会有动作。”
“这时就能想到自行清理后院的, 可酌情轻放, ”赵絮沉凝的面色中隐隐透出肃杀之气,“凡不动如山者,就意味着他们还想翻盘,属于很顽固的那类。”
无论哪朝哪代都不缺少守旧与革新的对立。
“后院人逾数”这个问题看似私德小过,但由此事分界出的阵营,其实就是守旧派、革新派与中立派。
朝政大局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各方在“要不要彻底杜绝私纳后院人”这事上的角力与缠斗,其实就是要不要破旧立新的缩影。
赵絮打算从清除这个小事入手,逐渐将立国之初因各种考量而折中遗留下的陈腐积弊一一清除,所以今日这场冲突可以算是双方敲响了战鼓。
****
“今日场面荒唐至此,为何皇城司只有李同熙出手,其余卫戍全都不出手制止?为何金云内卫竟无人现身?内城近卫居然是在殿前纠察御史控制住局面后才赶到?”赵絮猛地拍桌,音量越来越高,怒气与不解同步攀升,“事情就出在内城门口,竟还会恶化到御史受伤见血的地步,简直荒谬至极!”
一众幕僚臣属显然对此也很诧异,半晌没人答话。
最终还是赵澈率先打破沉默,平静的嗓音里透着淡淡清冷。
“常年在内城当值的哪个不是人精?就算只是个城门卫戍也会想得到,一群五等以上大员退朝途中发生冲突,真正目的岂会只是单纯冲动想打一架泄愤那么简单?”
赵澈看事情总是很通透,拨开迷雾直指核心是他最拿手的。
“今日这看似荒唐的斗殴背后,牵扯着几个阵营的政见之争。皇城司、内城近卫甚至金云内卫都有顾虑,怕自己的插手会被误认为是站队,自会谨慎寄望于担负近似职能的别部来处理这件事。”
赵絮眉头蹙紧,却未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赵澈冷冷勾了勾唇角,笑意却并不达眼底:“储君方才也听到了,当场所有人都看出李同熙是为秦大人打抱不平。正因如此,皇城司当值的卫戍们才更不敢动弹,甚至可能就是李同熙暗示他们不要出手的。只有这样,此事才可说是他个人行为。若皇城司其余人等也跟进,很容易被扭曲成‘皇城司偏颇秦惊蛰一方’,到时皇城司两位指挥使为证中立清白,就没法子保他了。”
对李同熙这个人,赵澈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虽看似鲁莽冲动,却会很油滑地将后果控制在承担得起的范围。
“目前朝中的局面就是如此。中立者最怕被卷入派系之争,所以行事时顾虑最多。也就御史台头最铁,什么事都敢冲在前面。”说到这里,赵澈似乎磨了磨牙。
顿了片刻,他才接下去:“其实今日这事的根源正是我们近来商讨的那个问题:机构冗余、各部职能重叠、责权模糊混乱所导致的结果。”
赵絮深深吸了一口气,容色稍缓,转头向堂弟投去专注目光:“说说看。”
“皇城司负责内外两城防务,内城近卫管内城巡防,两部职能有所重叠,却归属不同上官管辖,双方都不想卷入派系之争,全指望对方出手;至于金云内卫,所有行为秘而不宣,责权范围更是模糊,按规矩他们只接受帝后二位陛下调遣,更不能轻易沾染朝中派系争斗。今日他们袖手旁观不现身,约莫是根本不确定该不该插手。”
赵澈握着茶盏的手紧了紧,嗓音仍是冷静从容的:“武德元年建制时划定各部职能,本意是为了相互制约,以免出现只手遮天之事,到如今却是三个和尚没水吃。”
储君赵絮捏着额心无声叹气。这机构冗余、职能重叠且模糊混乱的问题,真是越来越刻不容缓了。
许多事初衷都是好的,只是大多数构想若未经过实证便看不出其中疏漏与偏颇。
大周建制是在复国之战后,诸事仓促只能便宜行事,朝政框架大致沿袭前朝陈例,在最初两年确实起到让举国上下平稳过渡的巨大作用。但如今到了武德五年,朝政、民生都展现出百废俱兴的迹象,之前仓促定下的框架便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
赵絮作为武德帝的储君,将来登基执政后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承前启后、查漏补缺,这担子并不比她父皇从异族手中收复山河、开纲立朝来得轻。
“长庆公主府后院的那件命案,消息在坊间已发酵得差不多了,”赵絮缓缓颔首,“既将来要彻底清洗朝堂,那就趁热打铁,借这案子的东风先将允州姜氏连根拔了。否则革新的每一步都要先与姜家交锋才绕得过去,留姜家在朝中,将来徒增消耗与变数。”
允州姜氏是皇后母家,说来也算赵絮亲族,但她并不打算对姜氏手下留情。因为姜氏已明显成了保守派的中流砥柱,若姜氏不除,往后所有的革新举措都将举步维艰。
赵絮年少戎马,从亡国战乱的尸山血海中一路杀过来,身上背负了太多人的期许。她的使命是让这曾经破碎的山河重展锦绣,她必须让那些以身殉国的英灵看到他们慷慨赴死时所希冀的盛世。
谁也不能阻挡储君赵絮拉开革新大幕的步伐。
“先打下姜正道这个姜家家主,后续一切就会轻松许多,”赵澈将手中的茶盏放回身侧几案上,却仍旧保持单手圈着茶盏的动作,“今日姜正道伤了殿前纠察御史,御史台明日必定发难弹劾。明日朝会时,储君就可向陛下及朝野亮明立场了。”
语毕,他慢慢松开手。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茶盏原地裂开,盏中清茶缓缓淌向案几边沿。
赵絮只淡淡看了他一眼,唇畔轻扬:“好。”
****
出了议事厅,赵絮与赵澈并肩行在回廊下。
“你会私下动姜正道吗?”赵絮笑问。
“放心,我清楚眼下是什么局势,不会莽撞到节外生枝,”赵澈板着脸目视前方,“为了大家苦心筹谋的这盘棋,这笔私怨我先记着。”
这时候若有人私下动姜正道,必定会被他们那方拿来大做文章,徐静书肯定是头一个靶子,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