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黜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是21号,《绍宋》漫画正式上线腾讯动漫,阅文自家生意算是,本身阅文也有配合宣传,所以公然借地打个广告,希望大家都去腾讯动漫收藏一下,顺便看看能不能入新坑……我本人对漫画画风是极为认可和尊重的,中间几次腾讯动漫涂山工作室的老师也跟我有交流,真诚程度远超我想象。
具体路径是去腾讯动漫,找故乡编辑组或者涂山工作室,或者直接搜索《绍宋》即可。
而借这个机会,也跟大家系统的聊一下《绍宋》本身以及我对文艺创作的一点浅薄认识。
关于《绍宋》。
《绍宋》的创作开端是不自觉的,从来没深思熟虑的,就是写完《覆汉》后,你已经意识到要吃这碗饭,吃饭就得开新书,不然没稿费,然后编辑也在催,读者也在问,反正就要写一本新书。
然后在一个作者群里,有个混蛋说写靖康吧,写赵构吧……那我说试试吧,就写了。
写的时候,一边写开局一边翻了《宋史》和《续通鉴》,看了一点人物传记,一直写到上架前,才买了王曾瑜老师的《岳飞传》和《宋高宗传》,南阳剧情,才开始翻《宋代官制辞典》。
现在回头去看,完全属于赶鸭子上架,也说明了历史类网文中的历史资料之详实需求应该是处于一个微妙阶段。
但与此同时,我得承认的一点是,《绍宋》也是我的创作黄金期。
最明显的一点是,有些情节或者章节真的不是個人可以运作或者计划出来的,比如说在前期什么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主角投奔韩世忠的剧情,以及张永珍身死的剧情,就是一种理所当然,却又忽然而然的创作。
我不想用灵感这个词汇,因为写的时候真的是不假思索的。
投奔韩世忠的剧情,是读者推动的,上一章善意的读者互动摆在那里,而我自己摆出键盘后,很自然的就一边想着这一段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读者反应,那一段写出来读者会怎么戏谑,一边就把情节顺了出来。
张永珍的身死也只有一点文学小技巧的轻微反用。。
关键的是之前一卷的铺垫,是前几章的描述,以至于写到这一章的时候,他已经必死无疑,主角摆在那个立场一定要去装一装的,双方的戏码都已经自然而然,不可能再变,可这个时候就会想,真正的英雄到底该是怎么样?真的会大公无私、忠孝为先吗?主角真的会虚伪到头、伪装到底吗?
于是,两个简单的反转,让张永珍回归凡人,让主角失控,构成了这本书上架前最好的一个剧情。
这种自然而然的流畅感,委实是创作过程中可遇而不可求的。
至于《落雕》,反倒是创作早期便预想过的剧情,早到什么程度,早到决定写靖康,但还没开书时,我就在听布袋戏配乐时想到了这个具体的剧情,和具体那个动作和台词——一定要是面无表情,一定是要给朕射下来!
当然,这句话临到写时,改成了“替朕射下来”……因为主角这个时候的状态是虚脱的,所以是强撑着的语言表达,应该是更软弱的语气,而他即便是再虚脱、语句再软弱,也已经事实上构成了时代的最强音,所以反而效果更好一点。
但《落雕》之后,就是全方位的失控到崩溃。
个人写作状态的下降、空虚的知识储备、角色脸谱化的演绎,到了这个时候开始统一的暴露。
很多人不理解,网文为什么那么多烂尾,那么多太监,其实不光是网文,任何一种连载类的商业文艺作品,都要面对持续不断更新带来的巨大磨损,那种磨损是全方位的,从创作热情到身体,再到作品本身,磨得你牙齿发酸,骨骼生疼,心里长茧子,网文几百万字写下来,质量下降是理所当然,是常态,同一部连载作品周期内越写越好反而是一种很少见的状态。
所以,这就导致了更新的拉跨。
而更新偏偏是网文的生命线,它带来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是反过来会跟其他问题想纠缠促进的,这个时候我就有预感了,这本书怕是要难以善终,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自己告诉自己,同时开始求救式的告诉少部分其他读者,这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要完本。
但是,我最终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会崩在基本的结构上。
因为沉默螺旋和网络时代的流量特征,很多人都在说《保全》如何,一直到上个月还有什么网络大神在微博上骂我,但不是这样的……保全固然造成了轰动效应,引起了一直到现在都没停下的网络中伤,但更多的是舆论发酵和公关失策。
不要说书本身的问题,只说黑子,早在《射雕》后这书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黑子群体,他们因为更新的不满而聚集,然后以举报得逞为乐趣,甚至在举报成功后私聊给我……这里面甚至有一位知乎几十万粉的大V,他乐此不疲的在贴吧里表达对我的不满和持续的嘲讽,并在知乎上保持沉默。
而这些早在《保全》之前。
抛开这些混乱的、搅扰视线的玩意,真正让这本书陷入到不可挽救地步,丧失了它原本应该有的一点文学性节点在哪里呢?
在《武林》,在第五卷江南之行。
别的问题,从《保全》的失误到其他章节角色和情节处理的力不从心,都只是技术或者场外舆论问题,这里是个全面的结构性问题。
从这里开始,整本书的结构失控了。
或者说,我再也没能力维持下去了……如果是有心的读者,会发现主角东南之行过于仓促,本该在卷末定性的人物评价,居然在一开始就甩出来,这就导致了我忽然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于是本该属于新一卷的北伐剧情被迫上马,在这一卷后半段开启……一卷之内,前后内容是不搭的。
说来可笑,过了这一章,我基本上是带着一种悲壮心态在写了。
而真正那天早上起来,发现《保全》引发了舆论漩涡的时候,一方面是气闷,另一方面则是意外的有一种,果然来了的感觉。
不过,最后引发的漩涡和网络矛盾远超我想象也是事实。
并且直接导致了我新书的风格大变和大量减少与书友交流的应激发应,我这辈子都可能会走不出这件事情的阴影,继而产生从根本性格上的改变... -->>
今天是21号,《绍宋》漫画正式上线腾讯动漫,阅文自家生意算是,本身阅文也有配合宣传,所以公然借地打个广告,希望大家都去腾讯动漫收藏一下,顺便看看能不能入新坑……我本人对漫画画风是极为认可和尊重的,中间几次腾讯动漫涂山工作室的老师也跟我有交流,真诚程度远超我想象。
具体路径是去腾讯动漫,找故乡编辑组或者涂山工作室,或者直接搜索《绍宋》即可。
而借这个机会,也跟大家系统的聊一下《绍宋》本身以及我对文艺创作的一点浅薄认识。
关于《绍宋》。
《绍宋》的创作开端是不自觉的,从来没深思熟虑的,就是写完《覆汉》后,你已经意识到要吃这碗饭,吃饭就得开新书,不然没稿费,然后编辑也在催,读者也在问,反正就要写一本新书。
然后在一个作者群里,有个混蛋说写靖康吧,写赵构吧……那我说试试吧,就写了。
写的时候,一边写开局一边翻了《宋史》和《续通鉴》,看了一点人物传记,一直写到上架前,才买了王曾瑜老师的《岳飞传》和《宋高宗传》,南阳剧情,才开始翻《宋代官制辞典》。
现在回头去看,完全属于赶鸭子上架,也说明了历史类网文中的历史资料之详实需求应该是处于一个微妙阶段。
但与此同时,我得承认的一点是,《绍宋》也是我的创作黄金期。
最明显的一点是,有些情节或者章节真的不是個人可以运作或者计划出来的,比如说在前期什么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主角投奔韩世忠的剧情,以及张永珍身死的剧情,就是一种理所当然,却又忽然而然的创作。
我不想用灵感这个词汇,因为写的时候真的是不假思索的。
投奔韩世忠的剧情,是读者推动的,上一章善意的读者互动摆在那里,而我自己摆出键盘后,很自然的就一边想着这一段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读者反应,那一段写出来读者会怎么戏谑,一边就把情节顺了出来。
张永珍的身死也只有一点文学小技巧的轻微反用。。
关键的是之前一卷的铺垫,是前几章的描述,以至于写到这一章的时候,他已经必死无疑,主角摆在那个立场一定要去装一装的,双方的戏码都已经自然而然,不可能再变,可这个时候就会想,真正的英雄到底该是怎么样?真的会大公无私、忠孝为先吗?主角真的会虚伪到头、伪装到底吗?
于是,两个简单的反转,让张永珍回归凡人,让主角失控,构成了这本书上架前最好的一个剧情。
这种自然而然的流畅感,委实是创作过程中可遇而不可求的。
至于《落雕》,反倒是创作早期便预想过的剧情,早到什么程度,早到决定写靖康,但还没开书时,我就在听布袋戏配乐时想到了这个具体的剧情,和具体那个动作和台词——一定要是面无表情,一定是要给朕射下来!
当然,这句话临到写时,改成了“替朕射下来”……因为主角这个时候的状态是虚脱的,所以是强撑着的语言表达,应该是更软弱的语气,而他即便是再虚脱、语句再软弱,也已经事实上构成了时代的最强音,所以反而效果更好一点。
但《落雕》之后,就是全方位的失控到崩溃。
个人写作状态的下降、空虚的知识储备、角色脸谱化的演绎,到了这个时候开始统一的暴露。
很多人不理解,网文为什么那么多烂尾,那么多太监,其实不光是网文,任何一种连载类的商业文艺作品,都要面对持续不断更新带来的巨大磨损,那种磨损是全方位的,从创作热情到身体,再到作品本身,磨得你牙齿发酸,骨骼生疼,心里长茧子,网文几百万字写下来,质量下降是理所当然,是常态,同一部连载作品周期内越写越好反而是一种很少见的状态。
所以,这就导致了更新的拉跨。
而更新偏偏是网文的生命线,它带来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是反过来会跟其他问题想纠缠促进的,这个时候我就有预感了,这本书怕是要难以善终,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自己告诉自己,同时开始求救式的告诉少部分其他读者,这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要完本。
但是,我最终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会崩在基本的结构上。
因为沉默螺旋和网络时代的流量特征,很多人都在说《保全》如何,一直到上个月还有什么网络大神在微博上骂我,但不是这样的……保全固然造成了轰动效应,引起了一直到现在都没停下的网络中伤,但更多的是舆论发酵和公关失策。
不要说书本身的问题,只说黑子,早在《射雕》后这书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黑子群体,他们因为更新的不满而聚集,然后以举报得逞为乐趣,甚至在举报成功后私聊给我……这里面甚至有一位知乎几十万粉的大V,他乐此不疲的在贴吧里表达对我的不满和持续的嘲讽,并在知乎上保持沉默。
而这些早在《保全》之前。
抛开这些混乱的、搅扰视线的玩意,真正让这本书陷入到不可挽救地步,丧失了它原本应该有的一点文学性节点在哪里呢?
在《武林》,在第五卷江南之行。
别的问题,从《保全》的失误到其他章节角色和情节处理的力不从心,都只是技术或者场外舆论问题,这里是个全面的结构性问题。
从这里开始,整本书的结构失控了。
或者说,我再也没能力维持下去了……如果是有心的读者,会发现主角东南之行过于仓促,本该在卷末定性的人物评价,居然在一开始就甩出来,这就导致了我忽然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于是本该属于新一卷的北伐剧情被迫上马,在这一卷后半段开启……一卷之内,前后内容是不搭的。
说来可笑,过了这一章,我基本上是带着一种悲壮心态在写了。
而真正那天早上起来,发现《保全》引发了舆论漩涡的时候,一方面是气闷,另一方面则是意外的有一种,果然来了的感觉。
不过,最后引发的漩涡和网络矛盾远超我想象也是事实。
并且直接导致了我新书的风格大变和大量减少与书友交流的应激发应,我这辈子都可能会走不出这件事情的阴影,继而产生从根本性格上的改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