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核武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央内阁、军部及一些重要社会机构、科研机构的人事。这个情况有点反常。他反而像是给顾维钧、蒋方震他们做下手,替他们做一些辅佐工作,帮他们扫除一些人事安排上的障碍。
通过他的努力,在顾维钧的政治声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帝国的第六届中央内阁还是非常平稳,每一位内阁大臣都是最佳的人选,下面的储备人才也很丰富;在帝国中央军部,高阶军官、中央国防委员和各军区的司令、教导总长都换上了中青代,整体的新陈代谢很顺利。没有出现那些不太好的情况。
同日本昭和天皇裕仁这个年轻的皇帝不同,宋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皇帝了,他只需要控制着人事就能保证帝国的平稳和军事政治的稳定,不会让军部从帝国的荣誉变成祸害。
只是在日本传出可能偷袭三都澳的消息后,宋皇帝还是很谨慎的一改前几年的习惯,正如欧阳赓内阁刚上台时那样,重新开启训政之时的各种制度,更多的直接处理国家军政要务。
在这个月里,宋彪已经两次召开中央训政会。让内阁惊慌不已,在军部,他每天早上都会准时9点在中央宫宣政阁的办公厅工作,军部每天9点30分要由一位中央国防委员向他汇报昨日一切重要事务,并由他亲自整理对日作战的各种情报统计工作。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军事统帅之一。宋彪在整理这段时间的各种情报后,他总体的一个判断就是日本并不具备成功奇袭三都澳海军基地的可能性,因为三都澳海军基地的周边环境和布防过于复杂,日本在技术上还缺乏突破这些障碍的实力。
三都澳海军基地从1915年进行全面的勘测。1922年正式启用和大规模建设,从1930年取代罗源湾成为帝国中央海军南方舰队的总部所在地。核心港口位于三都澳中央的白马港外门楼军港区和盐田港的东澳军港区。
所谓三澳就是东澳、西澳、北澳,分别是三个半封闭的港口区,北澳位于中间北侧,由白马港和盐田港组成,在这三个半封闭港口区的外围又存在一个天然的环形岛岭,使得三澳真正通往东海的出口只有5公里宽,而内部的总面积则770平方公里,在这个三都澳的大港区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岛屿山岭,面积虽然大,但整个飞行环境却并不高,特别是在低空飞行的状况下。
这正是三都澳作为军事港口中心优于罗源湾的地方。
中日海军的本部相距太近,为此,三都澳海军基地在整个建设期中都不断增建了大量的防空设施,在军部的模拟测验中,其防空实力足可抵御一千架以上的战机。
在三都澳的东侧,帝国在台山列岛、东引岛、彭佳屿、岛屿岛、台湾基隆都设有雷达基地,在台北、福州都设有空军基地,福建寿宁则设有一个备用的空军基地。
正因为这种层层的防御异常紧密,日本想要突防的可能性很低,帝国上下才显得特别松懈,绝对不相信日本敢于偷袭三都澳海军基地。
宋彪猜想日本确实有可能采取偷袭三都澳海军基地的行动,以此突然对话宣战,并妄图在开战之前就消灭中国海军的主力,帝国会这样想很正常,但宋彪确实觉得日本真的不具备这种实力。
从现有的情报来看,日本的00式舰机的研制计划很顺利,这种后来被称之为零式战机的新飞机拥有很低的翼载荷,加上全硬铝合金机身和中岛荣式引擎,整体设计参数确实是非常优秀,但就目前来说,日本真正的主力作战飞机是1936年刚服役的九六舰战和九七舰攻,其舰载俯冲轰炸机还处于双翼阶段的九四舰爆,这三者在整体作战参数上相比中国海军现役的j3\4\303和g2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最重要的问题是航程,九四舰爆及其改进型号的九六舰爆的作战半径只有450公里。这就意味着日本航母群必须在抵达东经125\北纬26的区域,才能发起对三都澳海军基地的攻击,而在这个作战区域,帝国空军在台湾的第215空军师和温州的第223空军师都恰好具备最佳的攻击范围。
加上驻守在福州的第210空军师,日本海军几乎要冒着三个空军师。以及帝国海军南方舰队航空第一大队的反击。它的舰群防空力量是撑不住的。
如果日军要在帝国三个空军师作战范围外实施航母空袭作战,它的舰载机航程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一作战,如果它选择和空军师先进行空中战斗,以它的航母群实力又难以撑住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计划。
这就意味着日本海军只能冒险一搏。并且在冲绳县部署陆军航空队进行支援作战,即便如此,日本海军还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它的舰载机航程不足,只能非常靠近中国海军基地的本土区。
不管偷袭作战是成功。还是失败,它的母舰群都必须疯狂的高速往冲绳的方向逃跑,150海里左右的距离,这基本就是5个小时的航程,其中至少有3个小时都处在中国空军的反击范围内,而它自身基本等于零防御,唯一的救援只能是来自冲绳基地的日本战机群。
这确实是太冒险了。
帝国现役的舰载机基本都是在1933年左右服役的j\g系列的第二代,也就是j3\4\303和g2系列的各种改进型号,陆军的重型歼击机有双引擎的j5。这种战斗机在整体的设计和构架上基本雷同于美军后来的p-38,凭借巨大的机体,它的作战半径接近1300公里,可以说是专门为了日本而研发的特殊战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重型战斗机。
因为这种j-5虎鲨战斗机装配了第一代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和涡轮增压技术。它甚至可以替代s系列的巡逻机在高空巡航侦察,也可以携带2枚905kg的炸弹,或者是4枚230kg的炸弹。
j-5虎鲨战斗机主要部署在沿海空军基地,福州、台北、嘉兴空军基地都有部署。但是数量并不多,因为它在近距离格斗中并不占据较多优势。其最大优势在航程、夜战、机载机炮的口径和射程,以及高空航行的优异参数。
整体来说,j-5虎鲨战斗机在国内的定位更像是战斗轰炸机,属于具备较高格斗性能参数的中型战斗轰炸机,在对付日本这个对手时,j-5虎鲨战斗机的高空高航程优势是极其明显的,并且是绝对性的优势。
日本目前在航空领域同帝国的差距是整体两代机的水平,即便帝国在1935年之后就已大幅减少了在螺旋桨战机领域的研究投入,日本也不可能在五年内追赶上来,这是因为双方的基础工业水平差距的问题。
帝国的螺旋桨航空发动机主要由三家公司供应,分别属于不同的系列和设计,总体马力都在1000匹以上,而日本最新的中岛荣式引擎最高动力也不过950匹,而且日本还缺乏使用涡轮增压技术的经验和工业材料,只能采用一级机械增加,新研制的14缸引擎仍然属于单排。
帝国现役螺旋桨战机主要运用三种航空引擎,分别是东北重工的星形系列气冷引擎,江南富道公司的富克系列单排4机轴u系列引擎和d系列的艾莉森液冷引擎,福州重工的东南之星v系列引擎。
这三种引擎的特点各不相同,总体以星形为主体,而富克u型系列引擎主要用于大型客机、巡逻机、运输机和重型轰炸机,其特点是机体结构较大较重,但燃油率和输出功率极高,d系列引擎本身介乎于星形和莱特旋风引擎之间,采用液冷设计,不像传统星形引擎会导致螺旋桨和机首部分那么大,不会阻挡飞行员的视野。
d系列引擎和喷火战斗机的梅林引擎相似,其引擎整体结构较长,直径远低于风冷引擎,主要用于j-3蝰蛇及j-303海蛇战斗机,做为舰载机,这一系列的战斗机气动结构好,瞬时盘旋和爬升率数值高,格斗性能好,高空作战性能不足的问题通过涡轮增压技术弥补之后,整体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准。
福州重工的东南之星v系列引擎存在两种设计,一种是常规正v,另一种是类似于德国db601的倒v设计,前者目前运用的已经比较少,后者的优点同d系列相似,但有较大的空间增加二级或者涡轮增压装置,弥补飞机在高空的作战性能。
目前,帝国已经大幅减少了新型螺旋桨战机的研制投入,目前主要是基于现役战机进行小幅度的修改和升级,主要的战斗机是j-4,j-4闪电战斗机采用了东北重工的双排18缸星形气冷引擎,马力达到了1350kw,约1805匹马力,其试验型号甚至达到了2400匹马力。
实际上,东北之星系列引擎和美国联合工业公司下属的普惠公司的r2800是完全相同的一种发动机,只是后者仅在美国生产及销售,并且专用于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队。
东北重工也在研制双排22\24缸的更大规格的星形引擎,但这一引擎的直径已经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只能运用于航空运输机、客机和巡逻机,而在大功率领域,星形气冷引擎的表现未必优于江南富道公司的u系列引擎。
因为马力极端强大,j-4闪电战斗机拥有极高的作战性能,但是其唯一的诟病是过大的引擎前罩对视线有较大的阻碍,这一点和p47及苏联的拉系列很相似,即便如此,j-4闪电战斗机依然是帝国现役战斗机中的主力,其舰载机型号j-402也即将在年底服役。
日本在引擎这个领域相对中美差距就太大了,它确实也从美国引入了星形引擎,并且做到了14缸的设计,但是在材料领域差距是很明显的,所以无法达到中美这么高马力的水准。
苏联也面临这种问题,日苏两国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不一样,苏联采取多机种的搭配弥补单一战机的性能不足,而日本则采取拼命减低重量的方法,中美是另一条线路——拼命增加发动机的马力。
这三种思路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各国的工业实力和基础不同,中国和美国在航空引擎和重工业领域的技术积累更深厚,有条件不断增加引擎,而日苏则做不到,只好剑走偏逢。
那能不能在一架极轻的飞机上采用中美这种大马力的引擎呢?
这是不行的,因为飞机的强度无法达到引擎所匹配的标准,除非是放弃硬铝合金,直接采用钛合金,帝国也确实在钛合金领域投入了长达十年的研制周期,在喷射式的p系列飞机上也采用了一部分钛合金零部件,但就整体的机身而言,还是做不到的。
钛合金太贵,加工难度高,成本高,批量生产率低,这是现阶段最大的一个限制。
所以,中国的飞机只能是更皮实和马力更强,而日本则只能是在马力的制约下不断减轻机身重量,增加飞机的灵敏度。
双方是殊途同归,在飞机的作战参数上差别并不是特别大,最终究竟是孰优孰劣,那就只能通过战争来解答了。
中央内阁、军部及一些重要社会机构、科研机构的人事。这个情况有点反常。他反而像是给顾维钧、蒋方震他们做下手,替他们做一些辅佐工作,帮他们扫除一些人事安排上的障碍。
通过他的努力,在顾维钧的政治声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帝国的第六届中央内阁还是非常平稳,每一位内阁大臣都是最佳的人选,下面的储备人才也很丰富;在帝国中央军部,高阶军官、中央国防委员和各军区的司令、教导总长都换上了中青代,整体的新陈代谢很顺利。没有出现那些不太好的情况。
同日本昭和天皇裕仁这个年轻的皇帝不同,宋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皇帝了,他只需要控制着人事就能保证帝国的平稳和军事政治的稳定,不会让军部从帝国的荣誉变成祸害。
只是在日本传出可能偷袭三都澳的消息后,宋皇帝还是很谨慎的一改前几年的习惯,正如欧阳赓内阁刚上台时那样,重新开启训政之时的各种制度,更多的直接处理国家军政要务。
在这个月里,宋彪已经两次召开中央训政会。让内阁惊慌不已,在军部,他每天早上都会准时9点在中央宫宣政阁的办公厅工作,军部每天9点30分要由一位中央国防委员向他汇报昨日一切重要事务,并由他亲自整理对日作战的各种情报统计工作。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军事统帅之一。宋彪在整理这段时间的各种情报后,他总体的一个判断就是日本并不具备成功奇袭三都澳海军基地的可能性,因为三都澳海军基地的周边环境和布防过于复杂,日本在技术上还缺乏突破这些障碍的实力。
三都澳海军基地从1915年进行全面的勘测。1922年正式启用和大规模建设,从1930年取代罗源湾成为帝国中央海军南方舰队的总部所在地。核心港口位于三都澳中央的白马港外门楼军港区和盐田港的东澳军港区。
所谓三澳就是东澳、西澳、北澳,分别是三个半封闭的港口区,北澳位于中间北侧,由白马港和盐田港组成,在这三个半封闭港口区的外围又存在一个天然的环形岛岭,使得三澳真正通往东海的出口只有5公里宽,而内部的总面积则770平方公里,在这个三都澳的大港区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岛屿山岭,面积虽然大,但整个飞行环境却并不高,特别是在低空飞行的状况下。
这正是三都澳作为军事港口中心优于罗源湾的地方。
中日海军的本部相距太近,为此,三都澳海军基地在整个建设期中都不断增建了大量的防空设施,在军部的模拟测验中,其防空实力足可抵御一千架以上的战机。
在三都澳的东侧,帝国在台山列岛、东引岛、彭佳屿、岛屿岛、台湾基隆都设有雷达基地,在台北、福州都设有空军基地,福建寿宁则设有一个备用的空军基地。
正因为这种层层的防御异常紧密,日本想要突防的可能性很低,帝国上下才显得特别松懈,绝对不相信日本敢于偷袭三都澳海军基地。
宋彪猜想日本确实有可能采取偷袭三都澳海军基地的行动,以此突然对话宣战,并妄图在开战之前就消灭中国海军的主力,帝国会这样想很正常,但宋彪确实觉得日本真的不具备这种实力。
从现有的情报来看,日本的00式舰机的研制计划很顺利,这种后来被称之为零式战机的新飞机拥有很低的翼载荷,加上全硬铝合金机身和中岛荣式引擎,整体设计参数确实是非常优秀,但就目前来说,日本真正的主力作战飞机是1936年刚服役的九六舰战和九七舰攻,其舰载俯冲轰炸机还处于双翼阶段的九四舰爆,这三者在整体作战参数上相比中国海军现役的j3\4\303和g2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最重要的问题是航程,九四舰爆及其改进型号的九六舰爆的作战半径只有450公里。这就意味着日本航母群必须在抵达东经125\北纬26的区域,才能发起对三都澳海军基地的攻击,而在这个作战区域,帝国空军在台湾的第215空军师和温州的第223空军师都恰好具备最佳的攻击范围。
加上驻守在福州的第210空军师,日本海军几乎要冒着三个空军师。以及帝国海军南方舰队航空第一大队的反击。它的舰群防空力量是撑不住的。
如果日军要在帝国三个空军师作战范围外实施航母空袭作战,它的舰载机航程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一作战,如果它选择和空军师先进行空中战斗,以它的航母群实力又难以撑住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计划。
这就意味着日本海军只能冒险一搏。并且在冲绳县部署陆军航空队进行支援作战,即便如此,日本海军还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它的舰载机航程不足,只能非常靠近中国海军基地的本土区。
不管偷袭作战是成功。还是失败,它的母舰群都必须疯狂的高速往冲绳的方向逃跑,150海里左右的距离,这基本就是5个小时的航程,其中至少有3个小时都处在中国空军的反击范围内,而它自身基本等于零防御,唯一的救援只能是来自冲绳基地的日本战机群。
这确实是太冒险了。
帝国现役的舰载机基本都是在1933年左右服役的j\g系列的第二代,也就是j3\4\303和g2系列的各种改进型号,陆军的重型歼击机有双引擎的j5。这种战斗机在整体的设计和构架上基本雷同于美军后来的p-38,凭借巨大的机体,它的作战半径接近1300公里,可以说是专门为了日本而研发的特殊战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重型战斗机。
因为这种j-5虎鲨战斗机装配了第一代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和涡轮增压技术。它甚至可以替代s系列的巡逻机在高空巡航侦察,也可以携带2枚905kg的炸弹,或者是4枚230kg的炸弹。
j-5虎鲨战斗机主要部署在沿海空军基地,福州、台北、嘉兴空军基地都有部署。但是数量并不多,因为它在近距离格斗中并不占据较多优势。其最大优势在航程、夜战、机载机炮的口径和射程,以及高空航行的优异参数。
整体来说,j-5虎鲨战斗机在国内的定位更像是战斗轰炸机,属于具备较高格斗性能参数的中型战斗轰炸机,在对付日本这个对手时,j-5虎鲨战斗机的高空高航程优势是极其明显的,并且是绝对性的优势。
日本目前在航空领域同帝国的差距是整体两代机的水平,即便帝国在1935年之后就已大幅减少了在螺旋桨战机领域的研究投入,日本也不可能在五年内追赶上来,这是因为双方的基础工业水平差距的问题。
帝国的螺旋桨航空发动机主要由三家公司供应,分别属于不同的系列和设计,总体马力都在1000匹以上,而日本最新的中岛荣式引擎最高动力也不过950匹,而且日本还缺乏使用涡轮增压技术的经验和工业材料,只能采用一级机械增加,新研制的14缸引擎仍然属于单排。
帝国现役螺旋桨战机主要运用三种航空引擎,分别是东北重工的星形系列气冷引擎,江南富道公司的富克系列单排4机轴u系列引擎和d系列的艾莉森液冷引擎,福州重工的东南之星v系列引擎。
这三种引擎的特点各不相同,总体以星形为主体,而富克u型系列引擎主要用于大型客机、巡逻机、运输机和重型轰炸机,其特点是机体结构较大较重,但燃油率和输出功率极高,d系列引擎本身介乎于星形和莱特旋风引擎之间,采用液冷设计,不像传统星形引擎会导致螺旋桨和机首部分那么大,不会阻挡飞行员的视野。
d系列引擎和喷火战斗机的梅林引擎相似,其引擎整体结构较长,直径远低于风冷引擎,主要用于j-3蝰蛇及j-303海蛇战斗机,做为舰载机,这一系列的战斗机气动结构好,瞬时盘旋和爬升率数值高,格斗性能好,高空作战性能不足的问题通过涡轮增压技术弥补之后,整体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准。
福州重工的东南之星v系列引擎存在两种设计,一种是常规正v,另一种是类似于德国db601的倒v设计,前者目前运用的已经比较少,后者的优点同d系列相似,但有较大的空间增加二级或者涡轮增压装置,弥补飞机在高空的作战性能。
目前,帝国已经大幅减少了新型螺旋桨战机的研制投入,目前主要是基于现役战机进行小幅度的修改和升级,主要的战斗机是j-4,j-4闪电战斗机采用了东北重工的双排18缸星形气冷引擎,马力达到了1350kw,约1805匹马力,其试验型号甚至达到了2400匹马力。
实际上,东北之星系列引擎和美国联合工业公司下属的普惠公司的r2800是完全相同的一种发动机,只是后者仅在美国生产及销售,并且专用于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队。
东北重工也在研制双排22\24缸的更大规格的星形引擎,但这一引擎的直径已经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只能运用于航空运输机、客机和巡逻机,而在大功率领域,星形气冷引擎的表现未必优于江南富道公司的u系列引擎。
因为马力极端强大,j-4闪电战斗机拥有极高的作战性能,但是其唯一的诟病是过大的引擎前罩对视线有较大的阻碍,这一点和p47及苏联的拉系列很相似,即便如此,j-4闪电战斗机依然是帝国现役战斗机中的主力,其舰载机型号j-402也即将在年底服役。
日本在引擎这个领域相对中美差距就太大了,它确实也从美国引入了星形引擎,并且做到了14缸的设计,但是在材料领域差距是很明显的,所以无法达到中美这么高马力的水准。
苏联也面临这种问题,日苏两国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不一样,苏联采取多机种的搭配弥补单一战机的性能不足,而日本则采取拼命减低重量的方法,中美是另一条线路——拼命增加发动机的马力。
这三种思路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各国的工业实力和基础不同,中国和美国在航空引擎和重工业领域的技术积累更深厚,有条件不断增加引擎,而日苏则做不到,只好剑走偏逢。
那能不能在一架极轻的飞机上采用中美这种大马力的引擎呢?
这是不行的,因为飞机的强度无法达到引擎所匹配的标准,除非是放弃硬铝合金,直接采用钛合金,帝国也确实在钛合金领域投入了长达十年的研制周期,在喷射式的p系列飞机上也采用了一部分钛合金零部件,但就整体的机身而言,还是做不到的。
钛合金太贵,加工难度高,成本高,批量生产率低,这是现阶段最大的一个限制。
所以,中国的飞机只能是更皮实和马力更强,而日本则只能是在马力的制约下不断减轻机身重量,增加飞机的灵敏度。
双方是殊途同归,在飞机的作战参数上差别并不是特别大,最终究竟是孰优孰劣,那就只能通过战争来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