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尘尘埃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祖母到另一个世界已有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只有大年三十和清明节祭祀扫墓时才浮现出老人家的身影。曾经学习、工作、生活的岁岁年年,祖母的印象越来越淡薄出我的记忆,直到我从母亲那里找出一张祖母的半身照,才让我开始端详这位曾经孤苦伶仃的老人,了解祖母辛酸艰难的身世,也让我对祖母的怀念与日俱增。
祖母叫金彩姑,是解放前从襄河上北岸的天门岳口街,嫁到当时属天门管辖的襄河南岸徐鸳口附近的蒋家河村,祖父不幸去世时,家中只有她和一岁多的父亲,她没有回到条件殷实的岳口娘家,守着祖辈留下来的台基和一栋两间屋的旧房,毅然守寡担当起哺养幼子的重任。家里有一台纺纱机,祖母晚上纺纱到深夜,有时甚至到天明,十多岁的父亲拿着祖母纺好的纱线从徐鸳口过河步行十五里路到岳口街上卖,用卖纱的钱买米回家过生活。有一年大雪天,祖母卧病在床,家里没有钱卖米,年幼的父亲踩着齐膝深的大雪到菜园里砍白菜,然后煮白菜汤喝,父亲在世时亲口给我讲过多次。母亲也给我讲过一件事,一次没有钱卖米了,祖母领着父亲到徐鸳口去借米,两人刚回到家,借米的人后脚就跟进来了,说听人家讲你们穷的还不起米,不借米了,就将米无情的拿走了,祖母气的在家里哭了一天。后来祖母将十几岁的父亲送到岳口亲戚做织袜子的学徒。解放后百姓翻身得解放,我们家开始了新生,父亲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各项工作,入了党,提了干,当到了徐鸳乡副乡长,祖母全力支持父亲工作,从不拖半点后腿,帮助母亲哺养两个幼子。一九六0年党中央号召青年支援边疆建设,按照有关规定,独子家庭可以不报名,当时报名支边的人不是很积极,乡里一位姓童的干部公开讲,我这个乡干部宁可不要,也不到新疆去。新疆是偏僻、荒凉、气候干燥的地方,房子、田园、公路、街道等等什么也没有,但父亲毅然报名支边,并由父亲带队将徐鸳乡一行几十人的支边团带往新疆。祖母没有表示反对,但在徐鸳口襄河码头送行时泪眼婆娑起来,看到载着儿子、媳妇和五岁、三岁的两个孙子的轮船在汽笛声中远去时,祖母哭晕了过去,乡里送行的干部立即安排人员送到医院抢救。这个情节是蒋家河村过去的的老支部书记陈庚柳讲给我听的。
一九六0年到一九六九年,祖母一人守着家里的老台基和台基上的老屋,平日里孤身一人,逢年过节时,别人家欢声笑语,而祖母是孤孤寂寂的一人,是什么毅力和信念支撑着祖母度过了近十年的岁月,与祖母终身守寡将一岁多的父亲哺养成人的经历一样,我的祖母是不平凡的,是崇高的,是可歌可泣的。
因为祖母患慢性疾病,一九六九年春季全家人除父亲外迁回原籍,我们从此在乡间普通的一栋两间房里生活,用方块青砖砌起来的单壁墙,用来烧火做饭的厢房的一面墙是用草把扎起来的。母亲和我们弟兄几个开始了与婆婆作为一家人的共同生活,和里人同享过欢乐,也承受过痛苦,我的一个未满月的小弟因患脐带疾病不幸夭折时,祖母伤心痛哭着躺倒在地上,六十多岁的老人伤心欲绝的,当时全家人哭恸着竟无人去安慰她老人家,可怜她老人家,可见她老人家对失去小孙子的悲痛。
其实我是愧对祖母的,祖母是患黄肿病去世的,已上... -->>
祖母到另一个世界已有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只有大年三十和清明节祭祀扫墓时才浮现出老人家的身影。曾经学习、工作、生活的岁岁年年,祖母的印象越来越淡薄出我的记忆,直到我从母亲那里找出一张祖母的半身照,才让我开始端详这位曾经孤苦伶仃的老人,了解祖母辛酸艰难的身世,也让我对祖母的怀念与日俱增。
祖母叫金彩姑,是解放前从襄河上北岸的天门岳口街,嫁到当时属天门管辖的襄河南岸徐鸳口附近的蒋家河村,祖父不幸去世时,家中只有她和一岁多的父亲,她没有回到条件殷实的岳口娘家,守着祖辈留下来的台基和一栋两间屋的旧房,毅然守寡担当起哺养幼子的重任。家里有一台纺纱机,祖母晚上纺纱到深夜,有时甚至到天明,十多岁的父亲拿着祖母纺好的纱线从徐鸳口过河步行十五里路到岳口街上卖,用卖纱的钱买米回家过生活。有一年大雪天,祖母卧病在床,家里没有钱卖米,年幼的父亲踩着齐膝深的大雪到菜园里砍白菜,然后煮白菜汤喝,父亲在世时亲口给我讲过多次。母亲也给我讲过一件事,一次没有钱卖米了,祖母领着父亲到徐鸳口去借米,两人刚回到家,借米的人后脚就跟进来了,说听人家讲你们穷的还不起米,不借米了,就将米无情的拿走了,祖母气的在家里哭了一天。后来祖母将十几岁的父亲送到岳口亲戚做织袜子的学徒。解放后百姓翻身得解放,我们家开始了新生,父亲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各项工作,入了党,提了干,当到了徐鸳乡副乡长,祖母全力支持父亲工作,从不拖半点后腿,帮助母亲哺养两个幼子。一九六0年党中央号召青年支援边疆建设,按照有关规定,独子家庭可以不报名,当时报名支边的人不是很积极,乡里一位姓童的干部公开讲,我这个乡干部宁可不要,也不到新疆去。新疆是偏僻、荒凉、气候干燥的地方,房子、田园、公路、街道等等什么也没有,但父亲毅然报名支边,并由父亲带队将徐鸳乡一行几十人的支边团带往新疆。祖母没有表示反对,但在徐鸳口襄河码头送行时泪眼婆娑起来,看到载着儿子、媳妇和五岁、三岁的两个孙子的轮船在汽笛声中远去时,祖母哭晕了过去,乡里送行的干部立即安排人员送到医院抢救。这个情节是蒋家河村过去的的老支部书记陈庚柳讲给我听的。
一九六0年到一九六九年,祖母一人守着家里的老台基和台基上的老屋,平日里孤身一人,逢年过节时,别人家欢声笑语,而祖母是孤孤寂寂的一人,是什么毅力和信念支撑着祖母度过了近十年的岁月,与祖母终身守寡将一岁多的父亲哺养成人的经历一样,我的祖母是不平凡的,是崇高的,是可歌可泣的。
因为祖母患慢性疾病,一九六九年春季全家人除父亲外迁回原籍,我们从此在乡间普通的一栋两间房里生活,用方块青砖砌起来的单壁墙,用来烧火做饭的厢房的一面墙是用草把扎起来的。母亲和我们弟兄几个开始了与婆婆作为一家人的共同生活,和里人同享过欢乐,也承受过痛苦,我的一个未满月的小弟因患脐带疾病不幸夭折时,祖母伤心痛哭着躺倒在地上,六十多岁的老人伤心欲绝的,当时全家人哭恸着竟无人去安慰她老人家,可怜她老人家,可见她老人家对失去小孙子的悲痛。
其实我是愧对祖母的,祖母是患黄肿病去世的,已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