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伐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刘宣将白须羊放入土坑之中,正要埋葬,只见一位饥民轻声说道:“杨老哥已经入土为安,离开这个苦难的世界,但是大家还要在这个苦海中打滚,不如将杨老哥的衣服借一借,如果以后谁能富贵,一定要报答杨老哥借衣之德。”
众人点了点头,刘宣率先将白须羊的草鞋摘下,也不管合不合脚,剥下一件破旧的上衣裹住下身。
众人将白须羊的衣物纷纷剥下,将光溜溜的白须羊埋了进去,免得暴尸荒野,被饥民野狗吞食。
刘宣随着下山虎等人,出了关帝庙,慢慢的向董家堡走去,因为下山虎等盗匪基本上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的道路,全靠本地的饥民引路。
在这个时代,因为饮食问题,缺乏维生素A,再加上缺乏营养,几乎大部分饥民都患有夜盲症,在下山虎的队伍中,加上刘宣,只有五六人能够夜中视物,况且饥民本来就浑身无力,十多里的路程,居然走了两个时辰。(4个小时)
寅时二刻(深夜三点半),刘宣等人终于来到董家堡附近。
董家堡建于董家河边,南宽北窄,南堡墙长有一里,北堡墙只有百步,东西堡墙长有百丈,修建在一处高岗之上,地势较为险要,堡墙高有一丈,稍微低于延长县城,虽然没有护城河,但是比延长县城还难以攻打。
董家本是一般人家,万历二十六年,董家族人董文生考中了进士,董家才开始慢慢发迹,通过投献,放高利贷等方式,董家现在已经有良田万亩。
万里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失败,溃逃的官兵进入延绥,先后落草为匪,陕北地方开始生乱,董文生上奏朝廷,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开始修建董家堡,到天启四年,才修筑而成。
明太祖规定,除了边城之外,内地城池的城墙不能高过南京城,即三丈六尺(12米),其余并不限制,另外还鼓励加高城墙。
明代地方官想要修筑城墙,只要打一个报告,得到批准,就能够修筑城墙,城墙的高度只取决于地方的经济,人力,还有地方官的喜好。
有些地方大豪,修筑的堡墙居然比县城还高,董家本是中产之家,在董文生考中进士之前,并不富裕,后来虽然渐渐发迹,但是家底并不厚实。
修筑这样一座堡墙就需要白银二千两,再加上购置武备,恩养家丁,几乎花费了三千两白银。
三千两白银在江南也许不算巨富,但是在贫困万分的陕北,几乎算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了,整个延长县,一年下来的农税也就六百八十余两白银,董家族长董述贪财吝啬,自然不肯将全部身家都用来修筑堡墙。
更何况陕北地方穷困,人烟稀少,物产不丰,在这里修筑城墙花费也更大,况且现在虽然饥民遍地,但是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民军,一般饥民,董家的城墙已能抵御。
天启四年以后,陕北连年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越来越多的饥民成为盗匪,天启七年二月十五,知县张耀彩坐堂比粱,白水县饥民王二,以墨汁涂面,率领饥民杀进澄城县,斩杀知县张耀彩,陕北各地饥民纷纷效仿,拉开了农民军起义的大旗,陕北治安开始大乱。1
董家堡是延长县最大的富户,自然被饥民多次骚扰,奈何董家堡易守难攻,董家家丁众多,不下百人,手中皆有利器,更有火铳二十杆,虎蹲炮四门,饥民聚众攻打过几次,都没有得逞,反而死伤众多。
由于世道不太平,董家堡也有所防备,每到夜间,堡墙之上每隔三十丈就挂起火把,每一面堡墙,都有家丁轮值放哨。
在距离董家堡百丈之外,下山虎挥了挥手,其手下的兄弟纷纷停下,小心的趴下,而带路的饥民,却乱哄哄的不知所措,幸好没有高声喊叫,惊动了董家堡内的壮丁。
这里距离董家堡堡墙还有百丈,大约三百米远,加上刮着秋风,如果不大声喊叫,堡墙之上根本什么也听不见,况且现在正是寅时二刻,正是家丁最瞌睡的时候,堡墙上的家丁几乎全在打盹,更不可能发现端倪。
下山虎绕着堡墙四周仔细转了一圈,开口对几位亲随说道:“董家堡地势险要,南部建在六丈多高的峭壁之上,根本爬不上去,北部虽然较低,堡墙也不算很高,但是地方狭窄,利于守备,防御肯定非常森严。”
“如今只能慢慢潜伏过去,爬上堡墙,打开城门,大家才有胜算,但是堡墙上有火铳,更有虎蹲炮,如果一被发现,只怕是万分危险,大家伙谁敢上前偷城?”
注释1:“先是天启丁卯,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耀采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有王二者,阴纠数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涂面。王二高喝曰:‘谁敢杀张知县?’众齐声应曰:‘我敢杀!’如是者三,遂闯入城。守门者不敢御,直入县杀耀采。众遂团聚山中。”
上面一段话出自《烈皇小识》,从王二杀官造反之后,府谷王嘉胤率领不沾泥,杨六很快响应,被洪承畴击败后,逃入山间,不久安塞人高迎祥在崇祯元年率众起义,带领一支队伍同王嘉胤会合。
清涧县人王左挂(原名王子顺)也招集“骑贼万人反于宜川之龙耳咀。”
汉南人王大梁起义后,有部众四百人,自称大梁王。崇祯元年十月,他纠集成县、两当二地的农民三千多人,攻克陕西略阳,逼近汉中府。
清涧县书生名赵胜.又名赵四儿,借住在本县石油寺里日夜攻书。有人讹传他夜间点灯于孤寺,是象平话中描绘的黄巢那样造兵书谋反,又喧传官府将要逮捕他。赵胜无以自明,耽心被诬陷入狱,终于逼上了梁山,在解家沟花牙寺聚众起义
这些农民起义,是早期农民军中最重要的几位领袖,他们起兵,都是从白水王二开始。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 刘宣将白须羊放入土坑之中,正要埋葬,只见一位饥民轻声说道:“杨老哥已经入土为安,离开这个苦难的世界,但是大家还要在这个苦海中打滚,不如将杨老哥的衣服借一借,如果以后谁能富贵,一定要报答杨老哥借衣之德。”
众人点了点头,刘宣率先将白须羊的草鞋摘下,也不管合不合脚,剥下一件破旧的上衣裹住下身。
众人将白须羊的衣物纷纷剥下,将光溜溜的白须羊埋了进去,免得暴尸荒野,被饥民野狗吞食。
刘宣随着下山虎等人,出了关帝庙,慢慢的向董家堡走去,因为下山虎等盗匪基本上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的道路,全靠本地的饥民引路。
在这个时代,因为饮食问题,缺乏维生素A,再加上缺乏营养,几乎大部分饥民都患有夜盲症,在下山虎的队伍中,加上刘宣,只有五六人能够夜中视物,况且饥民本来就浑身无力,十多里的路程,居然走了两个时辰。(4个小时)
寅时二刻(深夜三点半),刘宣等人终于来到董家堡附近。
董家堡建于董家河边,南宽北窄,南堡墙长有一里,北堡墙只有百步,东西堡墙长有百丈,修建在一处高岗之上,地势较为险要,堡墙高有一丈,稍微低于延长县城,虽然没有护城河,但是比延长县城还难以攻打。
董家本是一般人家,万历二十六年,董家族人董文生考中了进士,董家才开始慢慢发迹,通过投献,放高利贷等方式,董家现在已经有良田万亩。
万里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失败,溃逃的官兵进入延绥,先后落草为匪,陕北地方开始生乱,董文生上奏朝廷,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开始修建董家堡,到天启四年,才修筑而成。
明太祖规定,除了边城之外,内地城池的城墙不能高过南京城,即三丈六尺(12米),其余并不限制,另外还鼓励加高城墙。
明代地方官想要修筑城墙,只要打一个报告,得到批准,就能够修筑城墙,城墙的高度只取决于地方的经济,人力,还有地方官的喜好。
有些地方大豪,修筑的堡墙居然比县城还高,董家本是中产之家,在董文生考中进士之前,并不富裕,后来虽然渐渐发迹,但是家底并不厚实。
修筑这样一座堡墙就需要白银二千两,再加上购置武备,恩养家丁,几乎花费了三千两白银。
三千两白银在江南也许不算巨富,但是在贫困万分的陕北,几乎算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了,整个延长县,一年下来的农税也就六百八十余两白银,董家族长董述贪财吝啬,自然不肯将全部身家都用来修筑堡墙。
更何况陕北地方穷困,人烟稀少,物产不丰,在这里修筑城墙花费也更大,况且现在虽然饥民遍地,但是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民军,一般饥民,董家的城墙已能抵御。
天启四年以后,陕北连年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越来越多的饥民成为盗匪,天启七年二月十五,知县张耀彩坐堂比粱,白水县饥民王二,以墨汁涂面,率领饥民杀进澄城县,斩杀知县张耀彩,陕北各地饥民纷纷效仿,拉开了农民军起义的大旗,陕北治安开始大乱。1
董家堡是延长县最大的富户,自然被饥民多次骚扰,奈何董家堡易守难攻,董家家丁众多,不下百人,手中皆有利器,更有火铳二十杆,虎蹲炮四门,饥民聚众攻打过几次,都没有得逞,反而死伤众多。
由于世道不太平,董家堡也有所防备,每到夜间,堡墙之上每隔三十丈就挂起火把,每一面堡墙,都有家丁轮值放哨。
在距离董家堡百丈之外,下山虎挥了挥手,其手下的兄弟纷纷停下,小心的趴下,而带路的饥民,却乱哄哄的不知所措,幸好没有高声喊叫,惊动了董家堡内的壮丁。
这里距离董家堡堡墙还有百丈,大约三百米远,加上刮着秋风,如果不大声喊叫,堡墙之上根本什么也听不见,况且现在正是寅时二刻,正是家丁最瞌睡的时候,堡墙上的家丁几乎全在打盹,更不可能发现端倪。
下山虎绕着堡墙四周仔细转了一圈,开口对几位亲随说道:“董家堡地势险要,南部建在六丈多高的峭壁之上,根本爬不上去,北部虽然较低,堡墙也不算很高,但是地方狭窄,利于守备,防御肯定非常森严。”
“如今只能慢慢潜伏过去,爬上堡墙,打开城门,大家才有胜算,但是堡墙上有火铳,更有虎蹲炮,如果一被发现,只怕是万分危险,大家伙谁敢上前偷城?”
注释1:“先是天启丁卯,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耀采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有王二者,阴纠数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涂面。王二高喝曰:‘谁敢杀张知县?’众齐声应曰:‘我敢杀!’如是者三,遂闯入城。守门者不敢御,直入县杀耀采。众遂团聚山中。”
上面一段话出自《烈皇小识》,从王二杀官造反之后,府谷王嘉胤率领不沾泥,杨六很快响应,被洪承畴击败后,逃入山间,不久安塞人高迎祥在崇祯元年率众起义,带领一支队伍同王嘉胤会合。
清涧县人王左挂(原名王子顺)也招集“骑贼万人反于宜川之龙耳咀。”
汉南人王大梁起义后,有部众四百人,自称大梁王。崇祯元年十月,他纠集成县、两当二地的农民三千多人,攻克陕西略阳,逼近汉中府。
清涧县书生名赵胜.又名赵四儿,借住在本县石油寺里日夜攻书。有人讹传他夜间点灯于孤寺,是象平话中描绘的黄巢那样造兵书谋反,又喧传官府将要逮捕他。赵胜无以自明,耽心被诬陷入狱,终于逼上了梁山,在解家沟花牙寺聚众起义
这些农民起义,是早期农民军中最重要的几位领袖,他们起兵,都是从白水王二开始。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