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1/2)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生活在别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景凯旋
我国读者对于东欧文学也许并不算太陌生。早在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及其同人就对这块与我们相似土壤上的文学尤为关注,并在小说月报的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上作了大量翻译介绍。裴多菲,显克微支,密茨凯维奇,哈谢克,恰佩克这些东欧作家的作品在过去岁月也早巳成为我们精神上的良师益友。这里还不算出生在布拉格的现代派文学的两位大师卡夫卡和里尔克,他们尽管属于德语系统,但无疑却是东欧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是这片土地培养了他们最初的文学情愫。然而时过境迁,这十年来我们在向世界文学的开放过程中,对当代东欧文学的介绍和研究相对来说却冷落了不少。这里的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代一些东欧作家的作品中有着某种我们怯于正视的东西。
捷克当代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便是如此。这不仅在于作者那特殊的经历:他1929年出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参加过捷共,当过工人,爵士音乐者,布拉格高级电影学院的教授,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他的作品遭到禁止,遂于1975年移居法国;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的作品表现了直面真实人生的勇气和良知,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以及对人的本性和处境的深刻思考。昆德拉的另外两部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已经在国内出版。生活在别处是他的又一重要作品,这部作品使他于1973年首次获得一项重要的外国文学奖——法国梅迪西斯奖。诚然,获奖本身从来不是街量作品艺术高下的标准,但却无疑是一个作家文学影响和名声的标志。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在一个诗人的心目中,最使他交织着复杂感情的是什么?是母亲。母亲与诗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最神秘的联系。诗人们常常把他心中最神怪的东西比作母亲(尽管这已是一个用滥的比喻),而母亲对幼小诗人的成长又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在本书中,主人公雅罗米尔与他母亲玛曼之间的关系便是全书最主要的关系。他们一个是遭逢了爱情不幸,把全部爱都转移到儿子身上的母亲,一个是生性敏感,渴望着母爱的儿子。自雅罗米尔呱呱坠地起,他就被置于玛曼无所不在的监护眼光下。她把他幻想成古希腊英俊的神祗阿波罗,把他呀呀学语的每句话都记在笔记本上,她带他去富有浪漫情调的温泉疗养地旅游,在夜里一道坐在户外倾听远处河水的喧声,她第一个欣喜地发现了他的诗歌天赋,始终鼓励他成为一个诗人。她把所有的感情都押在了儿子身上,当她发现儿子有了情人后,隐伏在她心中的激情便暴发为强烈的忌妒和颇费心思的计谋,极力要把儿子拉回到自己身边。玛曼这种专制的占有性的母爱,自然合影响到雅罗米尔的性格,他的羞怯、感伤、虚荣、脆弱、专横都和母亲身上这种最隐秘的激情有关。显然在这点上,这部小说具有弗洛伊德学说的色彩。正如本书作者在为了告别的聚合中借主人公雅库布的口所表达的,"弗洛伊德发现了婴儿的性欲,告诉我们关于俄狄浦斯的事。只有伊俄卡斯卡(即俄狄浦斯的母亲——笔者注)还保持着神秘,没有人敢扯下她的面纱。母亲的身份是最后和最大的禁忌,也正是在这里,掩盖了最大的灾难。"在天性敏感的孩子心里,母亲就是他生活的纽带与轴心,唯有母亲是真实的存在,他爱她,恨她,可又无法从她那里逃脱。在劳伦斯的名著儿子与情人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母与子之间的这种微妙战斗。保罗之所以不能进入其他女人的世界,恰恰是因为他不能摆脱母亲莫瑞尔大大的感情桎梏。同保罗一样,雅罗米尔也始终渴望着在与其他女人的关系中,摆脱童贞,摆脱母爱,从而跨过生活的门槛,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但无论他进到哪里,他都感到母亲的灵魂始终和他在一起,阻碍着他进入生活。所不同的是,保罗的母亲最后死了,这位他有可能重新进入生活,而雅罗米尔直到在他母亲身边死去时,他一直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部小说视为一部弗洛伊德学说来阐释母子关系的作品,那又未免太概念化了。自从弗洛伊德揭示了人性中的"恋母"情结,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母予冲突的题材已经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种主题有着明显的狭隘性。把一切都归于性欲既不可靠,也不可信。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所要表现的当然不仅在此,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他所要探讨的是人身上深刻的激情,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时代的若干事件正是由这些激情所产生的。
对于雅罗米尔来说,母亲代表看身边狭窄的世界,他所要逃离的不仅是母爱的桎梏,而且也是平庸实在的日常生活。青春、爱情、革命,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三个声部,作者象一个钢琴家,摸索着手找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弹出一个和谐的主题音乐(作者在小说中就经常出面直接加以评述)。这一主题在书名生活在别处中得到了最好的概括。"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对于一个充满憧憬的年轻人来说,周围是没有生活的,真正的生活总是在别处。这正是青春的特色。在青春时代,谁没有对荣誉的渴望?谁没有对家庭的反抗?谁没有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举目四望,我们周围的生活平庸狭窄,枯燥乏味,一成不变,每天的日子都被衣食住行所填满,毫无色彩,毫无光亮。正是为了逃脱这一恼人的生存现实,人们才赋予自己激情和想象。对青年人来说,没有梦想的生活是可怕的,那是老年人日暮黄昏的平静和死寂,青年人拒绝承认生活的本质就是平庸实在,总是向往着动荡的生活,火热的斗争。这就是青春、爱情和革命之所以激荡着一代代年轻的心灵的原因。显然,三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富于诗意和崇高感。为了表现这些,作者采用了类似电影中闪回的手法,在描写雅罗米尔渴望逃脱自我,走向广阔世界的诗人在逃跑一章中。穿插描写了诗人雪莱,兰波,菜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沃尔克,哈拉斯的故事或诗歌。兰波为了逃离家庭,从家乡跑到巴黎;莱蒙托夫为了逃避上流社会,投身军旅来到高加索;雪莱为了宣传自由解放,带着传单前往爱尔兰。他们对现实的反抗,对爱情的追求,对战斗的幢保,对荣誉的渴望... -->>
景凯旋
我国读者对于东欧文学也许并不算太陌生。早在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及其同人就对这块与我们相似土壤上的文学尤为关注,并在小说月报的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上作了大量翻译介绍。裴多菲,显克微支,密茨凯维奇,哈谢克,恰佩克这些东欧作家的作品在过去岁月也早巳成为我们精神上的良师益友。这里还不算出生在布拉格的现代派文学的两位大师卡夫卡和里尔克,他们尽管属于德语系统,但无疑却是东欧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是这片土地培养了他们最初的文学情愫。然而时过境迁,这十年来我们在向世界文学的开放过程中,对当代东欧文学的介绍和研究相对来说却冷落了不少。这里的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代一些东欧作家的作品中有着某种我们怯于正视的东西。
捷克当代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便是如此。这不仅在于作者那特殊的经历:他1929年出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参加过捷共,当过工人,爵士音乐者,布拉格高级电影学院的教授,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他的作品遭到禁止,遂于1975年移居法国;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的作品表现了直面真实人生的勇气和良知,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以及对人的本性和处境的深刻思考。昆德拉的另外两部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已经在国内出版。生活在别处是他的又一重要作品,这部作品使他于1973年首次获得一项重要的外国文学奖——法国梅迪西斯奖。诚然,获奖本身从来不是街量作品艺术高下的标准,但却无疑是一个作家文学影响和名声的标志。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在一个诗人的心目中,最使他交织着复杂感情的是什么?是母亲。母亲与诗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最神秘的联系。诗人们常常把他心中最神怪的东西比作母亲(尽管这已是一个用滥的比喻),而母亲对幼小诗人的成长又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在本书中,主人公雅罗米尔与他母亲玛曼之间的关系便是全书最主要的关系。他们一个是遭逢了爱情不幸,把全部爱都转移到儿子身上的母亲,一个是生性敏感,渴望着母爱的儿子。自雅罗米尔呱呱坠地起,他就被置于玛曼无所不在的监护眼光下。她把他幻想成古希腊英俊的神祗阿波罗,把他呀呀学语的每句话都记在笔记本上,她带他去富有浪漫情调的温泉疗养地旅游,在夜里一道坐在户外倾听远处河水的喧声,她第一个欣喜地发现了他的诗歌天赋,始终鼓励他成为一个诗人。她把所有的感情都押在了儿子身上,当她发现儿子有了情人后,隐伏在她心中的激情便暴发为强烈的忌妒和颇费心思的计谋,极力要把儿子拉回到自己身边。玛曼这种专制的占有性的母爱,自然合影响到雅罗米尔的性格,他的羞怯、感伤、虚荣、脆弱、专横都和母亲身上这种最隐秘的激情有关。显然在这点上,这部小说具有弗洛伊德学说的色彩。正如本书作者在为了告别的聚合中借主人公雅库布的口所表达的,"弗洛伊德发现了婴儿的性欲,告诉我们关于俄狄浦斯的事。只有伊俄卡斯卡(即俄狄浦斯的母亲——笔者注)还保持着神秘,没有人敢扯下她的面纱。母亲的身份是最后和最大的禁忌,也正是在这里,掩盖了最大的灾难。"在天性敏感的孩子心里,母亲就是他生活的纽带与轴心,唯有母亲是真实的存在,他爱她,恨她,可又无法从她那里逃脱。在劳伦斯的名著儿子与情人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母与子之间的这种微妙战斗。保罗之所以不能进入其他女人的世界,恰恰是因为他不能摆脱母亲莫瑞尔大大的感情桎梏。同保罗一样,雅罗米尔也始终渴望着在与其他女人的关系中,摆脱童贞,摆脱母爱,从而跨过生活的门槛,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但无论他进到哪里,他都感到母亲的灵魂始终和他在一起,阻碍着他进入生活。所不同的是,保罗的母亲最后死了,这位他有可能重新进入生活,而雅罗米尔直到在他母亲身边死去时,他一直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部小说视为一部弗洛伊德学说来阐释母子关系的作品,那又未免太概念化了。自从弗洛伊德揭示了人性中的"恋母"情结,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母予冲突的题材已经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种主题有着明显的狭隘性。把一切都归于性欲既不可靠,也不可信。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所要表现的当然不仅在此,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他所要探讨的是人身上深刻的激情,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时代的若干事件正是由这些激情所产生的。
对于雅罗米尔来说,母亲代表看身边狭窄的世界,他所要逃离的不仅是母爱的桎梏,而且也是平庸实在的日常生活。青春、爱情、革命,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三个声部,作者象一个钢琴家,摸索着手找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弹出一个和谐的主题音乐(作者在小说中就经常出面直接加以评述)。这一主题在书名生活在别处中得到了最好的概括。"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对于一个充满憧憬的年轻人来说,周围是没有生活的,真正的生活总是在别处。这正是青春的特色。在青春时代,谁没有对荣誉的渴望?谁没有对家庭的反抗?谁没有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举目四望,我们周围的生活平庸狭窄,枯燥乏味,一成不变,每天的日子都被衣食住行所填满,毫无色彩,毫无光亮。正是为了逃脱这一恼人的生存现实,人们才赋予自己激情和想象。对青年人来说,没有梦想的生活是可怕的,那是老年人日暮黄昏的平静和死寂,青年人拒绝承认生活的本质就是平庸实在,总是向往着动荡的生活,火热的斗争。这就是青春、爱情和革命之所以激荡着一代代年轻的心灵的原因。显然,三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富于诗意和崇高感。为了表现这些,作者采用了类似电影中闪回的手法,在描写雅罗米尔渴望逃脱自我,走向广阔世界的诗人在逃跑一章中。穿插描写了诗人雪莱,兰波,菜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沃尔克,哈拉斯的故事或诗歌。兰波为了逃离家庭,从家乡跑到巴黎;莱蒙托夫为了逃避上流社会,投身军旅来到高加索;雪莱为了宣传自由解放,带着传单前往爱尔兰。他们对现实的反抗,对爱情的追求,对战斗的幢保,对荣誉的渴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