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东芳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池莉新近出了一部小说有了快感你就喊,评论界对此书名褒贬不一,姑且不论此书是非,单就“有了快感你就喊”此句话而言,在我们越接近生命的本真时,快乐、幸福的体验会更深,当这一切化为快感浸透全身时,我们渴望表达,渴望把这一体会与同类分享,于是我们自然想到了语言,希望借助于语言把一切传达出来。
诚然,语言是人类用来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当我们熟练地学会发音后,我们是否已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了呢?这里面的环节颇让人费解。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每天都在制造语言垃圾,曾有人把语言无味者与面目可憎等量齐观。
我们姑且排除那些不想说,或者只想通过语言来泄私愤的人不论,当我们喋喋不休的渴望表达,渴望沟通时,是否我们每一次都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晰了?
维特根斯坦在他著名的逻辑哲学论中开篇就说“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但凡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可以言说吗?
意大利作家迪诺布扎诺写了个寓言:某城,全体居民不得说出一个词,那词如果写在墙上,墙就光秃秃的,如果写在纸上,纸上仅是一片空白;如果有人说出那个词,人们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市政府强制性的法令已深入人心,支配着人们的感性认识。
我们不曾有过禁令,但总会有些时候,有一股不可知的力量左右着我们,使我们支支吾吾期期艾艾含含混混结结巴巴近于失语。譬如,当我们凝视马格里特的名画集体发明物,或是逗留在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面前,我们能说什么?我们说得出什么?
忧郁的犹太诗人p策兰在1955年写道:
总是那一株,那株杨树
在思想的边缘(从初始到初始)
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所在,我们像那株立在思想边缘的孤扬,因为没有交流对象,同时因为没有交流的语言而丧失思想,虽有实体形象却最终消溶于抽象的虚无之中。
这儿,可能已抵达存在困境的核心:我们永远无法说出在深层里遭遇的那种真实,以及我们真正经验到的东西。
应该承认,自从发明语言以来,我们从未曾闲过,不甘沉默,也不肯辍笔,用种种符号或肢体语汇发言。我们当中的优秀者的确也取得了不少功绩。象加尔布雷斯就是会说话的,所以美国人如果说你象“加尔布雷斯”是说你非常有话语权,非常有名的意思;萨缪尔森也会说话,所以他化了19年的时间给新闻周刊写专栏并亲自主持电视节目;克鲁格曼也会说话,不过却总是说不中听的话,所以大家称他是“国际经济学的乌鸦”
然而愦憾的是,当我们站在更高一境界来省视这一切时,我们会发现,我们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说出来,而且,由于大量词不达意言不及义拐弯抹角的话语尘埃,我们似乎愈加远离事情本身,更遑论真相了。
还是维特根斯坦睿智,在他那部名著结尾告诫我们“对于不可说的必须保持沉默”
但我们不是哲学家。哪怕哲学家也好,老子身前就反对著书立说,可最终却也有老子五千言留传于世,佛主拈花,唯一人微笑,但更多的弟子却是靠终日诵咏佛经而悟其要义。
我们终是愚顽不化,我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不是没有感知的木桩,我们从不暗哑,我们期望以心灵说不可言说的。
当我们看见一座山,我们就说,哦,这是一座山,或者,无需言说,说我们看见了山,但我们的视线和心灵的确与山相遇了。
更多的时候,当那深层次的快感传遍全身,智慧的灵光闪现,任何的语言都如此的苍白无力,我们会像信徒那样呢呢喃喃,如婴儿一般呜呜哇哇,我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旁人也听不懂我们说了些什么,可我们通过喊叫这简单的语音终将与生命的初始融为一体,我们的声音会传达到贤明的上帝的耳畔。
2003-8-23
池莉新近出了一部小说有了快感你就喊,评论界对此书名褒贬不一,姑且不论此书是非,单就“有了快感你就喊”此句话而言,在我们越接近生命的本真时,快乐、幸福的体验会更深,当这一切化为快感浸透全身时,我们渴望表达,渴望把这一体会与同类分享,于是我们自然想到了语言,希望借助于语言把一切传达出来。
诚然,语言是人类用来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当我们熟练地学会发音后,我们是否已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了呢?这里面的环节颇让人费解。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每天都在制造语言垃圾,曾有人把语言无味者与面目可憎等量齐观。
我们姑且排除那些不想说,或者只想通过语言来泄私愤的人不论,当我们喋喋不休的渴望表达,渴望沟通时,是否我们每一次都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晰了?
维特根斯坦在他著名的逻辑哲学论中开篇就说“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但凡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可以言说吗?
意大利作家迪诺布扎诺写了个寓言:某城,全体居民不得说出一个词,那词如果写在墙上,墙就光秃秃的,如果写在纸上,纸上仅是一片空白;如果有人说出那个词,人们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市政府强制性的法令已深入人心,支配着人们的感性认识。
我们不曾有过禁令,但总会有些时候,有一股不可知的力量左右着我们,使我们支支吾吾期期艾艾含含混混结结巴巴近于失语。譬如,当我们凝视马格里特的名画集体发明物,或是逗留在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面前,我们能说什么?我们说得出什么?
忧郁的犹太诗人p策兰在1955年写道:
总是那一株,那株杨树
在思想的边缘(从初始到初始)
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所在,我们像那株立在思想边缘的孤扬,因为没有交流对象,同时因为没有交流的语言而丧失思想,虽有实体形象却最终消溶于抽象的虚无之中。
这儿,可能已抵达存在困境的核心:我们永远无法说出在深层里遭遇的那种真实,以及我们真正经验到的东西。
应该承认,自从发明语言以来,我们从未曾闲过,不甘沉默,也不肯辍笔,用种种符号或肢体语汇发言。我们当中的优秀者的确也取得了不少功绩。象加尔布雷斯就是会说话的,所以美国人如果说你象“加尔布雷斯”是说你非常有话语权,非常有名的意思;萨缪尔森也会说话,所以他化了19年的时间给新闻周刊写专栏并亲自主持电视节目;克鲁格曼也会说话,不过却总是说不中听的话,所以大家称他是“国际经济学的乌鸦”
然而愦憾的是,当我们站在更高一境界来省视这一切时,我们会发现,我们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说出来,而且,由于大量词不达意言不及义拐弯抹角的话语尘埃,我们似乎愈加远离事情本身,更遑论真相了。
还是维特根斯坦睿智,在他那部名著结尾告诫我们“对于不可说的必须保持沉默”
但我们不是哲学家。哪怕哲学家也好,老子身前就反对著书立说,可最终却也有老子五千言留传于世,佛主拈花,唯一人微笑,但更多的弟子却是靠终日诵咏佛经而悟其要义。
我们终是愚顽不化,我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不是没有感知的木桩,我们从不暗哑,我们期望以心灵说不可言说的。
当我们看见一座山,我们就说,哦,这是一座山,或者,无需言说,说我们看见了山,但我们的视线和心灵的确与山相遇了。
更多的时候,当那深层次的快感传遍全身,智慧的灵光闪现,任何的语言都如此的苍白无力,我们会像信徒那样呢呢喃喃,如婴儿一般呜呜哇哇,我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旁人也听不懂我们说了些什么,可我们通过喊叫这简单的语音终将与生命的初始融为一体,我们的声音会传达到贤明的上帝的耳畔。
200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