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御前总管升职手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cript> 许悠这个人最想要的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权柄。
除此之外,应当还有名声。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将自己的形象保持得这么好,朝中那么多大臣,属他的人缘最好,也最受人敬慕,几乎没有说他不好的。
或许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要往上爬的必须的伪装,但是时间长了,他早就已经习惯,或者自己还乐在其中。
所以,只要找出一件既能够增加他的权柄,做成了之后又能够获得好名声的事情来给他做就可以了。
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满足这两点呢?其实有很多。
不过平安现在已经习惯了做事情的时候多番考虑,最好同样一件事情,能够达成好几个目的,省时省力又省心。所以这件事情虽然是要用来坑许悠,但不可能是做不成的,更不可能是有害的。否则的话,坑完了许悠,还是需要他自己来收拾烂摊子。
其次,既然将来要做改革,现在让许悠搞个试点也不错。失败的经验将来还可以引以为鉴。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在历史上找个“看上去很好但实际上却很难开展开”的东西来就可以了。毕竟有前人的经验在,方法比较靠谱。
但是既然有经验在,平纳觉得再让许悠来重复一遍,用处就不大了。
毕竟重复的进行一件事,其实也是对于资源的浪费。
平安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比较合适的东西来,索性决定先跟赵璨商量一下可行性。反正这种事情急不来,总要一步一步的走,现在先将所有可能面对的情况都想清楚,到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两人书信往来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秋天已经到来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收上来的粮食足够整个大楚两年所需。这么高的产量,几乎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除此之外,平安还从张东远那边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良种改造工作取得了相当喜人的进展。
原本之前张东远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主食的良种改造上面。后来在平安的建议下加入了土豆和地瓜这两种外来物种。之后又加上了玉米。这样一来,京城里的庄子就不够用了。毕竟不可能所有的庄子都用来做试验田。
于是平安索性建议,在全国各地买下田庄继续进行改良。毕竟他们改造良种的目的,本身也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增加产量。在京城种出来的高产良种,未必适应外地的气候。这样分开试验,说不定还有特别的效果。
毕竟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不一样,对种子的要求也不一样。旱灾频发的地方,要求的是抗旱品种,环境寒冷的北疆,需要的是抗寒物种。除此之外,耐高温的,耐盐碱地的,抗洪涝的,以及单纯产量高的……只有适应了当地气候,才能够推广种植。
有的时候,有些事情无非是没有人第一个指出方向和怎么做,一旦戳破了那一层窗户纸之后,后面的事情就容易了许多。这种容易并不是说很轻易就能够做到,而是指许多人都能够做到。
能够推广开来让所有人都学会的做法,才是真正值得称许的。因为具备可实践性。
毕竟现在不比后世,即便修了路,交通也注定了不可能这么便利,各方面的限制也很多,不可能由朝廷统一往各地发放粮种。所以如果当地官府能够组织百姓们自己留种,便是再好不过。
扯远了,经过这几年的实验,这些作物的产量都已经适应了各地的气候,产量已经稳定了下来。增产或许暂时达不到,但是推广种植面积却是没有问题的。
就连玉米这种新的外来物种,也已经适应了本土的气候,产量有所增加,可以慢慢的放开种植了。
令人惊喜的是,相比较于水稻小麦这样的作物,玉米对于土地的要求显然没有那么高,许多土地上都能够种出来。虽然产量不高,但已经足够了。
河北和西北边疆一带,因为连年战争,所以人口十分稀少,再加上土地里也很难出庄稼,所以大片大片的土地空置着。
若是这些土地上都能够种上庄稼,那么一大部分的军粮便可以就地解决,而不需要朝廷再从江南等地转运粮食。这一路上的消耗节省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平安虽然一直关注着这件事,但是毕竟还有许多别的事情牵扯着他的经历,后来离开了京城,就更顾不上了。所以事情完全是张东远在皇帝暗地里的支持下在做。
所以这会儿乍然听到好消息,平安也十分意外,继而跟着开心起来。
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他倒是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可以配合着这件事来做,或许会有好效果。
许悠的家乡正在江南。虽然到现在,他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亲人留在那里,但是平安从许悠的生平介绍之中隐隐能够看得出来,许悠对江南还是略有些偏向的。
这也是很正常的,任何人对自己生长的故乡都不可能视若无睹。只不过绝大部分普通人会怀念,而一部分有能力的人会回报。不过许悠显然跟其他人都有些不同。
别人回馈乡里,一定是抱着衣锦还乡的念头,希望能够在乡亲们面前炫耀一番,让大家羡慕。
但许悠并不是,他这么多年来,出去当初为父母丁忧,始终未曾回过江南。但是对于江南的关注却也不少,有什么新的政策时,也会下意识的对这个地方倾斜。
平安初步推断,许悠对于这篇富饶的地方,应该是有一种又爱又恨的情绪。
生于斯长于斯,割舍不下也是正常。但是对许悠来说,年幼时那段家境贫寒,甚至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婚姻来换取继续往上走的资源的经历,对于看重脸面和名声的他来说,恐怕不会是什么好的回忆,更不希望被任何人发现和提起。
而这正是平安所需要的。
试想如果现在出现了一项显然是为了江南量身打造,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新东西,许悠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去为江南争取呢?但是因为他自己的私心,东西争取到了之后,他不可能亲自去江南实地考察。
如此一来,执行的过程之中,就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许悠不可能及时发现,任由其扩大,最后导致的结果自然也要由他来承担。
平安想得很清楚,许悠的身份不同常人,不可能一次就将他彻底的扳倒,所以跟他对上之后,势必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的让许悠犯错,最后小错误累积起来酿成大错,才能够堵住他所有的退路,彻底的将他击倒。
所以这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前期的铺垫。
平安的这个想法,如果不是因为张东远那边有了进展,他还真不敢贸然行动。毕竟其中的风险也很大。
便如平安之前跟齐王说过的那样,江南富庶,除了这里的土地肥沃,乃是鱼米之乡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百姓们几乎家家都养蚕织布。而丝绸的价格又贵,所以江南的百姓,都比别处富裕些。只要每年养上几张蚕,收入便可以抵得过地里一年的收成。
而平安要做的,就是扩大这种模式,由私人养蚕变成官府支持,让江南的蚕桑事业形成规模。
具体的做法,平安觉得后世的“桑基鱼塘”便很值得借鉴,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又能够扩大规模,增加盈利,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大家都知道,国人总有从众的心理,一件事情只要没有限制,看到别人做了得到了好处,其他人又怎么可能不心动?一旦最开始的人获得盈利,其他人眼红了,自然会跟着照办。这样一来,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就会难以控制。
江南人口稠密,土地稀少,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利用完了之后,自然会有人打上耕地的主意。尤其当地水网稠密,随便将一块良田深挖数米,便是鱼塘。挖出来的泥土垫高四周,便可以种桑养蚕,十分方便。
不管是在什么年代,农耕用地都是要绝对保障的。因为民以食为天,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粮食储备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物资。
江南号称“鱼米之乡”,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因为气候温热,水稻更可以一年两熟,所以整个大楚近半粮食是由这里出产。若是这些良田被侵占,变成了鱼塘,后果可想而知。
&nb... -->>
</script> 许悠这个人最想要的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权柄。
除此之外,应当还有名声。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将自己的形象保持得这么好,朝中那么多大臣,属他的人缘最好,也最受人敬慕,几乎没有说他不好的。
或许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要往上爬的必须的伪装,但是时间长了,他早就已经习惯,或者自己还乐在其中。
所以,只要找出一件既能够增加他的权柄,做成了之后又能够获得好名声的事情来给他做就可以了。
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满足这两点呢?其实有很多。
不过平安现在已经习惯了做事情的时候多番考虑,最好同样一件事情,能够达成好几个目的,省时省力又省心。所以这件事情虽然是要用来坑许悠,但不可能是做不成的,更不可能是有害的。否则的话,坑完了许悠,还是需要他自己来收拾烂摊子。
其次,既然将来要做改革,现在让许悠搞个试点也不错。失败的经验将来还可以引以为鉴。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在历史上找个“看上去很好但实际上却很难开展开”的东西来就可以了。毕竟有前人的经验在,方法比较靠谱。
但是既然有经验在,平纳觉得再让许悠来重复一遍,用处就不大了。
毕竟重复的进行一件事,其实也是对于资源的浪费。
平安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比较合适的东西来,索性决定先跟赵璨商量一下可行性。反正这种事情急不来,总要一步一步的走,现在先将所有可能面对的情况都想清楚,到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两人书信往来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秋天已经到来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收上来的粮食足够整个大楚两年所需。这么高的产量,几乎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除此之外,平安还从张东远那边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良种改造工作取得了相当喜人的进展。
原本之前张东远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主食的良种改造上面。后来在平安的建议下加入了土豆和地瓜这两种外来物种。之后又加上了玉米。这样一来,京城里的庄子就不够用了。毕竟不可能所有的庄子都用来做试验田。
于是平安索性建议,在全国各地买下田庄继续进行改良。毕竟他们改造良种的目的,本身也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增加产量。在京城种出来的高产良种,未必适应外地的气候。这样分开试验,说不定还有特别的效果。
毕竟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不一样,对种子的要求也不一样。旱灾频发的地方,要求的是抗旱品种,环境寒冷的北疆,需要的是抗寒物种。除此之外,耐高温的,耐盐碱地的,抗洪涝的,以及单纯产量高的……只有适应了当地气候,才能够推广种植。
有的时候,有些事情无非是没有人第一个指出方向和怎么做,一旦戳破了那一层窗户纸之后,后面的事情就容易了许多。这种容易并不是说很轻易就能够做到,而是指许多人都能够做到。
能够推广开来让所有人都学会的做法,才是真正值得称许的。因为具备可实践性。
毕竟现在不比后世,即便修了路,交通也注定了不可能这么便利,各方面的限制也很多,不可能由朝廷统一往各地发放粮种。所以如果当地官府能够组织百姓们自己留种,便是再好不过。
扯远了,经过这几年的实验,这些作物的产量都已经适应了各地的气候,产量已经稳定了下来。增产或许暂时达不到,但是推广种植面积却是没有问题的。
就连玉米这种新的外来物种,也已经适应了本土的气候,产量有所增加,可以慢慢的放开种植了。
令人惊喜的是,相比较于水稻小麦这样的作物,玉米对于土地的要求显然没有那么高,许多土地上都能够种出来。虽然产量不高,但已经足够了。
河北和西北边疆一带,因为连年战争,所以人口十分稀少,再加上土地里也很难出庄稼,所以大片大片的土地空置着。
若是这些土地上都能够种上庄稼,那么一大部分的军粮便可以就地解决,而不需要朝廷再从江南等地转运粮食。这一路上的消耗节省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平安虽然一直关注着这件事,但是毕竟还有许多别的事情牵扯着他的经历,后来离开了京城,就更顾不上了。所以事情完全是张东远在皇帝暗地里的支持下在做。
所以这会儿乍然听到好消息,平安也十分意外,继而跟着开心起来。
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他倒是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可以配合着这件事来做,或许会有好效果。
许悠的家乡正在江南。虽然到现在,他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亲人留在那里,但是平安从许悠的生平介绍之中隐隐能够看得出来,许悠对江南还是略有些偏向的。
这也是很正常的,任何人对自己生长的故乡都不可能视若无睹。只不过绝大部分普通人会怀念,而一部分有能力的人会回报。不过许悠显然跟其他人都有些不同。
别人回馈乡里,一定是抱着衣锦还乡的念头,希望能够在乡亲们面前炫耀一番,让大家羡慕。
但许悠并不是,他这么多年来,出去当初为父母丁忧,始终未曾回过江南。但是对于江南的关注却也不少,有什么新的政策时,也会下意识的对这个地方倾斜。
平安初步推断,许悠对于这篇富饶的地方,应该是有一种又爱又恨的情绪。
生于斯长于斯,割舍不下也是正常。但是对许悠来说,年幼时那段家境贫寒,甚至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婚姻来换取继续往上走的资源的经历,对于看重脸面和名声的他来说,恐怕不会是什么好的回忆,更不希望被任何人发现和提起。
而这正是平安所需要的。
试想如果现在出现了一项显然是为了江南量身打造,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新东西,许悠怎么可能忍得住不去为江南争取呢?但是因为他自己的私心,东西争取到了之后,他不可能亲自去江南实地考察。
如此一来,执行的过程之中,就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许悠不可能及时发现,任由其扩大,最后导致的结果自然也要由他来承担。
平安想得很清楚,许悠的身份不同常人,不可能一次就将他彻底的扳倒,所以跟他对上之后,势必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在这个过程之中,不断的让许悠犯错,最后小错误累积起来酿成大错,才能够堵住他所有的退路,彻底的将他击倒。
所以这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现在要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前期的铺垫。
平安的这个想法,如果不是因为张东远那边有了进展,他还真不敢贸然行动。毕竟其中的风险也很大。
便如平安之前跟齐王说过的那样,江南富庶,除了这里的土地肥沃,乃是鱼米之乡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百姓们几乎家家都养蚕织布。而丝绸的价格又贵,所以江南的百姓,都比别处富裕些。只要每年养上几张蚕,收入便可以抵得过地里一年的收成。
而平安要做的,就是扩大这种模式,由私人养蚕变成官府支持,让江南的蚕桑事业形成规模。
具体的做法,平安觉得后世的“桑基鱼塘”便很值得借鉴,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又能够扩大规模,增加盈利,形成良性循环。
但是大家都知道,国人总有从众的心理,一件事情只要没有限制,看到别人做了得到了好处,其他人又怎么可能不心动?一旦最开始的人获得盈利,其他人眼红了,自然会跟着照办。这样一来,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就会难以控制。
江南人口稠密,土地稀少,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利用完了之后,自然会有人打上耕地的主意。尤其当地水网稠密,随便将一块良田深挖数米,便是鱼塘。挖出来的泥土垫高四周,便可以种桑养蚕,十分方便。
不管是在什么年代,农耕用地都是要绝对保障的。因为民以食为天,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粮食储备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物资。
江南号称“鱼米之乡”,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因为气候温热,水稻更可以一年两熟,所以整个大楚近半粮食是由这里出产。若是这些良田被侵占,变成了鱼塘,后果可想而知。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