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高中文言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花)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 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ong)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花)山洞者,以其乃华(花)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u)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花)”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fu),余弟安国平父(fu)、安上纯父(fu)。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注释译文</span></h2>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死后也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上,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花”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讲,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不平坦遥远的地方,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得不深入思考而要谨慎采取传闻材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fu);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fu);安上,字纯父(fu)。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安石记。(也作“临川王某记”这里“某”是古人写文章时惯用的谦称)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文本疏通</span></h2>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第一段</span></h3>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而卒葬之2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4。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5。现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6,其文漫灭7,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8。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9。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书中注释

    1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居住。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

    2而:连词,并且。卒:终,最后。之:指褒禅山麓。

    3以故:因为(这个)缘故。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

    4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o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

    5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名:命名,动词。

    6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7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

    8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

    9今言“华”(花)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花(花)”字,没有“华”字,后来有了“华”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花,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10力足以至焉:下面省去“而不至”之类的话。意思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达到)。

    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其实作者自己也犯了个错“华山洞”其实应为“华阳洞”不过现在依旧保留原文,不加修改。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第二段</span></h3>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1。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2,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谓之后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5愈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6。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7,然视其左右,来而8记之者已少。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9。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方是时10,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11。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既其出12,则或咎其欲出者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4。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享受尽那游览的乐趣。

    文言现象

    1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2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幽深的样子。3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虽:即使。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4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5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6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7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十一:十分之一的简称。8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9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10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11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12既:已经,以后。其:助词。13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u):责怪。其:那,那些。14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享受尽。夫:这,那,指示代词。

    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