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平民皇帝 (2/2)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再创大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足华北的生意,清梅知道,目前邱家商会的生产能力不能再扩张了,否则将影响王朝越来越大,未必是一件好事。
目前她和邱家所拥有的,清梅已经很满足,毕竟再扩展下去,将变得欲罢不能。
华北的生产力主要是原料,有些人合资开设羊栏出产羊毛;有人察觉大汉各地鱼价高企,大规模聘请渔民;养马的,采矿的,打猎的,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慢慢的在梅香城原料需求下重新工作,令华北逐渐回到往昔风光。
有一件事不知是老天爷给浪思的考验,或者是巧合,每一次浪思占领的地方,全部都是一个烂摊子。
北平被乌丸人抢掠后惨不忍睹,北海在曹雪的暴政下民不聊生,徐州,江东,扬州在长浪军接手时,全都经过大规模战乱,华北情况更糟。
只是每个烂摊子,长浪军总是可以将它们经营得有声有色,回复当地的秩序稳定,甚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一件苦差,但浪思每次也能将烂摊子,化为令人垂涎三尺的宝地。
以前海琳每当要老百姓争取福利时,总要在议事厅和浪思,程林,清梅等人多次争辩,现在情形不同了。
身为一国丞相,很多事她已经可以作主,在海琳要求下,程林特地拨出一笔钱给她,让海琳尝试各种不同有利民生的政策。
待成功后,将它们一一推及到全个王朝的人民。
就像海琳在北平设立的救援部,令一些老百姓有突发性的危急及需要时,可以到那儿请求紧急协助,例如家人的殓葬费,房屋被火烧光无家可归,严寒时借出毛衣等等。
海琳发现这个救援部付出的代价不大,却可以让不少人渡过一些难关,于是便成为长浪王朝的一个正式部门了。
海琳又向舞会商讨,那些外出工作的人,家中需要有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几个或几十个集中一起,在工作时间内让舞会派人照顾,令人可以全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至于雇请舞会的工资,就由朝廷及受惠的人共同负担,这个做法得到极大的回向,令王朝生产力提高之馀,又不会有人因为缺乏照顾而受伤或死亡。
亲善使者定期到一些家庭作访问,了解一下平民大众的思想或需求;纠察队代替了士兵,在城中或乡镇巡逻,将犯罪防患于未然;朝廷雇用的苦力,协助那些不会搬动重物的人搬东西。。 这些一切民生政策,在海琳当上丞相后,在长浪王朝各地逐一实施。
在浪思还没立国时,海琳很多的要求全是纸上谈兵,被否决可以理解。
现在海琳每次在议事厅中提出来的政策,全部经过试验成功,证实是有利民生而且花费不大,令浪思和程林等人无法拒绝。
平民出身的浪思,对海琳想出来的东西大为叹服,在当权者或是其他人看来,海琳的想法对他们可能是微不足道,但对于那些有需要的人来说,就像是寒风中的炉火带来的温暖。
若果明王朝愿意施行这些仁政,也许不会沦落到四分五裂的地步。
海琳实施的政策,朝廷付出不多,却可以帮助很多有需要的人。
海琳绝不是一个专权独断的人,和浪思一样她很喜欢听从意见,不论是友好或是敌意的。
在当上丞相后,她有一班和她一起成长的幕僚,她继续从各地的民论会知道民间的事,就算商联会也会令她注意。
每次有决策时,海琳全部会交到民论会先讨论,改善一下其中漏洞,她也没有忘记听取商人们的建议。
在一些意见分歧的政策上,两会依然会继续互相争辩,海琳和清梅当上丞相和皇后,并没有因此失去这项娱乐。
事实上,两人对在两会相互骂战看成是一种乐趣。
只有在两会中,清梅和海琳才可以放下皇后和丞相尊贵的形象,以一个普通人身份来和其他人交谈,对骂,辩驳。
这儿没有奉承的人,没有人针对某些人,大家习惯了在议事论事,就算就某些事大骂清梅是吸血魔鬼,清梅也只是笑笑口的听著。
商人和平民的斗争一直在王朝持续著,与其说他们是斗争,倒不如是辩论。
所有的斗争全是口诛笔伐,舌剑唇枪,从来没有人为此杀伤,压迫,陷害他们的对手。
没有人希望用暴力手段得到想要的东西,这点是商联会和民论会多年内达成的共识,要不,只要浪思一声下令解散,他们再没有机会在两会向朝廷争取他们需要的东西了。
两会依然是王朝的主导,王朝在梅香城,建业城,邺城都设有商联会和民论会。
基本上它们是维持王朝秩序不可或缺的地方,重要程度仅次于长浪城的议事厅。
海琳每次制订律法及制订政策时,习惯性会先听听两会得来的结论。
有关人才的选拔,想得到丞相府的赏识,从而晋身朝廷当官,最快的办法是在两会中有特出的表现。
多年来的风俗,商联会的商人也慢慢对政治开始热心,民论会更不在话下。
海琳在各地布下眼线,当有人在两会发言时表现出众,很多时会被邀请到丞相府,跟海琳的幕僚闲谈,就算不能当官,也可以将他们的想法告诉丞相府的人。
海琳安排了全国大考,从四年一次改为每二年一次,考试范围很广泛,除了一般如何治国安民外,海琳加插了几项科目。
首先是辩论,这可以令不太会写字,而口才了得的人参加,这是李杰的要求;其次是算术,这是程林和清梅的要求;跟著是手工艺,用以增加王朝的生产力,这也是罗平提出来的。
很多时就是清梅程林他们当主考官,甚至若果有人算术比清梅快,那么不用多考了,直接录用吧。
北海学院为了应付全国大考的科目,特地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让各项人才有机会学习后才考试。
那些录取的人才,多数是要在北海学院学习一些其他范畴的东西,才按表现分派到什么部门。
至于军事人才,浪思就会直接从北海的两所军校直接选人。
通常浪思会给一个题目,例如是:怎样用五十万人防守徐州,水军的布阵,由想当军官的人自由参与。
事实上,长浪王朝的人才,比起另外两国多,第一个原因是义学,令人民知识普遍提高。
第二个原因,就是公正而且多方面的选拔,当李情和上官武选拔人才仍然停留在写文章时,长浪王朝已经普及到计算速度,辩驳口才,生产能力等等。
足华北的生意,清梅知道,目前邱家商会的生产能力不能再扩张了,否则将影响王朝越来越大,未必是一件好事。
目前她和邱家所拥有的,清梅已经很满足,毕竟再扩展下去,将变得欲罢不能。
华北的生产力主要是原料,有些人合资开设羊栏出产羊毛;有人察觉大汉各地鱼价高企,大规模聘请渔民;养马的,采矿的,打猎的,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慢慢的在梅香城原料需求下重新工作,令华北逐渐回到往昔风光。
有一件事不知是老天爷给浪思的考验,或者是巧合,每一次浪思占领的地方,全部都是一个烂摊子。
北平被乌丸人抢掠后惨不忍睹,北海在曹雪的暴政下民不聊生,徐州,江东,扬州在长浪军接手时,全都经过大规模战乱,华北情况更糟。
只是每个烂摊子,长浪军总是可以将它们经营得有声有色,回复当地的秩序稳定,甚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一件苦差,但浪思每次也能将烂摊子,化为令人垂涎三尺的宝地。
以前海琳每当要老百姓争取福利时,总要在议事厅和浪思,程林,清梅等人多次争辩,现在情形不同了。
身为一国丞相,很多事她已经可以作主,在海琳要求下,程林特地拨出一笔钱给她,让海琳尝试各种不同有利民生的政策。
待成功后,将它们一一推及到全个王朝的人民。
就像海琳在北平设立的救援部,令一些老百姓有突发性的危急及需要时,可以到那儿请求紧急协助,例如家人的殓葬费,房屋被火烧光无家可归,严寒时借出毛衣等等。
海琳发现这个救援部付出的代价不大,却可以让不少人渡过一些难关,于是便成为长浪王朝的一个正式部门了。
海琳又向舞会商讨,那些外出工作的人,家中需要有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几个或几十个集中一起,在工作时间内让舞会派人照顾,令人可以全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至于雇请舞会的工资,就由朝廷及受惠的人共同负担,这个做法得到极大的回向,令王朝生产力提高之馀,又不会有人因为缺乏照顾而受伤或死亡。
亲善使者定期到一些家庭作访问,了解一下平民大众的思想或需求;纠察队代替了士兵,在城中或乡镇巡逻,将犯罪防患于未然;朝廷雇用的苦力,协助那些不会搬动重物的人搬东西。。 这些一切民生政策,在海琳当上丞相后,在长浪王朝各地逐一实施。
在浪思还没立国时,海琳很多的要求全是纸上谈兵,被否决可以理解。
现在海琳每次在议事厅中提出来的政策,全部经过试验成功,证实是有利民生而且花费不大,令浪思和程林等人无法拒绝。
平民出身的浪思,对海琳想出来的东西大为叹服,在当权者或是其他人看来,海琳的想法对他们可能是微不足道,但对于那些有需要的人来说,就像是寒风中的炉火带来的温暖。
若果明王朝愿意施行这些仁政,也许不会沦落到四分五裂的地步。
海琳实施的政策,朝廷付出不多,却可以帮助很多有需要的人。
海琳绝不是一个专权独断的人,和浪思一样她很喜欢听从意见,不论是友好或是敌意的。
在当上丞相后,她有一班和她一起成长的幕僚,她继续从各地的民论会知道民间的事,就算商联会也会令她注意。
每次有决策时,海琳全部会交到民论会先讨论,改善一下其中漏洞,她也没有忘记听取商人们的建议。
在一些意见分歧的政策上,两会依然会继续互相争辩,海琳和清梅当上丞相和皇后,并没有因此失去这项娱乐。
事实上,两人对在两会相互骂战看成是一种乐趣。
只有在两会中,清梅和海琳才可以放下皇后和丞相尊贵的形象,以一个普通人身份来和其他人交谈,对骂,辩驳。
这儿没有奉承的人,没有人针对某些人,大家习惯了在议事论事,就算就某些事大骂清梅是吸血魔鬼,清梅也只是笑笑口的听著。
商人和平民的斗争一直在王朝持续著,与其说他们是斗争,倒不如是辩论。
所有的斗争全是口诛笔伐,舌剑唇枪,从来没有人为此杀伤,压迫,陷害他们的对手。
没有人希望用暴力手段得到想要的东西,这点是商联会和民论会多年内达成的共识,要不,只要浪思一声下令解散,他们再没有机会在两会向朝廷争取他们需要的东西了。
两会依然是王朝的主导,王朝在梅香城,建业城,邺城都设有商联会和民论会。
基本上它们是维持王朝秩序不可或缺的地方,重要程度仅次于长浪城的议事厅。
海琳每次制订律法及制订政策时,习惯性会先听听两会得来的结论。
有关人才的选拔,想得到丞相府的赏识,从而晋身朝廷当官,最快的办法是在两会中有特出的表现。
多年来的风俗,商联会的商人也慢慢对政治开始热心,民论会更不在话下。
海琳在各地布下眼线,当有人在两会发言时表现出众,很多时会被邀请到丞相府,跟海琳的幕僚闲谈,就算不能当官,也可以将他们的想法告诉丞相府的人。
海琳安排了全国大考,从四年一次改为每二年一次,考试范围很广泛,除了一般如何治国安民外,海琳加插了几项科目。
首先是辩论,这可以令不太会写字,而口才了得的人参加,这是李杰的要求;其次是算术,这是程林和清梅的要求;跟著是手工艺,用以增加王朝的生产力,这也是罗平提出来的。
很多时就是清梅程林他们当主考官,甚至若果有人算术比清梅快,那么不用多考了,直接录用吧。
北海学院为了应付全国大考的科目,特地开设了相应的课程,让各项人才有机会学习后才考试。
那些录取的人才,多数是要在北海学院学习一些其他范畴的东西,才按表现分派到什么部门。
至于军事人才,浪思就会直接从北海的两所军校直接选人。
通常浪思会给一个题目,例如是:怎样用五十万人防守徐州,水军的布阵,由想当军官的人自由参与。
事实上,长浪王朝的人才,比起另外两国多,第一个原因是义学,令人民知识普遍提高。
第二个原因,就是公正而且多方面的选拔,当李情和上官武选拔人才仍然停留在写文章时,长浪王朝已经普及到计算速度,辩驳口才,生产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