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赵四娘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经成为了庆丰楼的招牌菜之一。如今招牌菜中的主料就要由秘方沦为大街货,赵四娘还真担心汪掌柜会不答应,于是想着用另一道独门菜谱去换。不过汪掌柜实在太过厚道,听了赵三娘的请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唯一让人担心的是,无论是粉丝还是鱼面和鱼腐,都要大量使用番薯。而由于事先不知道番薯这种粗粮还能派上大用途,姜家滩乃至其他村庄都没有储存太多番薯。即便姜家滩已经专门安排人去远地收购,但可以预见收回来的番薯即将跟不上生产。
今年上半年的生意快要结束了。
即便如此,姜家滩人都很满足。作坊已经红火了好几个月,它所得的利润足以让全村人衣食无忧,今年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何况作坊还会再开的,下半年收了番薯,又可以继续生产了,多好!
“咱是从赵家村来的,想找从咱村搬来的赵永忠兄弟……”立在村口的夫妻俩好不容易才等到车流散去,随即寻了个村民问路,人家一听说是来找赵永忠的,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当即领着俩人往赵家铺走去。
“大哥,我像是听见了鸭叫声。咦?这少说也得有上百只吧?这户人家得养了多少鸭子呀!”赵家村村民指着官道旁的那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围墙好奇地问道。
“上百只?呵呵,几千只都有!这是永忠兄弟家的养鸭场。这不快到端午了嘛?昨儿个他家还特地给咱村每户人家送了一篮子咸鸭蛋,香得流油。”姜家滩村民满脸笑意地说道:“这可怎么好意思哟!咱村受了他家这么多恩惠,还没来得及给他家送礼,反倒先收了礼!”
庄户人脚程快,说话间就到了赵家铺。听说赵家村的老乡来了,赵永忠忙从铺子里迎了出来,一看,原来是赵安和他媳妇儿赵氏。一问才知,夫妻俩今日是要去江北看望外嫁到那儿的闺女。赵老爷子得知后,就让夫妻俩替他顺路捎个信儿。
说起赵安家,虽然他家也姓赵,却不是赵氏一族中人,而是二十几年前搬来的外来户。不过这并不影响赵安和赵永忠的友情,两个人也曾一起上山砍过柴,也曾一道下水捉过鱼,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直到各自成了亲,忙着养家糊口,这才渐渐淡了下来。
见到了好久未见的老朋友,赵永忠登时喜出望外。他知道,赵安家境极其贫寒,根本凑不出像样的嫁妆,这才不得不把大闺女远嫁去江北。于是,即便夫妻俩再三表示出门时已经吃过早饭,赵永忠还是把他俩拉进了铺子,好好招待了一顿。临行的时候还硬塞了一篮子红油咸蛋和两大串五香肉粽,这才肯放他们走。
其实夫妻俩的闺女即将临盆,这回是特地去亲家送催生礼的。只是他家并不宽裕,勉强才够温饱,家中又有两个半大小子,实在是拿不出啥像样的礼。勒紧裤腰带才从嘴里省出了两斤红糖钱,又东拼西凑来了大半篮子鸡蛋,这才好意思去登亲家的门。如今得了赵永忠赠的节礼,总算是能体面地走亲戚了。
满脸喜气的夫妻俩再三道谢后一路行至码头,担心人多会把篮子里头的鲜蛋碰坏,愣是抱着沉甸甸的篮子不肯撒手,急切地等着渡船的到来。
还好没过多久,就瞧见渡船载着满船人从江对面缓缓驶来。
赵安媳妇儿眼尖,船还在江心的时候就看见船客中有对眼熟的小姐弟,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赵氏娘家穷,婆家更穷,可再穷也不至于饿死——赵家村土地肥沃又依山傍水,只要手脚勤快,总有口饭吃。可是江北的那些渔村就不同了,自打朝廷下了禁海令,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挨,不少人家陷入了绝境。闺女上回来拜年的时候就叹息道,和她婆家有亲的这对姐弟家已经临到断炊的前夕,家里头大人又都病得起不了身,虽说在不断地卖儿卖女,可儿女总有卖尽的时候,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婆家倒也想伸手帮上一把,无奈是自身难保……
等到姐弟俩下了船,赵氏这才注意到原来他们一行共有三个人,另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紧紧贴在姐弟后头。可让赵氏感到诧异的是,他们仨虽穿着粗布衣服,却衣裳周全,而那姐弟俩更是浑身上下散发着勃勃生机。这并不像是过不下去了呀?(未完待续)
经成为了庆丰楼的招牌菜之一。如今招牌菜中的主料就要由秘方沦为大街货,赵四娘还真担心汪掌柜会不答应,于是想着用另一道独门菜谱去换。不过汪掌柜实在太过厚道,听了赵三娘的请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唯一让人担心的是,无论是粉丝还是鱼面和鱼腐,都要大量使用番薯。而由于事先不知道番薯这种粗粮还能派上大用途,姜家滩乃至其他村庄都没有储存太多番薯。即便姜家滩已经专门安排人去远地收购,但可以预见收回来的番薯即将跟不上生产。
今年上半年的生意快要结束了。
即便如此,姜家滩人都很满足。作坊已经红火了好几个月,它所得的利润足以让全村人衣食无忧,今年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何况作坊还会再开的,下半年收了番薯,又可以继续生产了,多好!
“咱是从赵家村来的,想找从咱村搬来的赵永忠兄弟……”立在村口的夫妻俩好不容易才等到车流散去,随即寻了个村民问路,人家一听说是来找赵永忠的,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当即领着俩人往赵家铺走去。
“大哥,我像是听见了鸭叫声。咦?这少说也得有上百只吧?这户人家得养了多少鸭子呀!”赵家村村民指着官道旁的那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围墙好奇地问道。
“上百只?呵呵,几千只都有!这是永忠兄弟家的养鸭场。这不快到端午了嘛?昨儿个他家还特地给咱村每户人家送了一篮子咸鸭蛋,香得流油。”姜家滩村民满脸笑意地说道:“这可怎么好意思哟!咱村受了他家这么多恩惠,还没来得及给他家送礼,反倒先收了礼!”
庄户人脚程快,说话间就到了赵家铺。听说赵家村的老乡来了,赵永忠忙从铺子里迎了出来,一看,原来是赵安和他媳妇儿赵氏。一问才知,夫妻俩今日是要去江北看望外嫁到那儿的闺女。赵老爷子得知后,就让夫妻俩替他顺路捎个信儿。
说起赵安家,虽然他家也姓赵,却不是赵氏一族中人,而是二十几年前搬来的外来户。不过这并不影响赵安和赵永忠的友情,两个人也曾一起上山砍过柴,也曾一道下水捉过鱼,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直到各自成了亲,忙着养家糊口,这才渐渐淡了下来。
见到了好久未见的老朋友,赵永忠登时喜出望外。他知道,赵安家境极其贫寒,根本凑不出像样的嫁妆,这才不得不把大闺女远嫁去江北。于是,即便夫妻俩再三表示出门时已经吃过早饭,赵永忠还是把他俩拉进了铺子,好好招待了一顿。临行的时候还硬塞了一篮子红油咸蛋和两大串五香肉粽,这才肯放他们走。
其实夫妻俩的闺女即将临盆,这回是特地去亲家送催生礼的。只是他家并不宽裕,勉强才够温饱,家中又有两个半大小子,实在是拿不出啥像样的礼。勒紧裤腰带才从嘴里省出了两斤红糖钱,又东拼西凑来了大半篮子鸡蛋,这才好意思去登亲家的门。如今得了赵永忠赠的节礼,总算是能体面地走亲戚了。
满脸喜气的夫妻俩再三道谢后一路行至码头,担心人多会把篮子里头的鲜蛋碰坏,愣是抱着沉甸甸的篮子不肯撒手,急切地等着渡船的到来。
还好没过多久,就瞧见渡船载着满船人从江对面缓缓驶来。
赵安媳妇儿眼尖,船还在江心的时候就看见船客中有对眼熟的小姐弟,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
赵氏娘家穷,婆家更穷,可再穷也不至于饿死——赵家村土地肥沃又依山傍水,只要手脚勤快,总有口饭吃。可是江北的那些渔村就不同了,自打朝廷下了禁海令,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难挨,不少人家陷入了绝境。闺女上回来拜年的时候就叹息道,和她婆家有亲的这对姐弟家已经临到断炊的前夕,家里头大人又都病得起不了身,虽说在不断地卖儿卖女,可儿女总有卖尽的时候,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婆家倒也想伸手帮上一把,无奈是自身难保……
等到姐弟俩下了船,赵氏这才注意到原来他们一行共有三个人,另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紧紧贴在姐弟后头。可让赵氏感到诧异的是,他们仨虽穿着粗布衣服,却衣裳周全,而那姐弟俩更是浑身上下散发着勃勃生机。这并不像是过不下去了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