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儿子韩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韩寒受到媒体关注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的。
最早是1999年4月12日出版的第15期新民周刊。那天我在上班,忽然接到金山区检察院一位朋友的电话。他说,他看到这期新民周刊封面上有醒目的大标题"新概念"苹果--挑战中国语文应试作文教育便买了一本,看到里面一篇讲"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报道中讲到了韩寒,问我韩寒是不是我的儿子。我说是的。他说他把这本杂志送给我。
我拿到那期新民周刊一看,里面有一篇该刊记者沈嘉禄写的特稿让孩子们写点真的一一"新概念作文"挑战"应试作文",里面有一小段介绍道:
更令人惊讶的是,松江二中的韩寒同学没有接到复赛通知,杂志社的编辑就打电话联系,让他赶在颁奖大会前来补考一次。他满头大汗地来后,编辑李其纲拿了半杯水,又顺手抓起一张废纸塞进杯中,说:"就这个题,你写篇文章。"
只见韩寒眉毛一扬,力透纸背地写下了标题杯中窥人。"我想到了人性"
一篇杂文一挥而就。评委们看了大吃一惊,把一等奖给了他。
这就是能力。"新概念"要的就是能力。
我当时也在场,并且是陪韩寒一起赶去的,知道韩寒并没有"满头大汗",也不见他"眉毛一扬"--他没有"扬"眉的习惯,但这篇文章第一次把韩寒从"新概念"中凸现了出来。我不知道除了文章本身的因素外,还有没有没收到复赛通知而补考的原因。如果有,那没有收到复赛通知反倒有点因祸得福的味道了。
沈先生的这一段文字,后来被许多报道韩寒的媒体多次引用。
此后,新民晚报于1999年10月11日刊登该报记者钱勤发写的特稿青春的光彩--"新概念作文大赛"幕后的故事,文章的四节中有一节专写"韩寒补赛的故事"。韩寒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钱的文中讲到"在李其纲审读(韩寒)文章的缝隙间,他无意中看到韩寒又在抓紧点滴时间看书,看欧洲哲学史"。--这一细节以后也被媒体大量引用,事实上,韩寒从没看过欧洲哲学史。
接着,1999年10月27日,文汇报刊载题为语文60分的孩子写出长篇小说的文章,披露了一些"内幕",关于"新概念"的,关于韩寒留级的,关于韩寒写长篇小说的。现摘录如下:
编辑部的同志第一次听到"韩寒"的名字,还真有点像京剧里的"亮相"。那天已经接近傍晚了,可萌芽的编辑们还在紧张地审阅着参赛者的作文。突然一位编辑大声叫了三声"好!"大家知道发现好文章了,就主动地围了过去。这篇初赛文章的题目为书店。文章中,作者采用的是讽刺、比喻、幽默的笔法,其老练程度,使编辑们不相信是出自于一位16岁的中学生之手。编辑部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文章很可能是请人操刀的,有人则认为,即使操刀怕也是很难找到这样的高手。是驴子是马复赛便知。
接着便是写韩寒补考的过程。随后,文章又介绍道:
就是这样一个获奖者,却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将在高一年级里"再奋斗一年"。在平时的学习中,他的数理化成绩总在个位数和十位数之间徘徊。有人说,他的文章写得那么好,语文成绩应该是好的吧?韩寒喜爱看一些别人不大看的书籍,其中如钱钟书传、走出魔镜的钱钟书、舌华录、李敖快意恩仇录等,而且对书中的有些词句倒背如流。因此,他的语言功夫也就变得出奇的老练。然而,他的语文成绩却很差,有零分的,也有及格的。因为他感到量化的考试是违背语文学科特点的。去年他语文的学期总评分为60分。他也参加过几次作文比赛,但"总因做作的功夫不及人家,评委又怜惜我的文笔而尴尬地给了两个二等奖"。最近,他虽然刚把一部描写全新校园生活的小说删改成21万字,出版社也正在商量出版事宜,但听说这事的人还是疑惑了:韩寒的语文成绩到底如何?
1999年11月23日,上海中学生报头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徐明的长篇报道作文比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六门功课"开红灯"的留级生--韩寒:我是谁。报道刊出后,在上海的中学生中引起了轰动,大量谈自己看法的信涌向编辑部。12月7日,该报又以一个版面摘登了众多读者的来信。
1999年12月7日,解放日报又以长篇小说作者=高一留级生--松江二中学生韩寒给教育界出了道"难题"作了报道。
1999年11月,浙江日报主办的家庭教育导报还在筹备,两位记者专程从杭州赶到金山来采访韩寒,并在2000年1月1日创刊号上以高才留级生为题,介绍了韩寒的情况。此后,韩寒开始受到上海以外省市媒体的关注。
此外,还有一位上海的"著名自由撰稿人"刘建一直在关注和搜集媒体关于韩寒的报道。在差不多时机成熟后,刘建综合各媒体对韩寒的报道整理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文章,正好小报一版、大报半版。于是,全国各地的报纸铺天盖地出现了刘建的同一篇文章:一个"特才生"与应试教育、"特才生"挑战应试教育、"特才生"遭遇应试教育、一个"特才生"给应试教育出难题、"特才生"韩寒给应试教育出难题等等等等。
期间,一位作家也坐不住了。他觉得大家写得太浅,不如作家思考问题深沉,便从浦东赶到金山作采访,打算写一篇有"深度"的报道。后来在东北和西部的许多报纸上也就小报整版、大报半版地出现了诸如题为"偏才"少年选择休学、"天才"少年被迫休学引起风波之类的同一篇"作家版"文章。看了"作家版"的文章后,觉得"作家"到底与"记者"或"撰稿人"不同,有时也想象得太不着边际了。有些我们没做过的事情,你这样一写上去后,我们连补做都来不及。这毕竟是通讯或者大特写,而不是小说。此文后来让人从2000年7月1日的深圳晚报上"摘"给读者杂志,读者杂志又于2000年10月(第20期)上以韩寒退学(署名"许青")为题刊登后,"流毒"就更广了,连2000年11月25日晚中央电视台(二套)关于韩寒的对话节目中在介绍韩寒时都采用了里面的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如什么韩寒以穿着棉袄洗澡一文获"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其实根本没这回事。穿着棉袄洗澡... -->>
韩寒受到媒体关注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的。
最早是1999年4月12日出版的第15期新民周刊。那天我在上班,忽然接到金山区检察院一位朋友的电话。他说,他看到这期新民周刊封面上有醒目的大标题"新概念"苹果--挑战中国语文应试作文教育便买了一本,看到里面一篇讲"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报道中讲到了韩寒,问我韩寒是不是我的儿子。我说是的。他说他把这本杂志送给我。
我拿到那期新民周刊一看,里面有一篇该刊记者沈嘉禄写的特稿让孩子们写点真的一一"新概念作文"挑战"应试作文",里面有一小段介绍道:
更令人惊讶的是,松江二中的韩寒同学没有接到复赛通知,杂志社的编辑就打电话联系,让他赶在颁奖大会前来补考一次。他满头大汗地来后,编辑李其纲拿了半杯水,又顺手抓起一张废纸塞进杯中,说:"就这个题,你写篇文章。"
只见韩寒眉毛一扬,力透纸背地写下了标题杯中窥人。"我想到了人性"
一篇杂文一挥而就。评委们看了大吃一惊,把一等奖给了他。
这就是能力。"新概念"要的就是能力。
我当时也在场,并且是陪韩寒一起赶去的,知道韩寒并没有"满头大汗",也不见他"眉毛一扬"--他没有"扬"眉的习惯,但这篇文章第一次把韩寒从"新概念"中凸现了出来。我不知道除了文章本身的因素外,还有没有没收到复赛通知而补考的原因。如果有,那没有收到复赛通知反倒有点因祸得福的味道了。
沈先生的这一段文字,后来被许多报道韩寒的媒体多次引用。
此后,新民晚报于1999年10月11日刊登该报记者钱勤发写的特稿青春的光彩--"新概念作文大赛"幕后的故事,文章的四节中有一节专写"韩寒补赛的故事"。韩寒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钱的文中讲到"在李其纲审读(韩寒)文章的缝隙间,他无意中看到韩寒又在抓紧点滴时间看书,看欧洲哲学史"。--这一细节以后也被媒体大量引用,事实上,韩寒从没看过欧洲哲学史。
接着,1999年10月27日,文汇报刊载题为语文60分的孩子写出长篇小说的文章,披露了一些"内幕",关于"新概念"的,关于韩寒留级的,关于韩寒写长篇小说的。现摘录如下:
编辑部的同志第一次听到"韩寒"的名字,还真有点像京剧里的"亮相"。那天已经接近傍晚了,可萌芽的编辑们还在紧张地审阅着参赛者的作文。突然一位编辑大声叫了三声"好!"大家知道发现好文章了,就主动地围了过去。这篇初赛文章的题目为书店。文章中,作者采用的是讽刺、比喻、幽默的笔法,其老练程度,使编辑们不相信是出自于一位16岁的中学生之手。编辑部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文章很可能是请人操刀的,有人则认为,即使操刀怕也是很难找到这样的高手。是驴子是马复赛便知。
接着便是写韩寒补考的过程。随后,文章又介绍道:
就是这样一个获奖者,却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将在高一年级里"再奋斗一年"。在平时的学习中,他的数理化成绩总在个位数和十位数之间徘徊。有人说,他的文章写得那么好,语文成绩应该是好的吧?韩寒喜爱看一些别人不大看的书籍,其中如钱钟书传、走出魔镜的钱钟书、舌华录、李敖快意恩仇录等,而且对书中的有些词句倒背如流。因此,他的语言功夫也就变得出奇的老练。然而,他的语文成绩却很差,有零分的,也有及格的。因为他感到量化的考试是违背语文学科特点的。去年他语文的学期总评分为60分。他也参加过几次作文比赛,但"总因做作的功夫不及人家,评委又怜惜我的文笔而尴尬地给了两个二等奖"。最近,他虽然刚把一部描写全新校园生活的小说删改成21万字,出版社也正在商量出版事宜,但听说这事的人还是疑惑了:韩寒的语文成绩到底如何?
1999年11月23日,上海中学生报头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徐明的长篇报道作文比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六门功课"开红灯"的留级生--韩寒:我是谁。报道刊出后,在上海的中学生中引起了轰动,大量谈自己看法的信涌向编辑部。12月7日,该报又以一个版面摘登了众多读者的来信。
1999年12月7日,解放日报又以长篇小说作者=高一留级生--松江二中学生韩寒给教育界出了道"难题"作了报道。
1999年11月,浙江日报主办的家庭教育导报还在筹备,两位记者专程从杭州赶到金山来采访韩寒,并在2000年1月1日创刊号上以高才留级生为题,介绍了韩寒的情况。此后,韩寒开始受到上海以外省市媒体的关注。
此外,还有一位上海的"著名自由撰稿人"刘建一直在关注和搜集媒体关于韩寒的报道。在差不多时机成熟后,刘建综合各媒体对韩寒的报道整理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文章,正好小报一版、大报半版。于是,全国各地的报纸铺天盖地出现了刘建的同一篇文章:一个"特才生"与应试教育、"特才生"挑战应试教育、"特才生"遭遇应试教育、一个"特才生"给应试教育出难题、"特才生"韩寒给应试教育出难题等等等等。
期间,一位作家也坐不住了。他觉得大家写得太浅,不如作家思考问题深沉,便从浦东赶到金山作采访,打算写一篇有"深度"的报道。后来在东北和西部的许多报纸上也就小报整版、大报半版地出现了诸如题为"偏才"少年选择休学、"天才"少年被迫休学引起风波之类的同一篇"作家版"文章。看了"作家版"的文章后,觉得"作家"到底与"记者"或"撰稿人"不同,有时也想象得太不着边际了。有些我们没做过的事情,你这样一写上去后,我们连补做都来不及。这毕竟是通讯或者大特写,而不是小说。此文后来让人从2000年7月1日的深圳晚报上"摘"给读者杂志,读者杂志又于2000年10月(第20期)上以韩寒退学(署名"许青")为题刊登后,"流毒"就更广了,连2000年11月25日晚中央电视台(二套)关于韩寒的对话节目中在介绍韩寒时都采用了里面的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如什么韩寒以穿着棉袄洗澡一文获"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其实根本没这回事。穿着棉袄洗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