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青铜葵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鼻梁而下
人渐渐散去时,嘎鱼一家出现在了老槐树下。
整个上午,嘎鱼父子俩都在远处放鸭。
一家人在离石碾丈把远的地方站着。晒得黑不溜秋的嘎鱼,不时地瞟一眼父母的眼神与脸色*。他觉得,父母对葵花似乎挺喜欢,一副动了心的样子。他心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兴奋,朝葵花笑嘻嘻的。
嘎鱼的爸爸抬头看了看太阳,对嘎鱼耳语了几句,嘎鱼转身跑了。不一会儿,他又跑了回来,一手抓着一只煮熟了的鸭蛋。
妈妈示意嘎鱼把这两只鸭蛋送到葵花的手上,但嘎鱼不好意思,把两只鸭蛋放到了妈妈的手上。
妈妈走过去,弯腰对葵花说:“闺女,都中午了,肚子饿了吧?快把这两只鸭蛋吃了。”
葵花不肯接下,将手放到身后,并摇了摇头。
妈妈就将鸭蛋分别放到葵花衣服上的两只口袋里。
嘎鱼一家人,后来就一直站在老槐树下。偶尔走过几个人,嘎鱼的父母就会与来人嘀咕一阵。嘀咕一阵之后,就又会再度站在那里去观看葵花。不知不觉之间,他们离葵花越来越近了。
原来站着的几个阿姨,也在石碾上坐了下来。她们想再等一等。
青铜一家人回到家,都默不作声。
妈妈将饭菜端上桌后,没有一个坐到桌前的,妈妈叹息了一声,也走开了。
转眼间,青铜不见了。妈妈就出门去找他,路上遇到一个孩子,问:“看见青铜了吗?”
那孩子一指青铜家东边的一条河:“那不是青铜吗!”
妈妈掉头一看,只见青铜坐在河中心的一根水泥桩上。
几年前,这里本打算造一座桥的,刚打了一根水泥桩,因为资金的问题,就又把这计划撤消了。打下的一根,也没有拔,就孤零零地留在了水中。一些水鸟飞累了,常在上面歇脚,因此这水泥桩都是白色*的鸟粪。
青铜驾一只小船靠近水泥桩,然后就抱着它爬了上去。他故意没有将小船拴在水泥桩上,等他爬到水泥桩的顶端,小船也早就漂远了。
四周是水,高高的一根水泥桩。青铜坐在上面,就像一只大鸟。
妈妈看罢,就回去叫爸爸。爸爸上了已经漂到岸边的小船,将它撑到水泥桩下,仰起脸来叫着:“下来!”
青铜动也不动。
“下来!”爸爸提高了嗓门。
青铜看都没有看爸爸一眼。他以一个固定不变的姿态坐在面积极其有限的水泥桩的顶端,目光呆呆地望着河水。
不一会儿,就聚来不少围观的人。那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围观的人,不少手中还端着饭碗。
这是大麦地初秋时节的一道风景,一道奇特的风景。青铜经常给大麦地制造这样的风景。
河水晃动着,青铜投在水面上的影子,梦幻一般,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爸爸火了,举起竹篙威胁着:“你再不下来,我就用竹篙揍你了!”
青铜根本就不理会爸爸。
妈妈在岸上喊着:“青铜,下来吧!”
爸爸见三番五次地呼喊他下来而他就是固执着不肯下来,便急了,用竹篙去推他的屁股,想将他掀到河里。
青铜早有了准备,一边用双手死死抱住水泥桩,一边又用双腿死死夹住水泥桩,人就如同长在了水泥桩上一般。
岸上有人感叹:“你别说,这还得有一番功夫。放在一般人,能在上面坐一刻,就算不错了。”
“你就死在上面吧!”爸爸无可奈何,只好将船撑到岸边,气呼呼地爬上岸,牵着牛耕地去了。
人们看够了,也一个一个地离开了岸边。
“你就坐在上面吧!有本事一辈子别下来!”妈妈也不管他,回家去了。
青铜觉得,这世界一下子变得很安静。他坐在那里,将双腿垂挂着,用双手托着下巴。河上有风,不停地掀动着他的头发与衣服。
妈妈回到屋里后,一边惦记着坐在水泥桩上的青铜,一边在屋里收拾着。收拾着收拾着,她停住了。因为她忽然觉察到自己的收拾,有点儿莫名其妙。干吗要收拾出一张小床来呢?干吗把青铜床上的蚊帐摘下来放到水盆里呢?干吗要把柜子里一条干净被子抱出来呢?干吗拿出一只枕头来了呢?她坐在那张刚收拾出来的干干净净的小床边,目光里满是犹疑。
此时,青铜的爸爸正在与牛怄气。那牛平素总是很听话的,而今天却总是找别扭。一会儿拉屎,一会儿撒尿,让它走路,它磨磨蹭蹭,还一边走,一边偷吃人家的庄稼。到了地里,爸爸刚将轭头架在它的脖子上,就被它一甩脑袋甩掉在地里。爸爸几次扬起鞭子要揍它。它却昂起头来,朝爸爸哞哞叫着,然后不住地从鼻子里喷出气来。终于将轭头拴好,爸爸正要去扶犁把,它却猛地往前跑动起来,那犁躺在地上,被它一路拖了去。爸爸好容易才将它追上。他真的火了,甩起一鞭子,狠狠地抽在它的脑袋上。爸爸很少用鞭子抽打它。牛没有反抗,甚至都没有叫一声,而是低下头去。爸爸立即后悔了,走上前来看它。他看到,牛的眼睛里似乎有泪水。他心里酸溜溜的,对牛说:“你不能怪我,是你不听话!”他没有再让牛干活,而是卸掉了它的轭头,将缰绳绕在它的犄角上,意思是说:“随你去吧。”然而牛却站在那里,一步不动。爸爸在田埂上坐下了,一个劲地抽着烟。
奶奶从老槐树下回来后,就一直站在门前的篱笆下,拄着拐棍,朝老槐树方向望着。
当妈妈再度回到河边呼唤青铜从水泥桩上下来时,奶奶过来了。望着孙子,她没有立即呼唤他。在这个家里,最疼青铜的就是奶奶,最能懂得青铜心的,也是奶奶。爸爸妈妈要下地干活,他基本上是奶奶带大的。五岁之前,他还和奶奶睡一张床——睡在奶奶脚底下。奶奶的小脚碰到这暖和和的、软乎乎的肉蛋儿,心里别提有多圆满。寒风肆虐的冬夜,奶奶觉得脚底下的孙子是只火盆儿。大麦地的人总是见到,奶奶不管去什么地方,总要将青铜带在身边。人们见到,他们俩总是在没完没了地说话。青铜用的是眼神与手势,然而奶奶却总能心领神会,没有一点儿障碍。哪怕是最复杂、最微妙的意思,奶奶也能毫不费力地“听”懂。青铜的世界,只有奶奶一个人能够进入,而且奶奶非常喜欢待在孙子的那个奇妙的世界里。
奶奶望着高高地坐在水泥桩上的青铜说:“你光坐在那里,有什么用?心里有话,要对你老子说,他是一家之主。你不说,坐在上面一辈子也白坐你可想好了,以后你就不能再贪玩了,要挣钱还不快下来,再不下来,就被人家领走了要对她好,一点也不能欺负她,你要是欺负了她,我可不饶你快下来去找你老子,我看得出来,他喜欢那闺女,他只是想到我们家太穷了下来吧,下来吧”奶奶晃晃悠悠地走到水边,用竹篙将船轻轻推向水泥桩。
青铜听奶奶的话,见小船靠拢来时,抱着柱子滑溜到船上。
不知为什么,爸爸竟牵着牛回来了。他本来是让牛耕地的,但耕着耕着,他停住了,卸了轭,牵了牛,就往回走。
妈妈问:“怎么又回来了?”
爸爸不吭声。
青铜走到爸爸面前,用只有他的亲人们才能领会的眼神与手势,急切向他说着:
“她是一个好女孩,非常好非常好的女孩。”
“把她接到我们家,接到我们家!”
“我以后好好干活,一定好好干活!”
“过年时,我不穿新衣服。”
“我以后不再嚷嚷着要吃肉了,不再了。”
“我喜欢她做我妹妹,非常非常喜欢。”
他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奶奶、妈妈的眼睛里也含着泪水。
爸爸抱着头蹲在地上。
奶奶说:“穷是穷点儿,可我不信养不活这闺女。一人省一口,就能养活她。我正少一个孙女呢!”
青铜牵着奶奶的手,往老槐树下走去。
爸爸要去阻止他们,但却只叹息了一声。
妈妈跟了上去,不一会儿,爸爸也跟了上去。
牛哧通哧通地跑到了最前头。
他们走过村巷时,人们问他们一家子去哪儿,他们不作答,只管往老槐树下走。
太阳已经偏西。
老槐树下,人群稀落,但干校的阿姨还陪着葵花坐在石碾上。
嘎鱼一家人离她们已经相当近了,嘎鱼的妈妈甚至已经坐在了石碾上,并将手放到了葵花的肩上,侧着脸,好像在与葵花说话。
事情似乎很快就要有着落了。
村长的脸上,有些焦急,又有些高兴。
嘎鱼的爸爸蹲在地上,用一根细细的树枝在地上划着,似乎在计算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他就一直在计算着:养这样一个女孩,一年里头,究竟要让鸭子多生多少只蛋?他已算了很久,却始终不能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嘎鱼和妈妈早已不耐烦了。村长和所有在场的人,也都早就不耐烦了。但嘎鱼的爸爸仍然不着慌不着忙地计算着。有时,他会停住,抬起头来看看葵花。心里真是喜欢。再计算时,就笑眯眯的。
就是这时,青铜一家人到了。
村长问:“你们怎么又来了?”
青铜的爸爸问:“这孩子,已有人领了吗?”
坐在葵花身边的阿姨与村长都说道:“还没有最后定下来呢。”
青铜的爸爸吁了一口气,说:“这就好。”
蹲在地上的嘎鱼的爸爸全听到了,但却无动于衷。他不可能想到青铜家要领养葵花:他们家拿什么养活这闺女?大麦地村,谁也没有这个力量与他争。他看也不看青铜一家。
嘎鱼瞟了一眼青铜,觉得事情有点儿不妙,就用脚尖踢了踢爸爸的屁股。
嘎鱼的妈妈感到了一种危机,冲着嘎鱼的爸爸说:“你快点儿说个准话啊!”青铜的爸爸毫不含糊地说道:“这闺女,我们家要了!”
嘎鱼的爸爸抬头看了一眼青铜的爸爸:“你们家要了?”
“我们家要!”青铜的爸爸说。
“我们家要!”青铜的妈妈说。
青铜的奶奶用拐杖捅了捅地:“我们家要!”
牛冲着天空,令人荡气回肠地吼叫一声,震下了许多落叶。
嘎鱼的爸爸站了起来:“你们家要?”他在鼻子里轻蔑地哼了一声“对不起,你们来迟了,我们家已要了。”
“村长刚才说了,还没有定下来呢。我们家不迟。我们家是在你头里说要领这闺女的。”青铜的爸爸说。
嘎鱼的爸爸说:“谁也不能把这闺女领走!”又说了一句“你们家要?你们家养得起吗?”
青铜的奶奶听见了,走上前来,说道:“没错,我们家穷。我们家拆房子卖,也要养活这闺女!反正,这闺女我们家要定了!”
青铜的奶奶,是全大麦村人尊敬的老人。村长一见老人家生气,赶忙上前扶着她:“您老别上火,好商量。”然后用手指着嘎鱼爸爸的鼻子“还算吗?算呀!看看一年下来,到底要让鸭子生多少只蛋!”
两家人争执不下。嘎鱼的爸爸本是犹豫不决的,现在却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后来,两家人就大声争吵起来,许多人闻声,便匆匆赶过来围观。
村长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有人就出主意:“既然是这样,就让孩子自己选择吧。”
众人都觉得这是好主意。
村长问嘎鱼的爸爸:“你看这样行不行?”
“行!”嘎鱼的爸爸觉得这个办法很有利于他。他用手指着村西头的惟一一幢瓦房说“呶,那就是我们家。”
村长问青铜家的人:“这样行不行?”
奶奶说:“我们不会为难孩子的。”
“那好。”村长走上前来,对葵花说“闺女,咱们大麦地村的人家,谁家都喜欢你。可他们就是怕委屈了你。咱大麦地人,一个个都是好人。你去谁家,都会对你好的。现在,你就自己选吧。”
青铜抓着牛绳站在那里,用眼睛看着葵花。
嘎鱼笑嘻嘻的。
葵花看了一眼青铜,站起身来。
这时,老槐树下一片寂静,谁都不吭一声,静静地看着葵花,看她往哪一家走。
东边站着青铜一家,西边站着嘎鱼一家。
葵花拿起了包袱。
几个阿姨哭了。
葵花看了一眼青铜,在众人的目光之下,一步一步地朝西边走去。
青铜低下了头。
嘎鱼看了一眼青铜,笑得嘴角扭到耳根。
葵花一直走到了嘎鱼的妈妈身边。她用感激的目光看着嘎鱼的妈妈,然后用两只手分别从两个口袋里将两只鸭蛋掏出来,放到了嘎鱼妈妈衣服上的两只口袋里。然后,她一边望着嘎鱼一家人,一边往后退着。退了几步,她转过身来,朝青铜一家人站着的方向走过来。
众人的目光,随着她的身影的移动而移动着。
青铜的奶奶,用拐棍轻轻敲了敲青铜依然低垂着的脑袋。
青铜抬起头来时,葵花已经离他很近了。
奶奶朝葵花张开了双臂。在奶奶的眼里,挎着小包袱向她慢慢走过来的小闺女,就是她的嫡亲孙女——这孙女早几年走了别处,现在,在奶奶的万般思念里,回家了。
那天的下午,大麦地的人在一片静穆中,看到了一支小小的队伍:青铜牵着牛走在前头,牛背上骑着葵花,挎着小包袱的妈妈和奶奶、爸爸,一个接一个地走在牛的后头。
牛蹄叩击青砖的声音,清脆悦耳。
鼻梁而下
人渐渐散去时,嘎鱼一家出现在了老槐树下。
整个上午,嘎鱼父子俩都在远处放鸭。
一家人在离石碾丈把远的地方站着。晒得黑不溜秋的嘎鱼,不时地瞟一眼父母的眼神与脸色*。他觉得,父母对葵花似乎挺喜欢,一副动了心的样子。他心里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兴奋,朝葵花笑嘻嘻的。
嘎鱼的爸爸抬头看了看太阳,对嘎鱼耳语了几句,嘎鱼转身跑了。不一会儿,他又跑了回来,一手抓着一只煮熟了的鸭蛋。
妈妈示意嘎鱼把这两只鸭蛋送到葵花的手上,但嘎鱼不好意思,把两只鸭蛋放到了妈妈的手上。
妈妈走过去,弯腰对葵花说:“闺女,都中午了,肚子饿了吧?快把这两只鸭蛋吃了。”
葵花不肯接下,将手放到身后,并摇了摇头。
妈妈就将鸭蛋分别放到葵花衣服上的两只口袋里。
嘎鱼一家人,后来就一直站在老槐树下。偶尔走过几个人,嘎鱼的父母就会与来人嘀咕一阵。嘀咕一阵之后,就又会再度站在那里去观看葵花。不知不觉之间,他们离葵花越来越近了。
原来站着的几个阿姨,也在石碾上坐了下来。她们想再等一等。
青铜一家人回到家,都默不作声。
妈妈将饭菜端上桌后,没有一个坐到桌前的,妈妈叹息了一声,也走开了。
转眼间,青铜不见了。妈妈就出门去找他,路上遇到一个孩子,问:“看见青铜了吗?”
那孩子一指青铜家东边的一条河:“那不是青铜吗!”
妈妈掉头一看,只见青铜坐在河中心的一根水泥桩上。
几年前,这里本打算造一座桥的,刚打了一根水泥桩,因为资金的问题,就又把这计划撤消了。打下的一根,也没有拔,就孤零零地留在了水中。一些水鸟飞累了,常在上面歇脚,因此这水泥桩都是白色*的鸟粪。
青铜驾一只小船靠近水泥桩,然后就抱着它爬了上去。他故意没有将小船拴在水泥桩上,等他爬到水泥桩的顶端,小船也早就漂远了。
四周是水,高高的一根水泥桩。青铜坐在上面,就像一只大鸟。
妈妈看罢,就回去叫爸爸。爸爸上了已经漂到岸边的小船,将它撑到水泥桩下,仰起脸来叫着:“下来!”
青铜动也不动。
“下来!”爸爸提高了嗓门。
青铜看都没有看爸爸一眼。他以一个固定不变的姿态坐在面积极其有限的水泥桩的顶端,目光呆呆地望着河水。
不一会儿,就聚来不少围观的人。那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围观的人,不少手中还端着饭碗。
这是大麦地初秋时节的一道风景,一道奇特的风景。青铜经常给大麦地制造这样的风景。
河水晃动着,青铜投在水面上的影子,梦幻一般,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爸爸火了,举起竹篙威胁着:“你再不下来,我就用竹篙揍你了!”
青铜根本就不理会爸爸。
妈妈在岸上喊着:“青铜,下来吧!”
爸爸见三番五次地呼喊他下来而他就是固执着不肯下来,便急了,用竹篙去推他的屁股,想将他掀到河里。
青铜早有了准备,一边用双手死死抱住水泥桩,一边又用双腿死死夹住水泥桩,人就如同长在了水泥桩上一般。
岸上有人感叹:“你别说,这还得有一番功夫。放在一般人,能在上面坐一刻,就算不错了。”
“你就死在上面吧!”爸爸无可奈何,只好将船撑到岸边,气呼呼地爬上岸,牵着牛耕地去了。
人们看够了,也一个一个地离开了岸边。
“你就坐在上面吧!有本事一辈子别下来!”妈妈也不管他,回家去了。
青铜觉得,这世界一下子变得很安静。他坐在那里,将双腿垂挂着,用双手托着下巴。河上有风,不停地掀动着他的头发与衣服。
妈妈回到屋里后,一边惦记着坐在水泥桩上的青铜,一边在屋里收拾着。收拾着收拾着,她停住了。因为她忽然觉察到自己的收拾,有点儿莫名其妙。干吗要收拾出一张小床来呢?干吗把青铜床上的蚊帐摘下来放到水盆里呢?干吗要把柜子里一条干净被子抱出来呢?干吗拿出一只枕头来了呢?她坐在那张刚收拾出来的干干净净的小床边,目光里满是犹疑。
此时,青铜的爸爸正在与牛怄气。那牛平素总是很听话的,而今天却总是找别扭。一会儿拉屎,一会儿撒尿,让它走路,它磨磨蹭蹭,还一边走,一边偷吃人家的庄稼。到了地里,爸爸刚将轭头架在它的脖子上,就被它一甩脑袋甩掉在地里。爸爸几次扬起鞭子要揍它。它却昂起头来,朝爸爸哞哞叫着,然后不住地从鼻子里喷出气来。终于将轭头拴好,爸爸正要去扶犁把,它却猛地往前跑动起来,那犁躺在地上,被它一路拖了去。爸爸好容易才将它追上。他真的火了,甩起一鞭子,狠狠地抽在它的脑袋上。爸爸很少用鞭子抽打它。牛没有反抗,甚至都没有叫一声,而是低下头去。爸爸立即后悔了,走上前来看它。他看到,牛的眼睛里似乎有泪水。他心里酸溜溜的,对牛说:“你不能怪我,是你不听话!”他没有再让牛干活,而是卸掉了它的轭头,将缰绳绕在它的犄角上,意思是说:“随你去吧。”然而牛却站在那里,一步不动。爸爸在田埂上坐下了,一个劲地抽着烟。
奶奶从老槐树下回来后,就一直站在门前的篱笆下,拄着拐棍,朝老槐树方向望着。
当妈妈再度回到河边呼唤青铜从水泥桩上下来时,奶奶过来了。望着孙子,她没有立即呼唤他。在这个家里,最疼青铜的就是奶奶,最能懂得青铜心的,也是奶奶。爸爸妈妈要下地干活,他基本上是奶奶带大的。五岁之前,他还和奶奶睡一张床——睡在奶奶脚底下。奶奶的小脚碰到这暖和和的、软乎乎的肉蛋儿,心里别提有多圆满。寒风肆虐的冬夜,奶奶觉得脚底下的孙子是只火盆儿。大麦地的人总是见到,奶奶不管去什么地方,总要将青铜带在身边。人们见到,他们俩总是在没完没了地说话。青铜用的是眼神与手势,然而奶奶却总能心领神会,没有一点儿障碍。哪怕是最复杂、最微妙的意思,奶奶也能毫不费力地“听”懂。青铜的世界,只有奶奶一个人能够进入,而且奶奶非常喜欢待在孙子的那个奇妙的世界里。
奶奶望着高高地坐在水泥桩上的青铜说:“你光坐在那里,有什么用?心里有话,要对你老子说,他是一家之主。你不说,坐在上面一辈子也白坐你可想好了,以后你就不能再贪玩了,要挣钱还不快下来,再不下来,就被人家领走了要对她好,一点也不能欺负她,你要是欺负了她,我可不饶你快下来去找你老子,我看得出来,他喜欢那闺女,他只是想到我们家太穷了下来吧,下来吧”奶奶晃晃悠悠地走到水边,用竹篙将船轻轻推向水泥桩。
青铜听奶奶的话,见小船靠拢来时,抱着柱子滑溜到船上。
不知为什么,爸爸竟牵着牛回来了。他本来是让牛耕地的,但耕着耕着,他停住了,卸了轭,牵了牛,就往回走。
妈妈问:“怎么又回来了?”
爸爸不吭声。
青铜走到爸爸面前,用只有他的亲人们才能领会的眼神与手势,急切向他说着:
“她是一个好女孩,非常好非常好的女孩。”
“把她接到我们家,接到我们家!”
“我以后好好干活,一定好好干活!”
“过年时,我不穿新衣服。”
“我以后不再嚷嚷着要吃肉了,不再了。”
“我喜欢她做我妹妹,非常非常喜欢。”
他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奶奶、妈妈的眼睛里也含着泪水。
爸爸抱着头蹲在地上。
奶奶说:“穷是穷点儿,可我不信养不活这闺女。一人省一口,就能养活她。我正少一个孙女呢!”
青铜牵着奶奶的手,往老槐树下走去。
爸爸要去阻止他们,但却只叹息了一声。
妈妈跟了上去,不一会儿,爸爸也跟了上去。
牛哧通哧通地跑到了最前头。
他们走过村巷时,人们问他们一家子去哪儿,他们不作答,只管往老槐树下走。
太阳已经偏西。
老槐树下,人群稀落,但干校的阿姨还陪着葵花坐在石碾上。
嘎鱼一家人离她们已经相当近了,嘎鱼的妈妈甚至已经坐在了石碾上,并将手放到了葵花的肩上,侧着脸,好像在与葵花说话。
事情似乎很快就要有着落了。
村长的脸上,有些焦急,又有些高兴。
嘎鱼的爸爸蹲在地上,用一根细细的树枝在地上划着,似乎在计算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他就一直在计算着:养这样一个女孩,一年里头,究竟要让鸭子多生多少只蛋?他已算了很久,却始终不能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嘎鱼和妈妈早已不耐烦了。村长和所有在场的人,也都早就不耐烦了。但嘎鱼的爸爸仍然不着慌不着忙地计算着。有时,他会停住,抬起头来看看葵花。心里真是喜欢。再计算时,就笑眯眯的。
就是这时,青铜一家人到了。
村长问:“你们怎么又来了?”
青铜的爸爸问:“这孩子,已有人领了吗?”
坐在葵花身边的阿姨与村长都说道:“还没有最后定下来呢。”
青铜的爸爸吁了一口气,说:“这就好。”
蹲在地上的嘎鱼的爸爸全听到了,但却无动于衷。他不可能想到青铜家要领养葵花:他们家拿什么养活这闺女?大麦地村,谁也没有这个力量与他争。他看也不看青铜一家。
嘎鱼瞟了一眼青铜,觉得事情有点儿不妙,就用脚尖踢了踢爸爸的屁股。
嘎鱼的妈妈感到了一种危机,冲着嘎鱼的爸爸说:“你快点儿说个准话啊!”青铜的爸爸毫不含糊地说道:“这闺女,我们家要了!”
嘎鱼的爸爸抬头看了一眼青铜的爸爸:“你们家要了?”
“我们家要!”青铜的爸爸说。
“我们家要!”青铜的妈妈说。
青铜的奶奶用拐杖捅了捅地:“我们家要!”
牛冲着天空,令人荡气回肠地吼叫一声,震下了许多落叶。
嘎鱼的爸爸站了起来:“你们家要?”他在鼻子里轻蔑地哼了一声“对不起,你们来迟了,我们家已要了。”
“村长刚才说了,还没有定下来呢。我们家不迟。我们家是在你头里说要领这闺女的。”青铜的爸爸说。
嘎鱼的爸爸说:“谁也不能把这闺女领走!”又说了一句“你们家要?你们家养得起吗?”
青铜的奶奶听见了,走上前来,说道:“没错,我们家穷。我们家拆房子卖,也要养活这闺女!反正,这闺女我们家要定了!”
青铜的奶奶,是全大麦村人尊敬的老人。村长一见老人家生气,赶忙上前扶着她:“您老别上火,好商量。”然后用手指着嘎鱼爸爸的鼻子“还算吗?算呀!看看一年下来,到底要让鸭子生多少只蛋!”
两家人争执不下。嘎鱼的爸爸本是犹豫不决的,现在却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后来,两家人就大声争吵起来,许多人闻声,便匆匆赶过来围观。
村长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有人就出主意:“既然是这样,就让孩子自己选择吧。”
众人都觉得这是好主意。
村长问嘎鱼的爸爸:“你看这样行不行?”
“行!”嘎鱼的爸爸觉得这个办法很有利于他。他用手指着村西头的惟一一幢瓦房说“呶,那就是我们家。”
村长问青铜家的人:“这样行不行?”
奶奶说:“我们不会为难孩子的。”
“那好。”村长走上前来,对葵花说“闺女,咱们大麦地村的人家,谁家都喜欢你。可他们就是怕委屈了你。咱大麦地人,一个个都是好人。你去谁家,都会对你好的。现在,你就自己选吧。”
青铜抓着牛绳站在那里,用眼睛看着葵花。
嘎鱼笑嘻嘻的。
葵花看了一眼青铜,站起身来。
这时,老槐树下一片寂静,谁都不吭一声,静静地看着葵花,看她往哪一家走。
东边站着青铜一家,西边站着嘎鱼一家。
葵花拿起了包袱。
几个阿姨哭了。
葵花看了一眼青铜,在众人的目光之下,一步一步地朝西边走去。
青铜低下了头。
嘎鱼看了一眼青铜,笑得嘴角扭到耳根。
葵花一直走到了嘎鱼的妈妈身边。她用感激的目光看着嘎鱼的妈妈,然后用两只手分别从两个口袋里将两只鸭蛋掏出来,放到了嘎鱼妈妈衣服上的两只口袋里。然后,她一边望着嘎鱼一家人,一边往后退着。退了几步,她转过身来,朝青铜一家人站着的方向走过来。
众人的目光,随着她的身影的移动而移动着。
青铜的奶奶,用拐棍轻轻敲了敲青铜依然低垂着的脑袋。
青铜抬起头来时,葵花已经离他很近了。
奶奶朝葵花张开了双臂。在奶奶的眼里,挎着小包袱向她慢慢走过来的小闺女,就是她的嫡亲孙女——这孙女早几年走了别处,现在,在奶奶的万般思念里,回家了。
那天的下午,大麦地的人在一片静穆中,看到了一支小小的队伍:青铜牵着牛走在前头,牛背上骑着葵花,挎着小包袱的妈妈和奶奶、爸爸,一个接一个地走在牛的后头。
牛蹄叩击青砖的声音,清脆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