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红楼望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傅光明: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文学馆听讲座。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是作家刘心武先生。作家中有两位公认的“红学”家,一位是王蒙先生,一位就是刘心武先生。心武先生的“红学”研究是从1993年开始的。他顺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秦可卿这个人物的暗示——画梁春尽落香尘,坚持从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入手,解读红楼梦,发表了许多学术散文、学术随笔,并把自己对秦可卿、贾元春和妙玉的研究成果,以别开生面的探佚小说形式发表了。十年前,王蒙先生还戏言心武先生搞的是“秦学”十年后,基于这十年研究
之功的心武老师觉得“红学”的分支在研究曹雪芹生平家世的“曹学”和脂砚斋评论的“脂学”等等之后,又可以有一个分支,叫“秦学”今天请心武老师来,就是请他将十年的“秦学”研究的心得,向我们大家作一个交流,叫“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大家欢迎。
大家好,我来讲一讲我从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解读红楼梦的心得。大家知道,红楼梦里有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应该有很多组。因为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的时候,他偷看了里面的册页。他打开橱柜,里面有许多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在红楼梦正文里透露有正册、副册、又副册。据脂砚斋批语和后来“红学”家考据应该有九组,可能应该在书的最后把她们都列出来。但在第五回,只把正册里的十二钗开列出来了。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最后一钗。金陵十二钗正册里的十二钗,前十一钗在红楼梦的八十回之内都还没有结局。我讨论红楼梦是把现在大家读的通行本的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分开的,这是一种研究的角度。因为很明显,后四十回是一个名叫高鹗的人续的。高鹗和曹雪芹不认识,了无关系,他的年代也比曹雪芹要晚,大约是在曹雪芹去世三十年的时候,高鹗和一个书商叫程伟元合作,搞了一个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不但续了后四十回,还把前八十回作了许多修改。有人说这是篡改。因此我们讨论问题时就应该把他分开讨论。后四十回究竟续得好不好、怎么样,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所以我置而不论。我讨论的前提是,大体上根据前八十回的曹雪芹的文字来讨论。
在前八十回里面,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前十一钗,都还没有交代她们的结局。可是第十二钗,秦可卿在第五回才开始露面,到十三回就死掉了。她是在前八十回里惟一一个有结局的人物。按说这样一个人物,应该是最透明的、最清楚的,可是没想到,我们阅读红楼梦发现,恰恰是秦可卿这个形象最迷离扑朔、最神秘。红楼梦第八回末尾交代了秦可卿的身世,说明她的来历。
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贾府分两支,一个是宁国府,一个是荣国府。宁国府是高于荣国府的,因为最早宁国公和荣国公是同胞兄弟。宁公居长,荣公居次,所以宁国府很重要。当然在红楼梦故事开始的时候,作者是这样设计的:荣国府还有一位老长辈活着,就是贾母,所以宁荣二府都叫她老祖宗,辈分最高。
宁国府和贾母平辈的都死了。宁国府辈分最高的是贾敬,可是书里交代,贾敬离开宁国府,不在宁国府住了,跑到都城外的道观里去了,根本不回家,包括宁国府给他祝寿,办寿宴,他都不来。因此宁国府的血脉往下传就面临了一个非常艰难的状况了。因为贾敬当了道士以后就再没有子女了,他只有一个儿子叫贾珍。贾珍也只生了一个儿子叫贾蓉。所以这样一个封建贵族家庭,这么重要的一个府第,等于就形成三代单传了。小说交代,在贾敬那一代,他曾有个哥哥,可在九岁时就死了。这样他就是打单的一个人物了,然后他只生了一个贾珍,贾珍只生了一个贾蓉。因此要延续这样一个府第的血脉,在娶媳妇上就应该非常非常的重视。给贾蓉娶媳妇能乱娶么?一定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里还要精挑细选,这有多重要呀,因为他不像荣国府后来人丁还比较旺盛。
根据书里交代荣国府贾母之下还有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当然这两个儿子情况有些古怪,贾赦是老大,可他不住荣国府里。邢夫人到荣国府给贾母请安要另外坐车,然后要出荣国府的门,再坐车到一个黑油大门的院落,进去才到贾赦住的院子。这个也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所以我也不细说。周汝昌先生在他的红楼梦新证里,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揭示了这一层秘密,我在这里就不多引了。
住在荣国府里的老爷是贾政。贾政的儿子比较多,虽然大儿子贾珠在娶了媳妇以后不幸死掉,但是这个媳妇给他生了个孙子——贾兰,另外,他还有宝玉,宝玉还有个弟弟贾环。所以,荣国府人丁比较旺盛。
宁国府人丁比较寥落。所以要娶一个媳妇给贾蓉当老婆,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事情呀。可是在红楼梦第八回的末尾对秦可卿的出身有一个交代,非常古怪。这个交代是这样的“秦可卿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这是一个很小的官“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什么叫养生堂?直到1949年以前,北京都还有养生堂,全国各地都有,大家如果看过丰子恺的漫画,就会记得丰子恺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贫穷的妇女把她生的婴儿,由于养不起送给养生堂。养生堂的墙上有一个大抽屉。把抽屉拉开,把婴儿放进去,再把抽屉一推,就算把婴儿推给养生堂了,然后转身离去。养生堂来检查抽屉,一看今天抽屉里有孩子,就把孩子养起来,就是野婴、野种,不知悉血统,不知悉父母。自然是很贫穷、很破落或者是罪家的子女,否则不会送到养生堂。红楼梦第八回交代秦可卿出身居然这么交代,他父亲秦业是个小官,这个人早年不生孩子,于是就到养生堂抱养孩子,抱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很古怪的是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这个女儿“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这不要说在红楼梦所描写的那个时代,不要说宁国府那样的一个大的贵族家庭,就是当今,虽然有的人思想很开通,给自己的儿子找媳妇,或者说儿子找了一个媳妇,自己来表态同意不同意或阻拦不阻拦,有的人比较开通,不太注重媳妇的血统,但是现在更多的人还开通不到这个程度,如果说这个女子是一个野种,父母是谁不知道,谁的遗传基因不知道,做dna实验也没法做,不知是哪来的,可能是极贫穷的或者是罪家的血肉,到现在有的人可能还不愿意要这样的女子,现在的父母都可能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娶这样一个媳妇,何况是红楼梦所描写的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家庭,宁国府贾蓉这样一个身份的少年娶媳妇。如果说有点瓜葛就把这样一个野种拿来当贾蓉的媳妇,这是很古怪的一笔。他故意写得扑朔迷离,秦业这个人如果没有生殖能力,他就应该永远丧失生殖能力,但到五十岁的时候他又恢复了生殖能力,又生了一个儿子秦钟,也就是秦可卿的弟弟,名义上的弟弟,而血缘上毫无关系。写到这,大家可能觉得,曹雪芹有一个特殊构思,他想写贾府跟一般贵族家庭不一样,不论血统,超越富贵眼光。曹雪芹生怕你误会,赶紧在底下写“秦业宦囊羞涩”(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回里的原话),是一个很穷的小官吏“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曹雪芹生怕大家误会,赶紧提醒大家“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是这样的。贾母就不消说了。就是贾宝玉,他是很超越那个阶级、家庭、时代的,贾宝玉对他周围的丫头基本上能平等对待,能体谅爱护她们,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是有超越性的。但是贾宝玉本身仍然带有贵族公子的劣根性,恰恰就在第八回,就是我们说的这回里就有很重要的一笔:贾宝玉在梨香院薛宝钗那里喝了一些酒,薛姨妈给他酒喝,喝醉了。回到他的住处,给他喝解酒的茶,他就问“早上沏的枫露茶哪去了?”有一个丫头叫茜雪,茜雪解释“枫露茶被李嬷嬷给喝了”李嬷嬷就是贾母很信任的一个奶母,是宝玉一小的奶妈,是在贾母面前比较有头有脸的一个奶妈。这时候贾宝玉蛮不讲理,跳起来质问茜雪“是你哪门子奶奶”然后把茶杯子摔了,溅了茜雪一裙子茶水。然后惊动了贾母。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大观园,还没有怡红院。贾宝玉、林黛玉和贾母合住在一个房子里,当然那个房间很大,但是声音是能传过去的。贾母就问,是怎么回事,袭人还撒了个谎。贾宝玉口口声声说“撵出去,撵出去”贾宝玉当时是生李嬷嬷的气,生他奶妈的气,是要撵他奶妈,他当时蛮不讲理。但是我们读到最后会很惊讶地发现,被撵的不是奶妈而是茜雪。茜雪被撵在后面好几回里,通过好几个人的口以及通过作者本身的叙述语言几次点明,茜雪因为这杯茶被撵走了。在那样一个家庭里,那样一个体面丫头的地位可以给这个丫头带来许多好处,被撵出去是一个悲剧。我们都知道晴雯是一个很有反抗精神的丫头,晴雯的反抗方式是什么呀,她说,你们要把我撵出去怎么也不行,我怎么也不出这个门,我死也不答应。不能被撵出去。李嬷嬷讲,好不好出去配一个小子。这对于一个丫头来说是灭顶之灾。所以说是不能出去的,而茜雪只因为一杯茶就被撵出去了。你说贾宝玉是不是大耍富贵公子的脾气呀。后来茜雪在前八十回里怎么没有了呢?高鹗续的后四十回根本也就忘了茜雪这回事。但是我们通过脂砚斋的批语得知,茜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伏线人物。在八十回之后,曹雪芹又写了很多回,其中有一回是,贾府被抄家后,贾宝玉和凤姐被抓起来了,在狱神庙里,茜雪方成正文,就是说茜雪才正式显示了她这个角色的光彩。她去安慰宝玉“慰宝玉”可惜这个稿子在脂砚斋那个时候就迷失了,脂砚斋自己都说见过这五六稿,后来遗失了。这又是一个谜,我们不去展开讲这件事。我现在想说的是,连宝玉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有时他也犯混。包括有一次,下雨他回到怡红院,敲门不开,刚一开门,他一脚踹过去,踹在人家心窝上,踹的是袭人。这就是富贵人,有时他也有这毛病。作者写人物绝对是立体的、多维的。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贾宝玉是正面形象,他是一个反封建的角色,他是一个爱护女性的角色,因此在他每一个行为当中都直达这个主题。不是这样的。他合情合理地写,有时候宝玉也有这一套。所以上上下下,贾府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这是第八回关于秦可卿出身的一个交代,这个交代是很让人纳闷的。都是富贵的眼睛怎么能把养生堂的野种拿来,当作自己宁国府的三代单传的这么重要的一个媳妇呢?这就是需要破解的一件事。
第八回正文不是讲秦可卿这件事。第八回重点讲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事,是第一次展示这三个人物的三角关系。第八回前半回是写贾宝玉到梨香院看薛宝钗。当时薛姨妈他们进入京城就借住在贾家,贾家就把梨香院借给他们住。贾宝玉到那去见薛宝钗,在这个重要的场合,薛宝钗仔细地看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看了上面刻的字,贾宝玉借此机会看了薛宝钗金锁上刻的字。而且薛宝钗的丫环金莺,黄金莺,就是莺儿,就透漏了一个消息,她说这两个上面刻的字正好是一对,互相呼应的,所以头半回叫“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我
现在所引的回目都根据庚辰本的,不根据高鹗和程伟元的程甲本、程乙本,不根据那个通行本回目,根据庚辰本回目。头半回就是写这件事。后半回就写,林黛玉去了,叫“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所以,这回整个应该是没有秦可卿的事。只是在这回最后忽然又跳了一笔,说宝玉要和秦钟到贾家的家塾去读书,这时候因为要交代秦钟的出身,顺便就交代了秦可卿的出身。
我们抛开第八回末尾对秦可卿出身的交代,我们看他正文的描写就更为吃惊。秦可卿是第五回出场的。第五回宁国府尤氏、秦可卿请荣国府的的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还有凤姐、贾宝玉他们到宁府来散闷,赏梅花。贾宝玉当然跟着来了,来了以后,大中午的,贾宝玉是一个贵族公子,他要午睡,午睡就由秦可卿来安排。这时候在第五回的正文里有非常重要的句子,说“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大家知道红楼梦最早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有各种不同的手抄本,稍微知道点红楼梦版本学的都知道,有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蒙府本等等,这些版本在一些字句上是有差异的,有的这么写,有的那么写,但偏偏我念这一句在所有版本里都一样,一字不差、毫无差别,可见是曹雪芹原笔。贾母认为秦可卿是个极妥当的人。如果是养生堂抱来的野种,怎么会极妥当。就算她到了贾府后变妥当了,她又怎么会成为贾母眼中“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按说她第二都不是,并列都没份儿。“第一个得意之人”贾母得的什么意?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家族里的老祖宗对于自己的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最得意的、最为看中的就是血统,可见秦可卿的血统,根据正文第五回透露,是足以使贾母这样的人感到得意,并且名列为第一得意之人。所以我的研究绝对从红楼梦的文本出发,搞的是所谓文本研究,或叫作本文研究,绝不是脱离红楼梦的文本、脱离红楼梦的原著的内容的架空研究,不是那样的,恰恰是仔细阅读原著“第一个得意之人”然后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情节了。秦可卿就引着宝玉去睡午觉。她先引着宝玉去正屋,正屋一般是供贾珍、尤氏休息的。由于贾宝玉的辈分高秦可卿一辈,贾宝玉虽然年岁比秦可卿小,但他辈分高,他是贾蓉的叔叔。秦可卿是他侄媳妇,所以先到正屋。贾宝玉不爱读书,他看见一幅燃藜图,燃藜图是鼓励人读书的一幅图画,所以贾宝玉一看就烦了。于是秦可卿就说,那就到我的屋去睡吧,宝玉就到秦可卿的屋里去。秦可卿的屋里有一幅海棠春睡图,这符合贾宝玉的审美趣味。这倒也罢了,底下关于秦可卿居室的描写惊心动魄,是红楼梦里少有的笔墨,怎么写的呢?所有的抄本也都一样。他说秦可卿的屋子“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全是帝王家庭的东西,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描写,文学艺术就需要夸张。根据一个生活原型升华为艺术形象或根据生活中一个场景升华为艺术的一个想像空间,他是可以使用夸张手法的,但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夸张?他在暗示什么?他提醒咱们什么?他就提醒我们,贾母之所以认为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就是因为秦可卿出身极为高贵。高贵到什么程度?请看这些象征性的符码。此乃帝王家的音讯。
我们都知道关于秦可卿的描写不是很多,第五回出场,她引领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而且在太虚幻境里很奇怪,警幻仙姑说她的妹妹就是可卿,她是贾宝玉性启蒙的导师,贾宝玉在她的指导下第一次尝试到男女的欢爱。到了第六回就没有秦可卿什么事了。第六回是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七回又开始出现了秦可卿。第七回前半段特别有意思,前半段是写送宫花。王夫人有一个陪房叫周瑞家的。当时那个社会妇女地位很低,王夫人有一个男仆叫周瑞,周瑞媳妇挺拿事的,挺受重用的,但自己的名字基本上就不被人知道,一般就把她叫作谁谁家的,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都意味着是男仆的媳妇。周瑞家的见了薛姨妈,薛姨妈就派她一个差使,就是送宫花。薛姨妈说我这有十二枝宫花,注意宫花是按宫廷规格做的,按道理说是应该供应宫廷里面用的。但当时给宫廷当买办的,给宫廷置办的东西也都留下一些给自己享用。对十二枝宫花,薛姨妈就交代了,你把它送给荣国府里的小姐们用,同时再把四枝送给王熙凤。然后周瑞家的就开始送宫花,送宫花时发现荣国府的人都不在乎这些宫花。迎春、探春正在下棋,周瑞家的把宫花送去,这两个人比较讲礼貌,就起来表示道谢,然后继续下棋。惜春就更不像样了,她正在和尼姑玩,惜春说,我今后把头发给剃了成了秃脑瓜了,宫花往哪插呀。这当然是一个暗示,暗示这个人物最后会出家,说明她也很不爱这个宫花。林黛玉就更不像话了。林黛玉是小性儿,说不挑剩下不给我。周瑞家的吓得就不敢吱声。因为林黛玉的身份是贾母的亲外孙女,所以周瑞家的不敢吱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林黛玉也不爱惜这个宫花。这些小姐们都一人两枝。王熙凤地位特殊,薛姨妈说给她四枝。王熙凤也很不像话。这一回的回目叫“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大中午的,在屋里面,白昼宣淫,行房事,当然这些写得很含蓄,仔细读就明白了。王熙凤对宫花也满不在乎,给她四枝,她嫌多,立刻就叫平儿给周瑞家的两枝,叫她给东府的秦可卿送去。这个行径好像本来没有什么。但请注意,在甲戌本的回目的前边,有一首回前诗,高鹗、程伟元在他们纂一百二十回本时,把它删去了。而这回前诗非常重要,这还不是脂砚斋批语而是正文。回前诗怎么写的?甲戌本第七回,回前诗是这么写的:“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这透露的很清楚,宫里面的花应该和宫里面的人最相亲,他有一个问题“不知谁是惜花人”现在我们一看,探春、迎春无所谓,惜春还开玩笑,林黛玉她根本就不愿意接,凤姐忙着自己男欢女爱呢,当时就抻出两枝说拿走,那么请问谁是惜花人呢?这个回前诗就告诉你“家住江南姓本秦”这个“家住江南”讨论起来比较繁杂,我今天先姑且不论,回前诗明确告诉你和宫花最亲近的人是姓秦的人,姓秦的人是谁,宫花不是送给秦可卿了么?就是秦可卿。又一次暗示了秦可卿出身高贵来自宫中。这可是原文。
当然一般人对秦可卿的兴趣主要是对她和贾珍的关系感兴趣。第七回就挨骂了。第七回写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这就是骂贾珍和秦可卿的暧昧关系。有人说这是一个江南的典故。因为有一段描写贾家是从江南迁到京都的,而且江南还留下他们的至亲甄家。江南的庙里经常烧香炉,烧锡纸,一些做成的元宝等东西都是用锡纸做的。锡纸的燃烧系数比较低,经常燃烧不充分,特别有一些信徒老是烧,就是烧不透。所以有的人就去爬灰、偷锡,把没烧尽的锡纸偷出去,再重新做,这样就可以二次利用,就相当于现在的收破烂这个职业。所
以,它的谐音是偷锡。“爬灰的爬灰”的意思就是偷锡纸,偷媳,所以焦大骂的就是贾珍和秦可卿的暧昧关系。许多人对这个感兴趣。从现在看来,曹雪芹是要写贾珍和秦可卿这一对乱伦恋。而且作者对乱伦恋的态度还是比较暧昧的,不一定完全是谴责,甚至还有一定的同情乃至于赞赏在里面。到了第八回、第九回也没有秦可卿什么事。
第十回值得注意,第十回前半回也没她什么事。后半回写秦可卿得病了。好端端的就得病了。得的什么病,得的很怪的病。就来了一个大夫给她看病。这回的回目触目惊心,叫“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很怪。红楼梦很多抄本的回目经常是不一样的,又惟独这一回的这一句偏偏都一样,一点出入都没有,就叫“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但我们细看这回文字,不对了,张友士他不是太医。曹雪芹写得清清楚楚,故意写给你看。他说张太医是冯紫英那里来的,冯紫英是贾珍的好朋友,也是宝玉的好朋友,是一个和贾府在政治上、生活上都有密切联系的一个贵族公子。冯紫英“幼时从学的先生,姓张名友士,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一说“兼”医理,就说明他不是大夫,是业余的,他主职不是大夫,只是兼懂医理而已。“且能断人的生死,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现在他家住着呢。”这哪是太医呀。可这回的回目,在曹雪芹改了那么多遍,给他整理稿子的改了那么多遍,乃至高鹗、程伟元搞一百二十回本,这回的回目都没有改动,就愣说是“张太医”这怎么回事,这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在八十回之后这个人会亮出他的身份,他确实是个太医,只能这么解释,否则怎么能有这么大的笔误。自己和自己打什么架呀。回目上说是张太医,书里自己又说不是。说他是冯紫英幼时从学的一个先生,他到京城是给他儿子来捐官,兼懂医理而已,很古怪。张太医给秦可卿看病话都是黑话。他的药方子也很古怪,药方子不展开议论,咱们只说他的黑话。看完后贾蓉就问,我们的病人您看怎么样呀?他说“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说生死就将在下一个春天,是生是死,是活是完蛋就在下一个春天。这都是很重要的情节。
第十一回就写秦可卿病得更厉害了。王熙凤到宁国府去探望秦可卿时,两人鬼鬼祟祟的“二人低低的说了许多衷肠话儿”不知道说什么,这像是精神病,不像是生理上的,起码是心理上的病。最后被我揭秘,证实了。
第十二回没怎么写秦可卿,第十三回就死了。死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就是她给凤姐托梦。你翻开书读一读托梦的口气,一个养生堂抱来的弃婴能有那样的口气么?一个小小的营缮郎,宦囊羞涩的小官僚的一个女儿能有那样的口气么?她完全是站在贾府之上指导王熙凤,就是你们应该怎样维持你们这个局面,告诉你,你听仔细了。好大的口气,只有身份地位比贾府高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口气。而且她预言贾府的前景。她说不久就有一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喜事就要发生。这是预示着元春的地位将要提升,她偏知道。但是她也警告要知道“月满则亏”的道理。而且她留下两句话让王熙凤记住,这两句话惊心动魄,她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过去人们读这两句予以解释时多解释得不准确。他们说“三春去后诸芳尽”是说元、迎、探、惜这四春有三个都去了以后,贾府这些群芳,这些女性就都毁灭了。这说不通呀。什么叫三春已去呀?就算元春死了算去吧,迎春后来被孙绍祖折磨死算去吧,探春没死,没去,惜春当尼姑也不能算去呀。那应该说二春去后诸芳尽,怎么会是三春,三春是怎么算的?这么算,越算越糊涂,你说探春远嫁算去,那惜春出家不算去么?那应该是四春去后诸芳尽呀。怎么扳手指头要么二春要么四春,怎么也三春不了呀。其实三春不是说元、迎、探、惜里的三个人,而是三个春天。说的是,三个美好的春天过去后,所有这些美丽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就会陨灭。即便活着也是“各自须寻各自门”他是这么个意思。这个在后面我再讲我是怎么探究出来的。现在我们首先是要研究红楼梦的本文。咱们不要离开红楼梦的文本,还是要用原著说话,原著中的原句、原词说话。
第十三回很怪,很短。为什么会很短呢?它被有意识地删去了大量情节。脂砚斋的批语就有很明确的说明。脂砚斋的批语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回原来的回目叫“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说明曹雪芹对回目是很重视的。脂砚斋让他改,他就把这个回目改掉了。现在的回目是不通的,叫“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这是说不通的,龙禁尉就是皇帝的卫军,皇帝龙座前的侍卫都得是男性。小说里说得很清楚,因为贾蓉是黉门生,没有什么头衔,为了丧事上风光,贾珍就使银子买了一个头衔,这个头衔就是龙禁尉,这个龙禁尉是给贾蓉买的。怎么能说“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呢,根本不通。这就说明他故意让它不通,让你一看就一机灵,懂得他的苦心。“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就不通,但他死都不改。但他就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个回目给改了。为什么让他改,现在说这个道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史笔是不留情面的,不管你有多丑陋、多黑暗、多罪恶,我既然记录历史就不能含糊,就应该都写出来,这就叫史笔。原来曹雪芹就是用的史笔,他写了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根据一般人推测是她和贾珍乱伦,因为事情败露,自觉丢脸便悬梁自尽。在第五回写贾宝玉偷看册页,关于秦可卿那一页画的画就是一个美人悬梁自尽。题的诗也是暗示她不得好死。后来那首曲好事终就有了作我书名的这句话“画梁春尽落香尘”这就是上吊自杀的优美的艺术表达形式。而且还有两个丫头卷进这个事件,一个是瑞珠,一个是宝珠。瑞珠听说秦可卿死了,就触柱而死,一头撞到柱子上撞死了,这何苦呢?就算殉葬也不用这么殉,她急茬,她活不下去。还有一个宝珠,宝珠比瑞珠聪明。宝珠哀哀切切地表示主子死了我就不能活了,因为秦可卿没有儿女,我就愿意作她义女,给她摔盆,到了祭灵的寺庙后,我就不走了,我就守灵守到底了。说明瑞珠和宝珠都看见隐情了,两人采取了不同的保全自己的方式。瑞珠觉得我不如一死,这样就永远也查不出来了,我没看见,问也问不着了。宝珠就是付出代价,一生不回宁国府,一生看坟。这是一般人都能推测出来的,但我个人认为还有隐情。不止写到了她和贾珍的乱伦恋,还有隐情。脂砚斋说“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脂砚斋不是一般评论者,参与曹雪芹写书的全过程,应该是个合作者。他让曹雪芹把有的情节删去。我自己也写小说,我自己有时也删改小说,一个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进行删改一般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纯粹的艺术因素,我觉得这么写不好,作为一个艺术品,这么写不如那么写好,我把它删去;第二种情况就是非艺术考虑,我怕惹祸,特别是清朝乾隆时期,我怕文字狱。现在很明显,脂砚斋命曹雪芹删去十三回的四五叶之多,这四五叶比较麻烦,因为现在用简化字,就乱套了,简化后,现在一页书两页书就是“页”那么写,其实过去一页的页是繁体的“葉”字。线装书是蝴蝶装,就是一张纸窝过来,是两面,叫一叶,就是两个页码叫一叶,四五叶就是八至十个页。以一叶大约在当时手抄本500字而论,大约删去了2000多字。而曹雪芹写书用很少的字就可以传达很多的信息。大家知道他写妙玉,栊翠庵品茶,写妙玉只用了1000多个字,整个妙玉的形象就活跳出来了。你想2000多个字该有多少内容。曹雪芹听了脂砚斋的删去四五叶。那为什么要删?在这一回里,有个非常重要的透露,就是秦可卿死后的棺木。人死后得装棺材呀,用什么样的棺材呢?虽然宁国府贾蓉的妻子很尊贵,但用上等杉木的也就行了,因为不是长辈死了而是晚辈死了。只是贾府死了一个重孙媳妇,但贾珍一定要奢华,最后用了薛蟠保存的一副“樯木”这个“樯木”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是原来的一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病了。这个老千岁如果完全是艺术虚构,没有生活原型,就说他死了不就完了么,叫杀头了、病死了都行,而这里叫“坏了事”“坏了事”和死了是两回事,坏了事不一定是死。人活着,他的事业被粉碎了才叫坏了事,死了怎么叫坏了事呢?义忠亲王老千岁他用的棺材木最后变成了棺材。秦可卿睡了进去,心安理得地睡了进去,名正言顺地睡了进去,秦可卿是什么人哪?她和义忠亲王老千岁有点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我们所要谈的问题。所以我所要做的研究叫作原型研究。
有人说你不就是索引派吗?我不是索引派。索引派你也应该尊重。不能一提索引派就嗤之以鼻。在20世纪初,像蔡元培这样的先贤曾经写过石头记索引,他是索引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红楼梦里充满了排满扬汉的符码。我认为他也是有自己的学术逻辑的,他也是一家之言,只是后来赞同的越来越少而已。不能因为这个认为他就不是学术,这也是“红学”研究,也得尊重。这是我的看法,但我不和他一样去搞索引。搞索引完全是推测他在影射什么,有时候完全离开文本,或者根据文本的话他太笼统。我不一样,我自己也写
小说,我懂得怎么将一个生活原型升华为艺术形象,这当中需要度过什么样的桥梁,作家在把一个生活原型升华为艺术形象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思维过程,有时候甚至要经历非常痛苦的内心挣扎。我现在要探究的是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的生活依据是什么,生活原型是什么。原型研究在世界都是非常得到尊重的一种学问。不光中国这样,许多西方国家也一样,比如说有很多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就研究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原型就是托尔斯泰本身,他青年时期就是这么荒唐,玛丝洛娃也有一个原型,这都是很正常的研究。所以探究秦可卿原型也是学问。
我们回过头来看红楼梦第三回,很多人看第三回认为太热闹了。写林黛玉初进荣国府那简直热闹极了,好看极了。因为太好看了,有的人对有些文字就不重视了。比如说林黛玉进了荣国府后到了正房,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就看见了一个匾和一副对联,很多人就一读而过,不去认真思考,其实都很重要。现在先看林黛玉所看见的那个匾,她看见的匾是什么呢?林黛玉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大字是“荣禧堂”人物有生活原型,事件也有生活原型,细节也有生活原型。从生活过渡到艺术的时候都可能有原型“荣禧堂”这个匾有没有事件原型呢?实物原型也是有的。康熙当皇帝的时间是很长的,在位期间他这个人非常的开通,好旅游。他六次南巡,南巡当中虽然当地给他修了行宫,也有当地很大的地方官,但他和那些人都不怎么亲热。六次之中有四次到了南京之后不住在行宫里,当然他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叫作行宫,他住在他的发小曹寅的织造府里。织造府这个官很重要但从名分上说却不是很高,是内务府下的一个机构,管给宫廷做纺织品、做衣料,管这些的。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不得了,他每次都要去那。为什么?就是因为康熙生下来要由奶妈和保母把他养大,这是后来清宫宫廷里的一个游戏规则。他和他亲生母亲的见面机会很少,他主要是由奶妈、保母来养大,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保母就是孙氏,即曹雪芹祖父的母亲。孙氏是保母,这个保母和我们现在家里用的保姆不是一回事,保母的母是母亲的母。她是代替母亲的角色,这个保母也不是喂奶和伺候他细琐事情的,而是教他怎么做人的。教他怎么站立,怎么坐,怎么躺,怎么执行礼节,怎么穿衣服,怎么诚实,怎么守信用,是管这个的。康熙和这个孙氏关系特别好,你想她当保母年龄不会很大,自己也有孩子,恰恰他就有曹寅。后来又把曹寅选进宫当作康熙的伴读,就是所谓的陪太子读书。当时顺治那朝没有太子,但康熙是重点培养对象,地位相当于太子。曹寅给他伴读。康熙后来即位以后,成为少年天子,曹寅又成为他宝座前的侍卫,贴身侍卫之一,关系非常铁。所以康熙就宁愿让曹家去谋这个美差,就是江南织造。孙氏的丈夫去世了,他让曹寅继续来做这个官,曹寅去世后他让曹寅的儿子曹颙来做这个官,曹颙很快死掉了,按说就绝了,他就非要从曹家的旁支里过继一个曹给曹寅的未亡人李氏做养子,再来做江南织造这个官,你说他们多亲密呀。所以康熙到了江南不愿意住别的地方,住别的地方不舒服,见到自己最信任的,又是从小一块玩过的人,他就觉得特亲切。有一次南巡他又住在织造府,孙氏还活着。康熙见着孙氏后,据文字记载是“色喜”满脸高兴,就去扶着孙氏说“此吾家老人也”这就是我们家的老太太呀,他这么说话。而且当时就挥毫写了三个大字,在一个大匾上就是“萱瑞堂”荣禧堂和萱瑞堂是一个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荣禧堂的事件原型就是萱瑞堂。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看时,他写得很准确,因为是皇帝是天子写的,所以是一块金匾“赤金九龙青地大匾”然后呢,他又写些别的。不接着写,隔了一些东西,然后再写,林黛玉又看见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他写得很认真。是乌木联牌,用的材料比那个低一级,这上边不是金字是银字“镶着錾银的字迹”是银字比皇帝矮了一截。写的是“座上玑珠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应该是很平常的一副对联,但现在我查到了一个史料。这个是以前没有人说出来的,我第一个提出来。我告诉周汝昌先生以后他很高兴。他跟我有很多通信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在康熙朝曾设过太子,这个太子就是康熙的第二个儿子胤礽。康熙这个人生殖力特别强,因为他到很老的时候还有生殖能力,他生下来的子女大概有好几十个。光是后来他排齿序,就是按出生年月往后排,男的就有二十个之多,有的他还没来得及排进去。最后他生的孩子和老大之间差很大岁数,说老实话,最后一个按岁数恨不得都能当老大的孙子。因为当时那种社会十五六岁就能成亲、生育。他孩子多,生殖能力强,他还爱孩子。康熙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每一个他都喜欢。他当时登基不久就觉得要巩固清朝的天下,就决定立太子。老大虽然按齿序排第一,但是他母亲是一个出身很下贱的女人。因为皇帝有时候随便和他身边的妇女发生关系,有时候地位很低贱的,他也去发生关系,生个孩子,而且发生完关系他也就再不喜欢那个妇女了,也不提升那个妇女的地位,所以大阿哥地位始终就不高。老二是皇后所生,是正配皇后所生,就是胤礽,他特别喜欢胤礽,所以在胤礽一岁多不到两岁的时候就把他立为太子。是由胤礽的奶母抱着他进行了一场很隆重的典礼,是这样立的。这个太子有很多故事,我现在不细说,我现在就告诉你,由于康熙从小培养他,一方面要精通满文,一方面要精通汉文,请很多名师大儒,让他学“四书”“五经”让他学汉族的经典,同时让他学诗词歌赋,让他对对子。太子留下一副对联很有名,在康熙朝一位大儒王士祯所留下的居易录这本书里就有记载。这副对子是这样的“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请注意他的平仄,请注意这副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是“月”字,下联最后是... -->>
傅光明: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文学馆听讲座。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是作家刘心武先生。作家中有两位公认的“红学”家,一位是王蒙先生,一位就是刘心武先生。心武先生的“红学”研究是从1993年开始的。他顺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秦可卿这个人物的暗示——画梁春尽落香尘,坚持从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入手,解读红楼梦,发表了许多学术散文、学术随笔,并把自己对秦可卿、贾元春和妙玉的研究成果,以别开生面的探佚小说形式发表了。十年前,王蒙先生还戏言心武先生搞的是“秦学”十年后,基于这十年研究
之功的心武老师觉得“红学”的分支在研究曹雪芹生平家世的“曹学”和脂砚斋评论的“脂学”等等之后,又可以有一个分支,叫“秦学”今天请心武老师来,就是请他将十年的“秦学”研究的心得,向我们大家作一个交流,叫“从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大家欢迎。
大家好,我来讲一讲我从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解读红楼梦的心得。大家知道,红楼梦里有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应该有很多组。因为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的时候,他偷看了里面的册页。他打开橱柜,里面有许多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在红楼梦正文里透露有正册、副册、又副册。据脂砚斋批语和后来“红学”家考据应该有九组,可能应该在书的最后把她们都列出来。但在第五回,只把正册里的十二钗开列出来了。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最后一钗。金陵十二钗正册里的十二钗,前十一钗在红楼梦的八十回之内都还没有结局。我讨论红楼梦是把现在大家读的通行本的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分开的,这是一种研究的角度。因为很明显,后四十回是一个名叫高鹗的人续的。高鹗和曹雪芹不认识,了无关系,他的年代也比曹雪芹要晚,大约是在曹雪芹去世三十年的时候,高鹗和一个书商叫程伟元合作,搞了一个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不但续了后四十回,还把前八十回作了许多修改。有人说这是篡改。因此我们讨论问题时就应该把他分开讨论。后四十回究竟续得好不好、怎么样,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所以我置而不论。我讨论的前提是,大体上根据前八十回的曹雪芹的文字来讨论。
在前八十回里面,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前十一钗,都还没有交代她们的结局。可是第十二钗,秦可卿在第五回才开始露面,到十三回就死掉了。她是在前八十回里惟一一个有结局的人物。按说这样一个人物,应该是最透明的、最清楚的,可是没想到,我们阅读红楼梦发现,恰恰是秦可卿这个形象最迷离扑朔、最神秘。红楼梦第八回末尾交代了秦可卿的身世,说明她的来历。
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贾府分两支,一个是宁国府,一个是荣国府。宁国府是高于荣国府的,因为最早宁国公和荣国公是同胞兄弟。宁公居长,荣公居次,所以宁国府很重要。当然在红楼梦故事开始的时候,作者是这样设计的:荣国府还有一位老长辈活着,就是贾母,所以宁荣二府都叫她老祖宗,辈分最高。
宁国府和贾母平辈的都死了。宁国府辈分最高的是贾敬,可是书里交代,贾敬离开宁国府,不在宁国府住了,跑到都城外的道观里去了,根本不回家,包括宁国府给他祝寿,办寿宴,他都不来。因此宁国府的血脉往下传就面临了一个非常艰难的状况了。因为贾敬当了道士以后就再没有子女了,他只有一个儿子叫贾珍。贾珍也只生了一个儿子叫贾蓉。所以这样一个封建贵族家庭,这么重要的一个府第,等于就形成三代单传了。小说交代,在贾敬那一代,他曾有个哥哥,可在九岁时就死了。这样他就是打单的一个人物了,然后他只生了一个贾珍,贾珍只生了一个贾蓉。因此要延续这样一个府第的血脉,在娶媳妇上就应该非常非常的重视。给贾蓉娶媳妇能乱娶么?一定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里还要精挑细选,这有多重要呀,因为他不像荣国府后来人丁还比较旺盛。
根据书里交代荣国府贾母之下还有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当然这两个儿子情况有些古怪,贾赦是老大,可他不住荣国府里。邢夫人到荣国府给贾母请安要另外坐车,然后要出荣国府的门,再坐车到一个黑油大门的院落,进去才到贾赦住的院子。这个也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范畴,所以我也不细说。周汝昌先生在他的红楼梦新证里,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揭示了这一层秘密,我在这里就不多引了。
住在荣国府里的老爷是贾政。贾政的儿子比较多,虽然大儿子贾珠在娶了媳妇以后不幸死掉,但是这个媳妇给他生了个孙子——贾兰,另外,他还有宝玉,宝玉还有个弟弟贾环。所以,荣国府人丁比较旺盛。
宁国府人丁比较寥落。所以要娶一个媳妇给贾蓉当老婆,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事情呀。可是在红楼梦第八回的末尾对秦可卿的出身有一个交代,非常古怪。这个交代是这样的“秦可卿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这是一个很小的官“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什么叫养生堂?直到1949年以前,北京都还有养生堂,全国各地都有,大家如果看过丰子恺的漫画,就会记得丰子恺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贫穷的妇女把她生的婴儿,由于养不起送给养生堂。养生堂的墙上有一个大抽屉。把抽屉拉开,把婴儿放进去,再把抽屉一推,就算把婴儿推给养生堂了,然后转身离去。养生堂来检查抽屉,一看今天抽屉里有孩子,就把孩子养起来,就是野婴、野种,不知悉血统,不知悉父母。自然是很贫穷、很破落或者是罪家的子女,否则不会送到养生堂。红楼梦第八回交代秦可卿出身居然这么交代,他父亲秦业是个小官,这个人早年不生孩子,于是就到养生堂抱养孩子,抱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很古怪的是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这个女儿“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这不要说在红楼梦所描写的那个时代,不要说宁国府那样的一个大的贵族家庭,就是当今,虽然有的人思想很开通,给自己的儿子找媳妇,或者说儿子找了一个媳妇,自己来表态同意不同意或阻拦不阻拦,有的人比较开通,不太注重媳妇的血统,但是现在更多的人还开通不到这个程度,如果说这个女子是一个野种,父母是谁不知道,谁的遗传基因不知道,做dna实验也没法做,不知是哪来的,可能是极贫穷的或者是罪家的血肉,到现在有的人可能还不愿意要这样的女子,现在的父母都可能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娶这样一个媳妇,何况是红楼梦所描写的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家庭,宁国府贾蓉这样一个身份的少年娶媳妇。如果说有点瓜葛就把这样一个野种拿来当贾蓉的媳妇,这是很古怪的一笔。他故意写得扑朔迷离,秦业这个人如果没有生殖能力,他就应该永远丧失生殖能力,但到五十岁的时候他又恢复了生殖能力,又生了一个儿子秦钟,也就是秦可卿的弟弟,名义上的弟弟,而血缘上毫无关系。写到这,大家可能觉得,曹雪芹有一个特殊构思,他想写贾府跟一般贵族家庭不一样,不论血统,超越富贵眼光。曹雪芹生怕你误会,赶紧在底下写“秦业宦囊羞涩”(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回里的原话),是一个很穷的小官吏“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曹雪芹生怕大家误会,赶紧提醒大家“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是这样的。贾母就不消说了。就是贾宝玉,他是很超越那个阶级、家庭、时代的,贾宝玉对他周围的丫头基本上能平等对待,能体谅爱护她们,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是有超越性的。但是贾宝玉本身仍然带有贵族公子的劣根性,恰恰就在第八回,就是我们说的这回里就有很重要的一笔:贾宝玉在梨香院薛宝钗那里喝了一些酒,薛姨妈给他酒喝,喝醉了。回到他的住处,给他喝解酒的茶,他就问“早上沏的枫露茶哪去了?”有一个丫头叫茜雪,茜雪解释“枫露茶被李嬷嬷给喝了”李嬷嬷就是贾母很信任的一个奶母,是宝玉一小的奶妈,是在贾母面前比较有头有脸的一个奶妈。这时候贾宝玉蛮不讲理,跳起来质问茜雪“是你哪门子奶奶”然后把茶杯子摔了,溅了茜雪一裙子茶水。然后惊动了贾母。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大观园,还没有怡红院。贾宝玉、林黛玉和贾母合住在一个房子里,当然那个房间很大,但是声音是能传过去的。贾母就问,是怎么回事,袭人还撒了个谎。贾宝玉口口声声说“撵出去,撵出去”贾宝玉当时是生李嬷嬷的气,生他奶妈的气,是要撵他奶妈,他当时蛮不讲理。但是我们读到最后会很惊讶地发现,被撵的不是奶妈而是茜雪。茜雪被撵在后面好几回里,通过好几个人的口以及通过作者本身的叙述语言几次点明,茜雪因为这杯茶被撵走了。在那样一个家庭里,那样一个体面丫头的地位可以给这个丫头带来许多好处,被撵出去是一个悲剧。我们都知道晴雯是一个很有反抗精神的丫头,晴雯的反抗方式是什么呀,她说,你们要把我撵出去怎么也不行,我怎么也不出这个门,我死也不答应。不能被撵出去。李嬷嬷讲,好不好出去配一个小子。这对于一个丫头来说是灭顶之灾。所以说是不能出去的,而茜雪只因为一杯茶就被撵出去了。你说贾宝玉是不是大耍富贵公子的脾气呀。后来茜雪在前八十回里怎么没有了呢?高鹗续的后四十回根本也就忘了茜雪这回事。但是我们通过脂砚斋的批语得知,茜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伏线人物。在八十回之后,曹雪芹又写了很多回,其中有一回是,贾府被抄家后,贾宝玉和凤姐被抓起来了,在狱神庙里,茜雪方成正文,就是说茜雪才正式显示了她这个角色的光彩。她去安慰宝玉“慰宝玉”可惜这个稿子在脂砚斋那个时候就迷失了,脂砚斋自己都说见过这五六稿,后来遗失了。这又是一个谜,我们不去展开讲这件事。我现在想说的是,连宝玉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有时他也犯混。包括有一次,下雨他回到怡红院,敲门不开,刚一开门,他一脚踹过去,踹在人家心窝上,踹的是袭人。这就是富贵人,有时他也有这毛病。作者写人物绝对是立体的、多维的。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贾宝玉是正面形象,他是一个反封建的角色,他是一个爱护女性的角色,因此在他每一个行为当中都直达这个主题。不是这样的。他合情合理地写,有时候宝玉也有这一套。所以上上下下,贾府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这是第八回关于秦可卿出身的一个交代,这个交代是很让人纳闷的。都是富贵的眼睛怎么能把养生堂的野种拿来,当作自己宁国府的三代单传的这么重要的一个媳妇呢?这就是需要破解的一件事。
第八回正文不是讲秦可卿这件事。第八回重点讲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事,是第一次展示这三个人物的三角关系。第八回前半回是写贾宝玉到梨香院看薛宝钗。当时薛姨妈他们进入京城就借住在贾家,贾家就把梨香院借给他们住。贾宝玉到那去见薛宝钗,在这个重要的场合,薛宝钗仔细地看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看了上面刻的字,贾宝玉借此机会看了薛宝钗金锁上刻的字。而且薛宝钗的丫环金莺,黄金莺,就是莺儿,就透漏了一个消息,她说这两个上面刻的字正好是一对,互相呼应的,所以头半回叫“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我
现在所引的回目都根据庚辰本的,不根据高鹗和程伟元的程甲本、程乙本,不根据那个通行本回目,根据庚辰本回目。头半回就是写这件事。后半回就写,林黛玉去了,叫“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所以,这回整个应该是没有秦可卿的事。只是在这回最后忽然又跳了一笔,说宝玉要和秦钟到贾家的家塾去读书,这时候因为要交代秦钟的出身,顺便就交代了秦可卿的出身。
我们抛开第八回末尾对秦可卿出身的交代,我们看他正文的描写就更为吃惊。秦可卿是第五回出场的。第五回宁国府尤氏、秦可卿请荣国府的的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还有凤姐、贾宝玉他们到宁府来散闷,赏梅花。贾宝玉当然跟着来了,来了以后,大中午的,贾宝玉是一个贵族公子,他要午睡,午睡就由秦可卿来安排。这时候在第五回的正文里有非常重要的句子,说“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大家知道红楼梦最早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有各种不同的手抄本,稍微知道点红楼梦版本学的都知道,有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蒙府本等等,这些版本在一些字句上是有差异的,有的这么写,有的那么写,但偏偏我念这一句在所有版本里都一样,一字不差、毫无差别,可见是曹雪芹原笔。贾母认为秦可卿是个极妥当的人。如果是养生堂抱来的野种,怎么会极妥当。就算她到了贾府后变妥当了,她又怎么会成为贾母眼中“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按说她第二都不是,并列都没份儿。“第一个得意之人”贾母得的什么意?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家族里的老祖宗对于自己的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最得意的、最为看中的就是血统,可见秦可卿的血统,根据正文第五回透露,是足以使贾母这样的人感到得意,并且名列为第一得意之人。所以我的研究绝对从红楼梦的文本出发,搞的是所谓文本研究,或叫作本文研究,绝不是脱离红楼梦的文本、脱离红楼梦的原著的内容的架空研究,不是那样的,恰恰是仔细阅读原著“第一个得意之人”然后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情节了。秦可卿就引着宝玉去睡午觉。她先引着宝玉去正屋,正屋一般是供贾珍、尤氏休息的。由于贾宝玉的辈分高秦可卿一辈,贾宝玉虽然年岁比秦可卿小,但他辈分高,他是贾蓉的叔叔。秦可卿是他侄媳妇,所以先到正屋。贾宝玉不爱读书,他看见一幅燃藜图,燃藜图是鼓励人读书的一幅图画,所以贾宝玉一看就烦了。于是秦可卿就说,那就到我的屋去睡吧,宝玉就到秦可卿的屋里去。秦可卿的屋里有一幅海棠春睡图,这符合贾宝玉的审美趣味。这倒也罢了,底下关于秦可卿居室的描写惊心动魄,是红楼梦里少有的笔墨,怎么写的呢?所有的抄本也都一样。他说秦可卿的屋子“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全是帝王家庭的东西,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描写,文学艺术就需要夸张。根据一个生活原型升华为艺术形象或根据生活中一个场景升华为艺术的一个想像空间,他是可以使用夸张手法的,但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夸张?他在暗示什么?他提醒咱们什么?他就提醒我们,贾母之所以认为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就是因为秦可卿出身极为高贵。高贵到什么程度?请看这些象征性的符码。此乃帝王家的音讯。
我们都知道关于秦可卿的描写不是很多,第五回出场,她引领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而且在太虚幻境里很奇怪,警幻仙姑说她的妹妹就是可卿,她是贾宝玉性启蒙的导师,贾宝玉在她的指导下第一次尝试到男女的欢爱。到了第六回就没有秦可卿什么事了。第六回是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七回又开始出现了秦可卿。第七回前半段特别有意思,前半段是写送宫花。王夫人有一个陪房叫周瑞家的。当时那个社会妇女地位很低,王夫人有一个男仆叫周瑞,周瑞媳妇挺拿事的,挺受重用的,但自己的名字基本上就不被人知道,一般就把她叫作谁谁家的,周瑞家的、王善保家的都意味着是男仆的媳妇。周瑞家的见了薛姨妈,薛姨妈就派她一个差使,就是送宫花。薛姨妈说我这有十二枝宫花,注意宫花是按宫廷规格做的,按道理说是应该供应宫廷里面用的。但当时给宫廷当买办的,给宫廷置办的东西也都留下一些给自己享用。对十二枝宫花,薛姨妈就交代了,你把它送给荣国府里的小姐们用,同时再把四枝送给王熙凤。然后周瑞家的就开始送宫花,送宫花时发现荣国府的人都不在乎这些宫花。迎春、探春正在下棋,周瑞家的把宫花送去,这两个人比较讲礼貌,就起来表示道谢,然后继续下棋。惜春就更不像样了,她正在和尼姑玩,惜春说,我今后把头发给剃了成了秃脑瓜了,宫花往哪插呀。这当然是一个暗示,暗示这个人物最后会出家,说明她也很不爱这个宫花。林黛玉就更不像话了。林黛玉是小性儿,说不挑剩下不给我。周瑞家的吓得就不敢吱声。因为林黛玉的身份是贾母的亲外孙女,所以周瑞家的不敢吱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林黛玉也不爱惜这个宫花。这些小姐们都一人两枝。王熙凤地位特殊,薛姨妈说给她四枝。王熙凤也很不像话。这一回的回目叫“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大中午的,在屋里面,白昼宣淫,行房事,当然这些写得很含蓄,仔细读就明白了。王熙凤对宫花也满不在乎,给她四枝,她嫌多,立刻就叫平儿给周瑞家的两枝,叫她给东府的秦可卿送去。这个行径好像本来没有什么。但请注意,在甲戌本的回目的前边,有一首回前诗,高鹗、程伟元在他们纂一百二十回本时,把它删去了。而这回前诗非常重要,这还不是脂砚斋批语而是正文。回前诗怎么写的?甲戌本第七回,回前诗是这么写的:“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这透露的很清楚,宫里面的花应该和宫里面的人最相亲,他有一个问题“不知谁是惜花人”现在我们一看,探春、迎春无所谓,惜春还开玩笑,林黛玉她根本就不愿意接,凤姐忙着自己男欢女爱呢,当时就抻出两枝说拿走,那么请问谁是惜花人呢?这个回前诗就告诉你“家住江南姓本秦”这个“家住江南”讨论起来比较繁杂,我今天先姑且不论,回前诗明确告诉你和宫花最亲近的人是姓秦的人,姓秦的人是谁,宫花不是送给秦可卿了么?就是秦可卿。又一次暗示了秦可卿出身高贵来自宫中。这可是原文。
当然一般人对秦可卿的兴趣主要是对她和贾珍的关系感兴趣。第七回就挨骂了。第七回写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这就是骂贾珍和秦可卿的暧昧关系。有人说这是一个江南的典故。因为有一段描写贾家是从江南迁到京都的,而且江南还留下他们的至亲甄家。江南的庙里经常烧香炉,烧锡纸,一些做成的元宝等东西都是用锡纸做的。锡纸的燃烧系数比较低,经常燃烧不充分,特别有一些信徒老是烧,就是烧不透。所以有的人就去爬灰、偷锡,把没烧尽的锡纸偷出去,再重新做,这样就可以二次利用,就相当于现在的收破烂这个职业。所
以,它的谐音是偷锡。“爬灰的爬灰”的意思就是偷锡纸,偷媳,所以焦大骂的就是贾珍和秦可卿的暧昧关系。许多人对这个感兴趣。从现在看来,曹雪芹是要写贾珍和秦可卿这一对乱伦恋。而且作者对乱伦恋的态度还是比较暧昧的,不一定完全是谴责,甚至还有一定的同情乃至于赞赏在里面。到了第八回、第九回也没有秦可卿什么事。
第十回值得注意,第十回前半回也没她什么事。后半回写秦可卿得病了。好端端的就得病了。得的什么病,得的很怪的病。就来了一个大夫给她看病。这回的回目触目惊心,叫“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很怪。红楼梦很多抄本的回目经常是不一样的,又惟独这一回的这一句偏偏都一样,一点出入都没有,就叫“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但我们细看这回文字,不对了,张友士他不是太医。曹雪芹写得清清楚楚,故意写给你看。他说张太医是冯紫英那里来的,冯紫英是贾珍的好朋友,也是宝玉的好朋友,是一个和贾府在政治上、生活上都有密切联系的一个贵族公子。冯紫英“幼时从学的先生,姓张名友士,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一说“兼”医理,就说明他不是大夫,是业余的,他主职不是大夫,只是兼懂医理而已。“且能断人的生死,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现在他家住着呢。”这哪是太医呀。可这回的回目,在曹雪芹改了那么多遍,给他整理稿子的改了那么多遍,乃至高鹗、程伟元搞一百二十回本,这回的回目都没有改动,就愣说是“张太医”这怎么回事,这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在八十回之后这个人会亮出他的身份,他确实是个太医,只能这么解释,否则怎么能有这么大的笔误。自己和自己打什么架呀。回目上说是张太医,书里自己又说不是。说他是冯紫英幼时从学的一个先生,他到京城是给他儿子来捐官,兼懂医理而已,很古怪。张太医给秦可卿看病话都是黑话。他的药方子也很古怪,药方子不展开议论,咱们只说他的黑话。看完后贾蓉就问,我们的病人您看怎么样呀?他说“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贾蓉也是个聪明人,也不往下细问了。”说生死就将在下一个春天,是生是死,是活是完蛋就在下一个春天。这都是很重要的情节。
第十一回就写秦可卿病得更厉害了。王熙凤到宁国府去探望秦可卿时,两人鬼鬼祟祟的“二人低低的说了许多衷肠话儿”不知道说什么,这像是精神病,不像是生理上的,起码是心理上的病。最后被我揭秘,证实了。
第十二回没怎么写秦可卿,第十三回就死了。死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就是她给凤姐托梦。你翻开书读一读托梦的口气,一个养生堂抱来的弃婴能有那样的口气么?一个小小的营缮郎,宦囊羞涩的小官僚的一个女儿能有那样的口气么?她完全是站在贾府之上指导王熙凤,就是你们应该怎样维持你们这个局面,告诉你,你听仔细了。好大的口气,只有身份地位比贾府高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口气。而且她预言贾府的前景。她说不久就有一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喜事就要发生。这是预示着元春的地位将要提升,她偏知道。但是她也警告要知道“月满则亏”的道理。而且她留下两句话让王熙凤记住,这两句话惊心动魄,她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过去人们读这两句予以解释时多解释得不准确。他们说“三春去后诸芳尽”是说元、迎、探、惜这四春有三个都去了以后,贾府这些群芳,这些女性就都毁灭了。这说不通呀。什么叫三春已去呀?就算元春死了算去吧,迎春后来被孙绍祖折磨死算去吧,探春没死,没去,惜春当尼姑也不能算去呀。那应该说二春去后诸芳尽,怎么会是三春,三春是怎么算的?这么算,越算越糊涂,你说探春远嫁算去,那惜春出家不算去么?那应该是四春去后诸芳尽呀。怎么扳手指头要么二春要么四春,怎么也三春不了呀。其实三春不是说元、迎、探、惜里的三个人,而是三个春天。说的是,三个美好的春天过去后,所有这些美丽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就会陨灭。即便活着也是“各自须寻各自门”他是这么个意思。这个在后面我再讲我是怎么探究出来的。现在我们首先是要研究红楼梦的本文。咱们不要离开红楼梦的文本,还是要用原著说话,原著中的原句、原词说话。
第十三回很怪,很短。为什么会很短呢?它被有意识地删去了大量情节。脂砚斋的批语就有很明确的说明。脂砚斋的批语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回原来的回目叫“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说明曹雪芹对回目是很重视的。脂砚斋让他改,他就把这个回目改掉了。现在的回目是不通的,叫“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这是说不通的,龙禁尉就是皇帝的卫军,皇帝龙座前的侍卫都得是男性。小说里说得很清楚,因为贾蓉是黉门生,没有什么头衔,为了丧事上风光,贾珍就使银子买了一个头衔,这个头衔就是龙禁尉,这个龙禁尉是给贾蓉买的。怎么能说“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呢,根本不通。这就说明他故意让它不通,让你一看就一机灵,懂得他的苦心。“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就不通,但他死都不改。但他就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个回目给改了。为什么让他改,现在说这个道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史笔是不留情面的,不管你有多丑陋、多黑暗、多罪恶,我既然记录历史就不能含糊,就应该都写出来,这就叫史笔。原来曹雪芹就是用的史笔,他写了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根据一般人推测是她和贾珍乱伦,因为事情败露,自觉丢脸便悬梁自尽。在第五回写贾宝玉偷看册页,关于秦可卿那一页画的画就是一个美人悬梁自尽。题的诗也是暗示她不得好死。后来那首曲好事终就有了作我书名的这句话“画梁春尽落香尘”这就是上吊自杀的优美的艺术表达形式。而且还有两个丫头卷进这个事件,一个是瑞珠,一个是宝珠。瑞珠听说秦可卿死了,就触柱而死,一头撞到柱子上撞死了,这何苦呢?就算殉葬也不用这么殉,她急茬,她活不下去。还有一个宝珠,宝珠比瑞珠聪明。宝珠哀哀切切地表示主子死了我就不能活了,因为秦可卿没有儿女,我就愿意作她义女,给她摔盆,到了祭灵的寺庙后,我就不走了,我就守灵守到底了。说明瑞珠和宝珠都看见隐情了,两人采取了不同的保全自己的方式。瑞珠觉得我不如一死,这样就永远也查不出来了,我没看见,问也问不着了。宝珠就是付出代价,一生不回宁国府,一生看坟。这是一般人都能推测出来的,但我个人认为还有隐情。不止写到了她和贾珍的乱伦恋,还有隐情。脂砚斋说“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脂砚斋不是一般评论者,参与曹雪芹写书的全过程,应该是个合作者。他让曹雪芹把有的情节删去。我自己也写小说,我自己有时也删改小说,一个作者对于自己的作品进行删改一般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纯粹的艺术因素,我觉得这么写不好,作为一个艺术品,这么写不如那么写好,我把它删去;第二种情况就是非艺术考虑,我怕惹祸,特别是清朝乾隆时期,我怕文字狱。现在很明显,脂砚斋命曹雪芹删去十三回的四五叶之多,这四五叶比较麻烦,因为现在用简化字,就乱套了,简化后,现在一页书两页书就是“页”那么写,其实过去一页的页是繁体的“葉”字。线装书是蝴蝶装,就是一张纸窝过来,是两面,叫一叶,就是两个页码叫一叶,四五叶就是八至十个页。以一叶大约在当时手抄本500字而论,大约删去了2000多字。而曹雪芹写书用很少的字就可以传达很多的信息。大家知道他写妙玉,栊翠庵品茶,写妙玉只用了1000多个字,整个妙玉的形象就活跳出来了。你想2000多个字该有多少内容。曹雪芹听了脂砚斋的删去四五叶。那为什么要删?在这一回里,有个非常重要的透露,就是秦可卿死后的棺木。人死后得装棺材呀,用什么样的棺材呢?虽然宁国府贾蓉的妻子很尊贵,但用上等杉木的也就行了,因为不是长辈死了而是晚辈死了。只是贾府死了一个重孙媳妇,但贾珍一定要奢华,最后用了薛蟠保存的一副“樯木”这个“樯木”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是原来的一个义忠亲王老千岁病了。这个老千岁如果完全是艺术虚构,没有生活原型,就说他死了不就完了么,叫杀头了、病死了都行,而这里叫“坏了事”“坏了事”和死了是两回事,坏了事不一定是死。人活着,他的事业被粉碎了才叫坏了事,死了怎么叫坏了事呢?义忠亲王老千岁他用的棺材木最后变成了棺材。秦可卿睡了进去,心安理得地睡了进去,名正言顺地睡了进去,秦可卿是什么人哪?她和义忠亲王老千岁有点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我们所要谈的问题。所以我所要做的研究叫作原型研究。
有人说你不就是索引派吗?我不是索引派。索引派你也应该尊重。不能一提索引派就嗤之以鼻。在20世纪初,像蔡元培这样的先贤曾经写过石头记索引,他是索引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红楼梦里充满了排满扬汉的符码。我认为他也是有自己的学术逻辑的,他也是一家之言,只是后来赞同的越来越少而已。不能因为这个认为他就不是学术,这也是“红学”研究,也得尊重。这是我的看法,但我不和他一样去搞索引。搞索引完全是推测他在影射什么,有时候完全离开文本,或者根据文本的话他太笼统。我不一样,我自己也写
小说,我懂得怎么将一个生活原型升华为艺术形象,这当中需要度过什么样的桥梁,作家在把一个生活原型升华为艺术形象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思维过程,有时候甚至要经历非常痛苦的内心挣扎。我现在要探究的是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的生活依据是什么,生活原型是什么。原型研究在世界都是非常得到尊重的一种学问。不光中国这样,许多西方国家也一样,比如说有很多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就研究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原型就是托尔斯泰本身,他青年时期就是这么荒唐,玛丝洛娃也有一个原型,这都是很正常的研究。所以探究秦可卿原型也是学问。
我们回过头来看红楼梦第三回,很多人看第三回认为太热闹了。写林黛玉初进荣国府那简直热闹极了,好看极了。因为太好看了,有的人对有些文字就不重视了。比如说林黛玉进了荣国府后到了正房,通过林黛玉的眼睛就看见了一个匾和一副对联,很多人就一读而过,不去认真思考,其实都很重要。现在先看林黛玉所看见的那个匾,她看见的匾是什么呢?林黛玉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大字是“荣禧堂”人物有生活原型,事件也有生活原型,细节也有生活原型。从生活过渡到艺术的时候都可能有原型“荣禧堂”这个匾有没有事件原型呢?实物原型也是有的。康熙当皇帝的时间是很长的,在位期间他这个人非常的开通,好旅游。他六次南巡,南巡当中虽然当地给他修了行宫,也有当地很大的地方官,但他和那些人都不怎么亲热。六次之中有四次到了南京之后不住在行宫里,当然他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叫作行宫,他住在他的发小曹寅的织造府里。织造府这个官很重要但从名分上说却不是很高,是内务府下的一个机构,管给宫廷做纺织品、做衣料,管这些的。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不得了,他每次都要去那。为什么?就是因为康熙生下来要由奶妈和保母把他养大,这是后来清宫宫廷里的一个游戏规则。他和他亲生母亲的见面机会很少,他主要是由奶妈、保母来养大,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保母就是孙氏,即曹雪芹祖父的母亲。孙氏是保母,这个保母和我们现在家里用的保姆不是一回事,保母的母是母亲的母。她是代替母亲的角色,这个保母也不是喂奶和伺候他细琐事情的,而是教他怎么做人的。教他怎么站立,怎么坐,怎么躺,怎么执行礼节,怎么穿衣服,怎么诚实,怎么守信用,是管这个的。康熙和这个孙氏关系特别好,你想她当保母年龄不会很大,自己也有孩子,恰恰他就有曹寅。后来又把曹寅选进宫当作康熙的伴读,就是所谓的陪太子读书。当时顺治那朝没有太子,但康熙是重点培养对象,地位相当于太子。曹寅给他伴读。康熙后来即位以后,成为少年天子,曹寅又成为他宝座前的侍卫,贴身侍卫之一,关系非常铁。所以康熙就宁愿让曹家去谋这个美差,就是江南织造。孙氏的丈夫去世了,他让曹寅继续来做这个官,曹寅去世后他让曹寅的儿子曹颙来做这个官,曹颙很快死掉了,按说就绝了,他就非要从曹家的旁支里过继一个曹给曹寅的未亡人李氏做养子,再来做江南织造这个官,你说他们多亲密呀。所以康熙到了江南不愿意住别的地方,住别的地方不舒服,见到自己最信任的,又是从小一块玩过的人,他就觉得特亲切。有一次南巡他又住在织造府,孙氏还活着。康熙见着孙氏后,据文字记载是“色喜”满脸高兴,就去扶着孙氏说“此吾家老人也”这就是我们家的老太太呀,他这么说话。而且当时就挥毫写了三个大字,在一个大匾上就是“萱瑞堂”荣禧堂和萱瑞堂是一个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荣禧堂的事件原型就是萱瑞堂。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看时,他写得很准确,因为是皇帝是天子写的,所以是一块金匾“赤金九龙青地大匾”然后呢,他又写些别的。不接着写,隔了一些东西,然后再写,林黛玉又看见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他写得很认真。是乌木联牌,用的材料比那个低一级,这上边不是金字是银字“镶着錾银的字迹”是银字比皇帝矮了一截。写的是“座上玑珠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应该是很平常的一副对联,但现在我查到了一个史料。这个是以前没有人说出来的,我第一个提出来。我告诉周汝昌先生以后他很高兴。他跟我有很多通信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在康熙朝曾设过太子,这个太子就是康熙的第二个儿子胤礽。康熙这个人生殖力特别强,因为他到很老的时候还有生殖能力,他生下来的子女大概有好几十个。光是后来他排齿序,就是按出生年月往后排,男的就有二十个之多,有的他还没来得及排进去。最后他生的孩子和老大之间差很大岁数,说老实话,最后一个按岁数恨不得都能当老大的孙子。因为当时那种社会十五六岁就能成亲、生育。他孩子多,生殖能力强,他还爱孩子。康熙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每一个他都喜欢。他当时登基不久就觉得要巩固清朝的天下,就决定立太子。老大虽然按齿序排第一,但是他母亲是一个出身很下贱的女人。因为皇帝有时候随便和他身边的妇女发生关系,有时候地位很低贱的,他也去发生关系,生个孩子,而且发生完关系他也就再不喜欢那个妇女了,也不提升那个妇女的地位,所以大阿哥地位始终就不高。老二是皇后所生,是正配皇后所生,就是胤礽,他特别喜欢胤礽,所以在胤礽一岁多不到两岁的时候就把他立为太子。是由胤礽的奶母抱着他进行了一场很隆重的典礼,是这样立的。这个太子有很多故事,我现在不细说,我现在就告诉你,由于康熙从小培养他,一方面要精通满文,一方面要精通汉文,请很多名师大儒,让他学“四书”“五经”让他学汉族的经典,同时让他学诗词歌赋,让他对对子。太子留下一副对联很有名,在康熙朝一位大儒王士祯所留下的居易录这本书里就有记载。这副对子是这样的“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请注意他的平仄,请注意这副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是“月”字,下联最后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