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拍手笑沙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西双版纳、海南岛、张家界结过很多次婚。印象最深的是在西双版纳,快进傣家村寨,导游小姐很神秘地告诉游客:傣族姑娘美丽善良可爱,但各位朋友一定要尊重她们的民族习惯。导游小姐说了一大堆话,很含蓄、很严肃、很云山雾罩。我几乎有些紧张,生怕自己不小心,冲撞了傣族姑娘。上得竹楼,喝茶听歌,旋即就有傣族姑娘款步上前,把红丝线搭在我肩上。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听讲解员说了:肩上搭了红线的帅哥,您一进门就被我们美丽的傣族姑娘看上了,她将同您喜结百年之好。同游诸君相视而笑,从白头老翁到尖嘴猴腮都成了帅哥,肩上都搭着红丝线。我不习惯玩这种游戏,可惟恐冒犯了傣家规矩,只好听凭导游小姐和傣家姑娘摆布。如此约莫五分钟,婚礼结束,花费一百六十元。还有几次遇上婚礼,我奋力拒绝,但反抗无效,硬被生生拉去完了婚。这是结婚游戏,大可一笑了之。可真实的婚礼呢?有去教堂门口仿西式婚礼的,有请当地土笑星插科打诨的,有租用花车满街兜风招摇的,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我有回赴熟人婚宴,听笑星司仪祝愿新娘:祝您像慈禧太后一样的有福气!新娘脸上乐开了花,我心里却是一愣:这不是咒人吗?那拉氏二十七岁就成了寡妇啊!新郎也高兴坏了,他似乎真成了咸丰皇帝。我的暗自吃惊并不妨碍婚礼的热闹,依然是欢歌笑语,觥筹交错。
南方乡村,常常可见这种场面。谁家老了人,夜半灵堂里,录音机播放着哀婉的哭丧,守灵的人围坐桌前打麻将,或者会有高声谈笑,或者会有因出牌引起的争吵。死者遗像高挂在墙作壁上观,无奈地望着这个不伦不类的黑夜。南方乡村依祖上规矩,死了人必须有人哭丧,而哭丧不仅是习俗,而且是门艺术。各地哭丧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哭丧用词也各有讲究。可现在熟悉这种习俗,懂得这门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了。慢慢就有人请年岁长、懂礼数的人代为哭丧,慢慢就有了专门替人哭丧的职业。替人哭丧通常按时收费,点到付钱。既然成了生意,少不了有所计较。办丧事的人家为了省钱,便把哭丧录了音,翻来覆去地播放。哭丧毕竟还没到知识产权的地步,职业哭手多半也不属有维权意识的人群,白白让人家占了便宜。我是见过这种丧事的,灵堂里吆五吆六乱糟糟的,只有录音机里播放着别人哭丧的哀号,看着听着甚是滑稽。
寺庙的香火越来越兴旺,不管是名山大刹,还是无名小庵,总有许多执着的善男信女。南方香火最盛的当是南岳衡山,一年四季香客不断。有一年春节,我同几位朋友冒雪上山。山路已经冰封,几乎寸步难行。朝拜的人依然很多,中间自有不少虔诚的香客,而游客也多会去庙里供上一炷香。我并不是朝圣去的,可到了极顶祝融峰,也没有不供奉香火的道理。我烧完了香,鞭炮声刚刚消散,听得朋友们在旁边爆笑。一问才知道,他们许下的心愿,都是请菩萨保佑打麻将手气好。去年夏天,我陪外地朋友再访南岳,正逢某位尊神的吉诞,更是香客如蚁。南岳香客有专门的服饰,黑色布褂如苗家装束;亦有专门的朝香行头,小板凳上安有烧香的插座,既可用为佛事,也可拿来小憩。山脚大庙前,我的两位同游正在交换名片,他们不巧被一跪一拜、亦歌亦舞的香客围了一个圈,图案酷似太极八卦。太极图转瞬即逝,可惜没拍下照片,大家叹惋良久,只道这场面太有意思了。我每次去佛前长跪之后,都会随意做些功德。佛前敲打木鱼的僧人,虽然半眯着眼睛,那目光却有些扎人。他不设下连环套请君入瓮,就算大慈大悲了。
我这里描绘的是中国近二十年来随处可见的风俗画,画面里最抢眼的两大色块,就是娱乐和消费。婚姻、伦理、宗教、民俗,一切都可娱乐,一切皆供消费。如果不嫌太学究的话,这即是全球化的消费主义狂潮席卷中国的日常图景。普通百姓总是稀里糊涂就被某种思想或主义裹胁了,而最有渗透力的思想或主义,总是以最简单的方式向民间灌输。“两个老太太”的故事,让中国城里人欣然接受了超前消费的观念。虽然这个故事城里人都讲得绘声绘色,我不妨在这里再作重复:一个中国老太太住在简陋的破房子里省吃俭用,往银行里存了几十年的钱,年老之后终于买了一套房子。老太太非常欣慰,说总算住上自己的房子了。一个美国老太太年轻时就向银行贷款买了房子,然后一边工作一边还贷,她老了以后非常欣慰地说,我终于还清了银行的钱,这套房子总算是我的了。结论是,美国老太太比中国老太太值!于是,不少城里人开始按揭买房、买车,似乎不按揭消费不时髦。自己有足够的钱也不把房款一次付清,理由是自己的钱留作更有价值的投资。我想资金运作的道理如果真的如此简单,要么就是政府和银行太傻,要么就是老百姓太刁。见事迟钝是中国比较典型的社会管理病,当中国出现大量“房奴”、“车奴”和百万“负翁”时,再来采取处置措施总显得效验不及。不管政府搬出多少马后炮,社会风潮早已是消费至上,娱乐至死。城里的住房越建越大,街道越筑越宽,广场越修越辽阔。有人研究说,中国城市越来越堵车,重要原因就是马路越来越宽。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我不知道这个研究是否有道理,但中国城市的交通状况并没有因道路的改善而好起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中国人只要不是懒汉,似乎都在奋斗。他们就像身牵绳索的纤夫,喊着同样的号子:要快!要大!要新!要多!要好!中国人能不着急吗?看看一年一度的富豪榜,巨富们的财富比小孩子吹气球还要快。千万、亿万、十亿、百亿,计算富人财富的数量级年年刷新,像我这种数学不好的人扳脚趾头都早扳不过来了。世界顶级轿车宾利,普通版每辆也得八百多万人民币。我原以为这种轿车的最大销售国应是美国和日本,万万没想到竟然是穷了几千年的中国。山西煤老板团购悍马和别墅的财富神话,经常在饭局上听人说起,感慨系之,向而往之。有报道说,北京价值近四千万的最昂贵别墅,也是山西人买下的。还有一位南方富豪,在某城市的近海建造了飘浮式别墅,造价之巨外人不得知晓。因海上建别墅有违法律,每当警察干预,富人就雇巨轮把他的别墅拖往公海。海上别墅的材料极易腐蚀,必须不停地翻修,费用之大难以想象;仅仅是隔三岔五同警察玩猫和老鼠的游戏,也不知要花多少钱。
人家都这么有钱了,你还能坐得住吗?我没能力就中国人的发财欲望做出调查,只能“见微知著”作些所谓的“文化观察”记得中国八十年代以前,常见的酒店名称通常是某某宾馆或某某饭店。这些酒店名称很快就显得落伍,近二十年新建的酒店先是一律要加上一个“大”字,慢慢发现仅仅加一个“大”字还不够,还得加上“国际”二字。中国人办事,俨然都是国际视野。中国人走遍地球每个角落,一不小心就会买回自己制造的东西做纪念品。这是个真实的神话,颇能鼓舞早就不太自卑的中国人。过去常见批评“求大求洋”现在很多中国人“洋”似乎不屑一求了“大”却是孜孜以求。房子的“大”当然大到别墅。可别墅似乎还不够,开始要建庄园了。若依中国国情,应该禁止建造别墅,可前几年中国不少城市都号称进入“别墅年”和“别墅时代”政府总是睡醒了才说话,等它开始限制别墅用地,无数别墅早已是“城市包围农村”乡村在城市面前的退却,不光是土地的消失,还有土地上生灵的劫数。城里栽树,必须栽大树。无数在乡间默默长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大树,一夜之间就砍了头,被七手八脚地拉进了城里。慷慨的城里人在水泥地里挖出方斗之坑,把那些无拘无束的乡下大树圈养起来。中国人自古都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现代中国人失去了耐心和胸怀。他们要自己栽树自己乘凉,而且要... -->>
我在西双版纳、海南岛、张家界结过很多次婚。印象最深的是在西双版纳,快进傣家村寨,导游小姐很神秘地告诉游客:傣族姑娘美丽善良可爱,但各位朋友一定要尊重她们的民族习惯。导游小姐说了一大堆话,很含蓄、很严肃、很云山雾罩。我几乎有些紧张,生怕自己不小心,冲撞了傣族姑娘。上得竹楼,喝茶听歌,旋即就有傣族姑娘款步上前,把红丝线搭在我肩上。我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听讲解员说了:肩上搭了红线的帅哥,您一进门就被我们美丽的傣族姑娘看上了,她将同您喜结百年之好。同游诸君相视而笑,从白头老翁到尖嘴猴腮都成了帅哥,肩上都搭着红丝线。我不习惯玩这种游戏,可惟恐冒犯了傣家规矩,只好听凭导游小姐和傣家姑娘摆布。如此约莫五分钟,婚礼结束,花费一百六十元。还有几次遇上婚礼,我奋力拒绝,但反抗无效,硬被生生拉去完了婚。这是结婚游戏,大可一笑了之。可真实的婚礼呢?有去教堂门口仿西式婚礼的,有请当地土笑星插科打诨的,有租用花车满街兜风招摇的,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我有回赴熟人婚宴,听笑星司仪祝愿新娘:祝您像慈禧太后一样的有福气!新娘脸上乐开了花,我心里却是一愣:这不是咒人吗?那拉氏二十七岁就成了寡妇啊!新郎也高兴坏了,他似乎真成了咸丰皇帝。我的暗自吃惊并不妨碍婚礼的热闹,依然是欢歌笑语,觥筹交错。
南方乡村,常常可见这种场面。谁家老了人,夜半灵堂里,录音机播放着哀婉的哭丧,守灵的人围坐桌前打麻将,或者会有高声谈笑,或者会有因出牌引起的争吵。死者遗像高挂在墙作壁上观,无奈地望着这个不伦不类的黑夜。南方乡村依祖上规矩,死了人必须有人哭丧,而哭丧不仅是习俗,而且是门艺术。各地哭丧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哭丧用词也各有讲究。可现在熟悉这种习俗,懂得这门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了。慢慢就有人请年岁长、懂礼数的人代为哭丧,慢慢就有了专门替人哭丧的职业。替人哭丧通常按时收费,点到付钱。既然成了生意,少不了有所计较。办丧事的人家为了省钱,便把哭丧录了音,翻来覆去地播放。哭丧毕竟还没到知识产权的地步,职业哭手多半也不属有维权意识的人群,白白让人家占了便宜。我是见过这种丧事的,灵堂里吆五吆六乱糟糟的,只有录音机里播放着别人哭丧的哀号,看着听着甚是滑稽。
寺庙的香火越来越兴旺,不管是名山大刹,还是无名小庵,总有许多执着的善男信女。南方香火最盛的当是南岳衡山,一年四季香客不断。有一年春节,我同几位朋友冒雪上山。山路已经冰封,几乎寸步难行。朝拜的人依然很多,中间自有不少虔诚的香客,而游客也多会去庙里供上一炷香。我并不是朝圣去的,可到了极顶祝融峰,也没有不供奉香火的道理。我烧完了香,鞭炮声刚刚消散,听得朋友们在旁边爆笑。一问才知道,他们许下的心愿,都是请菩萨保佑打麻将手气好。去年夏天,我陪外地朋友再访南岳,正逢某位尊神的吉诞,更是香客如蚁。南岳香客有专门的服饰,黑色布褂如苗家装束;亦有专门的朝香行头,小板凳上安有烧香的插座,既可用为佛事,也可拿来小憩。山脚大庙前,我的两位同游正在交换名片,他们不巧被一跪一拜、亦歌亦舞的香客围了一个圈,图案酷似太极八卦。太极图转瞬即逝,可惜没拍下照片,大家叹惋良久,只道这场面太有意思了。我每次去佛前长跪之后,都会随意做些功德。佛前敲打木鱼的僧人,虽然半眯着眼睛,那目光却有些扎人。他不设下连环套请君入瓮,就算大慈大悲了。
我这里描绘的是中国近二十年来随处可见的风俗画,画面里最抢眼的两大色块,就是娱乐和消费。婚姻、伦理、宗教、民俗,一切都可娱乐,一切皆供消费。如果不嫌太学究的话,这即是全球化的消费主义狂潮席卷中国的日常图景。普通百姓总是稀里糊涂就被某种思想或主义裹胁了,而最有渗透力的思想或主义,总是以最简单的方式向民间灌输。“两个老太太”的故事,让中国城里人欣然接受了超前消费的观念。虽然这个故事城里人都讲得绘声绘色,我不妨在这里再作重复:一个中国老太太住在简陋的破房子里省吃俭用,往银行里存了几十年的钱,年老之后终于买了一套房子。老太太非常欣慰,说总算住上自己的房子了。一个美国老太太年轻时就向银行贷款买了房子,然后一边工作一边还贷,她老了以后非常欣慰地说,我终于还清了银行的钱,这套房子总算是我的了。结论是,美国老太太比中国老太太值!于是,不少城里人开始按揭买房、买车,似乎不按揭消费不时髦。自己有足够的钱也不把房款一次付清,理由是自己的钱留作更有价值的投资。我想资金运作的道理如果真的如此简单,要么就是政府和银行太傻,要么就是老百姓太刁。见事迟钝是中国比较典型的社会管理病,当中国出现大量“房奴”、“车奴”和百万“负翁”时,再来采取处置措施总显得效验不及。不管政府搬出多少马后炮,社会风潮早已是消费至上,娱乐至死。城里的住房越建越大,街道越筑越宽,广场越修越辽阔。有人研究说,中国城市越来越堵车,重要原因就是马路越来越宽。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我不知道这个研究是否有道理,但中国城市的交通状况并没有因道路的改善而好起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中国人只要不是懒汉,似乎都在奋斗。他们就像身牵绳索的纤夫,喊着同样的号子:要快!要大!要新!要多!要好!中国人能不着急吗?看看一年一度的富豪榜,巨富们的财富比小孩子吹气球还要快。千万、亿万、十亿、百亿,计算富人财富的数量级年年刷新,像我这种数学不好的人扳脚趾头都早扳不过来了。世界顶级轿车宾利,普通版每辆也得八百多万人民币。我原以为这种轿车的最大销售国应是美国和日本,万万没想到竟然是穷了几千年的中国。山西煤老板团购悍马和别墅的财富神话,经常在饭局上听人说起,感慨系之,向而往之。有报道说,北京价值近四千万的最昂贵别墅,也是山西人买下的。还有一位南方富豪,在某城市的近海建造了飘浮式别墅,造价之巨外人不得知晓。因海上建别墅有违法律,每当警察干预,富人就雇巨轮把他的别墅拖往公海。海上别墅的材料极易腐蚀,必须不停地翻修,费用之大难以想象;仅仅是隔三岔五同警察玩猫和老鼠的游戏,也不知要花多少钱。
人家都这么有钱了,你还能坐得住吗?我没能力就中国人的发财欲望做出调查,只能“见微知著”作些所谓的“文化观察”记得中国八十年代以前,常见的酒店名称通常是某某宾馆或某某饭店。这些酒店名称很快就显得落伍,近二十年新建的酒店先是一律要加上一个“大”字,慢慢发现仅仅加一个“大”字还不够,还得加上“国际”二字。中国人办事,俨然都是国际视野。中国人走遍地球每个角落,一不小心就会买回自己制造的东西做纪念品。这是个真实的神话,颇能鼓舞早就不太自卑的中国人。过去常见批评“求大求洋”现在很多中国人“洋”似乎不屑一求了“大”却是孜孜以求。房子的“大”当然大到别墅。可别墅似乎还不够,开始要建庄园了。若依中国国情,应该禁止建造别墅,可前几年中国不少城市都号称进入“别墅年”和“别墅时代”政府总是睡醒了才说话,等它开始限制别墅用地,无数别墅早已是“城市包围农村”乡村在城市面前的退却,不光是土地的消失,还有土地上生灵的劫数。城里栽树,必须栽大树。无数在乡间默默长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大树,一夜之间就砍了头,被七手八脚地拉进了城里。慷慨的城里人在水泥地里挖出方斗之坑,把那些无拘无束的乡下大树圈养起来。中国人自古都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现代中国人失去了耐心和胸怀。他们要自己栽树自己乘凉,而且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