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中国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篇选自京本通俗小话。原文结局与本篇大异。叙一玉器匠之妻为一官员所弃,活埋于花园内。后化厉鬼寻仇。本文仅据原作前部,后遂自行发展,以艺术创作与作者生活为主题,申述大艺术家当为掩藏其真实生活而毁灭其作品?抑使作品显示其生活?此为艺术上一简单主题。原文大概为十二世纪作品。

    穿遇长江三峡,逆流上驶,真是惊心动魄,危险万分。不过,我终于平安到达了成都附近一个市镇上那辞官隐退的知府大人的府第。知府是个有名的古玩字画收藏家。有人说,他大权在握的时候,曾经利用势力,搜罗名贵的古玩。他若是决心要一件铜器,一张字画,他或是用钱买,或是用别的方法,一定要弄到手的。还有人说,有一家,不肯卖给他一件商朝的铜器,他弄得这一家家败人亡。固然这是靠不住的,这可能是谣言,不过他对古玩爱好如命,倒是无人不知的。所以,他所搜集的那些古玩之中,确是有些稀世珍品。

    知府大人是在酉楼下的客厅里接见我。进了三层院子,方才到了这个客厅。一个收藏家的客厅里,竟会什么古玩都没有,只摆着平常的红木家具,上面铺着红垫子和豹皮,全客厅的气氛,雅致简洁,另有一种高尚讲究的风味。我一面跟他说话,一面看那件血红色的花瓶和瓶里几枝梅花那幽美的侧影,映在绘着山水风景的窗子上。临窗俯瞰,便是花园。

    知府大人的言谈,和蔼可亲。也许是他上了年纪,已经失去了凌厉之气,不过看起他来,的确不易相信他像人们传说的那样残忍。他对我,好像招待来此闲谈的老朋友。我于是有点纳闷,我的朋友替我约定我来拜望他的时候,是否告诉过他我的用意,还是这位大官人年老忘记了呢?

    我真敬慕他这个人,他,在这为他自己建筑的隐居的宅第里,高高兴兴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我很客气的提到他收藏的那些有名的古玩。

    他蔼然笑道:‘今天那些东西算是我的,百年之后就是别人的。你看,哪一家也不会把一件古玩占有一百年。那些古玩本身就各有命运。那些东西看得见我们,也讥笑我们呢。’这时,他已经谈得很有精神,他拿起一个烟袋来叼在嘴里。

    ‘真得吗?’

    ‘当然!’他没有从嘴里拿下烟袋,含含糊糊的说。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怯生生的问他。

    ‘只要是古的东西,就有一个人格,有他的生命。’

    ‘先生的意思是说他会变成一个精灵吗?’

    ‘什么叫精灵呢?’老人反问了我一句。‘精灵就是那赋予生命的,精灵使生命得以产生。拿一件艺术品来说吧。艺术家把自己的想像和气血注入到作品里,完全像母亲把气血给胎儿一样。艺术家的生命一进入了作品,艺术品本身就有了生命,这你还有什么怀疑的呢?──并且,有时为赋与艺术品生命,艺术家自己会丧失了生命,这就像我的碾玉观音一样。’

    我原是要看一些古代名贵的手稿的,一向就没有听说什么碾玉观音,简直很少有人听说过。我无心的发问,竟会引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奇谭。他提到碾玉观音和这个碾玉观音创造的经过,我还不很明了他的意思,所以在鉴赏手稿的时候,我总是想把话头再引回到刚才的话题。

    我指着一卷旧手稿说,‘当然艺术家的人品总有一部份会流传在身后,生活在他的作品里头。’

    ‘不错,只要好而美,什么东西部会有永远的生命。就好像艺术家的后代子孙一样。’知府大人回答我的话,他自己深信这个道理。

    ‘而尤其是艺术家为了创作品而牺牲了性命的时候,就犹如您的碾玉观音一样。’

    ‘碾玉观音的作者情形很特别,他并非纯粹因此而死。但是他死得很有价值──创造出这件作品之后就死,也算不虚此生了。’停顿了一下,他又接下去说,‘你看这个艺术家的一生,简直就像他为创造这一件作品而生的,并且应该为这件艺术品牺牲他的性命。不这样,好像他就不是创造得出来。’

    ‘那一定是一件非常之宝?我可以拜观一下吗?’

    我很机敏的怂恿了半天,他才答应给我看。

    他那些最好的东西,有一部份在第一层楼,碾玉观音是放在最高的一层。

    ‘作者是谁呢?’

    ‘他叫张白,天下就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我是从鸡鸣庵的女主持听说他的生平的。我捐献了一大宗田产给那个尼姑庵──给那个狡猾的老主持,她才给了我这个碾玉观音。那时候,这个碾玉观音的主人那个尼姑已经去世。在我这儿保藏当然比在尼姑庵好得多。’

    那个小雕像是用非常白非常晶莹的玉石雕成的,镶嵌着绿玉,放在一个玻璃匣子里,玻璃匣子放在最上的那层楼的中间,外面围着熟铁打成的花格子,铁格子很沉重,谁都搬不动。

    ‘绕着她走一圈儿,她的眼睛会随着你转,始终看着你。’

    听他说来,这个雕像非常有趣,仿佛真是活的一样。我围绕她一走,她的眼睛真的随着我转,确是不可思议的事。

    那个观音像看来真是凄惨,她正在飞奔,那最动人的一刹那的姿态,右臂高举,头向后仰,右臂微微向前伸出,脸上的神气,是一个女人和爱人被揪开拆散时的样子。雕刻所表现的像是观音菩萨升天,手伸出来,表示降福众生,不过一看脸上的神情,没有人相信他是向众生降福呢。在一个十八寸的小像上,几乎无法相信那位艺术家会表现出那么生动难忘的经验。就连身上的衣折,也是那么稀奇独特,纯粹是个人的特殊创造。

    ‘那个尼姑怎么会有这么个雕像呢?’我问。

    ‘你仔细看看这个雕像的姿势,飞奔的姿势,眼睛里的爱、恐怖、痛苦的神情。’他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忽然又接下去说,‘我们下楼去吧,我把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告诉你。’

    那个尼姑名字叫美兰,临死才说的这故事。尼姑庵的主持也许把这个故事的细节没有完全说对,也许有地方润色了一下,显得故事格外生动。不过.知府大人改正了几处重要的地方,并且一一证实与真正经过丝毫不错。据老主持说,那个尼姑沉默寡言,死前跟谁都没有说过。

    那大概是一百多年以前了。美兰那时正是个青春少女,住在开封城里一所带花园的官邸里,因为是大官张尚书的独生女,娇惯得厉害。父亲为人极为严正,可是对女儿却百般溺爱。他家也像一般的官宦之家一样,好些亲戚都来府里居住,书念得好点儿的,在衙门里谋个差事,不认得字的,就在府里头做事。

    一天,一个远处的外甥来到张府。他名字叫张白,十七岁,很聪明,活泼爽快,精神饱满。他虽然只有十七葳,个子长得特别高,尖尖的手指头,长得很秀气,不像个乡下孩子。张府上全家都觉得他很好,夫人决定派他招呼客人,虽然他不会读书写字。

    她比美兰仅仅大一岁,又都是孩子,所以常常一起说笑。他能给美兰说乡间的故事,美兰很爱听。

    过了几十天之后,府里对他的热望渐渐的凉了,因为他性情特别,又执拗孤僻。他把自己的职责常常忘记,既然不能做个好仆人,犯了错儿还不肯受人责骂。所以夫人改教他照料花园,这个也倒很乐意。

    张白就是那种生来很有创造性的人,不是学习世俗学问的人。他跟花儿岛儿在一起就很高兴,随处漫步呼啸,仿佛自己就是自然万物的主宰。若是没有人理他,他一个人能做出奇妙惊人的东西。没有师傅,他一个人就能学着画画儿。空闲无事时,他能够做出极其精美的灯笼,用泥做的小鸟兽,也都栩栩如生。

    到了十八岁,他还似乎是一无所长。他什么地方能吸引美兰呢?连美兰自己也不知道。他只是与众不同,他身材高,很漂亮,他对什么都有魔力,除去美兰的父亲,全家都喜欢他。表兄妹越来越亲密,可是事实很明显,他俩同姓,不能结婚。

    一天,张白跟夫人说,他要去学一行生意。他已经找到了一家玉器作房,也已经跟人家说过了要去做学徒。夫人想这个倒不错,因为他跟美兰太亲密了也不太好。不过张白仍旧是住在府里头,每天晚上回来,这样,反倒跟表妹越有话说了。

    夫人一天跟美兰说:‘美兰,你和表兄都长大了,虽说他是你的表兄,你们也不要老见面才是。’

    妈妈的话反倒使美兰越发思索起来。美兰以前始终没有真正清楚她已经爱上了张白。

    那天晚上,她在花园里碰见了张白。在月光之下,坐在石头长凳子上,她偶尔提起妈妈说的话。

    ‘白哥!’她说着脸上有些羞红,‘妈妈说我不应该老见你。’

    ‘不错,我们都长大了。’

    ‘可是,这是什么意思呢?’她低着头,好像是一半自言自语。

    张白一只胳膊搂住美兰的腰,他说:‘那就是说你身上渐有越来越让我迷恋的地方,让我越想看见你。你在我身旁,我就快乐,你不在我身旁,我就寂寞、凄凉。’

    美兰叹息了一声,问他说:‘你现在快乐吗?’

    ‘不错,我快乐,有你在我身旁,一切都与平常不同啊。美兰,你是我的,我是你的。’张白的声音很温柔。

    ‘你知道,我是不能嫁给你的。爸爸和妈妈不久就要把我嫁出去呀。’

    ‘不行,不行,你别说,你别说这种话。’

    ‘你要明白这种情形才是啊。’

    ‘我只知道这个。’张白说着就把美兰拉到怀里。‘自从开天辟地,你就是为我生,我也是为你而活,我决不让你走。我爱你不能算错。’

    美兰从张白的怀里跑开,一直跑回屋去。

    青春之爱的觉醒是一件可怕的事,尤其可怕的是男女双方都很了解彼此的处境,并且深深尝到求之不得的又甜又苦的滋味。当天夜里,美兰躺在床上,不断思索母亲的话,思索张白的话,由那一夜起,她完全改变了。两人越想法抑制已经觉醒的爱情,越觉得摆脱不了爱情的左右。两人极力避免见面。三天以后,美兰羞羞渐渐的去见张白,因为两人秘密相会,爱的火焰越发不可抑制。在那些日子里,青春的热情,温柔的悔恨,短暂的离别,更深的盟誓,甜得很,又苦得很。两个人全都知道,两个人全都屈服在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力之下了。

    他俩没有什么主意,只是一味相爱。按照当年的风俗习惯,美兰的父亲正给她物色一个青年的男子h但是她一一拒绝了。有时候儿她甚至说根本就不打算出嫁,这话真让妈妈吃惊。但因为美兰年轻,父母也不太坚持,并且就只有那么一个女儿,也有意教她多在家几年。

    这些时候儿,张白仍然自己工作,学习手艺。在雕刻玉器上,张白已经发现了他的天性之所近。他就像一个生来的艺术家一样,为时不久,他已经自己发展成了玉器行中的巨匠。他非常喜爱雕刻,工作起来,孜孜不倦,细微之处,也非弄得十全十美不止。那家玉器作坊的师傅很吃惊。富贵之家来订货的趋来越多。

    有一天,美兰的父亲,决定在皇后的寿辰献一件礼品。他想献一件绝妙的东西,并且已经找到了一块很大的上等玉石。他依照夫人的主意,亲自到了张白的铺子里,说明了来意。他细看了看张白的雕刻,对张白的作品的特性,非常惊叹。

    ‘外甥,这是你的一件好差事。这是献给皇后的,若是雕刻得好,你可就要发大财了。’

    张白细细端详那块玉石,手慢慢摩索那块未经雕琢的石头,非常之喜悦,说定他用那块玉石雕刻一座观音像。他自己深信可以雕成一个世人前所未见的绝世美女。

    观音像没雕完以前,他不许人看。

    雕完之后,观音像的意匠,姿态,处处都合乎传统的规矩,真算得上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无论仪态,风姿,无不极尽优美娴雅之致。此外,他还做到别的匠人所做不到的地方,那就是在观音的耳朵上,雕出了一对转动自如的耳环。还有,耳垂儿是那么精巧,那么厚薄起伏,完全和真人的一样,真令人喜爱,还有,观音的脸,正像他爱人美兰的脸。

    尚书大人自然非常喜欢,即使在皇宫的无数珍宝之中,这件雕像也算得上出类拔萃的了。

    尚书大人说:‘这脸雕得非常像美兰的脸。’

    ‘不错!’张白回答得很得意。‘本来就是我的灵感呢?’

    ‘不错,你今后的成功当然是毫无问题的。’.尚书大人厚厚的酬谢了张白。并且还说;‘我给你找了这么个好机会,你应当感激我才是啊。’

    张白已经成名了。可是他最愿得到的却无法得到。得不到美兰,成名对他是毫无用处的。他知道心里最大的愿望无法得到,于是对工作失去了兴趣。报酬很丰厚的定活他都没有心情接受。没有别的。他就是不能工作,玉器作坊的掌柜的非常烦恼。

    美兰现在就要二十一岁了,本来就是风言风语的年纪,何况还没有婆家。现在正有人把她给一个很有势力的人家说媒呢。她不能再拖延了。不久之后,很隆重的举行了订婚礼,两家交换了礼品。

    美兰和张白失望之下,急得要疯了,于是设法私奔。美兰相信张白的手艺足可以糊口,她只拿了自己的一些珠赞,心想就可以在遥远的地方过活的。

    两人预备在一天的夜里从花园后头逃走。那天夜里,恰巧一个老仆人在漆黑的夜里看见了他们,起了疑心,因为他俩的事情全家都已经知道。老仆人觉得不应当让张尚书府上发生这种丑事,他就过去揪住了美兰,不放她走。张白无法可想,就要把老仆人推开。老仆人踉踉跄跄,站脚不稳,却死也不肯放手,张白给了他一拳,把他打在假山上,头正碰在岩石楞角儿,他竟跌在地上断了气。两人一见老仆没了命,就一齐飞奔逃走了。

    第二天早晨,家里发现他俩已经私奔,老仆人丧了命。于是一方面尽量设法遮盖这件丑事,一方面用种种方法追寻他们。结果是徒劳无功。尚书大人怒不可遏。立誓说:‘我就是找遍天下,也非把他抓回来打官司不可。’

    逃出了京都之后,一双情侣,脚步不停,赶程前进。避开大城市,过了长江,到了江南。

    ‘我听说江西有好玉石。’张白和美兰说。

    ‘你想你还应当雕刻玉石吗?’美兰迟迟疑疑的问他。‘你的雕像人家都能看得出来,一看就知道是你雕的呢。’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