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务虚笔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包围正在缩紧。不用说,有人来了。分明是有人来了。不止一个,不止几个,是一群,很显然是敌人来了,从四面而来。
惊慌的男人拉起女人跑。
软弱的女人瞬间明白,这是她应该献身的时候。很久以来她那浪漫的豪情中就写下了“献身”这两个字。
女人挣脱男人,匆忙向他嘱咐几句话,之后转身向另一个方向跑。男人一把没拉住她,她已经跑开了。纤柔的身体挂动得葵花叶子响,她有些伯,伸手安抚一下层层叠叠的葵叶,于是获得灵感,知道了这响声的妙用,这是能够拯救她的男人的响声呀,她便愈加放浪地跑起来,张开双臂,像一只在网中扑打的鸟抑或一条在池塘里乱蹦的鱼,她故意使葵花叶子如风如浪地喧嚣
她停住脚步听一听,男人似乎远了,敌人似乎近了,在小屋前放哨时的骄傲感于此时成倍地扩大。她怕男人走得还不够远,怕敌人来得还不够近,她站在那儿说起话来“呵,我是你的,我是你的,我从头到脚都是你的呀”从来想说而羞于说的话,现在终于说出口,感觉真好,这感觉无比美妙,她继续说下去“呵吻我,吻遍我吧,我永远都是你的你知道吗,哦,你随便把她怎么样吧那都是你的”她激动地呻吟,不断地说下去“呵,我的人呀,你多好,你多好看,你多么壮呵,你要我吧,你把我拿去吧,把我放在你的怀里,放在那儿,别丢了,和我在一起,永远,别丢了,别把我丢了”没有虫鸣的月光多么难得,没有虫鸣的葵林之夜千古难寻,养蜂的老人说过,那夜出奇的寂静,只有一个女人的话语,清清朗朗,在地上,在天上,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向日葵的每一片叶子上面。
没有虫鸣,一点儿也没有了。敌人近了,她知道。我相信那时候她未必是一个革命者,在那个时间里她只是一个恋人,一个炽烈的恋人或者:一个,疯狂的诗人。
枪声响起来了,乒乒乓乓四周都响起了枪声,有些子弹呼啸着从她的头顶上飞过,穿透葵叶,折断葵杆,打落葵花她竟一点儿也没怕,又跑起来,在月光下掀动得葵叶也在呼喊:“等等我,你等等我呀,我在这儿你拉我一把呀噢,你慢点儿吧,我跑不动啦不不,我不用你背我,不,我不用,我还行”喊声并不扩大,并不扩大到让远去的男人听见,只喊给来近了的敌人听,为敌人指引一条迷途,指向一个离开她的恋人越来越远的方向。到底是什么方向,没时间去想,她满怀激情地跑,跑在皓月星空之下,跑在绿叶黄花之中,跑在诗里,她肯定来不及去想:这也许真正是离开她的恋人越来越远的方向,从此数十年天各一方
我的想象可能太不实际,过于浪漫。成为叛徒的道路与通向理想的道路一样,五光十色奇诡木羁,可以想象出无穷无尽罂竹难书的样式。但这些故事,结尾都是一样,干篇一律。诗情在那儿注定无所作为,那是一片沙漠,或一眼枯井,如此而已,不给想象力留出任何空间。那儿不再浪漫,那儿真实、坚固,无边的沙砾或者高高的井壁而已。从古至今,对于叛徒,世界没有第二种态度,对叛徒的归宿不给予第二种想象。一个叛徒,如果不死,如果活着,除了被干夫所指万人唾骂之外没有第二种后果。人们一致认为,叛徒比敌人更可怕,更可憎恶,叛变是最可耻最可卑视的行为。对此,全人类的意见难得地一致。自从我睁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我回复一日地看它,一天又一天地走向它,试图接近它,谛听它的深处,但除去对叛徒的看法,迄今我没有发现再有什么事可以使全人类的意见如此统一。在这件事情上,没有持不同意见者,包括叛徒本人。所以,葵林深处那个女人的故事,不可能有第二种继续。就在她激情满怀,在葵林里说着跑着喊着伸开双臂兴风作浪之时,她已经死了。即便她不被敌人杀死,也不被“自己人”除掉,她也已经死了,在未来的时间里她只是一个叛徒,一个可增可恶可耻的符号,一种使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得以显现的背景比照。未来的时间对于她,只是一场漫长的弥留了。
126
敌人审问她,严刑拷打她,必然如此。听起来简单,但那不是电影中的模仿,是实实在在无止无休的折磨。无所不用其极的刑法,不让你死咬让你受的刑法,让你死去活来,让你天赋的神经仅仅为疼痛而存在。刑法间歇之时,进化了亿万年的血肉细胞尽职尽责地自我修复,可怜的神经却知道那不过是为又一次疼痛做的准备。疼痛和恐惧证明你活着,而活着,只是疼痛只是恐惧,只是疼痛和恐惧交替连成的时间。各种刑法,我不想(也不能)—一罗列,但那些可恶又可怕的东西在人类的史料中都有记载,可以去想象(人类在这方面的想象力肯定超过他们的承受力,因为这想象力是以承受力所不及为快意的),可以想象自己身历其一种或几种,尤其应该想象它的无休无止,
也许,敌人还要当众利光她的衣裳,让她在众人面前一丝不挂,让各种贪婪的眼睛狠亵她青春勃发的骨肉。、但这已不值一提,这与其他刑法相比并无特殊之处。狠亵如果不是经由勾引而是经由暴力,其实就只有很亵者而没有被狠亵者,有羞辱者而没有被羞辱者。
也许,狱卒们在长官的指使下会轮奸她?也许会的。但她无力反抗无法表达自己的意志,在她,已经没有了发任。她甚至没有特殊的恐惧,心已僵死心已麻木,只有皮肉的疼痛,那疼痛不见得比其他刑法更残酷。她不知道他们都是谁,感觉不到他们之间的差别,甚至辨认不出周围的嘈杂到底是什么声音,身体颠簸、颠簸她感到仿佛是在空茫而冷彻骨髓的大海上漂流所以对于她,贞操并没有被触动。
暴行千篇一律。罪恶的想象力在其极端,必定千篇一律。
(未来,我想只是在未来她成为叛徒之后,在生命漫长的弥留中,她才知道更为残酷的惩罚是什么。)
在千篇一律的暴行中,只有一件独特的事值得记住:她在昏迷之前感到,有一个人没有走近她,有一个狱卒没有参加进来,有个身影在众人狂暴之际默然离开。她在昏迷之前记住了那双眼睛,那双眼睛先是闭上,然后挤出人群,在扭歪的脸、赤裸的胳膊、腿、流汗的脊背、和狂呼怪叫之间挤开一条缝隙,消失不见。(这使我想到几十年后,少年z双唇紧闭,不声不响地走出山呼海啸般狂热的人群时的情景。)
127
葵花林里的那个女人,她确实有过一段英勇不屈的历史。
在那段时间里,家家户户不大在意地撕去了几页日历,葵花子多多少少更饱满了一些,气温几乎没有变化,葵花林里蜂飞蝶舞,昆虫们昼夜合唱激情毫不衰减,但她,在那段时间里仿佛度过了几个世纪。
我们可以想象她的煎熬,想象的时候我们顺便把身体在沙发上摆得更舒服些,我们会愤怒,我们会用颤抖的手去点一支烟,我们会仇恨一个黑暗的时代和一种万恶的制度。我们会敬佩那个女人,但,这是有条件的。如果葵花子多多少少饱满了一些之后,那女人走向刑场英勇赴死,那几天的不屈便可流芳百世,令我们感动令我们缅怀。但如果气温几乎没有变化,那个女人终于经受不住折磨经受不住死的恐吓而成为叛徒,那几个世纪般的煎熬便付之东流在历史中不留任何痕迹。历史将不再记起那段时间。历史无暇记住一个人的苦难,因为,多数人的利益和欲望才是历史的主人。
历史不重过程,而重结果。结果是,她终于屈服,终于说出她并不愿意说的秘密,说出了别人让她知道但不让她说的那些秘密。她原以为她会英勇不屈到底,她确实有过那么一段颇富诗情画意的暂短历史,但酷刑并不浪漫,无尽无休的生理折磨会把诗情画意消灭干净。
何况世界还备有一份过于刁钻的逻辑:如果所有人都能英勇不屈,残暴就没有意义了;残暴之所以还存在,就因为人是怕苦怕疼怕死的。听说,什么也不怕的英雄是有的,我常常在钦佩他们的同时胆战心寒。在残暴和怯弱并存的时间,英雄才有其意义。“英雄”这两个字要保留住一种意义,保留的方法是:再创造出两个字——“叛徒”
她成了叛徒。或者说,成了叛徒的一个女人恰好是她,是葵花林里的那个女人。这使另外的人,譬如我,为自己庆幸。那些酷刑,在其灭亡之后使我愤怒,在其畅行时更多地让我庆幸——感谢命运,那个忍受酷刑和那个忍受不住酷刑的人,刚好都不是我。
几十年中很多危险的时刻,我记得我都是在那样的庆幸中走过来的。比如在那个八月我的奶奶被送回老家的时候,比如再早一些,当少年wr不得不离开母亲离开家乡独自去远方的时候,我就已经见过我阴云密布的心在不住地庆幸,在小心翼翼地祈祷恶运不要降临于我。
128
葵花林里的女人成了叛徒,这不是冤案这是事实。
一种可能是,面对死的威胁,她没能有效地抵制生的欲望。她还没来得及找到——不,不是找到,是得到——她还未及得到一条途径,能够使她抵挡以至放弃生的欲望。这途径不是找到的。没有人去专门去找它,这途径只能得到。有三种境界能够得到它。一是厌世;她没有,这很简单,没有就是没有,不能使她有。二是激情,凭助激情;比如说在那个没有虫鸣的葵林之夜,在敌人的枪声中她毫无惧色,要是敌人的子弹射中了她,她便可能大义凛然地死去,但是那机会错过了,在葵籽更为饱满了的那些日子里,敌人留给她很多时间来面对死亡。三是坚强的意志,把理想和意志组成的美德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她不行,不行就是不行,有的人行有的人不行,葵花林里的这个女人恰恰不行,她也许将来能行,但当时她不行。她贪生怕死。虽然每个人都有生的欲望和生的权利,但在葵林故事里,在葵林故事并不结束的时间和空间里,贪生怕死注定是贬意的、可耻的,是无可争辩的罪行。
贪生怕死——今天,至少我们可以想一想它的原因了。
也许是因为她还想着她的恋人,想着他会回来,想着要把她的地址写在小土屋的墙上,想着如果他回来,在葵花林里找不到她,他会怎样想着他终于有一天回来了,她要把自己交到他的怀里,她还没有闻够那个男人的气味儿,没看够那张英武的脸,没有体会够与他在一起的快乐和愁苦,没有尝够与那个结实的体魄贴近时的神魂飞荡
当然也可能非常简单,仅仅因为她对虚无或对另一种存在充满恐惧,对死,有着无法抵挡的惧怕。
再有一种可能是,她无能权衡利弊,无能在两难中比较得失。比如说,敌人把她的亲人也抓了来(我们听说过很多很多这类“株连”的事),把她的母亲和妹妹抓了来,威胁她,如果她不屈服,她的母亲和妹妹也要有她一样的遭遇。那时候她没能够想到人民、更多的人的长远利益、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方向,就像她没有得到拒绝生的方法一样,她也没有找到在无辜的人民和无辜的亲人之间作出取舍的方法,没有找到在两个生命的苦难与千万人的利益之间作出选择的逻辑。看着母亲,看着妹妹,两个活生生的性命,真实的鲜血和号叫,她的理智明显不够。或者是智力,人的智力于此时注定不够。我常想,如果是我,如果我是她呢我怎么办?怎么选择?我能想到的唯一出路是死,我去死,不如自己先去死,一死了之,把后果推给虚无,把上帝的难题还给上帝。但是,如果万恶的敌人不让你先死呢?你不能一死了之呢?你必须作出选择呢?我至今找不到答案。两个亲人两个鲜活的性命真真切切在她眼前,她选择了让她们活下去让她们免受折磨为她们,葵花林里的那个女人说出了秘密。
当然还可以有很多种设想,无比的浪漫,但无比的浪漫必要与无比的现实相结合。
129
z的叔叔第一次回到老家,差不多可以算是没有见到他当年的恋人。他走进葵花林,找到了当年那间小土屋。小屋很破败了,像是多年没有人用过的样子。在那小土屋的墙上,没有她的地址,没有她留下的话,没有她的一点点痕迹。一切都与当年一样:太阳,土地,蜂飞蝶舞,无处不在的葵花的香风,和片刻不息的虫鸣。好像他不曾离开,从未离开过。蜜蜂还是那些蜜蜂?蝴蝶也还是那些蝴蝶?无从分辩。它们没有各自的姓名,它们匆匆地或翩翩然出现,又匆匆地或翩翩然消失,完全是它们祖辈的形象和声音。葵花,照旧地发芽、长大、开花,黄色的灿烂的花瓣,绿色的层叠的叶子,世世代代数不尽的葵花可有什么不同么?太阳和土地生养它们,毁灭它们,再生养它们它们是太阳的功能?是土地的相貌?还是它们自己呢?虫鸣声听久了,便与寂静相同,让人不安,害怕自己被淹没在这轰隆隆的寂静里再也无法挣脱。太阳渐渐西沉,葵林里没有别人来,看样子不会有谁来了。仿佛掉进了一本童话书,童话中一个永恒的情节,一个定格的画面。小时候我看过一本童话书,五彩的图画美丽而快乐,我不愿意把书合起来,害怕会使他们倍受孤寂之苦。z的叔叔试着叫了一声那个纤柔的名字,近旁的虫鸣停下来,再叫两声,更远一点儿的虫鸣也停下来。有了一点儿变化,让人松一口气。他便更大声些,叫那纤柔的名字,虫鸣声一层一层地停下去,一圈一圈地停下去。
晚风吹动葵叶,忽然他看见一个字,一张葵叶的背面好像有一个字。他才想起与她的另一项约定,因为小土屋并未拆除,他忽略了那一项约定。
他走过去把那张葵叶翻转,是个“我”字。再翻转一张,是个“不”字。再翻转一张,是“等”字。继续翻找,是:“叛”、“再”、“是”、“你”、“徒”、“要”没了。再没了。
他把有字的叶子都摘下来,铺在地上,试图摆成一句话。但是,这九个字,可以摆成好几句话:
1我是叛徒,你不要再等。
2你是叛徒,我不要再等。
3我不是叛徒,你要再等。
4你不是叛徒,我要再等。
就不能摆成别的话么?
太阳沉进葵林,天黑了。
他摸着那些叶子,怀疑它们是不是真的。
至少,在月光下,那些叶子还可以再摆成两句话:
5你我是叛徒,不要再等。
6你我不是叛徒,要再等。
130
养蜂老人告诉z的叔叔,那女人昨天——或三天前,或一个月前,总之在z的叔叔回来之前,在符合一个浪漫故事所需要的时刻——已同另一个男人成亲。
葵花林里的女人从狱里出来,到那小土屋去,独自一人在那儿住了三年。葵林,在三年里一如在千百年里,春华秋实周而复始,产生的葵子和蜂蜜销往各地,甚至远渡重洋。她一天天地等待z的叔叔回来,等候他的音讯。她越来越焦躁不安,有多少话要对他说呀,简直等不及,设想着如何去找他。当然没处去找,不知他在何方。她向收购蜂蜜的商贩们打听,听商贩们说外面到处都在打仗,烽火连天。没人知道他在哪个战场。
焦躁平息一些,她开始给男人写信。据养蜂的老人说:一个年轻的女人,在葵花的香风中默默游荡,在葵林的月色里,在蜂飞蝶舞和深远辽阔的虫鸣中,随处坐下来给远方的男人写信。据养蜂的老人说:在向日葵被砍倒的季节里,在收尽了葵花的裸土上,一个女人默默游荡,她随时趴下来,趴在土地上,给不知在何方的那个男人写信。用眼泪,而后用誓言,用回忆和祈盼,给那男人写信。她相信不管他在哪个战场上,他必定活着,必定会回来,那时候再把这些信给他看吧。
这样,她平平安安地过了一年。据养蜂的老人说:敌人认为她已经没用了,自己人呢所谓自己人呢,相信她大概是疯颠了,战争正打得火热胜利就在眼前,顾不上去理会一个疯子。于是她过得倒也太平。春天,又一代葵花子埋进土里,她才冷静下来,葵子发芽、长大、开花,黄色的灿烂的花瓣,绿色的层叠的叶子,这女人才真正冷静了。她忽然醒悟,男人不管在哪个战场上,他必定活着,他必定回来,但必定,他不会再要她了,他不会再爱一个叛徒。她是叛徒,贪生怕死罪恶滔天。她就是这样的叛徒,毫无疑问,铁案如山。这时她才看清自己的未来。看清了叛徒的未来,和未来的长久。据养蜂的老人说:此后那女人,她不再到处游荡,白天和黑夜都钻在那间小土屋里,一无声息。就像无法挣脱葵林里轰隆隆的寂静,她无法挣脱叛徒的声名,无法证明叛徒应该有第二种下场,只能证明:那个男人会回来,但不会再要她。
就在我的生命还无影无踪的时候,1949年,我的生命还未曾孕育的时候,这世界上已经有一个女人开始明白:未来,只是一场漫长的弥留。
革命的枪炮声越来越近,捷报频传,收购葵子和蜂蜜的商贩们把胜利的消息四处传扬。夏天的暴雨之后,女人从那小土屋里出来,据养蜂的老人说,只有这时候她出来,认真地在葵林里捡蘑菇。据养蜂老人说:这葵林里有一种毒蘑菇,不用问,她必是在找那东西,她还能找什么呢?据养蜂老人说:见有人来了,不管是谁来了,她就躲起来,躲在层叠的葵叶后面,也可能失魂落魄地跑回小土屋。
她躲起来看外面的人间,这时候她抑或我,才看到了比拷打、羞辱、轮奸更为残酷的惩罚:歧视与孤独。
最残酷的惩罚,不是来自野兽而是来自人。歧视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亲人。孤独,不是在空茫而寒冷的大海上只身漂流,而是在人群密聚的地方,在美好生活展开的地方——没有你的位置。也许这仍然不是最残酷的惩罚,最残酷的惩罚是:悔恨,但已不能改变(就像时间不可逆转)。使一个怕死的人屈服的惩罚不是最残酷的惩罚,使一个怕死的人想去寻死的惩罚才是最残酷的惩罚。
她在雨后的葵林里寻找那种有毒的蘑菇。据养蜂的老人说,就在这时候,另一个男人来了。老人说:这男人一直注意着这女人,三年里他常常出现在小土屋周围,出现在她所到之处,如影随形,躲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注视她。他希望看到她冷静下来,打定主意要等她终于去找那毒蘑菇时才走近她。现在他走近她,抓住她的手,烫人的目光投向她,像是要把她烫活过来。
在写作之夜,诗人l或者z的叔叔问:“他是谁?”
我想,他可能就是没有参加轮奸的那个狱卒。
写作之夜,养蜂的老人说:“对,就是那个狱卒,除了他还能是谁呢?”
诗人l或者z的叔叔,问:“他要干什么?”
养蜂的老人说:“他要娶她。”
诗人l或者z的叔叔,问:“他爱她?”
养蜂的老人问:“什么是爱?你说,什么是爱?”
养蜂的老人说:“他想和她在一起,就这样。他想娶她。”
葵花林里的女人想了一宿。一切都将永远一样:月夜、烛光、四季来风、百里虫鸣。那虫鸣声听久了,便与寂静相同,让人恐怖,感到自己埋葬在这隆隆不息的寂静里了,永远无法挣脱,要淹死在这葵林里面了。她试着叫了一声z的叔叔的名字,近处的虫鸣停止,再叫一声,远些的虫鸣也停止,连续地叫那名字,虫鸣一层层一圈圈地停下去。但是,如果停下来,一旦不叫他了,虫鸣声又一层层一圈圈地响开来,依旧无边的喧嚣与寂静。无法挣脱。毫无希望。她想了一宿,接受了那个狱卒的求婚。
131
z五岁那年,叔叔站在葵林边,望着那女人的家。
鸡啼犬吠,土屋柴门,农舍后面的天缓缓地褪色,亮起来。他看见一个男人从那家门里出来,在院子里喂牛,一把把铡碎的嫩草洒进食槽,老黄牛摇头晃脑,男人坐在食槽边抽烟,那男人想必就是她的丈夫。屋后的烟囱里冒出炊烟,向葵林飘来,让另一个男人也闻到了家的味道。
z的叔叔向葵林里退几步。
那个有家的男人走回屋里去,过了一会儿端了一大碗粥出来,蹲在屋门前“唏溜唏溜”地喝,一只狗和几只鸡走来看他喝,侧目期盼但一无所得。这时太阳猛地跳出远山,葵花都向那儿扭过脸去,葵叶上的露水纷纷闪耀。
z的叔叔蹲下,然后坐在葵花下湿润的土地上。
那个有家的男人喝饱了粥,把大碗放在窗台上,冲屋里说了一声什么,就去解开牛,扛起犁,吆喝着把牛赶出柴门,吆喝着一路如同歌唱,走进玫瑰色的早霞。
z的叔叔站起来,走几步,站到葵林边。
狗冲着他这边连声地嚷起来,农舍的门开了。
他想:躲,还是不躲?他想:不躲,看她怎样?
所以,那女人一出屋门就看见了他。
她看见葵林边站着一个男人,尚未看清他就已知道他是谁了。还能是谁呢?其实她早听见他来了。夜里,在另一个男人连绵不断的鼾声中,她已经分辨出他的脚步声了。那时她已经听见,一个熟悉的脚步声穿过葵林,穿过月色.穿过露水和葵花的香风,向她走来。
他看见她的肚子不同寻常地隆起来,又快要为别人生儿育女了。
他不躲避,目光直直地射向她,不出声。
她也不躲避,用自己的眼睛把他的目光全接过来,也不言语。
他想:看你说什么,怎么说?
她差不多也是这样想,想听见他的声音,听见他说话,想听他说什么,怎么说。
她想:要是你问我为什么不等你,那么你还要我吗?要是你还肯要我,我现在也敢跟你走。
她想:要是你骂我是叛徒,那你就把我杀了吧。那样最好,再好没有了,再没有什么比你把我杀了更好的了。
她想,但也许,他什么都不说。就怕他什么都不说
果然,他什么也没说,转身走进葵林。
时间在那沉默中走得飞快,朵朵葵花已经转脸向西,伫望夕阳了。
他们什么也没说。女人一动不动站在柴门前,望着男人走进葵林。像当年那个没有虫鸣的深夜一样,他又消失在层层叠叠的葵叶后面。葵林边,几只蜜蜂和蝴蝶,依旧匆匆或翩翩出没而已。
包围正在缩紧。不用说,有人来了。分明是有人来了。不止一个,不止几个,是一群,很显然是敌人来了,从四面而来。
惊慌的男人拉起女人跑。
软弱的女人瞬间明白,这是她应该献身的时候。很久以来她那浪漫的豪情中就写下了“献身”这两个字。
女人挣脱男人,匆忙向他嘱咐几句话,之后转身向另一个方向跑。男人一把没拉住她,她已经跑开了。纤柔的身体挂动得葵花叶子响,她有些伯,伸手安抚一下层层叠叠的葵叶,于是获得灵感,知道了这响声的妙用,这是能够拯救她的男人的响声呀,她便愈加放浪地跑起来,张开双臂,像一只在网中扑打的鸟抑或一条在池塘里乱蹦的鱼,她故意使葵花叶子如风如浪地喧嚣
她停住脚步听一听,男人似乎远了,敌人似乎近了,在小屋前放哨时的骄傲感于此时成倍地扩大。她怕男人走得还不够远,怕敌人来得还不够近,她站在那儿说起话来“呵,我是你的,我是你的,我从头到脚都是你的呀”从来想说而羞于说的话,现在终于说出口,感觉真好,这感觉无比美妙,她继续说下去“呵吻我,吻遍我吧,我永远都是你的你知道吗,哦,你随便把她怎么样吧那都是你的”她激动地呻吟,不断地说下去“呵,我的人呀,你多好,你多好看,你多么壮呵,你要我吧,你把我拿去吧,把我放在你的怀里,放在那儿,别丢了,和我在一起,永远,别丢了,别把我丢了”没有虫鸣的月光多么难得,没有虫鸣的葵林之夜千古难寻,养蜂的老人说过,那夜出奇的寂静,只有一个女人的话语,清清朗朗,在地上,在天上,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向日葵的每一片叶子上面。
没有虫鸣,一点儿也没有了。敌人近了,她知道。我相信那时候她未必是一个革命者,在那个时间里她只是一个恋人,一个炽烈的恋人或者:一个,疯狂的诗人。
枪声响起来了,乒乒乓乓四周都响起了枪声,有些子弹呼啸着从她的头顶上飞过,穿透葵叶,折断葵杆,打落葵花她竟一点儿也没怕,又跑起来,在月光下掀动得葵叶也在呼喊:“等等我,你等等我呀,我在这儿你拉我一把呀噢,你慢点儿吧,我跑不动啦不不,我不用你背我,不,我不用,我还行”喊声并不扩大,并不扩大到让远去的男人听见,只喊给来近了的敌人听,为敌人指引一条迷途,指向一个离开她的恋人越来越远的方向。到底是什么方向,没时间去想,她满怀激情地跑,跑在皓月星空之下,跑在绿叶黄花之中,跑在诗里,她肯定来不及去想:这也许真正是离开她的恋人越来越远的方向,从此数十年天各一方
我的想象可能太不实际,过于浪漫。成为叛徒的道路与通向理想的道路一样,五光十色奇诡木羁,可以想象出无穷无尽罂竹难书的样式。但这些故事,结尾都是一样,干篇一律。诗情在那儿注定无所作为,那是一片沙漠,或一眼枯井,如此而已,不给想象力留出任何空间。那儿不再浪漫,那儿真实、坚固,无边的沙砾或者高高的井壁而已。从古至今,对于叛徒,世界没有第二种态度,对叛徒的归宿不给予第二种想象。一个叛徒,如果不死,如果活着,除了被干夫所指万人唾骂之外没有第二种后果。人们一致认为,叛徒比敌人更可怕,更可憎恶,叛变是最可耻最可卑视的行为。对此,全人类的意见难得地一致。自从我睁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我回复一日地看它,一天又一天地走向它,试图接近它,谛听它的深处,但除去对叛徒的看法,迄今我没有发现再有什么事可以使全人类的意见如此统一。在这件事情上,没有持不同意见者,包括叛徒本人。所以,葵林深处那个女人的故事,不可能有第二种继续。就在她激情满怀,在葵林里说着跑着喊着伸开双臂兴风作浪之时,她已经死了。即便她不被敌人杀死,也不被“自己人”除掉,她也已经死了,在未来的时间里她只是一个叛徒,一个可增可恶可耻的符号,一种使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得以显现的背景比照。未来的时间对于她,只是一场漫长的弥留了。
126
敌人审问她,严刑拷打她,必然如此。听起来简单,但那不是电影中的模仿,是实实在在无止无休的折磨。无所不用其极的刑法,不让你死咬让你受的刑法,让你死去活来,让你天赋的神经仅仅为疼痛而存在。刑法间歇之时,进化了亿万年的血肉细胞尽职尽责地自我修复,可怜的神经却知道那不过是为又一次疼痛做的准备。疼痛和恐惧证明你活着,而活着,只是疼痛只是恐惧,只是疼痛和恐惧交替连成的时间。各种刑法,我不想(也不能)—一罗列,但那些可恶又可怕的东西在人类的史料中都有记载,可以去想象(人类在这方面的想象力肯定超过他们的承受力,因为这想象力是以承受力所不及为快意的),可以想象自己身历其一种或几种,尤其应该想象它的无休无止,
也许,敌人还要当众利光她的衣裳,让她在众人面前一丝不挂,让各种贪婪的眼睛狠亵她青春勃发的骨肉。、但这已不值一提,这与其他刑法相比并无特殊之处。狠亵如果不是经由勾引而是经由暴力,其实就只有很亵者而没有被狠亵者,有羞辱者而没有被羞辱者。
也许,狱卒们在长官的指使下会轮奸她?也许会的。但她无力反抗无法表达自己的意志,在她,已经没有了发任。她甚至没有特殊的恐惧,心已僵死心已麻木,只有皮肉的疼痛,那疼痛不见得比其他刑法更残酷。她不知道他们都是谁,感觉不到他们之间的差别,甚至辨认不出周围的嘈杂到底是什么声音,身体颠簸、颠簸她感到仿佛是在空茫而冷彻骨髓的大海上漂流所以对于她,贞操并没有被触动。
暴行千篇一律。罪恶的想象力在其极端,必定千篇一律。
(未来,我想只是在未来她成为叛徒之后,在生命漫长的弥留中,她才知道更为残酷的惩罚是什么。)
在千篇一律的暴行中,只有一件独特的事值得记住:她在昏迷之前感到,有一个人没有走近她,有一个狱卒没有参加进来,有个身影在众人狂暴之际默然离开。她在昏迷之前记住了那双眼睛,那双眼睛先是闭上,然后挤出人群,在扭歪的脸、赤裸的胳膊、腿、流汗的脊背、和狂呼怪叫之间挤开一条缝隙,消失不见。(这使我想到几十年后,少年z双唇紧闭,不声不响地走出山呼海啸般狂热的人群时的情景。)
127
葵花林里的那个女人,她确实有过一段英勇不屈的历史。
在那段时间里,家家户户不大在意地撕去了几页日历,葵花子多多少少更饱满了一些,气温几乎没有变化,葵花林里蜂飞蝶舞,昆虫们昼夜合唱激情毫不衰减,但她,在那段时间里仿佛度过了几个世纪。
我们可以想象她的煎熬,想象的时候我们顺便把身体在沙发上摆得更舒服些,我们会愤怒,我们会用颤抖的手去点一支烟,我们会仇恨一个黑暗的时代和一种万恶的制度。我们会敬佩那个女人,但,这是有条件的。如果葵花子多多少少饱满了一些之后,那女人走向刑场英勇赴死,那几天的不屈便可流芳百世,令我们感动令我们缅怀。但如果气温几乎没有变化,那个女人终于经受不住折磨经受不住死的恐吓而成为叛徒,那几个世纪般的煎熬便付之东流在历史中不留任何痕迹。历史将不再记起那段时间。历史无暇记住一个人的苦难,因为,多数人的利益和欲望才是历史的主人。
历史不重过程,而重结果。结果是,她终于屈服,终于说出她并不愿意说的秘密,说出了别人让她知道但不让她说的那些秘密。她原以为她会英勇不屈到底,她确实有过那么一段颇富诗情画意的暂短历史,但酷刑并不浪漫,无尽无休的生理折磨会把诗情画意消灭干净。
何况世界还备有一份过于刁钻的逻辑:如果所有人都能英勇不屈,残暴就没有意义了;残暴之所以还存在,就因为人是怕苦怕疼怕死的。听说,什么也不怕的英雄是有的,我常常在钦佩他们的同时胆战心寒。在残暴和怯弱并存的时间,英雄才有其意义。“英雄”这两个字要保留住一种意义,保留的方法是:再创造出两个字——“叛徒”
她成了叛徒。或者说,成了叛徒的一个女人恰好是她,是葵花林里的那个女人。这使另外的人,譬如我,为自己庆幸。那些酷刑,在其灭亡之后使我愤怒,在其畅行时更多地让我庆幸——感谢命运,那个忍受酷刑和那个忍受不住酷刑的人,刚好都不是我。
几十年中很多危险的时刻,我记得我都是在那样的庆幸中走过来的。比如在那个八月我的奶奶被送回老家的时候,比如再早一些,当少年wr不得不离开母亲离开家乡独自去远方的时候,我就已经见过我阴云密布的心在不住地庆幸,在小心翼翼地祈祷恶运不要降临于我。
128
葵花林里的女人成了叛徒,这不是冤案这是事实。
一种可能是,面对死的威胁,她没能有效地抵制生的欲望。她还没来得及找到——不,不是找到,是得到——她还未及得到一条途径,能够使她抵挡以至放弃生的欲望。这途径不是找到的。没有人去专门去找它,这途径只能得到。有三种境界能够得到它。一是厌世;她没有,这很简单,没有就是没有,不能使她有。二是激情,凭助激情;比如说在那个没有虫鸣的葵林之夜,在敌人的枪声中她毫无惧色,要是敌人的子弹射中了她,她便可能大义凛然地死去,但是那机会错过了,在葵籽更为饱满了的那些日子里,敌人留给她很多时间来面对死亡。三是坚强的意志,把理想和意志组成的美德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她不行,不行就是不行,有的人行有的人不行,葵花林里的这个女人恰恰不行,她也许将来能行,但当时她不行。她贪生怕死。虽然每个人都有生的欲望和生的权利,但在葵林故事里,在葵林故事并不结束的时间和空间里,贪生怕死注定是贬意的、可耻的,是无可争辩的罪行。
贪生怕死——今天,至少我们可以想一想它的原因了。
也许是因为她还想着她的恋人,想着他会回来,想着要把她的地址写在小土屋的墙上,想着如果他回来,在葵花林里找不到她,他会怎样想着他终于有一天回来了,她要把自己交到他的怀里,她还没有闻够那个男人的气味儿,没看够那张英武的脸,没有体会够与他在一起的快乐和愁苦,没有尝够与那个结实的体魄贴近时的神魂飞荡
当然也可能非常简单,仅仅因为她对虚无或对另一种存在充满恐惧,对死,有着无法抵挡的惧怕。
再有一种可能是,她无能权衡利弊,无能在两难中比较得失。比如说,敌人把她的亲人也抓了来(我们听说过很多很多这类“株连”的事),把她的母亲和妹妹抓了来,威胁她,如果她不屈服,她的母亲和妹妹也要有她一样的遭遇。那时候她没能够想到人民、更多的人的长远利益、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方向,就像她没有得到拒绝生的方法一样,她也没有找到在无辜的人民和无辜的亲人之间作出取舍的方法,没有找到在两个生命的苦难与千万人的利益之间作出选择的逻辑。看着母亲,看着妹妹,两个活生生的性命,真实的鲜血和号叫,她的理智明显不够。或者是智力,人的智力于此时注定不够。我常想,如果是我,如果我是她呢我怎么办?怎么选择?我能想到的唯一出路是死,我去死,不如自己先去死,一死了之,把后果推给虚无,把上帝的难题还给上帝。但是,如果万恶的敌人不让你先死呢?你不能一死了之呢?你必须作出选择呢?我至今找不到答案。两个亲人两个鲜活的性命真真切切在她眼前,她选择了让她们活下去让她们免受折磨为她们,葵花林里的那个女人说出了秘密。
当然还可以有很多种设想,无比的浪漫,但无比的浪漫必要与无比的现实相结合。
129
z的叔叔第一次回到老家,差不多可以算是没有见到他当年的恋人。他走进葵花林,找到了当年那间小土屋。小屋很破败了,像是多年没有人用过的样子。在那小土屋的墙上,没有她的地址,没有她留下的话,没有她的一点点痕迹。一切都与当年一样:太阳,土地,蜂飞蝶舞,无处不在的葵花的香风,和片刻不息的虫鸣。好像他不曾离开,从未离开过。蜜蜂还是那些蜜蜂?蝴蝶也还是那些蝴蝶?无从分辩。它们没有各自的姓名,它们匆匆地或翩翩然出现,又匆匆地或翩翩然消失,完全是它们祖辈的形象和声音。葵花,照旧地发芽、长大、开花,黄色的灿烂的花瓣,绿色的层叠的叶子,世世代代数不尽的葵花可有什么不同么?太阳和土地生养它们,毁灭它们,再生养它们它们是太阳的功能?是土地的相貌?还是它们自己呢?虫鸣声听久了,便与寂静相同,让人不安,害怕自己被淹没在这轰隆隆的寂静里再也无法挣脱。太阳渐渐西沉,葵林里没有别人来,看样子不会有谁来了。仿佛掉进了一本童话书,童话中一个永恒的情节,一个定格的画面。小时候我看过一本童话书,五彩的图画美丽而快乐,我不愿意把书合起来,害怕会使他们倍受孤寂之苦。z的叔叔试着叫了一声那个纤柔的名字,近旁的虫鸣停下来,再叫两声,更远一点儿的虫鸣也停下来。有了一点儿变化,让人松一口气。他便更大声些,叫那纤柔的名字,虫鸣声一层一层地停下去,一圈一圈地停下去。
晚风吹动葵叶,忽然他看见一个字,一张葵叶的背面好像有一个字。他才想起与她的另一项约定,因为小土屋并未拆除,他忽略了那一项约定。
他走过去把那张葵叶翻转,是个“我”字。再翻转一张,是个“不”字。再翻转一张,是“等”字。继续翻找,是:“叛”、“再”、“是”、“你”、“徒”、“要”没了。再没了。
他把有字的叶子都摘下来,铺在地上,试图摆成一句话。但是,这九个字,可以摆成好几句话:
1我是叛徒,你不要再等。
2你是叛徒,我不要再等。
3我不是叛徒,你要再等。
4你不是叛徒,我要再等。
就不能摆成别的话么?
太阳沉进葵林,天黑了。
他摸着那些叶子,怀疑它们是不是真的。
至少,在月光下,那些叶子还可以再摆成两句话:
5你我是叛徒,不要再等。
6你我不是叛徒,要再等。
130
养蜂老人告诉z的叔叔,那女人昨天——或三天前,或一个月前,总之在z的叔叔回来之前,在符合一个浪漫故事所需要的时刻——已同另一个男人成亲。
葵花林里的女人从狱里出来,到那小土屋去,独自一人在那儿住了三年。葵林,在三年里一如在千百年里,春华秋实周而复始,产生的葵子和蜂蜜销往各地,甚至远渡重洋。她一天天地等待z的叔叔回来,等候他的音讯。她越来越焦躁不安,有多少话要对他说呀,简直等不及,设想着如何去找他。当然没处去找,不知他在何方。她向收购蜂蜜的商贩们打听,听商贩们说外面到处都在打仗,烽火连天。没人知道他在哪个战场。
焦躁平息一些,她开始给男人写信。据养蜂的老人说:一个年轻的女人,在葵花的香风中默默游荡,在葵林的月色里,在蜂飞蝶舞和深远辽阔的虫鸣中,随处坐下来给远方的男人写信。据养蜂的老人说:在向日葵被砍倒的季节里,在收尽了葵花的裸土上,一个女人默默游荡,她随时趴下来,趴在土地上,给不知在何方的那个男人写信。用眼泪,而后用誓言,用回忆和祈盼,给那男人写信。她相信不管他在哪个战场上,他必定活着,必定会回来,那时候再把这些信给他看吧。
这样,她平平安安地过了一年。据养蜂的老人说:敌人认为她已经没用了,自己人呢所谓自己人呢,相信她大概是疯颠了,战争正打得火热胜利就在眼前,顾不上去理会一个疯子。于是她过得倒也太平。春天,又一代葵花子埋进土里,她才冷静下来,葵子发芽、长大、开花,黄色的灿烂的花瓣,绿色的层叠的叶子,这女人才真正冷静了。她忽然醒悟,男人不管在哪个战场上,他必定活着,他必定回来,但必定,他不会再要她了,他不会再爱一个叛徒。她是叛徒,贪生怕死罪恶滔天。她就是这样的叛徒,毫无疑问,铁案如山。这时她才看清自己的未来。看清了叛徒的未来,和未来的长久。据养蜂的老人说:此后那女人,她不再到处游荡,白天和黑夜都钻在那间小土屋里,一无声息。就像无法挣脱葵林里轰隆隆的寂静,她无法挣脱叛徒的声名,无法证明叛徒应该有第二种下场,只能证明:那个男人会回来,但不会再要她。
就在我的生命还无影无踪的时候,1949年,我的生命还未曾孕育的时候,这世界上已经有一个女人开始明白:未来,只是一场漫长的弥留。
革命的枪炮声越来越近,捷报频传,收购葵子和蜂蜜的商贩们把胜利的消息四处传扬。夏天的暴雨之后,女人从那小土屋里出来,据养蜂的老人说,只有这时候她出来,认真地在葵林里捡蘑菇。据养蜂老人说:这葵林里有一种毒蘑菇,不用问,她必是在找那东西,她还能找什么呢?据养蜂老人说:见有人来了,不管是谁来了,她就躲起来,躲在层叠的葵叶后面,也可能失魂落魄地跑回小土屋。
她躲起来看外面的人间,这时候她抑或我,才看到了比拷打、羞辱、轮奸更为残酷的惩罚:歧视与孤独。
最残酷的惩罚,不是来自野兽而是来自人。歧视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亲人。孤独,不是在空茫而寒冷的大海上只身漂流,而是在人群密聚的地方,在美好生活展开的地方——没有你的位置。也许这仍然不是最残酷的惩罚,最残酷的惩罚是:悔恨,但已不能改变(就像时间不可逆转)。使一个怕死的人屈服的惩罚不是最残酷的惩罚,使一个怕死的人想去寻死的惩罚才是最残酷的惩罚。
她在雨后的葵林里寻找那种有毒的蘑菇。据养蜂的老人说,就在这时候,另一个男人来了。老人说:这男人一直注意着这女人,三年里他常常出现在小土屋周围,出现在她所到之处,如影随形,躲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注视她。他希望看到她冷静下来,打定主意要等她终于去找那毒蘑菇时才走近她。现在他走近她,抓住她的手,烫人的目光投向她,像是要把她烫活过来。
在写作之夜,诗人l或者z的叔叔问:“他是谁?”
我想,他可能就是没有参加轮奸的那个狱卒。
写作之夜,养蜂的老人说:“对,就是那个狱卒,除了他还能是谁呢?”
诗人l或者z的叔叔,问:“他要干什么?”
养蜂的老人说:“他要娶她。”
诗人l或者z的叔叔,问:“他爱她?”
养蜂的老人问:“什么是爱?你说,什么是爱?”
养蜂的老人说:“他想和她在一起,就这样。他想娶她。”
葵花林里的女人想了一宿。一切都将永远一样:月夜、烛光、四季来风、百里虫鸣。那虫鸣声听久了,便与寂静相同,让人恐怖,感到自己埋葬在这隆隆不息的寂静里了,永远无法挣脱,要淹死在这葵林里面了。她试着叫了一声z的叔叔的名字,近处的虫鸣停止,再叫一声,远些的虫鸣也停止,连续地叫那名字,虫鸣一层层一圈圈地停下去。但是,如果停下来,一旦不叫他了,虫鸣声又一层层一圈圈地响开来,依旧无边的喧嚣与寂静。无法挣脱。毫无希望。她想了一宿,接受了那个狱卒的求婚。
131
z五岁那年,叔叔站在葵林边,望着那女人的家。
鸡啼犬吠,土屋柴门,农舍后面的天缓缓地褪色,亮起来。他看见一个男人从那家门里出来,在院子里喂牛,一把把铡碎的嫩草洒进食槽,老黄牛摇头晃脑,男人坐在食槽边抽烟,那男人想必就是她的丈夫。屋后的烟囱里冒出炊烟,向葵林飘来,让另一个男人也闻到了家的味道。
z的叔叔向葵林里退几步。
那个有家的男人走回屋里去,过了一会儿端了一大碗粥出来,蹲在屋门前“唏溜唏溜”地喝,一只狗和几只鸡走来看他喝,侧目期盼但一无所得。这时太阳猛地跳出远山,葵花都向那儿扭过脸去,葵叶上的露水纷纷闪耀。
z的叔叔蹲下,然后坐在葵花下湿润的土地上。
那个有家的男人喝饱了粥,把大碗放在窗台上,冲屋里说了一声什么,就去解开牛,扛起犁,吆喝着把牛赶出柴门,吆喝着一路如同歌唱,走进玫瑰色的早霞。
z的叔叔站起来,走几步,站到葵林边。
狗冲着他这边连声地嚷起来,农舍的门开了。
他想:躲,还是不躲?他想:不躲,看她怎样?
所以,那女人一出屋门就看见了他。
她看见葵林边站着一个男人,尚未看清他就已知道他是谁了。还能是谁呢?其实她早听见他来了。夜里,在另一个男人连绵不断的鼾声中,她已经分辨出他的脚步声了。那时她已经听见,一个熟悉的脚步声穿过葵林,穿过月色.穿过露水和葵花的香风,向她走来。
他看见她的肚子不同寻常地隆起来,又快要为别人生儿育女了。
他不躲避,目光直直地射向她,不出声。
她也不躲避,用自己的眼睛把他的目光全接过来,也不言语。
他想:看你说什么,怎么说?
她差不多也是这样想,想听见他的声音,听见他说话,想听他说什么,怎么说。
她想:要是你问我为什么不等你,那么你还要我吗?要是你还肯要我,我现在也敢跟你走。
她想:要是你骂我是叛徒,那你就把我杀了吧。那样最好,再好没有了,再没有什么比你把我杀了更好的了。
她想,但也许,他什么都不说。就怕他什么都不说
果然,他什么也没说,转身走进葵林。
时间在那沉默中走得飞快,朵朵葵花已经转脸向西,伫望夕阳了。
他们什么也没说。女人一动不动站在柴门前,望着男人走进葵林。像当年那个没有虫鸣的深夜一样,他又消失在层层叠叠的葵叶后面。葵林边,几只蜜蜂和蝴蝶,依旧匆匆或翩翩出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