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危险的移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她实际上已经睡好了。
坐下。
吴运韬说:“我想了一下,咱们这事,恐怕还得加强一下力量,所以我又把苏北请来了。”他指指苏北“这是苏北。”
卢荻老人和善地看着苏北,说:“给你们添多少麻烦。”
“苏北是我们的编辑室主任。他是一个作家。”
“哦!”老人笑起来“还来了一个作家!”
然后,话题就转到了正在进行的工作上。当时的工作还处在这样的阶段:用提问题的方式对老人经历上的空白点做一些弥补。苏北已经在金超他们包的蓟城饭店三十二层那个房间里参加过一次讨论。采访工作是金超和师林平做的。
“小金和小师怎么没来?”
“他们没来。”吴运韬说。
苏北打量客厅。房子很大很高,客厅和餐厅之间有一个隔断,然后是厨房。
餐厅里摆着一只巨大的白色冰箱,陈旧的餐桌上放着一些碗碟,也许里面有饭菜,客厅里都可以闻到气味。餐厅左面有两个房间,其中一间是老人的书房;客厅右侧靠门的地方,还有一个房间,保姆小王的寝室。小王给客人沏茶以后,就回到她的房间里面去了。从客厅可以推断,这幢房子的内墙涂的都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的大白粉,所有门窗用的都是棕红色的调和漆。
客厅很大,靠窗的地方摆了两盆龟背竹,繁茂的叶片上落满了灰尘,龟背竹旁边有一个陶质鱼缸,里面的金鱼缓缓地游着。一只高几上,有两盆蝴蝶兰,亭亭玉立,煞为惹眼。通向后面的门窗都关闭着,这个角落被封闭成了小小的温室,一些不知名的蔓生植物攀援到了窗户上,客厅里光线很暗,房顶上吊的四十瓦日光灯管,也不足以营造较为舒适的光亮环境,感觉很压抑。
客厅墙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装饰,只挂着一个三十厘米见方的画框,画框没有玻璃,里面贴着一张油画印刷品,画的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站在伏尔加河边向远方眺望,他身后是河、小木船、几个随行人员、一个船夫和浓云密布的铅灰色天空。画框下面,是一只书橱,书橱里面书不多,都是反映我党我军战斗历程的纪实性作品。
吴运韬和卢荻正在谈老人经历中的一件事情。卢荻用八十岁老人特有的嗓音说,那时候她心里想的就是革命,就是要打倒国民党。吴运韬随声附和,不时对老人说错了的细节或又返回去说一遍的情节做一些矫正,以便保持谈话的逻辑性。苏北忽然想到,金超和师林平把老人的叙述变为有线索可寻的一个人革命历程的纪录有多么不容易。
(3)
卢荻老人说:“小康总是不放心。其实有什么不放心的?我的身体又没什么问题我都想好了,你们要是不陪我去,我就自己去。”
吴运韬笑起来,说:“您怎么能自己去?”
“我怎么不能自己去?就是小康多事,要不然我早走了”
在这以前苏北已经听吴运韬说有可能陪老人到q省她出生和工作过的地方去看一下。当时苏北以为吴运韬出于写作上的需要做这种安排的。“您看这样好不好?”吴运韬用哄孩子的语气说“这事,我再和小康商量一下,让小康拿意见,他要是同意,我们就走。”
“你跟他说说。我的身体没问题。”
其实,她见到邱小康的机会比吴运韬多得多,吴运韬应承下这件事的难度,并不在于这事有多么难办,而在于他没有和邱小康见面的机会———那时候他还没有邱小康家里的电话,如果他要见邱小康,还要通过z部办公厅的安排,虽然最近他和邱小康的秘书左强吃过一顿饭,左强拍着他的肩膀说:“运韬,都是哥们,有事你说话。”
他还从来没有通过办公厅或左强约见过邱小康。但是,现在他要见邱小康毕竟要比没有为老人写书之前容易多了,所以他敢于应承下来。
整个谈话期间,苏北都没多说什么。他默默地看着满头白发的老人,在想这个人身后拖带的长长的历史。他敬重她,不仅仅因为她的历史,还有这屋子里的陈设,她像孩子一样天真无瑕的性格仿佛污浊的空间吹过了一阵清风,让你对这一切都感到很新奇。
从卢荻老人那里出来,坐在车上,吴运韬的意念都在老人提出的去不去q省的问题上。他不发一言,在想怎样和邱小康见面,直接请示这个问题。苏北看着街道上的车水马龙,深感世界之丰富多彩。
回北京以后,他的生活过于内省了,他有意收缩了自己的社会交往面,他企望过一种平静的内心生活。这种生活很好,但是它的一个副作用是空间狭小,有喘不上气来的感觉。他决定全身心投入到为卢荻老人写作报告文学中去。
也许是卢荻老人亲自和邱小康说了,吴运韬在带苏北去看她的第三天就接到了邱小康从家里打来的电话。
“你看,老太太就是这么个脾气,她想干的事情,谁也拦不住。这样吧,你们就陪老太太去一下。人,我看不一定多,三四个就行了。我和当地打一声招呼”
吴运韬说:“行行行。”
放下电话以后,吴运韬马上到卢荻那里去了一趟,商量走的事情。
老人喜出望外,就像要出行的孩子。吴运韬原本打算十天以后再走,他可以安排一下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但是老人坚持马上就走,最后商定五天以后。吴运韬盘算了一下,时间已经相当紧了。回到中心,他马上开始对事情做出安排。
临走的前三天,吴运韬才最终决定了参加这次行动的人选:金超、师林平、苏北、郑九一、沈然。他把他们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会,说了一下前后情形。
“我们大后天走,”吴运韬说“这样你们可以把手里的工作安排一下怎么样?没有什么问题吧?”
金超和师林平都说:“没问题。”意思是随时都可以走。在这件出乎预料的事情面前,他们暗暗感到惊喜,心里强烈感受到一种庄严感。实际上,要陪同卢荻老人到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去“采访”这件事,已经在他们中间传好几天了。
沈然没想到会叫她参与这件事。吴运韬主持工作以后,尽管知道沈然因为其丈夫谢东方的关系是一个不能小觑的人物,但是由于她和夏乃尊、徐罘接触较多,心底里对沈然总是有所提防。沈然自己也知道,她不是吴运韬核心圈子里的人。她曾经对李天佐说:“一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呆太久”她的意思是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很多不该知道的事情“你看老吴现在用的人,不都是新来的吗?”
李天佐说:“远道的和尚会念经。”
沈然现在还不知道让她加入到念经班子里仅仅是吴运韬一时需要———她已经知道她的任务是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还是预示着别的什么她想不出所以然,但是她心情很好,她尽力使自己在外表上显得很平静,说她没问题。
苏北也表态说没问题。惟一有问题的是郑九一。他父亲最近患中了风,离不开人。吴运韬说:“行,那你就留下来。”其实,父亲中风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手里的一套有利可图的项目正运作在火候上,无法离开。他对写报告文学这件事本来就不感兴趣,有这样一个机会,他正好可以退出来。从此,写作小组里就没有了郑九一这个人。人就是这样在生活中为自己确立位置的,位置一旦确立,要改变很难很难。对此,郑九一五年以后才真正有所感悟。
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暂时由富烨代理,金超等人也都指定各自部门的临时召集人。走的时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人互相打听他们去干什么?李天佐怀着妒意恨恨地看着感觉良好的金超等人。为卢荻老人写作报告文学成为公开的秘密之后,李天佐说:“这几个人都是什么货?写过东西没有?”
李天佐时不时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歌,东方文化出版中心除了吴运韬之外没有人知道苏北是作家,所以,人们都认为李天佐是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第一支笔。谁听说过金超写过东西?谁听说过师林平写过东西?谁听说苏北和郑九一写过东西?没人听说过。但是,半年前吴运韬把金超、师林平和郑九一召集到一起的时候曾经说过:“东西都是没写过东西的人写出来的,写过东西的人未必能写出东西。”
(4)
有了这个逻辑,人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呢?
说她实际上已经睡好了。
坐下。
吴运韬说:“我想了一下,咱们这事,恐怕还得加强一下力量,所以我又把苏北请来了。”他指指苏北“这是苏北。”
卢荻老人和善地看着苏北,说:“给你们添多少麻烦。”
“苏北是我们的编辑室主任。他是一个作家。”
“哦!”老人笑起来“还来了一个作家!”
然后,话题就转到了正在进行的工作上。当时的工作还处在这样的阶段:用提问题的方式对老人经历上的空白点做一些弥补。苏北已经在金超他们包的蓟城饭店三十二层那个房间里参加过一次讨论。采访工作是金超和师林平做的。
“小金和小师怎么没来?”
“他们没来。”吴运韬说。
苏北打量客厅。房子很大很高,客厅和餐厅之间有一个隔断,然后是厨房。
餐厅里摆着一只巨大的白色冰箱,陈旧的餐桌上放着一些碗碟,也许里面有饭菜,客厅里都可以闻到气味。餐厅左面有两个房间,其中一间是老人的书房;客厅右侧靠门的地方,还有一个房间,保姆小王的寝室。小王给客人沏茶以后,就回到她的房间里面去了。从客厅可以推断,这幢房子的内墙涂的都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的大白粉,所有门窗用的都是棕红色的调和漆。
客厅很大,靠窗的地方摆了两盆龟背竹,繁茂的叶片上落满了灰尘,龟背竹旁边有一个陶质鱼缸,里面的金鱼缓缓地游着。一只高几上,有两盆蝴蝶兰,亭亭玉立,煞为惹眼。通向后面的门窗都关闭着,这个角落被封闭成了小小的温室,一些不知名的蔓生植物攀援到了窗户上,客厅里光线很暗,房顶上吊的四十瓦日光灯管,也不足以营造较为舒适的光亮环境,感觉很压抑。
客厅墙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装饰,只挂着一个三十厘米见方的画框,画框没有玻璃,里面贴着一张油画印刷品,画的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站在伏尔加河边向远方眺望,他身后是河、小木船、几个随行人员、一个船夫和浓云密布的铅灰色天空。画框下面,是一只书橱,书橱里面书不多,都是反映我党我军战斗历程的纪实性作品。
吴运韬和卢荻正在谈老人经历中的一件事情。卢荻用八十岁老人特有的嗓音说,那时候她心里想的就是革命,就是要打倒国民党。吴运韬随声附和,不时对老人说错了的细节或又返回去说一遍的情节做一些矫正,以便保持谈话的逻辑性。苏北忽然想到,金超和师林平把老人的叙述变为有线索可寻的一个人革命历程的纪录有多么不容易。
(3)
卢荻老人说:“小康总是不放心。其实有什么不放心的?我的身体又没什么问题我都想好了,你们要是不陪我去,我就自己去。”
吴运韬笑起来,说:“您怎么能自己去?”
“我怎么不能自己去?就是小康多事,要不然我早走了”
在这以前苏北已经听吴运韬说有可能陪老人到q省她出生和工作过的地方去看一下。当时苏北以为吴运韬出于写作上的需要做这种安排的。“您看这样好不好?”吴运韬用哄孩子的语气说“这事,我再和小康商量一下,让小康拿意见,他要是同意,我们就走。”
“你跟他说说。我的身体没问题。”
其实,她见到邱小康的机会比吴运韬多得多,吴运韬应承下这件事的难度,并不在于这事有多么难办,而在于他没有和邱小康见面的机会———那时候他还没有邱小康家里的电话,如果他要见邱小康,还要通过z部办公厅的安排,虽然最近他和邱小康的秘书左强吃过一顿饭,左强拍着他的肩膀说:“运韬,都是哥们,有事你说话。”
他还从来没有通过办公厅或左强约见过邱小康。但是,现在他要见邱小康毕竟要比没有为老人写书之前容易多了,所以他敢于应承下来。
整个谈话期间,苏北都没多说什么。他默默地看着满头白发的老人,在想这个人身后拖带的长长的历史。他敬重她,不仅仅因为她的历史,还有这屋子里的陈设,她像孩子一样天真无瑕的性格仿佛污浊的空间吹过了一阵清风,让你对这一切都感到很新奇。
从卢荻老人那里出来,坐在车上,吴运韬的意念都在老人提出的去不去q省的问题上。他不发一言,在想怎样和邱小康见面,直接请示这个问题。苏北看着街道上的车水马龙,深感世界之丰富多彩。
回北京以后,他的生活过于内省了,他有意收缩了自己的社会交往面,他企望过一种平静的内心生活。这种生活很好,但是它的一个副作用是空间狭小,有喘不上气来的感觉。他决定全身心投入到为卢荻老人写作报告文学中去。
也许是卢荻老人亲自和邱小康说了,吴运韬在带苏北去看她的第三天就接到了邱小康从家里打来的电话。
“你看,老太太就是这么个脾气,她想干的事情,谁也拦不住。这样吧,你们就陪老太太去一下。人,我看不一定多,三四个就行了。我和当地打一声招呼”
吴运韬说:“行行行。”
放下电话以后,吴运韬马上到卢荻那里去了一趟,商量走的事情。
老人喜出望外,就像要出行的孩子。吴运韬原本打算十天以后再走,他可以安排一下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但是老人坚持马上就走,最后商定五天以后。吴运韬盘算了一下,时间已经相当紧了。回到中心,他马上开始对事情做出安排。
临走的前三天,吴运韬才最终决定了参加这次行动的人选:金超、师林平、苏北、郑九一、沈然。他把他们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会,说了一下前后情形。
“我们大后天走,”吴运韬说“这样你们可以把手里的工作安排一下怎么样?没有什么问题吧?”
金超和师林平都说:“没问题。”意思是随时都可以走。在这件出乎预料的事情面前,他们暗暗感到惊喜,心里强烈感受到一种庄严感。实际上,要陪同卢荻老人到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去“采访”这件事,已经在他们中间传好几天了。
沈然没想到会叫她参与这件事。吴运韬主持工作以后,尽管知道沈然因为其丈夫谢东方的关系是一个不能小觑的人物,但是由于她和夏乃尊、徐罘接触较多,心底里对沈然总是有所提防。沈然自己也知道,她不是吴运韬核心圈子里的人。她曾经对李天佐说:“一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呆太久”她的意思是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很多不该知道的事情“你看老吴现在用的人,不都是新来的吗?”
李天佐说:“远道的和尚会念经。”
沈然现在还不知道让她加入到念经班子里仅仅是吴运韬一时需要———她已经知道她的任务是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还是预示着别的什么她想不出所以然,但是她心情很好,她尽力使自己在外表上显得很平静,说她没问题。
苏北也表态说没问题。惟一有问题的是郑九一。他父亲最近患中了风,离不开人。吴运韬说:“行,那你就留下来。”其实,父亲中风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手里的一套有利可图的项目正运作在火候上,无法离开。他对写报告文学这件事本来就不感兴趣,有这样一个机会,他正好可以退出来。从此,写作小组里就没有了郑九一这个人。人就是这样在生活中为自己确立位置的,位置一旦确立,要改变很难很难。对此,郑九一五年以后才真正有所感悟。
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工作暂时由富烨代理,金超等人也都指定各自部门的临时召集人。走的时候,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人互相打听他们去干什么?李天佐怀着妒意恨恨地看着感觉良好的金超等人。为卢荻老人写作报告文学成为公开的秘密之后,李天佐说:“这几个人都是什么货?写过东西没有?”
李天佐时不时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歌,东方文化出版中心除了吴运韬之外没有人知道苏北是作家,所以,人们都认为李天佐是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第一支笔。谁听说过金超写过东西?谁听说过师林平写过东西?谁听说苏北和郑九一写过东西?没人听说过。但是,半年前吴运韬把金超、师林平和郑九一召集到一起的时候曾经说过:“东西都是没写过东西的人写出来的,写过东西的人未必能写出东西。”
(4)
有了这个逻辑,人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