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迟子建作品精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零时,我想同其他的时刻边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区别。也许一个婴儿出生了,而另一个老人却死亡了。有的国家被白雪笼罩,而有的则被洪水围困。某一朵花静悄悄地开了,而某一棵树却在雷电声中訇然倒下。河流不会因为新世纪的到来而改变方向,它依然会在淤满泥沙的旧河床中无波地流动;房屋如果不受地震、火灾和龙卷风等等的威胁,也依然会在这个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负载着人类千奇百怪的梦境。新世纪在零点钟声清寂地落下后迎头而来,我想不会有人看见它头顶的曙光,因为那时对自然来讲是最沉重和黑暗的时刻。

    时间绝对不会因为二十世纪的完结而脱胎换骨,它该如何循序渐进地走下去就如何走下去。我们一觉醒来,发现二十一世纪同昨日的二十世纪没有什么具体的区别,依然是陈旧的阳光照着古老的街道,卖早点的人也同以往一样眼角淤着眼屎呵欠连天地炸油条。菜摊儿前的妇女提着形形色色的菜篮子在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心,而餐桌前的孩子则像雏燕一样等待家长把饭喂到他们口中。

    二十一世纪就在一片庸碌声中平凡地开始了。你别指望在那个世纪之交会有数百条彩虹横空出世令你惊喜不已,也不必担心像某些预言家所讲的那样会面临灭顶之灾。地球和人类在我看来都是很皮实的东西,虽然有陨石雨、战争、饥荒、瘟疫等等不间断地折磨他们,但他们总是能够找到战胜和消解它们的方式。他们自身有着强大的免疫力。这种巨大的存在是不可抗拒的。所以我从不担心二十一世纪会像出现了病毒的计算机中的资料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它肯定会如期来临。

    像我这样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人,基本上是把半辈子扔给了二十世纪,而另外的半辈子则会在二十一世纪上奔波。从我出生时起,世界就早已形成了。它轮廓分明,井然有序。人们生病了去医院,该上学了去学校,缺柴米油盐了去粮店,犯罪了去蹲监狱,看破红尘的人踏入寺庙,仿佛一切都已约定俗成。早已有人发明了汽车、飞机、电话等等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使我们的出行和联络变得极为方便。任何一座房屋都有电灯的照耀,随之产生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吸尘器等等靠电为人类提供娱乐和舒适生活的工具。你几乎不用动什么脑筋,就可以安然地进入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一切都是现成的,使你没有思考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

    我开始逐渐懂得国家有别,国与国之间以政治的名义又划分出了几个世界。至于国家内部的政治也是错综复杂的,所以战争既有世界大战也有国家内战。至于经济,它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最关注的话题,而直接带动经济腾飞的科学技术也备受重视。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主宰人的精神生活,所以它不知不觉地已经渗透到政治、军事、上层建筑等诸多领域。而文化艺术发展到今天,仿佛最辉煌的时刻已经过去,无数的艺术大师像群星一样闪烁在茫茫夜空中,使我们只有顶礼膜拜的份。就我的狭窄视野和生存状况来看,建筑有了中世纪欧洲各国那些著名的大教堂就已经算是登峰造极了。而音乐有了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就够了。至于绘画,梵高一个人就把激情的表达推到了顶点。而文学,东方有了川端康成、西方有了福克纳也足以使黯淡的天空为之一亮。

    这个世界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走着,以至于我常怀疑在它的深处埋藏着巨大的阴谋。我们的一切仿佛都已经被预定了,到处都是秩序和法则,你无法使自身真正摆脱羁绊而天马行空。所以在现实社会中,你若内心拥有自由的情感,无疑是把苦难之水倾在自己的头上。这世界需要的仿佛只是木偶,只有这样你才能毫无伤害地平静走完一生。你若对这个世界问询多了,它便会给你致命的一击。尼采是问得太多了,所以他发疯了;梵高也问多了,他亲手割下了自己的耳朵作为代价;贝多芬也问多了,所以最后让旋律诀别了他,使他失聪而坠入一个强大的寂静的空间。还有海明威、三岛由纪夫等等,他们干脆把自己的命也问进去了。然而正是这些人,使我觉得这世界还能让人活下去。

    文化艺术是靠想象力的支撑才得以发展的。想象诞生了数不清的神话和传说,使我们觉得在嘈杂的生存空间里有隐隐的光带在闪闪烁烁而令人倍觉温暖。然而现在,神话和传说却难以诞生了,那些自诩为神话的东西让人嗅到的却是一股浊重的膏药味。我怀疑人类的想象力正在逐渐萎缩。同一模式的房屋、冷漠的生存空间、机械单调的生活内容,大约都是使想象力蜕化的客观因素。房屋越建越稠密,青色的水泥马路在地球上像一群毒蛇一样四处游走,使许多林地的绿色永远窒息于它们身下。我们喝着经过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吃着经过化肥催化而长成的饱满却无味的稻米,出门乘坐喷出恶臭尾气的公共汽车。我们整天无精打采,茫然无从。这种时刻,想象力注定是杳如黄鹤,一去不回。高科技的发展在使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极为方便和舒适的同时,也在静悄悄地扼杀了人的激情。如果激情消逝了,人也就不会再有幻想和回忆,也许在新世纪的生活中,我们的周围会越来越缺乏尘土的气息,我们仿佛僵尸一样被泡在福尔马林中,再没有如烟往事可以拾取,那该多么可悲。

    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总是心怀警惕。文明有时候是个隐形杀手。当我们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而战战兢兢地与文明接近时,人适应大自然的能力也在不同程度地下降。战争是和平的敌人,但谁能否认在战争的硝烟中诞生了无数动人的故事,而在和平生活中人们却麻木不仁?更可怕的还是道德。我们所接受的道德观基本是以伪君子的面目出现的,它无视人内心最为自由而人道的情感,而衣冠楚楚的人类却视其为美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多么畸形,可它居然被演绎成爱情的典范。而最近轰动一时的廊桥遗梦,其实也无非是对传统道德观的一次最积极的维护。道德阻碍了情感的融合,人解决不了这个矛盾,于是就诗情画意地让他们死后的骨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