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一支难忘的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们是在离国多年之后,回来看看。他们已经买好了下午的火车票,听说我们要到编辑部,特意等在这里,和来自中国的作家见一面。
格利戈里耶娃是一个诗人,她给了我们一叠已经翻译成中文的诗。这些诗都是她在伦敦写下的,诗里充满着怀念祖国和故乡的感情,和在异国他乡的忧郁。在和他们道别之后,无论是主持人民友谊杂志工作的雷奥尼德巴哈诺夫和评论家兼编辑娜塔丽娅,还是莫斯科的儿童文学女作家莫斯科娜玛莉娅,都强烈地表达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中俄之间能在新世纪里进一步加强文学的交流,尤其希望能把近些年里活跃在莫斯科和俄罗斯文坛上的作家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他们也强烈地希望了解今天的中国作家们在写些什么、关注一些什么。对于他们来说,中国仍是那么陌生、那么遥远,在他们赠送给我们的书上,他们都写下了这么一些感觉。
我们之间谈得十分轻松和融洽,玛莉娅谈得高兴了,还主动要求为我们唱一支歌。我们甚至还商讨了相互介绍作品的具体意向。
天黑下来了,临别之际,巴哈诺夫一边送我们走出来,一边指点着编辑部内外环境说:“看,我们就是在这么简陋的环境里,培养着俄罗斯未来的大文豪。”
在圣彼得堡的星火杂志社,一幢同样陈旧的楼房里,我们向安德烈、阿里耶夫、亚可夫耶卡洛维奇几位作家和编辑询问办刊经费的来源,作家稿费如何支付,今天的俄罗斯作家们,都在写些什么,他们能依靠自己的创作,养活自己吗?
他们一一介绍说,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的星火,目前每期的印数是八千,其中七千是读者征订的,另有一千则用来赠送和交换。印数不多,因此稿费很低,有时候干脆就付不出。编辑部人员的工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红场最古老的建筑前。听到这种情况,我和郦国义相对而望,心中就是不能明白,装帧简单朴实,色彩单一,印刷极为一般的纯文学杂志,怎么才能维持生计。
当夜,和已过八十的著名老作家格拉宁谈起这一话题,老人大有深意地眨着眼睛对我们说:“他们自有办法的,他们不像表面上看去那么贫穷,他们的钱多得很。在圣彼得堡,这不是什么秘密。”
但愿有朝一日,我们能揭开他说的这一秘密。
关于格拉宁
达尼伊尔格拉宁,是俄罗斯当代小说家。
他出生于1919年,今年已经82岁了。在很年轻的时候,我就读过他的作品,比如50年代翻译过来的长篇小说探索者,80年代翻译过来的一幅画,纪实中篇小说奇特的一生,还有一些零星的短篇小说。特别是198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幅画,通过主人翁洛谢夫偶尔得到了一幅著名画家的风景画,引出了人们要求保护传统风貌和景物的迫切愿望,从而与急于开工的州当局发生矛盾冲突、引起轩然大波的故事。这本书探讨的是一个具有迫切时代感的问题:在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建设浪潮中,如何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完美发展?
用长篇小说的形式进行这样的探讨,就是在今天的中国,也还是有着一定意义的。
与格拉宁在贵族餐厅共进晚餐。在见到他之前,我总以为他仅仅是一个作家。他出生于护林员家庭,1940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的工学院电工系,曾在圣彼得堡基洛夫工厂任动力实验所主任工程师。卫国战争时期,他在坦克部队任职。战后仍当他的主任工程师。自1949年发表处女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在文坛上辛勤耕耘。近年来还有新作问世。这一次见到我们,还分别送了我们两本他的新作。
格拉宁来上海的时候,我和郦国义都曾经接待过他。这一次我们来到圣彼得堡,他显得分外热情,先后三次陪同我们活动。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雕像和照片前。向圣彼得堡工业学院赠送礼品。头一次是在中国驻圣彼得堡的总领事陈义初在中华园中餐厅招待我们的便宴上,对于连续几天没吃上中餐的我们,中华园的中餐味道已经过得去了。但是格拉宁眉飞色舞地比划着手势说,和上海、杭州的中餐比起来,这里的中餐差得远了。他讲的是实情,在圣彼得堡的一些中国餐馆,基本上都是个体户开的,还不上档次。第二次陪同我们,则是在格拉宁担任客座教授的工学院参观座谈,他陪同我们和人文学科的师生们见面,并请我们每人作一简短的演讲,并当场回答学生们的问题。从学生们接二连三地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可以看出当代俄罗斯的青年思想活跃,迫切地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作家的创作。在和他们的见面会上,我们高兴地发现,不但在我们已去过的圣彼得堡大学里有专门学习语言的一个三十名学生的中文班,就是在工学院里,也还有五个学生,在专门攻读中文。
两次陪同我们活动之后,格拉宁又特别以他个人的名义,在雅致的贵族餐厅请我们吃晚饭。当我们匆匆走进餐厅的时候,老人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餐桌旁等候我们。入座后,翻译地玛波指点着墙上挂的肖像画告诉我们,这都是沙皇时代的将军和贵族,时光流逝、岁月更迭,这个餐厅却始终是上层人士用餐的地方。
愉快的晚餐结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穿着笔挺西服和套裙的服务员,捧着绸面的留言本要求格拉宁题词,他们彬彬有礼地告诉老人,他的光临是贵族餐厅的荣幸,他们坚持婉辞了老人付款。格拉宁给他们题词,还要我们也签上名字。这一细节似乎提醒了地玛波,他也拿出了早就备好的格拉宁的作品,请求老人给他题字留念。回涅瓦宫的路上,地玛波抱歉地说,请原谅他耽搁了我们的时间,实在是机会难得,要不是给我们当翻译,他是决不可能这么近地见到他的,格拉宁在圣彼得堡,可是一个有名的大人物、大作家。
我还留意到,每次介绍到格拉宁,圣彼得堡人首先说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其次才说他是一个名作家、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
在珍藏馆浏览古书。三百年的圣彼得堡
2003年,是圣彼得堡建城三百周年。我们到达圣彼得堡的时候,到处都能见到为纪念圣彼得堡创立三百周年在进行的准备。很多著名的建筑物搭建着脚手架,在维修和保养。
在涅瓦河畔。我们正是通过走进一幢又一幢著名的建筑,逐渐加深对圣彼得堡的了解的。圣彼得堡道路宽敞,满街跑着汽车,在我们呆的那些天里,没见到一辆自行车。看得出马路已经多年没整修了,时见高低不平的路面,但也还整洁干净。马路两边的房子,一般都建得不高,大多为三四层或是四五层的楼房,显得十分宽大。大概是寒冷的缘故吧,再大的建筑物,门都开得较小。走进门去,往往就能见到宽敞的庭院和大楼梯。已是秋末冬初了,但是仍能见到参天大树和满地的绿阴。整座城市给人的感觉十分和谐,市民们没有乱丢果皮纸屑的习惯。初到俄罗斯,我们就听说,俄罗斯有三宝:莫斯科地铁、冰激凌和俄罗斯的姑娘。遂而我们又知道俄罗斯有三个颇为自豪的条件:全国所有的住房,不论贫富,每天24小时供应热水;全国没有文盲,故而全民族素质普遍较高;崇尚艺术,有一定气质。在俄罗斯呆了几天,俄罗斯人又告诉我们,从苏联解体转为俄罗斯以来,还有三个变化,一是国徽重新变为双头鹰标记,一头眺望着东方,一头俯视着西方,代表着俄罗斯疆域的辽阔和国土的统一。二是在圣彼得保罗教堂里,重新安葬了沙皇的骨灰。三是列宁格勒恢复了原来的名称圣彼得堡。这个城市的名称包含着三层含义:圣,源自拉丁文,其意思为神圣的;彼得,则是使徒之名,在希腊语中又可以解释为石头;而堡这个字,无论是在德语和荷兰语中,都解释为城市。在这三层意思之外,俄罗斯人更为自豪的,是这一城市的名称和他们崇敬的彼得大帝的名字相吻合。我深信,即使是彼得大帝本人,对此也是极为自傲的。
在彼得大帝铜像前。在彼得夏宫的后院。在俄罗斯文学院参观十四世纪的古书。在冬宫画室里。在圣彼得堡,无论你到哪儿参观,都能听到彼得大帝的名字,见到彼得大帝的雕塑和画像,冬宫、彼得夏宫、沙皇村、巴甫洛夫斯克,恍惚之间,你会感觉到这是彼得大帝的城市。前面我提到格拉宁送给我们的新作,其中一本就是像他这样八十来岁的老人新写的彼得大帝。
但是,只要入神地观察,这座城市除了很多著名的建筑和彼得大帝,还和许许多多的名人联系在一起。雕刻家拉夫列斯基和建筑师瓦西里耶夫于1883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墓碑上建的纪念雕像,雕刻家卡蒙斯基1897年为柴可夫斯基建的纪念雕像,除了其本身就是杰出的艺术品之外,无不说明了这座城市和文学艺术的关系。但在历史上所有的名人里,普希金的名字无疑地是排列在首位的。
普希金及其他
我在莫斯科红场上买下了一组俄罗斯名作家的套娃,那神形毕肖的画像,那鲜艳的油彩,那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名字,特别是那一个个作家各具特点的眼神,一下子吸引了我。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普希金的。其次才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诃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果戈理、车尔尼雪夫斯基、赫尔岑、莱蒙托夫。
可能由于我是写小说的,在我的心目中,总是把托尔斯泰排列在普希金之前。这一次到了俄罗斯,我才感觉到,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普希金永远是在作家中排列为第一位的。在某种程度上,普希金的地位,要远远地超过其他的一切人。到处都能见到普希金的铜像,在圣彼得堡是这样,在莫斯科也是这样。俄罗斯人像谈自己很熟悉的一个朋友,这情景真令我惊奇。圣彼得堡的俄罗斯文学院,其前身就是普希金文学院。当我们前去拜访时,现任院长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自豪地告诉我,在国际拍卖会上,普希金的手稿一页要卖到十万美元。而在他领导的这个文学院里,保存着一万二千多页普希金的手稿,你算算该是多少钱。
见他谈起普希金来如此一往情深,我不由得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两年前在全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一本普希金秘密日记,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在俄罗斯文学院的普希金雕像前。在普希金餐厅楼下与普希金蜡像合影。尼古拉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告诉我,所谓用密码写成的秘密日记,完全是假的。似乎是为了这一话题,我们离开他的办公室时,尼古拉还送了我一厚本大大的书:你们的普希金。他特地指明:普希金也是你们的朋友。
普希金的影响决不止于在专业的人士中,就是在普通人中间,他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我们到达圣彼得堡的那一天,翻译地玛波指给我看的第一个景点,是普希金决斗的河岸附近。
而我在圣彼得堡吃的最后一餐饭,恰恰是在普希金餐厅里吃的,完了还下楼同普希金的蜡像合了影。到了皇村,我坐着马车环游皇村的风光时,首先想到的,是普希金的皇村回忆和皇村的雕像两首诗。事实上,今天的皇村,更多地被人们称为普希金城。
同样崇尚文人的例子,还有很多。那天晚上,圣彼得堡几位热爱文学的朋友请我们吃饭,安排的地点是在“十二把椅子”餐厅。他们说,这是圣彼得堡作家来得最多的一个餐厅。我也很高兴来到这个餐厅,因为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津津有味地读过这本书,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留影的时候,我只是不明白,这本书的作者明明是两个人,为什么餐厅的门口只塑了一个人的雕像?
普希金故居。还有一个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在参观金碧辉煌的圣依萨克大教堂时,导游在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墙上的那些圣像画,而翻译却指点着告诉我,诗人叶赛宁就是在街对面的安格里杰尔旅馆5号房间里自杀的,那里,现在也是一个旅游的景点。
我久久地站在马路对面望着那一幢至今仍然很有特点的房子,耳畔响起叶赛宁临终前写下的诗句:“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
哦,爱情的视觉不是眼睛,而是心灵。
富兰克林在18世纪写下的这句话,是不是所有艺术的注解?我讲不清了,但是,在俄罗斯人纪念圣彼得堡创立三百周年的日子里,在圣彼得堡为庆祝建市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中,他们会更加尊重历史,更加崇尚文学艺术,把古老的圣彼得堡建设得愈加年轻而美丽。
他们是在离国多年之后,回来看看。他们已经买好了下午的火车票,听说我们要到编辑部,特意等在这里,和来自中国的作家见一面。
格利戈里耶娃是一个诗人,她给了我们一叠已经翻译成中文的诗。这些诗都是她在伦敦写下的,诗里充满着怀念祖国和故乡的感情,和在异国他乡的忧郁。在和他们道别之后,无论是主持人民友谊杂志工作的雷奥尼德巴哈诺夫和评论家兼编辑娜塔丽娅,还是莫斯科的儿童文学女作家莫斯科娜玛莉娅,都强烈地表达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中俄之间能在新世纪里进一步加强文学的交流,尤其希望能把近些年里活跃在莫斯科和俄罗斯文坛上的作家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他们也强烈地希望了解今天的中国作家们在写些什么、关注一些什么。对于他们来说,中国仍是那么陌生、那么遥远,在他们赠送给我们的书上,他们都写下了这么一些感觉。
我们之间谈得十分轻松和融洽,玛莉娅谈得高兴了,还主动要求为我们唱一支歌。我们甚至还商讨了相互介绍作品的具体意向。
天黑下来了,临别之际,巴哈诺夫一边送我们走出来,一边指点着编辑部内外环境说:“看,我们就是在这么简陋的环境里,培养着俄罗斯未来的大文豪。”
在圣彼得堡的星火杂志社,一幢同样陈旧的楼房里,我们向安德烈、阿里耶夫、亚可夫耶卡洛维奇几位作家和编辑询问办刊经费的来源,作家稿费如何支付,今天的俄罗斯作家们,都在写些什么,他们能依靠自己的创作,养活自己吗?
他们一一介绍说,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的星火,目前每期的印数是八千,其中七千是读者征订的,另有一千则用来赠送和交换。印数不多,因此稿费很低,有时候干脆就付不出。编辑部人员的工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红场最古老的建筑前。听到这种情况,我和郦国义相对而望,心中就是不能明白,装帧简单朴实,色彩单一,印刷极为一般的纯文学杂志,怎么才能维持生计。
当夜,和已过八十的著名老作家格拉宁谈起这一话题,老人大有深意地眨着眼睛对我们说:“他们自有办法的,他们不像表面上看去那么贫穷,他们的钱多得很。在圣彼得堡,这不是什么秘密。”
但愿有朝一日,我们能揭开他说的这一秘密。
关于格拉宁
达尼伊尔格拉宁,是俄罗斯当代小说家。
他出生于1919年,今年已经82岁了。在很年轻的时候,我就读过他的作品,比如50年代翻译过来的长篇小说探索者,80年代翻译过来的一幅画,纪实中篇小说奇特的一生,还有一些零星的短篇小说。特别是198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幅画,通过主人翁洛谢夫偶尔得到了一幅著名画家的风景画,引出了人们要求保护传统风貌和景物的迫切愿望,从而与急于开工的州当局发生矛盾冲突、引起轩然大波的故事。这本书探讨的是一个具有迫切时代感的问题:在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建设浪潮中,如何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完美发展?
用长篇小说的形式进行这样的探讨,就是在今天的中国,也还是有着一定意义的。
与格拉宁在贵族餐厅共进晚餐。在见到他之前,我总以为他仅仅是一个作家。他出生于护林员家庭,1940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的工学院电工系,曾在圣彼得堡基洛夫工厂任动力实验所主任工程师。卫国战争时期,他在坦克部队任职。战后仍当他的主任工程师。自1949年发表处女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在文坛上辛勤耕耘。近年来还有新作问世。这一次见到我们,还分别送了我们两本他的新作。
格拉宁来上海的时候,我和郦国义都曾经接待过他。这一次我们来到圣彼得堡,他显得分外热情,先后三次陪同我们活动。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雕像和照片前。向圣彼得堡工业学院赠送礼品。头一次是在中国驻圣彼得堡的总领事陈义初在中华园中餐厅招待我们的便宴上,对于连续几天没吃上中餐的我们,中华园的中餐味道已经过得去了。但是格拉宁眉飞色舞地比划着手势说,和上海、杭州的中餐比起来,这里的中餐差得远了。他讲的是实情,在圣彼得堡的一些中国餐馆,基本上都是个体户开的,还不上档次。第二次陪同我们,则是在格拉宁担任客座教授的工学院参观座谈,他陪同我们和人文学科的师生们见面,并请我们每人作一简短的演讲,并当场回答学生们的问题。从学生们接二连三地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可以看出当代俄罗斯的青年思想活跃,迫切地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作家的创作。在和他们的见面会上,我们高兴地发现,不但在我们已去过的圣彼得堡大学里有专门学习语言的一个三十名学生的中文班,就是在工学院里,也还有五个学生,在专门攻读中文。
两次陪同我们活动之后,格拉宁又特别以他个人的名义,在雅致的贵族餐厅请我们吃晚饭。当我们匆匆走进餐厅的时候,老人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餐桌旁等候我们。入座后,翻译地玛波指点着墙上挂的肖像画告诉我们,这都是沙皇时代的将军和贵族,时光流逝、岁月更迭,这个餐厅却始终是上层人士用餐的地方。
愉快的晚餐结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穿着笔挺西服和套裙的服务员,捧着绸面的留言本要求格拉宁题词,他们彬彬有礼地告诉老人,他的光临是贵族餐厅的荣幸,他们坚持婉辞了老人付款。格拉宁给他们题词,还要我们也签上名字。这一细节似乎提醒了地玛波,他也拿出了早就备好的格拉宁的作品,请求老人给他题字留念。回涅瓦宫的路上,地玛波抱歉地说,请原谅他耽搁了我们的时间,实在是机会难得,要不是给我们当翻译,他是决不可能这么近地见到他的,格拉宁在圣彼得堡,可是一个有名的大人物、大作家。
我还留意到,每次介绍到格拉宁,圣彼得堡人首先说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其次才说他是一个名作家、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
在珍藏馆浏览古书。三百年的圣彼得堡
2003年,是圣彼得堡建城三百周年。我们到达圣彼得堡的时候,到处都能见到为纪念圣彼得堡创立三百周年在进行的准备。很多著名的建筑物搭建着脚手架,在维修和保养。
在涅瓦河畔。我们正是通过走进一幢又一幢著名的建筑,逐渐加深对圣彼得堡的了解的。圣彼得堡道路宽敞,满街跑着汽车,在我们呆的那些天里,没见到一辆自行车。看得出马路已经多年没整修了,时见高低不平的路面,但也还整洁干净。马路两边的房子,一般都建得不高,大多为三四层或是四五层的楼房,显得十分宽大。大概是寒冷的缘故吧,再大的建筑物,门都开得较小。走进门去,往往就能见到宽敞的庭院和大楼梯。已是秋末冬初了,但是仍能见到参天大树和满地的绿阴。整座城市给人的感觉十分和谐,市民们没有乱丢果皮纸屑的习惯。初到俄罗斯,我们就听说,俄罗斯有三宝:莫斯科地铁、冰激凌和俄罗斯的姑娘。遂而我们又知道俄罗斯有三个颇为自豪的条件:全国所有的住房,不论贫富,每天24小时供应热水;全国没有文盲,故而全民族素质普遍较高;崇尚艺术,有一定气质。在俄罗斯呆了几天,俄罗斯人又告诉我们,从苏联解体转为俄罗斯以来,还有三个变化,一是国徽重新变为双头鹰标记,一头眺望着东方,一头俯视着西方,代表着俄罗斯疆域的辽阔和国土的统一。二是在圣彼得保罗教堂里,重新安葬了沙皇的骨灰。三是列宁格勒恢复了原来的名称圣彼得堡。这个城市的名称包含着三层含义:圣,源自拉丁文,其意思为神圣的;彼得,则是使徒之名,在希腊语中又可以解释为石头;而堡这个字,无论是在德语和荷兰语中,都解释为城市。在这三层意思之外,俄罗斯人更为自豪的,是这一城市的名称和他们崇敬的彼得大帝的名字相吻合。我深信,即使是彼得大帝本人,对此也是极为自傲的。
在彼得大帝铜像前。在彼得夏宫的后院。在俄罗斯文学院参观十四世纪的古书。在冬宫画室里。在圣彼得堡,无论你到哪儿参观,都能听到彼得大帝的名字,见到彼得大帝的雕塑和画像,冬宫、彼得夏宫、沙皇村、巴甫洛夫斯克,恍惚之间,你会感觉到这是彼得大帝的城市。前面我提到格拉宁送给我们的新作,其中一本就是像他这样八十来岁的老人新写的彼得大帝。
但是,只要入神地观察,这座城市除了很多著名的建筑和彼得大帝,还和许许多多的名人联系在一起。雕刻家拉夫列斯基和建筑师瓦西里耶夫于1883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墓碑上建的纪念雕像,雕刻家卡蒙斯基1897年为柴可夫斯基建的纪念雕像,除了其本身就是杰出的艺术品之外,无不说明了这座城市和文学艺术的关系。但在历史上所有的名人里,普希金的名字无疑地是排列在首位的。
普希金及其他
我在莫斯科红场上买下了一组俄罗斯名作家的套娃,那神形毕肖的画像,那鲜艳的油彩,那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名字,特别是那一个个作家各具特点的眼神,一下子吸引了我。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普希金的。其次才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诃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果戈理、车尔尼雪夫斯基、赫尔岑、莱蒙托夫。
可能由于我是写小说的,在我的心目中,总是把托尔斯泰排列在普希金之前。这一次到了俄罗斯,我才感觉到,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普希金永远是在作家中排列为第一位的。在某种程度上,普希金的地位,要远远地超过其他的一切人。到处都能见到普希金的铜像,在圣彼得堡是这样,在莫斯科也是这样。俄罗斯人像谈自己很熟悉的一个朋友,这情景真令我惊奇。圣彼得堡的俄罗斯文学院,其前身就是普希金文学院。当我们前去拜访时,现任院长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自豪地告诉我,在国际拍卖会上,普希金的手稿一页要卖到十万美元。而在他领导的这个文学院里,保存着一万二千多页普希金的手稿,你算算该是多少钱。
见他谈起普希金来如此一往情深,我不由得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两年前在全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一本普希金秘密日记,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在俄罗斯文学院的普希金雕像前。在普希金餐厅楼下与普希金蜡像合影。尼古拉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告诉我,所谓用密码写成的秘密日记,完全是假的。似乎是为了这一话题,我们离开他的办公室时,尼古拉还送了我一厚本大大的书:你们的普希金。他特地指明:普希金也是你们的朋友。
普希金的影响决不止于在专业的人士中,就是在普通人中间,他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我们到达圣彼得堡的那一天,翻译地玛波指给我看的第一个景点,是普希金决斗的河岸附近。
而我在圣彼得堡吃的最后一餐饭,恰恰是在普希金餐厅里吃的,完了还下楼同普希金的蜡像合了影。到了皇村,我坐着马车环游皇村的风光时,首先想到的,是普希金的皇村回忆和皇村的雕像两首诗。事实上,今天的皇村,更多地被人们称为普希金城。
同样崇尚文人的例子,还有很多。那天晚上,圣彼得堡几位热爱文学的朋友请我们吃饭,安排的地点是在“十二把椅子”餐厅。他们说,这是圣彼得堡作家来得最多的一个餐厅。我也很高兴来到这个餐厅,因为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津津有味地读过这本书,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留影的时候,我只是不明白,这本书的作者明明是两个人,为什么餐厅的门口只塑了一个人的雕像?
普希金故居。还有一个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在参观金碧辉煌的圣依萨克大教堂时,导游在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墙上的那些圣像画,而翻译却指点着告诉我,诗人叶赛宁就是在街对面的安格里杰尔旅馆5号房间里自杀的,那里,现在也是一个旅游的景点。
我久久地站在马路对面望着那一幢至今仍然很有特点的房子,耳畔响起叶赛宁临终前写下的诗句:“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
哦,爱情的视觉不是眼睛,而是心灵。
富兰克林在18世纪写下的这句话,是不是所有艺术的注解?我讲不清了,但是,在俄罗斯人纪念圣彼得堡创立三百周年的日子里,在圣彼得堡为庆祝建市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中,他们会更加尊重历史,更加崇尚文学艺术,把古老的圣彼得堡建设得愈加年轻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