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本色陈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止十家报刊杂志报道了陈冲入选美美的经历:停车场,一个东方姑娘走来,她旁边驶过一辆车,车忽然打了个弯,截住她
截道的是制片人dinodelatiis。被截的是二十五岁的陈冲。
美国人把这个邂逅看成“辛德瑞拉”故事的开始。这是每个美国女孩自了解“灰姑娘”故事后所能有的最大胆的梦想。因这梦想的普遍性,通俗心理学家便将它归类成一种情节——幸德瑞拉情结。
陈冲望着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尚未意识到,她自己版本的“灰姑娘”开始了。
在这次“截道”之前,陈冲在美国的电影生涯尚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被经纪人推荐来的角色只能算一份生计。她想到过改行,去学法律,学经济管理,甚至学医。虽然她记住那句话:“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但她毕竟有一份骄傲,它使她终有一天不能忍受如此地“小”下去。她受过“平凡”的美德教育,但她依然相信,艺术本身就不允许平凡;艺术的成功,本身就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人格的成功。她有野心,尽管她很不喜欢这个有野心的自己。她偏爱自己心里平凡的部分;她鼓励和培植这平凡的部分,没用,野心给她更多上进的刺激。有时她也被自己弄糊涂了:她把平凡看作美德,而自己从小到大所做的一切都是避免平凡。
在这位叫劳伦蒂斯制片人偶遇她之前,她刚从龙年的女主角竞争中退下来。抑或是被淘汰。
龙年自开始选演员到最后决定演员人选历时近一年。陈冲从一圈圈的淘汰中幸存下。几十次的口试、镜试,剩下的十几位女演员全部参加口语集训。因为这个女主角必须学会广播员播音的腔调。
陈冲在最后这批候选人中。她的形象和气质很令导演满意,但按剧本要求,这个女播音员该是出生和成长在美国的,否则,从常规上来说,她不可能成为职业播音员。
陈冲知道自己深得导演及制片人的偏爱,但其他候选人在语言上优胜于自己。似乎成与败的可能性各半。
一天,陈冲收到一张机票,龙年剧组要她立刻飞往纽约去进行最后一轮的试演试镜。从跨美国大陆的飞机上,她想到自己十四岁那年,上影厂来学校挑演员,最后传来消息:只剩下陈冲和另一位姓陈的小姑娘。一直没把这事当真的陈冲是从这一刻来了劲头,因为对手刹那间具体化了;好胜心刹那间被一个具体的对手引发了。那次是她羸。
而这次她缺乏赢的把握。偏偏这一局的输赢又对她那么至关重要。赢,她的自信会由此振作;输,便是对她表演生涯的判决。
她接到的通知是充满歉意的。“十分遗憾,但愿下次”她第一次感到礼节在这时的冷酷和嘲意。
陈冲飞回洛杉矶时心情很沉重。自信心从来没坠落得那样低。甚至在停车场被“截道”时,她还不能马上摆脱消沉。
陈冲早在一年前就知道了大班的筹备。她的经纪人也选送了她的资料,却没有得到过任何肯定的回复。陈冲便也不再积极。这样的巨片和大制作,导演还不要把亚洲拿撬子撬一遍来找女主角吗?也听说了一直没有令导演满意的女演员出现:不是形象,就是表演,再不然就是英语水平。
大班剧组在洛杉矶的几次公开征选,陈冲都因为其他剧组的活动而错过机会。冥冥之中,她感到自己与大班之间缺一点缘分。
“喂,小姐,”截她的车中出来这样一句话:“知不知道:拉娜,透娜是在药铺给挑上的?”
陈冲愣愣打量这辆豪华车里的老爷子。首先她不知道谁是拉娜透娜,其次,她对好莱坞人的不懈警惕在提醒她:“这又是哪一出?此老爷子别是心怀叵测吧?”稍定神,她觉得老头面熟。想起来了,他就是劳伦蒂斯——龙年和大班的制片人,她曾在一次电影界大聚会中见过他。
劳伦蒂斯下车,眼不错睛地打量她。
他眼里的陈冲几乎是活脱的美美。她苗条却丰满,不像一般东方女性那样一味单薄。她的曲线是理想的,因此这美可做性感来接受。还有两只间距颇远的黑眼睛,有温情却不失泼辣.饱满的前额茸茸地显出东方人含蓄的发际。尤其是这姑娘的嘴,可以想象它多么善于笑,又多么善于怒。
“拍过片吗?”制片人问。
陈冲答道:“拍过。”
制片人已从皮包里拿出几页纸,同时急促而激动地解释自己的意图:大班中的女主角美美就将由陈冲来扮演,这几页纸就是合同。
陈冲瞪着眼“哈”一声笑出来:“您可真鲁莽啊!”她对制片人说:“您还不知道我是谁呢!”
制片人自信地告诉她:他有双厉害识货的眼睛。
陈冲仍是纳不过闷来:“就在这里签?”
制片人说:“我当然希望你接受我的聘请。”他神态像是怕陈冲事后变卦。
制片人的果敢、热情让陈冲一阵感动。她许久没受如此的宠了。她看看合同,还是为难地笑笑:“可是导演还没有过目呢”
制片人说:“他还在亚洲选演员,我马上打电话请他回来!”他仍坚持陈冲就地签约。
陈冲仍然坚持等导演回来再签约。美美的选择是导演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一向尊重导演的陈冲不希望自己对这份艺术创作有任何武断。
重读剧本,陈冲是立足于美美的扮演者立场。这时她发现剧中有不少性爱镜头。美美的语言、行为都不太像个中国女性,甚至显得不伦不类。这是透过西方眼睛看到的中国女性,多少走了些形。
陈冲尽量婉转地向导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性爱场面,她表示了顾虑。
一方面考虑陈冲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是顾及中国政府和有关合作部门的反应,编导在不伤故事大构架的前提下做了让步性的修饰,终于得到中国官方对剧本的认同。
然而美美与大班的关系总是不可能改变的,这就是她与他由性爱变成情爱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导演在删节性爱戏上,不可能放弃太多。
陈冲在巨片大班中扮演女主角的消息,很快在美国、港、台地区见了报。华人演艺界感到陈冲多少为他们出了口气,许多华裔演员在好莱坞几进几出,从来都是拾些边边角角的小龙套。陈冲的出现意味一种气象的改变:华人从此成了真正的角色,而不是作为异国情调的点缀。
陈冲终于坐在了试妆镜前。尽管她对剧中的某些情节和美美这个角色有保留意见,但她在接受此角色时没有丝毫犹豫。它是一个机遇,有个门坎儿,跨过它,便是正式在好莱坞登堂入室。她将有大块面的戏可演,有大段的台词可说;终于有这么个机会容她把在美国几年的学习、积累发挥出来,投入实践了。在求学期间,她看了那么多的优秀影片,那么多优秀演员的表演,她已不再把表演看得那么简单;表演是一门学问,深可无底,阔可无涯。她一直在盼望一个机会,让她汇报一下这番学问,向观众,更是向自己。
直到大班招来对她的反面评语,她仍问自己:“假如我当时不接美美这角色呢?”不,她想:“我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它。我在选择上没有失误。”
对于大班和陈冲个人的攻击是影片在美国公映之后。
首先出现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本着艺术批评的态度,对大班编剧及导演上的失败做了分析。一部长达六百页的长篇小说被压缩成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其中的史实线索、人物线索、情感线索要条条理清,本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最大失误在于故事无分主次,情节无疏无密,因此使面面惧到的企图变成一个越讲越乱的故事。评论尖锐,但不失中肯:“它(人班)将成为我们的反面教科书——教我们不去如此地改编一部历史小说。”
对影片艺术质量和技巧的否定性评论在中文报界的反响却是对陈冲个人的批评。
中报刊出文章,题为“大班——本年最大烂片”文章作者以极其刻薄,甚至带人身攻击意味的措词全盘否认陈冲的演出,以及她的剧中的性爱表演:“勉强说来,剧中倒是有一个定点(其实应该是规律),那就是大约每隔二十分钟陈冲便会上场一次,而只要她一亮相,观众就可以期待她那一对rx房跃跃欲出”
文章作者难以接受的一点是陈冲是中国拿过“百花奖”的影后,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担负一国之声誉。露体,也就意味着有伤国体。一种不明言的愤慨是:自己的皇后邀了外族人来玷污自己,黎民百姓便有权,也有责任讨伐她。
文章结尾,作者已完全失去了文艺批评的角度,彻底地情绪化:“总而言之,本片一无可取。如果想看陈冲,不如暂时忍一忍,她迟早会上花花公子。”
香港大公报也发表了向陈冲发难的文章,同样志不在影片和陈冲的艺术得失,而是借攻击电影发泄对陈冲的不满:“大班有的是什么?不过是陈冲的两个半裸的rx房。”作者已刻薄到全然不顾事实的地步——大班的错处恰恰在于“有的”太多;人物、事件过多而造成的失败。遗憾的是作者“只不过”留心到“陈冲的两个半裸的rx房”
如此不严肃却用词刻薄的批评使陈冲愤懑,感觉有人存心要抓脸面。渐渐的,这类批评形成了一股势力,因为国内的报纸很快对以上文章... -->>
不止十家报刊杂志报道了陈冲入选美美的经历:停车场,一个东方姑娘走来,她旁边驶过一辆车,车忽然打了个弯,截住她
截道的是制片人dinodelatiis。被截的是二十五岁的陈冲。
美国人把这个邂逅看成“辛德瑞拉”故事的开始。这是每个美国女孩自了解“灰姑娘”故事后所能有的最大胆的梦想。因这梦想的普遍性,通俗心理学家便将它归类成一种情节——幸德瑞拉情结。
陈冲望着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尚未意识到,她自己版本的“灰姑娘”开始了。
在这次“截道”之前,陈冲在美国的电影生涯尚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被经纪人推荐来的角色只能算一份生计。她想到过改行,去学法律,学经济管理,甚至学医。虽然她记住那句话:“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但她毕竟有一份骄傲,它使她终有一天不能忍受如此地“小”下去。她受过“平凡”的美德教育,但她依然相信,艺术本身就不允许平凡;艺术的成功,本身就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人格的成功。她有野心,尽管她很不喜欢这个有野心的自己。她偏爱自己心里平凡的部分;她鼓励和培植这平凡的部分,没用,野心给她更多上进的刺激。有时她也被自己弄糊涂了:她把平凡看作美德,而自己从小到大所做的一切都是避免平凡。
在这位叫劳伦蒂斯制片人偶遇她之前,她刚从龙年的女主角竞争中退下来。抑或是被淘汰。
龙年自开始选演员到最后决定演员人选历时近一年。陈冲从一圈圈的淘汰中幸存下。几十次的口试、镜试,剩下的十几位女演员全部参加口语集训。因为这个女主角必须学会广播员播音的腔调。
陈冲在最后这批候选人中。她的形象和气质很令导演满意,但按剧本要求,这个女播音员该是出生和成长在美国的,否则,从常规上来说,她不可能成为职业播音员。
陈冲知道自己深得导演及制片人的偏爱,但其他候选人在语言上优胜于自己。似乎成与败的可能性各半。
一天,陈冲收到一张机票,龙年剧组要她立刻飞往纽约去进行最后一轮的试演试镜。从跨美国大陆的飞机上,她想到自己十四岁那年,上影厂来学校挑演员,最后传来消息:只剩下陈冲和另一位姓陈的小姑娘。一直没把这事当真的陈冲是从这一刻来了劲头,因为对手刹那间具体化了;好胜心刹那间被一个具体的对手引发了。那次是她羸。
而这次她缺乏赢的把握。偏偏这一局的输赢又对她那么至关重要。赢,她的自信会由此振作;输,便是对她表演生涯的判决。
她接到的通知是充满歉意的。“十分遗憾,但愿下次”她第一次感到礼节在这时的冷酷和嘲意。
陈冲飞回洛杉矶时心情很沉重。自信心从来没坠落得那样低。甚至在停车场被“截道”时,她还不能马上摆脱消沉。
陈冲早在一年前就知道了大班的筹备。她的经纪人也选送了她的资料,却没有得到过任何肯定的回复。陈冲便也不再积极。这样的巨片和大制作,导演还不要把亚洲拿撬子撬一遍来找女主角吗?也听说了一直没有令导演满意的女演员出现:不是形象,就是表演,再不然就是英语水平。
大班剧组在洛杉矶的几次公开征选,陈冲都因为其他剧组的活动而错过机会。冥冥之中,她感到自己与大班之间缺一点缘分。
“喂,小姐,”截她的车中出来这样一句话:“知不知道:拉娜,透娜是在药铺给挑上的?”
陈冲愣愣打量这辆豪华车里的老爷子。首先她不知道谁是拉娜透娜,其次,她对好莱坞人的不懈警惕在提醒她:“这又是哪一出?此老爷子别是心怀叵测吧?”稍定神,她觉得老头面熟。想起来了,他就是劳伦蒂斯——龙年和大班的制片人,她曾在一次电影界大聚会中见过他。
劳伦蒂斯下车,眼不错睛地打量她。
他眼里的陈冲几乎是活脱的美美。她苗条却丰满,不像一般东方女性那样一味单薄。她的曲线是理想的,因此这美可做性感来接受。还有两只间距颇远的黑眼睛,有温情却不失泼辣.饱满的前额茸茸地显出东方人含蓄的发际。尤其是这姑娘的嘴,可以想象它多么善于笑,又多么善于怒。
“拍过片吗?”制片人问。
陈冲答道:“拍过。”
制片人已从皮包里拿出几页纸,同时急促而激动地解释自己的意图:大班中的女主角美美就将由陈冲来扮演,这几页纸就是合同。
陈冲瞪着眼“哈”一声笑出来:“您可真鲁莽啊!”她对制片人说:“您还不知道我是谁呢!”
制片人自信地告诉她:他有双厉害识货的眼睛。
陈冲仍是纳不过闷来:“就在这里签?”
制片人说:“我当然希望你接受我的聘请。”他神态像是怕陈冲事后变卦。
制片人的果敢、热情让陈冲一阵感动。她许久没受如此的宠了。她看看合同,还是为难地笑笑:“可是导演还没有过目呢”
制片人说:“他还在亚洲选演员,我马上打电话请他回来!”他仍坚持陈冲就地签约。
陈冲仍然坚持等导演回来再签约。美美的选择是导演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一向尊重导演的陈冲不希望自己对这份艺术创作有任何武断。
重读剧本,陈冲是立足于美美的扮演者立场。这时她发现剧中有不少性爱镜头。美美的语言、行为都不太像个中国女性,甚至显得不伦不类。这是透过西方眼睛看到的中国女性,多少走了些形。
陈冲尽量婉转地向导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性爱场面,她表示了顾虑。
一方面考虑陈冲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是顾及中国政府和有关合作部门的反应,编导在不伤故事大构架的前提下做了让步性的修饰,终于得到中国官方对剧本的认同。
然而美美与大班的关系总是不可能改变的,这就是她与他由性爱变成情爱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导演在删节性爱戏上,不可能放弃太多。
陈冲在巨片大班中扮演女主角的消息,很快在美国、港、台地区见了报。华人演艺界感到陈冲多少为他们出了口气,许多华裔演员在好莱坞几进几出,从来都是拾些边边角角的小龙套。陈冲的出现意味一种气象的改变:华人从此成了真正的角色,而不是作为异国情调的点缀。
陈冲终于坐在了试妆镜前。尽管她对剧中的某些情节和美美这个角色有保留意见,但她在接受此角色时没有丝毫犹豫。它是一个机遇,有个门坎儿,跨过它,便是正式在好莱坞登堂入室。她将有大块面的戏可演,有大段的台词可说;终于有这么个机会容她把在美国几年的学习、积累发挥出来,投入实践了。在求学期间,她看了那么多的优秀影片,那么多优秀演员的表演,她已不再把表演看得那么简单;表演是一门学问,深可无底,阔可无涯。她一直在盼望一个机会,让她汇报一下这番学问,向观众,更是向自己。
直到大班招来对她的反面评语,她仍问自己:“假如我当时不接美美这角色呢?”不,她想:“我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它。我在选择上没有失误。”
对于大班和陈冲个人的攻击是影片在美国公映之后。
首先出现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文章本着艺术批评的态度,对大班编剧及导演上的失败做了分析。一部长达六百页的长篇小说被压缩成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其中的史实线索、人物线索、情感线索要条条理清,本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最大失误在于故事无分主次,情节无疏无密,因此使面面惧到的企图变成一个越讲越乱的故事。评论尖锐,但不失中肯:“它(人班)将成为我们的反面教科书——教我们不去如此地改编一部历史小说。”
对影片艺术质量和技巧的否定性评论在中文报界的反响却是对陈冲个人的批评。
中报刊出文章,题为“大班——本年最大烂片”文章作者以极其刻薄,甚至带人身攻击意味的措词全盘否认陈冲的演出,以及她的剧中的性爱表演:“勉强说来,剧中倒是有一个定点(其实应该是规律),那就是大约每隔二十分钟陈冲便会上场一次,而只要她一亮相,观众就可以期待她那一对rx房跃跃欲出”
文章作者难以接受的一点是陈冲是中国拿过“百花奖”的影后,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担负一国之声誉。露体,也就意味着有伤国体。一种不明言的愤慨是:自己的皇后邀了外族人来玷污自己,黎民百姓便有权,也有责任讨伐她。
文章结尾,作者已完全失去了文艺批评的角度,彻底地情绪化:“总而言之,本片一无可取。如果想看陈冲,不如暂时忍一忍,她迟早会上花花公子。”
香港大公报也发表了向陈冲发难的文章,同样志不在影片和陈冲的艺术得失,而是借攻击电影发泄对陈冲的不满:“大班有的是什么?不过是陈冲的两个半裸的rx房。”作者已刻薄到全然不顾事实的地步——大班的错处恰恰在于“有的”太多;人物、事件过多而造成的失败。遗憾的是作者“只不过”留心到“陈冲的两个半裸的rx房”
如此不严肃却用词刻薄的批评使陈冲愤懑,感觉有人存心要抓脸面。渐渐的,这类批评形成了一股势力,因为国内的报纸很快对以上文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