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芙蓉国(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双手一定是秀丽而柔韧的,她以一个非常美丽的动作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正是凭着这双秀丽而柔韧的小手,她一步步走向独掌国家大权的皇位。武则天在高宗面前的哭诉栩栩如生地浮现在面前,那真是巧夺天工,光彩夺目。
她又随手一翻,读到武则天如何“宜将剩勇追穷寇”完全消灭已被自己打败的竞争对手王皇后和萧淑妃:“冬十月,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为皇后。百官朝后于肃仪门。
故后王氏、淑妃萧氏,并囚于别院,上尝念之,间行至其所,呼之。王后泣对曰:“至尊若念畴昔,使得再见日月,幸甚。‘上曰:”朕即有处置。’武后闻之,大怒,遣人断去手足,投酒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后数见王、萧为祟,如死时状,故多在洛阳,不敢归长安。”武则天的残忍是令人发指的,然而,面对唐高宗这个优柔寡断的君王,这又是武则天保护自己地位必须采取的措施,正是凭着一步又一步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隐患的果敢步骤,武则天才最终登上了皇权宝座。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尚有不及武则天之处,武则天该软则软,该媚则媚,该果断则果断,该残忍则残忍,这是像武则天这样的女政治家登上历史舞台所必须的全才。
又随手一翻,就看到武则天如何开始帮助唐高宗处理国家大事了:“上初苦风眩,不能视百司奏事,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江青眼中漾出朦胧的微笑。“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这颇让她联系到自己。她也是一个聪明敏锐之人,她也多年来注意涉猎文史,现在处事也大都让毛泽东称心。而“上初苦风眩,不能视百司奏事”则让她联想到毛泽东越来越衰老多病的身体。
毛泽东今年已经81岁了,对于国内外大事常常露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自己今年刚刚60岁,这20岁的差异正好是两代人的差异,她现在正处在有可能接毛泽东班的历史地位上。刘少奇曾经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后来倒了。林彪又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后来又倒了。立下的接班人都未站住,潜在的接班人却可能正在逐步形成,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文化大革命进行到第八个年头,她觉得自己完全成熟了,她已经不是从在毛泽东面前邀功请赏的角色来看问题了,而是从中国领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她越来越这样要求自己,从各个方面学习毛泽东处理党务、政务、军务及国务的艺术,她在为“接班”准备全面的基础和能力。
从政治上领导这个国家的革命,她似乎已经不生疏了,今年以来在全国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就是她协助毛泽东发动的。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垮台了,清查林彪反党集团、批判林彪反革命政变的阴谋活动是比较顺理成章的,然而,如何将这一斗争赋予更广阔、更深刻的革命意义,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的努力。是她派遣一批人彻底清查林彪的毛家湾住宅,从中找到了林彪与孔孟之道的联系。林彪和叶群曾经多次互相书赠同一内容的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而孔子则在论语。颜渊中说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将林彪的条幅与孔子的论语这一对照,就把林彪和孔孟之道联系在了一起。林彪曾经讲:“要设国家主席,不设国家主席,国家没有一个头,名不正言不顺。”而论语。子路中曾讲:“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相互对应。因为她指派一批人精心清理林彪、叶群的遗物,并和孔孟之道进行对照研究,才有了今天这个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一贯肯定秦始皇、否定孔子,她的这一发现也算是“皆称旨”了,因此,她在毛泽东的肯定支持下获得了更大的政治发言权。毛泽东领导政治运动向来是抓典型,这一重大的指挥艺术她已经完全掌握,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所有重大战略部署,都是她配合毛泽东抓住典型做出的。现在“批林批孔”运动再一次证明了她的才能。
她将书放在腿上,沉思地凝望着北海湖水。如果她能够接班,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政治基础;第二,是组织基础;第三,是能力。关于政治基础,想来想去,她觉得自己当仁不让。林彪垮台了,还有谁能和她竞争?在一贯革命的名单里,只有她、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和康生,康生年迈多病,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姚文元纯粹是个书生,王洪文也头脑简单,无孚众望,张春桥远没有她的号召力。她是毛泽东的妻子,是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毛泽东之后的中国,由她继承毛泽东的遗志大概是最合理不过的。粉碎林彪反党集团之后,公布了毛泽东在1966年7月8日给她的一封信,这封写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信件给了她很大的政治资本,充分说明毛泽东对她的信任,毛泽东在革命的重要关头惟对她倾诉肺腑,在这方面没有人能和她竞争。关于组织基础,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这样的人都是自己的干部基础,从现在开始,她还要注意对其他领域的建设。政治上的优势可以转化为组织上的优势“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她特别注意关心军队,一再给全军指战员写信,给部队送“批林批孔”的材料,亲自发现、培养和表彰部队“批林批孔”的典型,这些都是她自觉的行为。毛泽东在短时间内还不会离开这个世界,她还有足够的时间“携天子以令诸侯”稳步扩大自己的政治优势乃至组织优势。至于能力,她已经足够了,多年在毛泽东身边,她已经把毛泽东这一套都学到手,未来,她会做得更加生气勃勃,有声有色。
她眼中又露出朦胧而憧憬的微笑,因为跃跃欲试的激动,她发现自己的手心都出汗了。
稍一冷静,她就想得更多了,现在最关键的是在毛泽东在世的这些年中,她必须始终取得毛泽东的信任,将毛泽东的政治遗产逐步继承过来。一想到党内斗争的具体状况,各种面孔就都浮现在眼前,她的眼里露出武则天一样残忍的微笑,她知道一定会有人去毛泽东那里破坏她的形象,而与这些阴谋活动做斗争则关系到她的生死存亡。她很熟悉地将书一翻,就翻到了她要读的这一页,在这里,史书记录了武则天封后之后,曾经如何战胜了被废的危机:“初武后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众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动为所制,不胜其忿。会宦者王伏胜,发其使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为厌祷事,上密召上官仪议之,仪因言:”后专恣,请废之。‘上即命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上羞缩不忍,乃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仪先与伏胜俱事故太子忠,后于是使许敬宗诬奏仪、伏胜与忠谋大逆。仪下狱,及伏胜皆死,赐忠死于流所。右相刘祥道坐与仪善,罢,朝士流贬者甚众。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廉于后,政无大小,皆预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江青合上书,朦朦胧胧地想着,有人到唐高宗那里挑拨离间,唐高宗决定废除武则天,武则天及时发现,及时反击,结果扭危为安,并从此“政无大小,皆预闻之。”自己和毛泽东的关系绝非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关系,毛泽东也绝非唐高宗那样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然而,历史常常在某些本质的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如何防止有人在毛泽东那里诬告自己、破坏自己,如何在毛泽东那里及时“自诉”则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一个十分具体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毛泽东身边的人更好地沟通关系。自己不能经常到毛泽东的住所,然而,自己应该耳聪目明,一有情况就能“左右奔告”于己,这是非常具体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恍恍惚惚中,她把有关的人事细节又细细想了一遍。武则天不容易,武则天能够最后登上女皇的宝座,历尽千难万险。历史到了今天,她要在新的水平上再版武则天女政治家的业绩。
想到这里,她有些兴奋,双手十指交叉兜在后脑勺上,后仰着身体靠在藤椅背上,目光开阔地向着湖面,开始罗列起她比武则天登上权力顶峰更优越的条件:第一,武则天毕竟处在封建社会,那时绝对的“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压制和阻挡女人掌握国家政权;自己处在现代社会,虽然“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存在,却比封建社会要小得多,在这方面,她比武则天的阻力小,机会多。第二,武则天作为封建王朝的皇后,只能在宫廷内活动;而她则可以在党内外、全国上下各个领域广泛活动,她的视野要比武则天开阔得多,活动范围也远非武则天所能比,这是她大大优越于武则天的地方。第三,武则天虽则垂帘听政,却很难有公开的业绩;而她在文化大革命以来已经建立了很多公开的业绩,在全国树立了自己的政治形象。第四,她比武则天有更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武则天不过是从宫廷到宫廷,她却历经中国几十年革命的风风雨雨。五,武则天涉猎文史;而她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她甚至懂艺术,懂戏剧,懂摄影,懂地理,懂外交这样想着,她觉得自己的有利条件十分可观了。武则天能做到的,她能做到;武则天不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她将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政治家。
她眯着眼朦胧憧憬了一会儿,顿感精神振奋,她放下翘着的二郎腿,扭头问道:“马呢?”
在后面较远处伺候的一群人都走过来说:“您让牵走了。”江青挥了挥手,说:“再把它们牵回来。我这次要独立骑马。”
双手一定是秀丽而柔韧的,她以一个非常美丽的动作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正是凭着这双秀丽而柔韧的小手,她一步步走向独掌国家大权的皇位。武则天在高宗面前的哭诉栩栩如生地浮现在面前,那真是巧夺天工,光彩夺目。
她又随手一翻,读到武则天如何“宜将剩勇追穷寇”完全消灭已被自己打败的竞争对手王皇后和萧淑妃:“冬十月,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为皇后。百官朝后于肃仪门。
故后王氏、淑妃萧氏,并囚于别院,上尝念之,间行至其所,呼之。王后泣对曰:“至尊若念畴昔,使得再见日月,幸甚。‘上曰:”朕即有处置。’武后闻之,大怒,遣人断去手足,投酒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后数见王、萧为祟,如死时状,故多在洛阳,不敢归长安。”武则天的残忍是令人发指的,然而,面对唐高宗这个优柔寡断的君王,这又是武则天保护自己地位必须采取的措施,正是凭着一步又一步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隐患的果敢步骤,武则天才最终登上了皇权宝座。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尚有不及武则天之处,武则天该软则软,该媚则媚,该果断则果断,该残忍则残忍,这是像武则天这样的女政治家登上历史舞台所必须的全才。
又随手一翻,就看到武则天如何开始帮助唐高宗处理国家大事了:“上初苦风眩,不能视百司奏事,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江青眼中漾出朦胧的微笑。“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这颇让她联系到自己。她也是一个聪明敏锐之人,她也多年来注意涉猎文史,现在处事也大都让毛泽东称心。而“上初苦风眩,不能视百司奏事”则让她联想到毛泽东越来越衰老多病的身体。
毛泽东今年已经81岁了,对于国内外大事常常露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自己今年刚刚60岁,这20岁的差异正好是两代人的差异,她现在正处在有可能接毛泽东班的历史地位上。刘少奇曾经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后来倒了。林彪又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后来又倒了。立下的接班人都未站住,潜在的接班人却可能正在逐步形成,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文化大革命进行到第八个年头,她觉得自己完全成熟了,她已经不是从在毛泽东面前邀功请赏的角色来看问题了,而是从中国领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她越来越这样要求自己,从各个方面学习毛泽东处理党务、政务、军务及国务的艺术,她在为“接班”准备全面的基础和能力。
从政治上领导这个国家的革命,她似乎已经不生疏了,今年以来在全国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就是她协助毛泽东发动的。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垮台了,清查林彪反党集团、批判林彪反革命政变的阴谋活动是比较顺理成章的,然而,如何将这一斗争赋予更广阔、更深刻的革命意义,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的努力。是她派遣一批人彻底清查林彪的毛家湾住宅,从中找到了林彪与孔孟之道的联系。林彪和叶群曾经多次互相书赠同一内容的条幅:“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而孔子则在论语。颜渊中说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将林彪的条幅与孔子的论语这一对照,就把林彪和孔孟之道联系在了一起。林彪曾经讲:“要设国家主席,不设国家主席,国家没有一个头,名不正言不顺。”而论语。子路中曾讲:“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相互对应。因为她指派一批人精心清理林彪、叶群的遗物,并和孔孟之道进行对照研究,才有了今天这个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一贯肯定秦始皇、否定孔子,她的这一发现也算是“皆称旨”了,因此,她在毛泽东的肯定支持下获得了更大的政治发言权。毛泽东领导政治运动向来是抓典型,这一重大的指挥艺术她已经完全掌握,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所有重大战略部署,都是她配合毛泽东抓住典型做出的。现在“批林批孔”运动再一次证明了她的才能。
她将书放在腿上,沉思地凝望着北海湖水。如果她能够接班,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政治基础;第二,是组织基础;第三,是能力。关于政治基础,想来想去,她觉得自己当仁不让。林彪垮台了,还有谁能和她竞争?在一贯革命的名单里,只有她、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和康生,康生年迈多病,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姚文元纯粹是个书生,王洪文也头脑简单,无孚众望,张春桥远没有她的号召力。她是毛泽东的妻子,是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毛泽东之后的中国,由她继承毛泽东的遗志大概是最合理不过的。粉碎林彪反党集团之后,公布了毛泽东在1966年7月8日给她的一封信,这封写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信件给了她很大的政治资本,充分说明毛泽东对她的信任,毛泽东在革命的重要关头惟对她倾诉肺腑,在这方面没有人能和她竞争。关于组织基础,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这样的人都是自己的干部基础,从现在开始,她还要注意对其他领域的建设。政治上的优势可以转化为组织上的优势“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她特别注意关心军队,一再给全军指战员写信,给部队送“批林批孔”的材料,亲自发现、培养和表彰部队“批林批孔”的典型,这些都是她自觉的行为。毛泽东在短时间内还不会离开这个世界,她还有足够的时间“携天子以令诸侯”稳步扩大自己的政治优势乃至组织优势。至于能力,她已经足够了,多年在毛泽东身边,她已经把毛泽东这一套都学到手,未来,她会做得更加生气勃勃,有声有色。
她眼中又露出朦胧而憧憬的微笑,因为跃跃欲试的激动,她发现自己的手心都出汗了。
稍一冷静,她就想得更多了,现在最关键的是在毛泽东在世的这些年中,她必须始终取得毛泽东的信任,将毛泽东的政治遗产逐步继承过来。一想到党内斗争的具体状况,各种面孔就都浮现在眼前,她的眼里露出武则天一样残忍的微笑,她知道一定会有人去毛泽东那里破坏她的形象,而与这些阴谋活动做斗争则关系到她的生死存亡。她很熟悉地将书一翻,就翻到了她要读的这一页,在这里,史书记录了武则天封后之后,曾经如何战胜了被废的危机:“初武后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众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动为所制,不胜其忿。会宦者王伏胜,发其使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为厌祷事,上密召上官仪议之,仪因言:”后专恣,请废之。‘上即命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上羞缩不忍,乃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仪先与伏胜俱事故太子忠,后于是使许敬宗诬奏仪、伏胜与忠谋大逆。仪下狱,及伏胜皆死,赐忠死于流所。右相刘祥道坐与仪善,罢,朝士流贬者甚众。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廉于后,政无大小,皆预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江青合上书,朦朦胧胧地想着,有人到唐高宗那里挑拨离间,唐高宗决定废除武则天,武则天及时发现,及时反击,结果扭危为安,并从此“政无大小,皆预闻之。”自己和毛泽东的关系绝非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关系,毛泽东也绝非唐高宗那样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然而,历史常常在某些本质的意义上有相似之处,如何防止有人在毛泽东那里诬告自己、破坏自己,如何在毛泽东那里及时“自诉”则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一个十分具体的问题就是,如何与毛泽东身边的人更好地沟通关系。自己不能经常到毛泽东的住所,然而,自己应该耳聪目明,一有情况就能“左右奔告”于己,这是非常具体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恍恍惚惚中,她把有关的人事细节又细细想了一遍。武则天不容易,武则天能够最后登上女皇的宝座,历尽千难万险。历史到了今天,她要在新的水平上再版武则天女政治家的业绩。
想到这里,她有些兴奋,双手十指交叉兜在后脑勺上,后仰着身体靠在藤椅背上,目光开阔地向着湖面,开始罗列起她比武则天登上权力顶峰更优越的条件:第一,武则天毕竟处在封建社会,那时绝对的“男尊女卑”传统观念压制和阻挡女人掌握国家政权;自己处在现代社会,虽然“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存在,却比封建社会要小得多,在这方面,她比武则天的阻力小,机会多。第二,武则天作为封建王朝的皇后,只能在宫廷内活动;而她则可以在党内外、全国上下各个领域广泛活动,她的视野要比武则天开阔得多,活动范围也远非武则天所能比,这是她大大优越于武则天的地方。第三,武则天虽则垂帘听政,却很难有公开的业绩;而她在文化大革命以来已经建立了很多公开的业绩,在全国树立了自己的政治形象。第四,她比武则天有更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武则天不过是从宫廷到宫廷,她却历经中国几十年革命的风风雨雨。五,武则天涉猎文史;而她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她甚至懂艺术,懂戏剧,懂摄影,懂地理,懂外交这样想着,她觉得自己的有利条件十分可观了。武则天能做到的,她能做到;武则天不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她将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政治家。
她眯着眼朦胧憧憬了一会儿,顿感精神振奋,她放下翘着的二郎腿,扭头问道:“马呢?”
在后面较远处伺候的一群人都走过来说:“您让牵走了。”江青挥了挥手,说:“再把它们牵回来。我这次要独立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