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大猫她女粉超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魅力是个很玄妙的东西, 有的人的魅力在于清冷的气质, 有的人的魅力在于无双的容貌, 当然,还有些人的魅力在于有趣的灵魂。
杜行是文字工作者, 他的魅力就在于他的作品。
文学创作是一个很特殊的过程,在文字脱离作者的那么一瞬间它就变得独立,不再受这个作者的控制,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这件话反过来想,说的何尝不是这些文字的独立性呢?
所以, 读者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观点“作品不代表作者”并不是说常写悲剧的作者就是丧丧小青年, 也不是说常写喜剧的作者就是天生乐天派, 作品和作者相差极大的事情很常见, 字可能如其人,但是作品不一定, 有些作者出于抨击或是嘲讽的目的, 可能还会专门写一些和自己三观反差很大的作品。
但是,作品又不是真的和作者无关, 创作角度、关注领域、内在宗旨全部都是作者的缩影,尤其是杜行这种又是作者又是编剧,常年活跃在文字转换成影视第一线的职业, 更是能从他的作品来反窥他的内心世界。
从米哈看杜行第一本小说的时候,她就感觉到了杜行与生俱来的悲悯和哀思, 这种强大的同理心之下,他要比其他作者更柔软一些,想法和理念也可能会容易被悲剧吸引,但是,在这些哀切之后又有着强大的理智来支持,让杜行的文字哀而不伤,悲却不痛,很多作品的创作目的就是在废墟之中开一朵小花。
董晓春她们常常调侃,家里的小行才是真正的宝藏男孩,先不论杜行的外貌、事业和收入,就单说他和女性相处的态度,那份尊重感和平等意味,就值得很多女孩子倾心了。
容颜可以衰老,钱财可能失去,地位不会永久,但唯有灵魂会永恒。
当然,面对这种至高评价杜行根本不太信,他总觉得姐姐们在开玩笑,对自己的评价依旧是平凡无奇,普通人之中的一个普通的他而已。
但米哈却很赞同晓春姐她们的观点,只要是看过杜行作品的,真的很难不为作者而倾心,有些认准杜行这个编剧追电影或电视剧的观众,都会经常没事做排队说想嫁这个编剧。
这些观众甚至不知道杜行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是从他的作品就能感受到吸引。
所以米哈觉得,在杜行的剧本面前没有人能胜得过他,只要一聊创作,杜行就根本不是什么平凡无奇,分明在熠熠生辉。
人真的可以因为思想而发光的。
花豹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生物,在捕食者之中算是机智和实力并存的独行侠,切换新身体之后米哈也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的生存问题,所以对于米哈来说,钱财、名声、荣誉、地位之类的都不重要,这不是米哈的生存必须品。
可是思想不一样,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思想,米哈能迅速融入人类社会也和她“格格不入的思考能力”有关,她珍惜学习的机会,她喜欢饰演不同的人生,她跟着董晓春她们吸一口‘特别’,所以,被杜行的内心世界吸引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对于米哈来说,这是她最向往和羡慕的东西,是真正能感受到力量和魅力的闪光存在。
大概就是一翻杜行的作品,就忍不住扑过去舔舔的感觉吧!
“这个剧本的奖金全被我拿来投了一个很小的博物馆。”杜行在才华方面属于‘美而不自知’款的,没领会米哈对他的星星眼代表着什么,反倒想到和剧本有关的‘她她的博物馆’。
和什么官方的博物馆不同,这种小的博物馆更倾向于一些‘失恋博物馆’、‘单身博物馆’之类的主题小馆,剧本的奖金连带着杜行一笔不小的投资收益办成了这个小博物馆,现在还在开业状态,只不过是由于博物馆的主题比较特殊,一直没有听杜行提过。
“在本市吗?”米哈有点好奇的拿出手机搜了一下‘她她的博物馆’,居然还在搜索信息里看到了一些评价,她仔细看了一下这些长评后恍然。
这个博物馆的主题的确很特殊,是以女性受到暴力胁迫或是性伤害现场痕迹为主的博物馆。
米哈有点惊讶,准备买张票实际去看一下,这种博物馆真的很少见,甚至可能说是独一份,怪不得没什么宣传也没有什么推广,客源基本上都是朋友推荐或是私下介绍的,估计还是开业即赔钱的状态,但是凡是买过票去看过的也基本上都留下了长评。
杜行陪米哈一起去,路上也大概解释了一下她她原型的事情。
这事还和林君有点关系,她本科的法学专业有一个面向社会的免费法律援助活动,她当时是主要的联络人,直到大四才把联络人的工作转交给师弟师妹们,但可能和她的联络方式曾在学校官网、援助活动官博上出现过,在林君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她接到了一个求助的电话。
是一个做生意的大姐,说她捡到了一个夜里被侵害的小姑娘,但是小姑娘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抢救,想问问这个能不能寻求法律帮助?
性伤害这种事情,大部分的受害者都会莫名背上指责或是歧视,然后被迫沉默或是隐瞒痛苦,大姐可能也考虑到小姑娘的声誉问题,不好直接去律所找律师,就不知道在哪里找到了一个法学专业的女学生来咨询一下,毕竟林君是正儿八经的名校学生,之前在网上参加过几次援助活动还上过新闻,大姐记下了林君的联系方式,对她特别的信任。
可能是林君自身的成长环境有关,她对一些帮助或求助态度很认真,基本上忙完毕业论文和答辩之后,就在替小姑娘奔走。
和其他的受害者不同,小姑娘属于出事之后家里人觉得丢人根本不让她说,还嫌弃小姑娘撕裂伤严重现在还躺在医院里,唯有小姑娘本人和捡到她的大姐觉得不行,凭什么让她忍气吞声,小姑娘狠狠的咬下了一口凶手的肩肉,她就算豁出去了也要让对方绳之以法。
大姐是谈完生意开车回来在路边发现不对才捡到小姑娘的,她在送小姑娘去医院之后发现这家人不靠谱后,硬是凶煞的留下来也跟着看护小姑娘,要不然这家人绝对能做出强迫小姑娘中途出院的事情。
林君她们过来的时候,小姑娘还在接受治疗,身上插着导尿管打着点滴,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免得碰到缝合的刀口,脸上还有擦伤,后脑有着钝击的淤血,一派凄惨之中只有眼神恨得像是着火一般,她向大姐摁了手印借了一笔钱,以后她这辈子就剩两件事情,找到凶手和还大姐的钱。
和一般忍气吞声或是自我怀疑的受害者不同,这个小姑娘太狠了,刚能下病床就砸了吊瓶划了她亲爸亲妈的脸,谁敢动她她就拉着谁同归于尽,还是大姐忙从后面抱着小姑娘的腰喊来医生,给她重新缝合伤口免得再次撕裂。
可能是小姑娘不咽这口气的决绝,这个案子也得到了多方力量的帮助,最后成功抓获罪犯判刑,杜行也见过这个名字里带塔的女孩子,对办案全程相当的了解,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取证环节,有个女警察和他们感慨幸亏小姑娘咬下的那一口肉,要不然事情说不定没有这么顺利。
暴行带来的伤害是不可能弥补的,但小姑娘不服输的劲儿让她有继续生活的勇气,出院之后她就跟着大姐离开了,杜行倒是多关注了几个类似的案例,注意到了证据痕迹这个环节。
和其他无辜的女孩相比,小姑娘已经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杜行从多方面寻找案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可能有点让人背后一凉的事实,那就是受害者在遇害之前的挣扎,可能并不只是绝望。
有一些受害者甚至可能已经知道自己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但是她们还是疯狂的挣扎,想要留下蛛丝马迹,以求有人可以发现这些找到凶手,或是给其他人留下警示。
这不是个例,没有专门关注证据痕迹这个环节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受害者会在现场留下什么,可能是撕裂的血肉、可能是隐藏的血迹、可能是扯碎的皮肤甚至可能是掰断的指骨,总之,这是受害者另一种形式的无声反抗。
尤其是很多受害者死亡的案例之中,最终发现凶手的决定性证据还真的是她们拼命留下的这些。
杜行之前看过一些‘被强迫的时候我穿着什么’的展览,里面都是性伤害的受害者在案发当日的穿着,基本上都是保守克制、普通正常的衣服,根本没有什么想象的挑。逗诱惑和故意引人犯罪,可是就是这份‘普通和无辜’还要被污名化说什么你要是不穿裙子能被伤害的人血馒头言论。
所以,但凡是有一些同理心的人类,怎么会支持受害者有罪论?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受害者,站在凶手角度说话的人是不是也未免太傲慢和凉薄?
于是,接触了很多有些类似经历的当事人,或者一些已故受害者家属之后,杜行办了这么一个小的博物馆,哪怕收益很差也一直留在这里。
林君她们每年会捐点钱来补贴亏损,一些来参观过的客人也会多少留下点存款,她们不希望‘她她... -->>
魅力是个很玄妙的东西, 有的人的魅力在于清冷的气质, 有的人的魅力在于无双的容貌, 当然,还有些人的魅力在于有趣的灵魂。
杜行是文字工作者, 他的魅力就在于他的作品。
文学创作是一个很特殊的过程,在文字脱离作者的那么一瞬间它就变得独立,不再受这个作者的控制,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把这件话反过来想,说的何尝不是这些文字的独立性呢?
所以, 读者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观点“作品不代表作者”并不是说常写悲剧的作者就是丧丧小青年, 也不是说常写喜剧的作者就是天生乐天派, 作品和作者相差极大的事情很常见, 字可能如其人,但是作品不一定, 有些作者出于抨击或是嘲讽的目的, 可能还会专门写一些和自己三观反差很大的作品。
但是,作品又不是真的和作者无关, 创作角度、关注领域、内在宗旨全部都是作者的缩影,尤其是杜行这种又是作者又是编剧,常年活跃在文字转换成影视第一线的职业, 更是能从他的作品来反窥他的内心世界。
从米哈看杜行第一本小说的时候,她就感觉到了杜行与生俱来的悲悯和哀思, 这种强大的同理心之下,他要比其他作者更柔软一些,想法和理念也可能会容易被悲剧吸引,但是,在这些哀切之后又有着强大的理智来支持,让杜行的文字哀而不伤,悲却不痛,很多作品的创作目的就是在废墟之中开一朵小花。
董晓春她们常常调侃,家里的小行才是真正的宝藏男孩,先不论杜行的外貌、事业和收入,就单说他和女性相处的态度,那份尊重感和平等意味,就值得很多女孩子倾心了。
容颜可以衰老,钱财可能失去,地位不会永久,但唯有灵魂会永恒。
当然,面对这种至高评价杜行根本不太信,他总觉得姐姐们在开玩笑,对自己的评价依旧是平凡无奇,普通人之中的一个普通的他而已。
但米哈却很赞同晓春姐她们的观点,只要是看过杜行作品的,真的很难不为作者而倾心,有些认准杜行这个编剧追电影或电视剧的观众,都会经常没事做排队说想嫁这个编剧。
这些观众甚至不知道杜行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是从他的作品就能感受到吸引。
所以米哈觉得,在杜行的剧本面前没有人能胜得过他,只要一聊创作,杜行就根本不是什么平凡无奇,分明在熠熠生辉。
人真的可以因为思想而发光的。
花豹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生物,在捕食者之中算是机智和实力并存的独行侠,切换新身体之后米哈也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的生存问题,所以对于米哈来说,钱财、名声、荣誉、地位之类的都不重要,这不是米哈的生存必须品。
可是思想不一样,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思想,米哈能迅速融入人类社会也和她“格格不入的思考能力”有关,她珍惜学习的机会,她喜欢饰演不同的人生,她跟着董晓春她们吸一口‘特别’,所以,被杜行的内心世界吸引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对于米哈来说,这是她最向往和羡慕的东西,是真正能感受到力量和魅力的闪光存在。
大概就是一翻杜行的作品,就忍不住扑过去舔舔的感觉吧!
“这个剧本的奖金全被我拿来投了一个很小的博物馆。”杜行在才华方面属于‘美而不自知’款的,没领会米哈对他的星星眼代表着什么,反倒想到和剧本有关的‘她她的博物馆’。
和什么官方的博物馆不同,这种小的博物馆更倾向于一些‘失恋博物馆’、‘单身博物馆’之类的主题小馆,剧本的奖金连带着杜行一笔不小的投资收益办成了这个小博物馆,现在还在开业状态,只不过是由于博物馆的主题比较特殊,一直没有听杜行提过。
“在本市吗?”米哈有点好奇的拿出手机搜了一下‘她她的博物馆’,居然还在搜索信息里看到了一些评价,她仔细看了一下这些长评后恍然。
这个博物馆的主题的确很特殊,是以女性受到暴力胁迫或是性伤害现场痕迹为主的博物馆。
米哈有点惊讶,准备买张票实际去看一下,这种博物馆真的很少见,甚至可能说是独一份,怪不得没什么宣传也没有什么推广,客源基本上都是朋友推荐或是私下介绍的,估计还是开业即赔钱的状态,但是凡是买过票去看过的也基本上都留下了长评。
杜行陪米哈一起去,路上也大概解释了一下她她原型的事情。
这事还和林君有点关系,她本科的法学专业有一个面向社会的免费法律援助活动,她当时是主要的联络人,直到大四才把联络人的工作转交给师弟师妹们,但可能和她的联络方式曾在学校官网、援助活动官博上出现过,在林君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她接到了一个求助的电话。
是一个做生意的大姐,说她捡到了一个夜里被侵害的小姑娘,但是小姑娘现在还在医院里躺着抢救,想问问这个能不能寻求法律帮助?
性伤害这种事情,大部分的受害者都会莫名背上指责或是歧视,然后被迫沉默或是隐瞒痛苦,大姐可能也考虑到小姑娘的声誉问题,不好直接去律所找律师,就不知道在哪里找到了一个法学专业的女学生来咨询一下,毕竟林君是正儿八经的名校学生,之前在网上参加过几次援助活动还上过新闻,大姐记下了林君的联系方式,对她特别的信任。
可能是林君自身的成长环境有关,她对一些帮助或求助态度很认真,基本上忙完毕业论文和答辩之后,就在替小姑娘奔走。
和其他的受害者不同,小姑娘属于出事之后家里人觉得丢人根本不让她说,还嫌弃小姑娘撕裂伤严重现在还躺在医院里,唯有小姑娘本人和捡到她的大姐觉得不行,凭什么让她忍气吞声,小姑娘狠狠的咬下了一口凶手的肩肉,她就算豁出去了也要让对方绳之以法。
大姐是谈完生意开车回来在路边发现不对才捡到小姑娘的,她在送小姑娘去医院之后发现这家人不靠谱后,硬是凶煞的留下来也跟着看护小姑娘,要不然这家人绝对能做出强迫小姑娘中途出院的事情。
林君她们过来的时候,小姑娘还在接受治疗,身上插着导尿管打着点滴,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免得碰到缝合的刀口,脸上还有擦伤,后脑有着钝击的淤血,一派凄惨之中只有眼神恨得像是着火一般,她向大姐摁了手印借了一笔钱,以后她这辈子就剩两件事情,找到凶手和还大姐的钱。
和一般忍气吞声或是自我怀疑的受害者不同,这个小姑娘太狠了,刚能下病床就砸了吊瓶划了她亲爸亲妈的脸,谁敢动她她就拉着谁同归于尽,还是大姐忙从后面抱着小姑娘的腰喊来医生,给她重新缝合伤口免得再次撕裂。
可能是小姑娘不咽这口气的决绝,这个案子也得到了多方力量的帮助,最后成功抓获罪犯判刑,杜行也见过这个名字里带塔的女孩子,对办案全程相当的了解,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取证环节,有个女警察和他们感慨幸亏小姑娘咬下的那一口肉,要不然事情说不定没有这么顺利。
暴行带来的伤害是不可能弥补的,但小姑娘不服输的劲儿让她有继续生活的勇气,出院之后她就跟着大姐离开了,杜行倒是多关注了几个类似的案例,注意到了证据痕迹这个环节。
和其他无辜的女孩相比,小姑娘已经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杜行从多方面寻找案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可能有点让人背后一凉的事实,那就是受害者在遇害之前的挣扎,可能并不只是绝望。
有一些受害者甚至可能已经知道自己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但是她们还是疯狂的挣扎,想要留下蛛丝马迹,以求有人可以发现这些找到凶手,或是给其他人留下警示。
这不是个例,没有专门关注证据痕迹这个环节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些受害者会在现场留下什么,可能是撕裂的血肉、可能是隐藏的血迹、可能是扯碎的皮肤甚至可能是掰断的指骨,总之,这是受害者另一种形式的无声反抗。
尤其是很多受害者死亡的案例之中,最终发现凶手的决定性证据还真的是她们拼命留下的这些。
杜行之前看过一些‘被强迫的时候我穿着什么’的展览,里面都是性伤害的受害者在案发当日的穿着,基本上都是保守克制、普通正常的衣服,根本没有什么想象的挑。逗诱惑和故意引人犯罪,可是就是这份‘普通和无辜’还要被污名化说什么你要是不穿裙子能被伤害的人血馒头言论。
所以,但凡是有一些同理心的人类,怎么会支持受害者有罪论?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受害者,站在凶手角度说话的人是不是也未免太傲慢和凉薄?
于是,接触了很多有些类似经历的当事人,或者一些已故受害者家属之后,杜行办了这么一个小的博物馆,哪怕收益很差也一直留在这里。
林君她们每年会捐点钱来补贴亏损,一些来参观过的客人也会多少留下点存款,她们不希望‘她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