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新政之议 (1/2)
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太平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多宝楼最上一层内,萧云贵坐在黄绸交椅上开始说起苏南新政的想法来,“兄长,苏杭上海宁波等地商贸繁荣,乃是天下富庶之所在,此处施政可不比天京之地,小弟是想在苏南试行新政,多多鼓励工商业,如此一来咱们天国的钱粮就不用愁了。”
杨秀清眉头微皱道:“自古立国皆是以农为本,商贾历来逐利而生,投机取巧、不事生产,于国有何好处?朝贵你大兴工商业,是否有些本末倒置?”
对于杨秀清的说法,萧云贵早有心理准备,天王、东王进了南京之后,由于他们都是出身农家,而且思想还是老旧的封建思维,一直把农业看成是立国之本,而认为商业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因此把天京城内的商业一扫而空,货物尽皆充入圣库,但有所需皆由圣库支应,搞了个巨大的大锅饭制度。究其原因还是眼下天国的当政者们没有跳出以农为本的封建思维。
其实不光是杨秀清这些人,在西殿的众多幕僚、文臣之中这样看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左宗棠也没有跳出这个老旧的固定思维,老想着税收当从田地中来,后来上海收取了战争期间的欠缴赋税上来之后,让左宗棠等人大吃一惊。上海海关仅仅收缴了部分欠税就达三十万两之巨,这还只是上海之战时短短旬月的欠税,要是全年下来,仅上海海关关税就能达到三百余万两。要知道整个大清朝当时一年的全部税收收入也不过两千余万两,一个上海就有三百万两的巨额税款可收,可见商税、关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多么的重要。
萧云贵当时和左宗棠等人讨论过农商之间的问题,如今他又用同样的话开导起杨秀清来,“兄长,以农立国是不错。但小弟还听到后面的两句,以上富国、以军强国。如今天下征战,整备田地,鼓励百姓们耕种固然重要,但田地就那么多,要养活那么多人,剩余的还要缴入圣库,能够上缴的田赋也就那么多,要是遇到个水患、蝗灾的可能收入就会减少。正因如此,所以才有了商贾之事。商贾是不生产,但他们度远近、调余缺,把物产丰富之地的货物调到缺少的地方,让各地的粮油百货充足,从中产生钱利。一个地方要是农事繁荣了。必定会带来商贾繁荣,商贾繁荣了咱们就可以开征商税。有了农税和商税一起。何愁我们天国不富?”
其实这道理很浅显。除了农税就是商税,杨秀清也听得明白,但他皱眉道:“可如此一来势必会让人有了私产,如今百姓们支应用度都在圣库,尚能拥护天国,要是百姓们都不靠圣库过活了。天国该如何自处呢?况且咱们举义之时,打出的旗号便是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啊。如此新政便会乱了咱们的大政根本。”
萧云贵摇摇头道:“兄长看得极准,虽说咱们举义之初打出的旗号却是天下一家,但自古以来,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这私产是无论如何也禁绝不住的。小弟这次回京乃是走陆路而来,沿途只见各镇、各村虽有两司马圣库,但百姓们过得并不太好,沿地防军大都是吃黑豆、米糠等杂粮。小弟也和当地的百姓们闲聊过,发现百姓们种田所得全都要缴入圣库,每家每户再无一点剩余,是以百姓们种田兴致不高,而且圣库分配之时便是但有所需皆可支取,也不论勤劳和懒惰之分,是以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反正钱粮米油照领,而圣库所入却日渐稀少,总有一日会坐吃山空的。”
杨秀清渐渐坐不住了,他站起身负手踱了几步后说道:“这些地方的两司马大大的失职,也不知是如何御下的,改天要下个诏谕,让各地两司马严查偷奸耍滑偷懒者,让每户按分田多寡如数纳粮上来,但有缺斤少两者一体获罪!”
萧云贵皱眉道:“兄长,此策并非长久之计,百姓劳累一年,最终到手之物空空如也,就算法令再强,也难以催动生产。小弟想着不如就在苏南搞个试点,试行新政,田地咱们照样分下去,只是百姓不再由圣库供养,而是按收入的一成缴入圣库,其余所获皆归百姓所有。而纳入圣库的一成钱粮除了地方上的支应之外,其余的缴到苏南总圣库。除了农税之外,苏南还要鼓励商业、工业。苏杭茶丝盛行,若是不发挥此等物产优势,未免有伤天和,一旦商贾繁茂起来,我们便可收取商税。还有上海海关,也可收取外夷的商税。小弟估计要是在苏南实行新政一年之后,苏南一地每年可向天京缴纳两百万两的。若是苏南新政行之有效,不妨再在全国推广。”
自从到了天京之后,总圣库便交给了翼王石达开打理。太平军沿途劫掠清军府库、富户得来的两千余万两银子虽然是比巨款,但数月下来,天京城内的王爷侯相们大兴土木,花钱如流水一般。城... -->>
多宝楼最上一层内,萧云贵坐在黄绸交椅上开始说起苏南新政的想法来,“兄长,苏杭上海宁波等地商贸繁荣,乃是天下富庶之所在,此处施政可不比天京之地,小弟是想在苏南试行新政,多多鼓励工商业,如此一来咱们天国的钱粮就不用愁了。”
杨秀清眉头微皱道:“自古立国皆是以农为本,商贾历来逐利而生,投机取巧、不事生产,于国有何好处?朝贵你大兴工商业,是否有些本末倒置?”
对于杨秀清的说法,萧云贵早有心理准备,天王、东王进了南京之后,由于他们都是出身农家,而且思想还是老旧的封建思维,一直把农业看成是立国之本,而认为商业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因此把天京城内的商业一扫而空,货物尽皆充入圣库,但有所需皆由圣库支应,搞了个巨大的大锅饭制度。究其原因还是眼下天国的当政者们没有跳出以农为本的封建思维。
其实不光是杨秀清这些人,在西殿的众多幕僚、文臣之中这样看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左宗棠也没有跳出这个老旧的固定思维,老想着税收当从田地中来,后来上海收取了战争期间的欠缴赋税上来之后,让左宗棠等人大吃一惊。上海海关仅仅收缴了部分欠税就达三十万两之巨,这还只是上海之战时短短旬月的欠税,要是全年下来,仅上海海关关税就能达到三百余万两。要知道整个大清朝当时一年的全部税收收入也不过两千余万两,一个上海就有三百万两的巨额税款可收,可见商税、关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多么的重要。
萧云贵当时和左宗棠等人讨论过农商之间的问题,如今他又用同样的话开导起杨秀清来,“兄长,以农立国是不错。但小弟还听到后面的两句,以上富国、以军强国。如今天下征战,整备田地,鼓励百姓们耕种固然重要,但田地就那么多,要养活那么多人,剩余的还要缴入圣库,能够上缴的田赋也就那么多,要是遇到个水患、蝗灾的可能收入就会减少。正因如此,所以才有了商贾之事。商贾是不生产,但他们度远近、调余缺,把物产丰富之地的货物调到缺少的地方,让各地的粮油百货充足,从中产生钱利。一个地方要是农事繁荣了。必定会带来商贾繁荣,商贾繁荣了咱们就可以开征商税。有了农税和商税一起。何愁我们天国不富?”
其实这道理很浅显。除了农税就是商税,杨秀清也听得明白,但他皱眉道:“可如此一来势必会让人有了私产,如今百姓们支应用度都在圣库,尚能拥护天国,要是百姓们都不靠圣库过活了。天国该如何自处呢?况且咱们举义之时,打出的旗号便是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啊。如此新政便会乱了咱们的大政根本。”
萧云贵摇摇头道:“兄长看得极准,虽说咱们举义之初打出的旗号却是天下一家,但自古以来,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这私产是无论如何也禁绝不住的。小弟这次回京乃是走陆路而来,沿途只见各镇、各村虽有两司马圣库,但百姓们过得并不太好,沿地防军大都是吃黑豆、米糠等杂粮。小弟也和当地的百姓们闲聊过,发现百姓们种田所得全都要缴入圣库,每家每户再无一点剩余,是以百姓们种田兴致不高,而且圣库分配之时便是但有所需皆可支取,也不论勤劳和懒惰之分,是以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反正钱粮米油照领,而圣库所入却日渐稀少,总有一日会坐吃山空的。”
杨秀清渐渐坐不住了,他站起身负手踱了几步后说道:“这些地方的两司马大大的失职,也不知是如何御下的,改天要下个诏谕,让各地两司马严查偷奸耍滑偷懒者,让每户按分田多寡如数纳粮上来,但有缺斤少两者一体获罪!”
萧云贵皱眉道:“兄长,此策并非长久之计,百姓劳累一年,最终到手之物空空如也,就算法令再强,也难以催动生产。小弟想着不如就在苏南搞个试点,试行新政,田地咱们照样分下去,只是百姓不再由圣库供养,而是按收入的一成缴入圣库,其余所获皆归百姓所有。而纳入圣库的一成钱粮除了地方上的支应之外,其余的缴到苏南总圣库。除了农税之外,苏南还要鼓励商业、工业。苏杭茶丝盛行,若是不发挥此等物产优势,未免有伤天和,一旦商贾繁茂起来,我们便可收取商税。还有上海海关,也可收取外夷的商税。小弟估计要是在苏南实行新政一年之后,苏南一地每年可向天京缴纳两百万两的。若是苏南新政行之有效,不妨再在全国推广。”
自从到了天京之后,总圣库便交给了翼王石达开打理。太平军沿途劫掠清军府库、富户得来的两千余万两银子虽然是比巨款,但数月下来,天京城内的王爷侯相们大兴土木,花钱如流水一般。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