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江东突击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工兵锹,是由罗毅设计,请军火商史密斯在美国定制的,十分锋利。江边的难民中有一些人自己也带了一些工具,正好可以借用。吕维又安排了几名突击营士兵到周围的村庄里去搜寻了一番,也找到一些工具。这些村庄里的农民早就逃走了,锹镐等工具都放在家里,突击营士兵留了张借条,就把这些工具都拿过来了。这种借条其实也就是一个意思而已,日军经过的地方,连房子都剩不下几间了,更何况于这些工具呢?
闵教授亲自来到阵地前沿,一个一个地指点着突击营士兵和民工们挖掘陷井。所谓陷井,其实并不是那种几米深能够把人陷进去的大坑,挖这种坑的工作量太大了,一时不可能完成。闵教授设计的陷井只有两尺来深,一尺见方,正好能够踩一只脚进去。这种坑在战场上十分可怕,冲锋的时候如果一脚踩空陷进去,肯定是骨断腿折的下场。由于这种坑的直径很小,敌人想利用这些陷井来当掩体又不行,因为整个人根本躲不进去。
闵教授拿着手杖,不断地在地上划着圆圈,其他人就根据他划出的圆圈进行挖掘。一开始,罗毅没有看出闵教授画圈的奥妙,看了半天终于看明白了,其实他的每个圈都是有讲究的。圈与圈绝不成为一条直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也完全不一致,有些间距大,有些间距小,要想跨过这些陷井,只能是一步迈得大,一步迈得小,脚底下一点都不能马虎。这样,任何人从这片陷井区跑过时,都必须用眼睛盯着地面,而这就无法实现冲锋了。更何况,这些陷井还要遮挡起来,让人躲无可躲。罗毅偷偷地想到,这位闵教授在对付敌人方面,可实在是太邪恶了。
“闵教授,你这套办法是从哪来?”罗毅忍不住请教道。
闵教授说:“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这些年,我一直在考虑打仗的问题,想着如何用我自己的专业来帮助抗日。这套陷井阵法,我想过很长时间了,希望能够助罗营长一臂之力。”
“您实在是太专业了,如果让我来挖,估计就想不了这么深了。”罗毅由衷地称赞道“闵教授,等这一仗打完,我一定聘你当我的工程专家。”
“术业有专攻嘛,罗营长不必过谦。未来如果罗营长有所差遣,闵某定当效劳。”
由于渡江还需要很多时间,一些身体强壮的百姓也自告奋勇过来帮忙了,大家都知道,这时候,帮助突击营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几百人在阵地前忙了大半天时间,终于把陷井阵完全挖好了。陷井阵从突击营阵地前30米的地方,一直延伸到300米开外,封锁住了日军可能来犯的几个方向。大家把挖出来的土运到突击营的阵地上,用来垒防御工事。在每个陷井的口上,都用细的树枝架上树叶作为支撑,然后在上面盖上一层薄薄的浮土。乍一看,的确很难发现这是一个深坑。
像许良清曾经做过的一样,罗毅也让突击营士兵把身上携带的四棱刺布在前沿上,众人携带的四棱刺数量不多,零零星星扔了一些,也属于聊胜于无的效果。
处理好前沿,罗毅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这个阵虽然顶不了十万精兵,但起码相当于增加了一倍以上的防御力量。在这种地形条件下冲锋,谁的速度也快不起来,这样冲锋者就完全成了重机枪的靶子。
闵教授还来到突击营的阵地上,指点了几处工事上的缺陷,罗毅令人一一改正。闵教授是土木工程方面的专家,他的每一条建议都十分准确,比罗毅和许良清自己琢磨出来的道理要深刻得多。江边上有不少造木筏子留下的边角料,闵教授让人把这些边角料拉过来,用以加固工事。就这一会工夫,他甚至设计出了几个地堡,作为重火力点,这些地堡用木料和湿棉被遮避,能够抵抗一般的掷弹筒轰击。
在前沿忙碌的同时,江边上的渡江工作也始终没停,有几条从别处来的船也加入了摆渡的行列。入夜之后,大家打起火把,继续摆渡。船上的水手们累了之后,便有从百姓中选拔出来的志愿者顶替他们,确保人歇船不歇。罗毅让吕维安排了一些哨兵,监视各个方向,然后命令所有的突击营士兵抓紧时间睡觉,保持体力。
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摆渡,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江边的几万百姓已经渡过了七成以上,余下的人估计再有十几个小时就能够渡完了,罗毅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得不错了。
就在此时,凄厉的枪声从山坡那边响起来了。
(呵呵,今天有位兄弟投催更票,连投三张,都是催更9000字的。我决定了,今晚11点左右再加一更,今天肯定过9000字。这本书现在还有20多章的存稿,加更没什么难度,不过拜托各位读者大大,不必再催更了,我正常的更新速度是一日两更,5000-6000字的样子,更新速度太快,不利于保证本书的质量。最后,恳请大家帮忙拉一些收藏来,本书收藏不足,郁闷中。)
工兵锹,是由罗毅设计,请军火商史密斯在美国定制的,十分锋利。江边的难民中有一些人自己也带了一些工具,正好可以借用。吕维又安排了几名突击营士兵到周围的村庄里去搜寻了一番,也找到一些工具。这些村庄里的农民早就逃走了,锹镐等工具都放在家里,突击营士兵留了张借条,就把这些工具都拿过来了。这种借条其实也就是一个意思而已,日军经过的地方,连房子都剩不下几间了,更何况于这些工具呢?
闵教授亲自来到阵地前沿,一个一个地指点着突击营士兵和民工们挖掘陷井。所谓陷井,其实并不是那种几米深能够把人陷进去的大坑,挖这种坑的工作量太大了,一时不可能完成。闵教授设计的陷井只有两尺来深,一尺见方,正好能够踩一只脚进去。这种坑在战场上十分可怕,冲锋的时候如果一脚踩空陷进去,肯定是骨断腿折的下场。由于这种坑的直径很小,敌人想利用这些陷井来当掩体又不行,因为整个人根本躲不进去。
闵教授拿着手杖,不断地在地上划着圆圈,其他人就根据他划出的圆圈进行挖掘。一开始,罗毅没有看出闵教授画圈的奥妙,看了半天终于看明白了,其实他的每个圈都是有讲究的。圈与圈绝不成为一条直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也完全不一致,有些间距大,有些间距小,要想跨过这些陷井,只能是一步迈得大,一步迈得小,脚底下一点都不能马虎。这样,任何人从这片陷井区跑过时,都必须用眼睛盯着地面,而这就无法实现冲锋了。更何况,这些陷井还要遮挡起来,让人躲无可躲。罗毅偷偷地想到,这位闵教授在对付敌人方面,可实在是太邪恶了。
“闵教授,你这套办法是从哪来?”罗毅忍不住请教道。
闵教授说:“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这些年,我一直在考虑打仗的问题,想着如何用我自己的专业来帮助抗日。这套陷井阵法,我想过很长时间了,希望能够助罗营长一臂之力。”
“您实在是太专业了,如果让我来挖,估计就想不了这么深了。”罗毅由衷地称赞道“闵教授,等这一仗打完,我一定聘你当我的工程专家。”
“术业有专攻嘛,罗营长不必过谦。未来如果罗营长有所差遣,闵某定当效劳。”
由于渡江还需要很多时间,一些身体强壮的百姓也自告奋勇过来帮忙了,大家都知道,这时候,帮助突击营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几百人在阵地前忙了大半天时间,终于把陷井阵完全挖好了。陷井阵从突击营阵地前30米的地方,一直延伸到300米开外,封锁住了日军可能来犯的几个方向。大家把挖出来的土运到突击营的阵地上,用来垒防御工事。在每个陷井的口上,都用细的树枝架上树叶作为支撑,然后在上面盖上一层薄薄的浮土。乍一看,的确很难发现这是一个深坑。
像许良清曾经做过的一样,罗毅也让突击营士兵把身上携带的四棱刺布在前沿上,众人携带的四棱刺数量不多,零零星星扔了一些,也属于聊胜于无的效果。
处理好前沿,罗毅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这个阵虽然顶不了十万精兵,但起码相当于增加了一倍以上的防御力量。在这种地形条件下冲锋,谁的速度也快不起来,这样冲锋者就完全成了重机枪的靶子。
闵教授还来到突击营的阵地上,指点了几处工事上的缺陷,罗毅令人一一改正。闵教授是土木工程方面的专家,他的每一条建议都十分准确,比罗毅和许良清自己琢磨出来的道理要深刻得多。江边上有不少造木筏子留下的边角料,闵教授让人把这些边角料拉过来,用以加固工事。就这一会工夫,他甚至设计出了几个地堡,作为重火力点,这些地堡用木料和湿棉被遮避,能够抵抗一般的掷弹筒轰击。
在前沿忙碌的同时,江边上的渡江工作也始终没停,有几条从别处来的船也加入了摆渡的行列。入夜之后,大家打起火把,继续摆渡。船上的水手们累了之后,便有从百姓中选拔出来的志愿者顶替他们,确保人歇船不歇。罗毅让吕维安排了一些哨兵,监视各个方向,然后命令所有的突击营士兵抓紧时间睡觉,保持体力。
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摆渡,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江边的几万百姓已经渡过了七成以上,余下的人估计再有十几个小时就能够渡完了,罗毅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得不错了。
就在此时,凄厉的枪声从山坡那边响起来了。
(呵呵,今天有位兄弟投催更票,连投三张,都是催更9000字的。我决定了,今晚11点左右再加一更,今天肯定过9000字。这本书现在还有20多章的存稿,加更没什么难度,不过拜托各位读者大大,不必再催更了,我正常的更新速度是一日两更,5000-6000字的样子,更新速度太快,不利于保证本书的质量。最后,恳请大家帮忙拉一些收藏来,本书收藏不足,郁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