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1/2)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汉末烽烟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文第九十八章我叫朱广
旭日东升,朝阳的光辉穿透重重阴霾,扫荡一切黑暗,再次,还大地以光明。
董卓和卢植甚至忘记他们的兵器还格在一起,都不约而同地目光投向了东方。天地相接之处,冉冉升起一面军旗,距离太远,以至于看不清字号。但那面军旗下,齐头并进的骁骑却是看得分明。
马蹄声渐隆,来自北方的骏马践踏着洛阳的大地,发出雷鸣的轰响!
这,不是西凉军?西园新军可没有这么雄壮的骑兵!不一阵,王允看清了那旗号,趋步上前,小声对汉帝和陈留王说着什么。
隔着三箭之地,轰鸣的蹄声逐渐回落,那一片骁骑放慢了速度,最终,在适当的距离停止前进。所谓"适当",就是指正好可以让战马发动全速冲击。
公卿大臣们小声议论着,摧锋校尉朱?有这号人物么?打哪来的?其中有光禄勋的官员一琢磨,念叨着,别就是那个两辞议郎的朱,朱什么来着?
董卓收回了宝剑,满怀的敌意目光一直注视着那面军旗,正当他要下令部曲拦截时,王允已道:"前将军,这位朱校尉和你一样,是奉了大将军之命率军来京。"
说话间,那骑兵群中奔出四骑,小跑着朝这边过来。
距离拉近,董卓之侄董璜突然皱起了眉。因为他看到,那为首的骑士手中,操着一柄一丈余长的利刃!胯下那匹黑马,也是神骏非凡!
隔着十来步,那四人勒住缰绳,观望着。片刻后,有一十五六岁模样的少年说了句话,四人同时翻身下马。执长刀的小将把兵器扔给了亲随,在那少年引领下,大步过来。
未成年的,有些大臣认识,那是王允的侄子,好像叫作王凌。但旁边身长近八尺这位是...
进入人群之中,王凌望定叔父,正要行礼,却见叔父将身一侧,现出一人来。王凌也是大族子弟,一见玄衣朱裳,顿时回过神来。麻溜地伏拜于地。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那小将脸上,但见他满头大汗,却又呼吸均匀,平静的目光扫视现场,见王凌如此动作,又看了王允一眼,将战袍一甩,屈膝拜下:"臣,摧锋校尉朱广,前来护驾!"
皇帝此时已经停止了哭泣,看面前这位臣子,年纪跟自己也差不到几岁,也不似董卓那般凶神恶煞,遂吐出一句:"平身。"
"谢陛下。"朱广起身,又向王允施了一礼。
在引导他见了陈留王之后,王子师又向他大略介绍了在场的公卿大臣。当朱广行礼至尚书卢植面前时,朗声道:"卑职自幽州来时,玄德兄,士安兄特意嘱咐,向尚书致意。"
卢植当世大儒,在幽州时,门生也是遍布各地。幸好,他还记得那个据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的刘备,也记得颇有些不靠谱的齐周。听他提起,点头道:"好。"
招呼打完,朱广倒不认生,向刘辩道:"请陛下明示,是回城还是..."
这不废话吗?不回城难道在这野餐?卢植见他人马雄壮,又听说跟自己两个学生有交情,遂道:"陛下已降了明诏,朱校尉,引军护从天子还宫。"
"诺!既如此,就请陛下,大王,公卿大臣们..."
董卓有些晕,什么情况这是?不是我吼住全场吗?打哪冒出来这么一个野物?你是无视我西凉雄兵的存在?
一念至此,故意将宝剑用力地插回鞘中,重重地咳了一声。
不少人吓得抖了抖,谁敢往前一步?
朱广转过头去,揖起手:"这位...这不是董中郎么?卑职吹风校尉朱广礼到!"
"是前将军,并州牧!"董璜大声纠正道,对这个年纪跟自己相仿的北地骁将没有什么好印象。
"哦,原来如此,将军见谅。"朱广打着哈哈。"昔日卑职追随将军在广宗剿贼时,将军任职中郎将,因此...既然是将军的部曲,那我们一道护送天子还宫如何?"
董卓见他不怯场,又不认生,心说你倒不拿自己当外人!只是不好发作,冷声道:"城中局势未明,天子不能回去!"
朱广毫不在意:"这有何难?有将军西凉雄兵,又有我幽州义从,无论城中是何情况,必能保护天子周全。难不成,将军麾下这些百战余生之辈,还会怕么?"
王允趁机插话道:"朱校尉所言极是,城中袁氏兄弟,大将军部曲已经控制了局面。万事,还是等回宫还议不迟。"
朱广只等他话音落,故意将所佩六尺百炼刀一横,大声道:"陛下,请!"
刘辩到底还是畏惧那铁塔一截似的董卓,不敢跨上马去。倒是年不过十岁的陈留王机灵,几乎是把皇兄推上马背去的。
董卓脸上神情一连几变,最终,还是侧身闪开了道路。并州狼一到,他就不是一枝独秀了,若非要在君前争执,又有什么好处?
当下,朱广引千余并州狼骑在前,董卓的西凉兵马在后,护着汉帝,陈留王,和公卿大臣们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发。
朱广身先于队伍之前,跨良驹,执利器,好生威风!但是不知道为何,吹风校尉脸上神情却不太对头。
"操蛋,我头一回来洛阳,走哪条道?"
天子进城,只见动乱已经被弹压,大火业已被扑灭。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以及大将军的部将吴匡张璋等,已经控制住了局势。闻天子归来,都引军来护从。
原来,何进被宦官杀害以后,张让等封锁消息,伪造诏书,要撤销袁绍和王允两人的任命,改派他们的同党出任。诏书到了卢植手里,引起了他的怀疑,遂扣下不发,要求请大将军何进一起商议。
张让等人见事情遮掩不住,亲自到尚书,将何进人头扔到卢植脚下。
消息一旦传出,袁氏兄弟和何进部将再不迟疑,引军进攻皇宫。宦官手里没有军队,又见外头攻打很急,甚至放火焚烧宫门,心知抵挡不住。便裹胁了太后,皇帝,陈留王等人,从南宫的天桥阁道往北宫逃。
当时卢植正在北宫,引众阻住他们去路,混乱中,何太后纵身跳下阁桥,免于被劫持。
张让等又退回南宫,手足无措。
此时,袁绍脑子活,与他叔叔太傅袁隗假传诏命,将宦官的同党召来,一顿乱刀砍死。又亲自引军攻破了宫门,见没长胡须的就杀,到天子回宫时,他们已经干掉了两千多人。那皇宫里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张让等人见走投无路,于是挟持着汉帝和陈留王两兄弟偷出宫门。卢植闻讯后,只带了几个随从一路狂追,半道碰上河南中部掾闵贡,合作一处,继续追击。终于于夜间在黄河边上截停了张让。宦官被杀的被杀,跳河的跳河,卢植与闵贡这才保护着汉帝和陈留王回洛阳。
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和朝廷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以安稳人心。
汉帝回宫当天,就在公卿大臣们的建议下发布诏书,陈述宦官罪恶,并再次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昭宁。
朱广一路把皇帝护送进宫后,因城中一片狼藉,朝廷几乎陷于瘫痪之中,遂引部众进驻从前北军五校之一,屯骑校尉的军营。
当天下午,武猛都尉丁原的部队也开进了洛阳。晚间时分,奉何进之命回乡募兵的骑都尉鲍信也带了千把人进城。
这就形成一个局面,京师洛阳城里,除了原本就该在西园新军以外,还有多支地方部队。卢植出于防备董卓,以及稳定京师局势的目的,建议太后和皇帝,火速任命一位新的"执金吾"。
什么是执金吾?拿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京城警备司令。其下属部队,称为"北军"。
王允立马推荐了"摧锋校尉"朱广,说此人忠勇,年轻易制,最合适不过了。
公卿大臣们虽然也赞赏朱广解了一时之围,但...开玩笑呢?二十岁的执金吾?你不知道"执金吾"在大汉武官员中处于第二级,秩禄是"中二千石",再往上就是位极人臣的"秩万石"了?
袁绍也表示反对,称朱广虽然年轻易制,但听... -->>
正文第九十八章我叫朱广
旭日东升,朝阳的光辉穿透重重阴霾,扫荡一切黑暗,再次,还大地以光明。
董卓和卢植甚至忘记他们的兵器还格在一起,都不约而同地目光投向了东方。天地相接之处,冉冉升起一面军旗,距离太远,以至于看不清字号。但那面军旗下,齐头并进的骁骑却是看得分明。
马蹄声渐隆,来自北方的骏马践踏着洛阳的大地,发出雷鸣的轰响!
这,不是西凉军?西园新军可没有这么雄壮的骑兵!不一阵,王允看清了那旗号,趋步上前,小声对汉帝和陈留王说着什么。
隔着三箭之地,轰鸣的蹄声逐渐回落,那一片骁骑放慢了速度,最终,在适当的距离停止前进。所谓"适当",就是指正好可以让战马发动全速冲击。
公卿大臣们小声议论着,摧锋校尉朱?有这号人物么?打哪来的?其中有光禄勋的官员一琢磨,念叨着,别就是那个两辞议郎的朱,朱什么来着?
董卓收回了宝剑,满怀的敌意目光一直注视着那面军旗,正当他要下令部曲拦截时,王允已道:"前将军,这位朱校尉和你一样,是奉了大将军之命率军来京。"
说话间,那骑兵群中奔出四骑,小跑着朝这边过来。
距离拉近,董卓之侄董璜突然皱起了眉。因为他看到,那为首的骑士手中,操着一柄一丈余长的利刃!胯下那匹黑马,也是神骏非凡!
隔着十来步,那四人勒住缰绳,观望着。片刻后,有一十五六岁模样的少年说了句话,四人同时翻身下马。执长刀的小将把兵器扔给了亲随,在那少年引领下,大步过来。
未成年的,有些大臣认识,那是王允的侄子,好像叫作王凌。但旁边身长近八尺这位是...
进入人群之中,王凌望定叔父,正要行礼,却见叔父将身一侧,现出一人来。王凌也是大族子弟,一见玄衣朱裳,顿时回过神来。麻溜地伏拜于地。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那小将脸上,但见他满头大汗,却又呼吸均匀,平静的目光扫视现场,见王凌如此动作,又看了王允一眼,将战袍一甩,屈膝拜下:"臣,摧锋校尉朱广,前来护驾!"
皇帝此时已经停止了哭泣,看面前这位臣子,年纪跟自己也差不到几岁,也不似董卓那般凶神恶煞,遂吐出一句:"平身。"
"谢陛下。"朱广起身,又向王允施了一礼。
在引导他见了陈留王之后,王子师又向他大略介绍了在场的公卿大臣。当朱广行礼至尚书卢植面前时,朗声道:"卑职自幽州来时,玄德兄,士安兄特意嘱咐,向尚书致意。"
卢植当世大儒,在幽州时,门生也是遍布各地。幸好,他还记得那个据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的刘备,也记得颇有些不靠谱的齐周。听他提起,点头道:"好。"
招呼打完,朱广倒不认生,向刘辩道:"请陛下明示,是回城还是..."
这不废话吗?不回城难道在这野餐?卢植见他人马雄壮,又听说跟自己两个学生有交情,遂道:"陛下已降了明诏,朱校尉,引军护从天子还宫。"
"诺!既如此,就请陛下,大王,公卿大臣们..."
董卓有些晕,什么情况这是?不是我吼住全场吗?打哪冒出来这么一个野物?你是无视我西凉雄兵的存在?
一念至此,故意将宝剑用力地插回鞘中,重重地咳了一声。
不少人吓得抖了抖,谁敢往前一步?
朱广转过头去,揖起手:"这位...这不是董中郎么?卑职吹风校尉朱广礼到!"
"是前将军,并州牧!"董璜大声纠正道,对这个年纪跟自己相仿的北地骁将没有什么好印象。
"哦,原来如此,将军见谅。"朱广打着哈哈。"昔日卑职追随将军在广宗剿贼时,将军任职中郎将,因此...既然是将军的部曲,那我们一道护送天子还宫如何?"
董卓见他不怯场,又不认生,心说你倒不拿自己当外人!只是不好发作,冷声道:"城中局势未明,天子不能回去!"
朱广毫不在意:"这有何难?有将军西凉雄兵,又有我幽州义从,无论城中是何情况,必能保护天子周全。难不成,将军麾下这些百战余生之辈,还会怕么?"
王允趁机插话道:"朱校尉所言极是,城中袁氏兄弟,大将军部曲已经控制了局面。万事,还是等回宫还议不迟。"
朱广只等他话音落,故意将所佩六尺百炼刀一横,大声道:"陛下,请!"
刘辩到底还是畏惧那铁塔一截似的董卓,不敢跨上马去。倒是年不过十岁的陈留王机灵,几乎是把皇兄推上马背去的。
董卓脸上神情一连几变,最终,还是侧身闪开了道路。并州狼一到,他就不是一枝独秀了,若非要在君前争执,又有什么好处?
当下,朱广引千余并州狼骑在前,董卓的西凉兵马在后,护着汉帝,陈留王,和公卿大臣们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发。
朱广身先于队伍之前,跨良驹,执利器,好生威风!但是不知道为何,吹风校尉脸上神情却不太对头。
"操蛋,我头一回来洛阳,走哪条道?"
天子进城,只见动乱已经被弹压,大火业已被扑灭。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以及大将军的部将吴匡张璋等,已经控制住了局势。闻天子归来,都引军来护从。
原来,何进被宦官杀害以后,张让等封锁消息,伪造诏书,要撤销袁绍和王允两人的任命,改派他们的同党出任。诏书到了卢植手里,引起了他的怀疑,遂扣下不发,要求请大将军何进一起商议。
张让等人见事情遮掩不住,亲自到尚书,将何进人头扔到卢植脚下。
消息一旦传出,袁氏兄弟和何进部将再不迟疑,引军进攻皇宫。宦官手里没有军队,又见外头攻打很急,甚至放火焚烧宫门,心知抵挡不住。便裹胁了太后,皇帝,陈留王等人,从南宫的天桥阁道往北宫逃。
当时卢植正在北宫,引众阻住他们去路,混乱中,何太后纵身跳下阁桥,免于被劫持。
张让等又退回南宫,手足无措。
此时,袁绍脑子活,与他叔叔太傅袁隗假传诏命,将宦官的同党召来,一顿乱刀砍死。又亲自引军攻破了宫门,见没长胡须的就杀,到天子回宫时,他们已经干掉了两千多人。那皇宫里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张让等人见走投无路,于是挟持着汉帝和陈留王两兄弟偷出宫门。卢植闻讯后,只带了几个随从一路狂追,半道碰上河南中部掾闵贡,合作一处,继续追击。终于于夜间在黄河边上截停了张让。宦官被杀的被杀,跳河的跳河,卢植与闵贡这才保护着汉帝和陈留王回洛阳。
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和朝廷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以安稳人心。
汉帝回宫当天,就在公卿大臣们的建议下发布诏书,陈述宦官罪恶,并再次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昭宁。
朱广一路把皇帝护送进宫后,因城中一片狼藉,朝廷几乎陷于瘫痪之中,遂引部众进驻从前北军五校之一,屯骑校尉的军营。
当天下午,武猛都尉丁原的部队也开进了洛阳。晚间时分,奉何进之命回乡募兵的骑都尉鲍信也带了千把人进城。
这就形成一个局面,京师洛阳城里,除了原本就该在西园新军以外,还有多支地方部队。卢植出于防备董卓,以及稳定京师局势的目的,建议太后和皇帝,火速任命一位新的"执金吾"。
什么是执金吾?拿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京城警备司令。其下属部队,称为"北军"。
王允立马推荐了"摧锋校尉"朱广,说此人忠勇,年轻易制,最合适不过了。
公卿大臣们虽然也赞赏朱广解了一时之围,但...开玩笑呢?二十岁的执金吾?你不知道"执金吾"在大汉武官员中处于第二级,秩禄是"中二千石",再往上就是位极人臣的"秩万石"了?
袁绍也表示反对,称朱广虽然年轻易制,但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