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男人的天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4

    谣言便总是这样,先是神神秘秘地说,说着说着便公开了,而且说话人的语气也肯定了不少,如果有人反驳,说话的人便会瞪大了眼珠子跟你犟,差一点儿便能说出是他亲眼所见;倘若能够平心静气循循善诱一些,便会说是听某某人说的,这个人说的居然会比他亲眼所见还要真切;若要再犟,往往又会神速地变成自己亲眼所见,就是亲眼所见,管保假不了,你见不着难道别人也见不着?只能赖你没见识。

    于是,便会有人问,这假善人到底要这么多钱干什么?******,玩女人呗。原来如此。仿佛当真便恍然大悟了,除此之外,似乎别无其他可能。

    兄弟们不妨耐心地想想看,这是不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最普通最简单的一个逻辑。

    “******,玩女人”恐怕是所有不安分的健康男人心里都在想着甚至渴望着的事儿,面子上却必须与之有深仇大恨似地,连谈也是不得多谈的,仿佛这便是罪恶之源,而且谣言过后,必定如此。有谁见过还没有出事的当政者如此谣言四起?难道他们“******,玩女人”都是在出事之后?出事之后,后悔、担惊、害怕,必定战战兢兢不已,恐怕没人会有如此心情。

    现实就是这样,出事之前,即使有这等事,也没人去说,因为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出了事,又另当别论,或谣言或事实或谣言搀杂着可怜的事实,反正让你有嘴难辩。

    乡长尚未出事,被抓的消息早已传开了,居然有不少县里的老同事老朋友开始打电话向我证实,可以说,他已经有嘴难辩了。

    他没有去辩,因为对付谣言最好的办法不是去辟谣而是保持沉默,沉默才是金,因为辩准了,或许有所收获,但辩准的情况是少有的,最常见的结果便是越描越黑,倒不如神定气闲的一次公开露面,级别不到少有这样的机会。

    有嘴难辩的情况,是人一生常有的事儿。所以说,乡长的策略是正确的,我自岿然不动,任尔东西南北风。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形象逼真的传言加之足以引发传言的既定事实,又有谁会不信?连********也信,传言沸沸扬扬终于到了他的耳朵,他勃然大怒,如此明目张胆地违纪问题岂能容它?立马便指示县纪委速查速决。

    县纪委的办案人员多是我的老同事,说话自然便方便,我因此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办案进度。足足过了一个月,他们也没能查出乡长在经济上的任何违纪问题,初到D乡时的那种手到擒来的自信不见了,脸上多了些凝重和不安。因为领导交办案件,多意图明显,岂不成要把乡长查成个廉政典型?我注意到,他们收敛起了进入根据地之后的轻松,开始更加紧锣密鼓地办案。

    由于我的原因,他们把D乡称之为他们的根据地,这是当时我们县的传统:只要某单位的主要领导曾在某个单位干过,都会被作为原单位的根据地,因为毕竟一把手与他们有过同事之谊,自要套交情,不仅单纯地会以此为荣,山吃海喝也能毫无顾忌。

    象我这种情况,由于财政紧的原因,他们所谓的“山吃海喝”还只是挂在嘴上,我们之间的交情当然并不浅,这常让我因此而感到不安。

    以D乡当时的状况,即使我想有所表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吃终究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还可以赊,拿却只能是一些简单的土特产,那时候,尽管财政紧张,群众却还是能够信得过的,有谁会相信如此大的政府居然会紧张到如此地步。

    即便如此,象吃点儿喝点儿拿点儿这种类似的小事儿,根本无法上纲上线,在我们县当时较为普遍,有不少人最初就是靠这种方式联络感情渐而不能自拔,就象“偷”,只要一次侥幸过关,胆量便大了,多次过关,贪心便不足,既有胆量又有贪心便成就了“惯偷”,偶尔被抓一次,遭一点儿罪,想想享过的福,只要不被判刑,忍一忍算了,出来之后总忍不住手痒,还要偷。这个比喻,虽有不贴切的地方,总还是说出了一些道理。

    且不再啰哩啰嗦地说这些实际上并无多少意义的道理,单说案子另辟蹊径之后总算有了点儿眉目,却依旧不是经济上的,而是关于乡长和他表妹有染的问题。

    所谓表妹,实际上就是情人,官场里的人都这样叫,似乎这样罪过更轻可以更光明正大些,因为虽然他们大权在握,却毕竟还有管着他们的地方,这多少总会让他们有所忌惮——虽然不少事都是公开的,但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头非往枪口撞,更换一下名义有何不可?

    尤其在象D乡这样当时并不发达的乡镇,男女问题还是相当敏感的,尽管有些人在心里想着甚至羡慕着甚至正在做着,嘴里却说不得,这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单看“嫖客”这两个字,不仅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而且足以让你在乡里臭名远扬永世不得翻身。

    乡长与表妹之间的关系便不属于存有金钱交易的最低级下流的这种,只要能够认真地对比一下表妹与他家里的表妹,必定会理解乡长与表妹的你情我愿,进而产生怜悯之情。

    乡长家里的表妹是他姑舅表妹,黄脸婆的典型代表,原本是他亲嫂子,他大哥因病去世后,因为撇下了一双孙子,爹娘便非逼着乡长娶了她。

    女人确是个贤惠的女人,不仅能生儿子,而且知道疼丈夫孝顺公婆,所以乡长的衣服总是班子里最熨帖的,想吃什么,只要一个电话,即使再晚,女人也会起来做。据说,直到现在,乡长的脚仍是女人给洗的。不再一一列举,反正女人虽模样丑了点儿,但凡是女人该有的所有优秀品质她都具备。要不然,乡长那精于算计的爹娘绝不可能有这种宁肯忍受当时因封建色彩仍非常浓厚而来自于四面八方讥笑与非议的勇气。

    事实表明,女人居然也知道了乡长与表妹之间的事儿,而且不吵不闹只默默地承受,因为她始终认为自己对乡长有所亏欠,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弥补自己的过失。

    应该说,女人这一生实属不易,却足见她的懂事,用一生的不易来换取自己的懂事着实不易。从这个角度看,乡长实是不该;而从男人的角度看,却又未必如此,社会偏偏就不喜欢这个未必如此。

    关于这件事,我的心情是矛盾的。因此,尽管案子的线索是我提供的,但我还是决定给他求情。这无异于给刚燃起热情的我的老同事们泼冷水,他们的头儿最喜欢办类似的案子,坚决不肯。他越是不肯,我越坚持,最后,他无奈地说,偏你好心眼儿,还不都是为了你,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我知道,这小子就这个样,事算成了。也不知道这小子是否履行了不作汇报的诺言,我已无心追究,因为就在他们撤回去的第二天,乡长便被调到县里某局做副局长去了,也算是个正常的安排。

    送他的那天,局长想了解乡长的情况,我吱吱唔唔不知所答。局长象是明白了什么,但嘴上却仍埋怨我不实在,酒场上把我灌得一塌糊涂。酒未及醒,县里便下了通知,说明早八点必须到县政府礼堂参加重要会议,不得缺席,莫误,切记。

    待稀里糊涂地醒了酒,已是晚上八点多钟。那一段,我与阿凤之间经过有关领导的调解和她寻死觅活地发誓关系已略有所改善,却仍时好时坏。好的时候,热情似火;坏的时候,天寒地冻。她原就是这样的人,正忙于不知要开什么公司,家里自是经常没人。饿,如火一般的饿。这是我意识慢慢地由混沌走向清醒时给我的唯一感觉。

    说来奇怪,别人参加宴会叫做吃酒席,而我却总是饿,醉得越厉害饿得也越厉害。或许我天生就不是喝酒的料,当时的我一喝就醉,只要是自己做不了主,有谁见过哪个单位的一把手常醉?除了他们为保持形象善于隐藏自己之外,最关键的便是能做得了主:我说不喝了,便要止酒。

    诚如前面讲述中所讲,除了金字塔顶端之外的任何一个层级都有做不了主的时候。做不了主,又经不住劝,推辞一番便倒满了,别人借着杯中的酒在做文章,而我总抱着早干早完事的思想,便必然要既赚个喝酒不实在的名声,又落个醉,而且往往醉得最厉害。

    所以,我既喜欢场合,又害怕场合,尽管自己也知道,事实就是越害怕越易醉,却还是害怕,害怕也必须或者说不得不去参加甚至有时候会自动地去创造场合,因为我的目的不在于场合,而在于场合之外的意义,其实,不少场合的真实意义都是在场外。

    依旧是饿,我找遍了室内外,家里的东西倒真不少,可直接食用的却没有,连剩菜剩饭也没有,显然阿凤也是经常不回家的,所以只好吃方便面。

    说起方便面,里面有个典故,那还是我上初中的时候,不少同学的午饭便是刚刚兴起的方便面,而我则由于家里穷,只能啃从家里自带的玉米面饼子,这已经是我家里最奢侈的生活。啃着冷饼子,看着别人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我便恨他们,发誓有朝一日必定要首先吃够方便面。

    人有时候也会受下意识的主宰,所以便选择了方便面。吃了三包,打了饱嗝,却仍感觉饿。这是饿极的症状,绝不可以再吃,这时候最需要毅力和自制力来克制住自己,倘若再吃,常常会闹肚子。正思量着到底该不该再吃一包,县城里的朋友来了电话,自问自答地告诉了我这样一个消息,知道明天会议的内容吗?老书记调走了,是与新书记的见面会。

    老书记调走了?我既惊且疑,谣传居然这样准!嘴里反复自问着,却下意识地开了电视,电视上并没有我所要关注的内容,除了广告,便是一些既扭屁股又抖身子的所谓歌星在疯狂地喊。

    我有个本县新闻必看的习惯,尽管我知道其中不少内容都是经过记者夸张过了的,没有多少可信的内容,但还是坚持看,试图通过领导的活动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我发现,新闻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官场最真实的天气预报。正为此发现而沾沾自喜,不停地漫无目的地调台,居然调出了本县台,重播的新闻节目刚开始,漂亮的播音员两片暗红的薄嘴唇照样在不停地歌颂我们县取得的丰功伟绩,照样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看不出有丝毫异样。

    平日里,看本县新闻由于彼此都熟悉,尽可以边看边评论一番,偶尔也会出现自己的身影,所以觉得最有意思,看得也仔细,连播音员是胖了还是瘦了化妆淡了还是浓了衣着是否得体之类的小细节也能分辨得出。今日却不同,看是在看,心思却全不在上面。

    至此,我方才理解了书记,不得不佩服他的老辣。——不解内情的人必定会认为乡长是犯了错误才调离D乡的,而自觉了解内情的我却以为是自己的原因,心里充满了感激:终究是老领导,临走也没有忘记了自己。

    后来的传言完全否定了这两个结论,传说乡长调走的最直接原因是他以关系不好处理为由坚决使用本乡投标商,当时,他并不知道书记的真实意图,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乡长的担心并非多余。原来,招标会变得如此复杂竟然是乡长在作怪。

    逢有领导人调动,传言往往便多,而且这时候的传言常常会因为领导人的调走而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最能反映一些真实的幕后。至于何以直至调走前才调整了乡长,传言则说仍是沾了他那位远房亲戚的光。他那位亲戚虽然死了,据说生前却是个重情义的人,曾经给过不少人好处,目前这些人都已成长为乡镇或局室的一把手,倘若当时便动了乡长,恐怕在我们县政坛要引起不小的当政者最担心的骚动,没有人会给自己找麻烦,所以总力图避免之。

    尽管传言如此,我还是愿意相信,乡长的调离与自己的运作有很大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儿,在我之外的世界其实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传言容易走样,说我跟乡长之间如何如何因为利益的关系而争吵渐渐拍了桌子对骂直至动拳动脚之类云云,纯******无稽之谈。用我岳父的话说,那时候,我冲劲最足,常常不顾一切,即使如此,我和乡长之间也绝到不了传言所说的那种不堪的程度。

    我常想,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便在于经历不同,经历最能改变人,不知不觉中便能让人发生一些连自己也不易察觉的变化,尽管人都是聪明的,聪明与否往往就在于能否对经历做出应有反应。

    这些反应的最初表现,往往就是根据自身经历而作出的判断,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随着经历的日益增加,渐渐地便会发现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都是愚蠢的,必然会随之有所改变,尽管嘴上不肯承认,事实却已发生了。当然,这个过程依赖于人的智慧和觉着什么都新鲜的好奇心。

    即使现在看起来,有一点儿是不会改变的,那便是老书记到什么时候都是个不得不让人佩服的政治天才,要知道,领导干部调动无论朝着或好或坏的方向变动,上级都绝不会给你留下调整下属干部的机会,虽然也有传言说这是书记调地直部门任正职这个决定作出时各方相互妥协的结果,但他把握火候之准确确属罕见。

    新书记的人选竟然也应验了当初的传言,果真就是刚才提及的那位副秘书长,而且带着地委常委的头衔赶来上任,是位比我还小一岁的年轻人。

    5

    官场的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最年轻的慢慢便变成了老的,而位置要动一动却十分困难,所以常常有比你小的甚至是你的老下属蹭蹭地便蹿到了你的前面,领导着你并趾高气扬。这种坐飞机升上去的干部通常有强有力的后台,肚子里往往没有多少真实的下水,自然便会让人多了些轻慢。

    年轻的地委常委虽然身上同样洋溢着因为仕途一帆风顺的志得意满,却表现出了少有的沉着、冷静和老练。全县干部见面会上,他按照惯例只讲了很少几句客套话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听别人长篇大论地讲,显得那样地谦虚与厚道。那天,来送他的人着实不少,连地委书记和专员也来了,这可是破天荒的格。

    会后,有好长时间不见他有什么动作,连不少按照前任规矩该他参加的会议他也很少参加,即使参加,他也不多讲话作指示,只是认真地听,如果能够耐心地观察,其时的他目光如炬,有一股无法掩饰的激情。

    据说,他一直轻装简从只带着秘书和司机往乡镇跑,说是调研,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必须先当学生而后再当老师,一个月内争取跑遍全县的六十处乡镇。跑的方式也很特别,随心所欲,从不提前通知,而且拒绝录像。

    这是一种与前任领导逢下乡镇必要宣传报道截然不同的风格,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不少的乡镇书记只好推掉了所有的外出任务在家里静候着他,没有谁愿给他留下怠慢的印象。

    在我看来,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虽说奢侈了些,却能让人顺利地领会掌握县委的意图;而后者虽简朴了些,也能够掌握一些真实情况,但只要乡镇能有所准备,仍然无济于事,而且因无法及时了解县委信息而不易让下级搞好与上级的对接,凭空增添紧张气氛。

    某天,他终于来到了D乡,开口第一句话便说,我知道你,似曾相识。一句话便拉紧了与我的距离,让我的心情登时轻松了下来。

    他毕竟第一次来,身兼两职的我已做了充分准备,我决心给他留下个好印象,这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显示出我的真诚,我故意招呼身边的副书记抓紧去安排其实早已准备妥当的饭菜。副书记是个机灵鬼,迅速地转了一圈便返了回来。这时,听他不紧不慢地说道,还是先谈工作吧。

    别看不少的乡镇书记大会小会口若悬河讲得唾沫星子乱飞,真正到了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人面前,同样难免紧张,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我摸出事先准备好的由文化站长起草我亲自改定的稿子欲念,他制止了我,随和地说道,稿子还是交给秘书吧,咱们随便聊聊。

    我顿时紧张起来,真担心他问出一些让自己不知如何作答的刁难古怪的问题。正惴惴不安,一句“别紧张”便开始了我们之间的谈话。

    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随和而不苛刻的人,问的尽是些人口、面积、特色、产业结构之类的简单问题。

    我原想充分发挥一下以显示出自己的水平,因为这些在我看来极为简单的问题最不易显示出自己的水平,但那一刻思路却象是被堵塞了似地,偶尔闪过的一些多少带有点儿闪光点的念头总是一闪而过,立即便已记不起。鉴于这种状况,我只能机械地一一作答。

    我显然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其时,我尚不知道有不少的乡委书记或许只顾忙于接待而忽略了这一块,连这样简单的问题也答不出,最终只能借统计站长的嘴去说,我们邻乡便这样。

    我认为,这时候,既要显示出自己的博学,又要不拖泥带水干练一些,还不能把自己塑造成只会搞学问的老学究,这才是一个乡委书记真正应该具备的素质。

    正在为自己的表现感到有所欠缺,谈话已结束了。他充分地肯定了我到D乡后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提到了修路,说我善于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第一印象是满意的,总算让我放了心,尽管我总觉得他的话太熟悉了,象是秘书写的稿子上的话,但他说这话时绝对是认真的,认真得脸上连一丝笑容也没有。但这毕竟是鼓励,鼓励让我轻飘飘的有点儿忘形,未到开饭的正点时间,便恭敬而虔诚地引导着满脸尽是一切随意的他进了饭堂。

    饭堂也是我的杰作,我的前任曾跟其他先进乡镇学,说饭堂接待档次太低而取消了饭堂,把接待全部安排到了他小姨子开的饭店,有人便抱怨说不仅价格太贵,质量也不行。我到D乡后,顺应民意重开了饭堂。

    饭堂的厨师是自己人,自然听话。按照我的意图,他准备了一桌土洋结合的饭。所谓土洋结合,即是农家饭与现代高档消费的结合。我自信,长期跟随领导的经历让我能够把握上级领导的口味,尤其象地委常委这类领导由于图个新鲜最喜欢这种接待,再加上特意嘱后勤今天对一般干部不开饭,为厨师准备了充裕的时间,他又肯卖力,接待实是堪称经典。

    我这样认为,常委显然也很兴奋。借着他的高兴劲儿,我乘机劝酒,劝酒也有艺术,必须恰当把握领导的情绪火候,否则常有适得其反的作用。听说,一个乡委书记由于火候把握得不好便挨了他的训,因为他这次下来,说是为了工作,一律严禁上酒。

    意外地,这或许只是一句厨师手艺随意的感叹,这时,我却分明听他说,如此美饶,最好能有点酒,不然,可惜了。

    未及他说完,副书记早已按我的眼色上了酒。他却又说,上酒?酒是不能喝的。秘书便忙着帮他解释,说书记这次下来曾没喝过酒。

    从没喝过?屁话,你以为乡委书记都是傻子?他到底喝不喝,其实大家早已摸得清清楚楚:他虽很少喝,却绝不是从没喝过,在我们邻乡就喝过一次,说他们的书记因为自己的不良表现,居然当众哭了,为了安慰他,书记便陪他喝酒。至于喝了多少,没人能说清楚,反正这个出了名的酒缸醉得连客人都没送,而书记则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乘车而去。这小子的泪腺确是脆弱,稍遇难事当众便能哭出来,有人便讥讽他在学刘皇叔,官是哭出来的,这小子却说,不用管,哭出来的也算是一种本事。

    心里想着,嘴里却不敢把这话说出来,而且还必须顺着话头去恭维。当然,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