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殿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大长公主不急不徐的呷口茶,慢慢的说,“我堂堂公主、朝廷驸马亲去掌兵,连清点手下兵卒人数都要花费三个月之久,这能说掌控力弱?根本没有掌控力!那时嘉平关兵马是宋家说了算。”
荣烺读过国史,“我记得宋武襄公后来年迈,回朝任太尉,在太尉上病逝了。这么说武襄公还曾有弄权之过?”
大长公主摇头,“这样说也不大恰当。打仗跟文职不一样,当年又是刚平定天下未久。嘉平关兵马是宋家一手带出来的,真是一支悍兵,军中文武跟随宋家多年,自然感情深厚。太祖皇帝立国,他们都是与国有功的人。”
“打仗会死很多人,乱世时,父子兄弟、妻子儿女,多少人在战乱中家破人亡,举族被灭。拿宋家来说,武襄公原有兄弟五人,族兄弟十三人,到太祖立国那年,武襄公那代的男丁就只剩了三个,他曾娶妻四次,前三位妻室都在战乱中死去,子侄战死八人。武襄公的长子就是为救太祖皇帝身亡。”
大长公主道,“这些事,国史上记录的怕没有我知道的详细。”
“自然。”大长公主面容温和平静,评价宋家也极公道,“那时大家真的太苦了。亲人、同僚、战友、至交,许多人都在战乱中死去了。好容易江山靖平,太祖皇帝登基,自然不能委屈这帮子老兄弟。功臣之家封公封侯,权掌一方,大家便富贵了。”
“朝廷不委屈他们,他们也不会委屈手下人。能活下来的,无不是九死一生。跟在身边的老将老兵,哪个不是一身伤痛。太平了,该过过好日子了。”大长公主道,“什么是好日子?他们读书读的少,觉着富贵就是好日子。可富贵无限极,人心也就慢慢不一样了。”
“看来,朝廷看在武襄公功高的面子上,还是容了情的。”荣烺道。
大长公主道,“开国功臣不一样。我当时刚到嘉平关,了解到军中一些事,也颇气愤。我性子又急,还是驸马劝我,让我缓一缓。宋家也有宋家的难处,手下这些将领,没事儿的少,也不能一气都杀了。宋家也算骑老虎背上了。”
“那两年过的,天天想着怎么把老虎安抚住,先让宋家从虎背上平安下来。”
荣烺就不大理解了,“凡事有军法有国法,姑祖母你们是对的,为何反是你们战战兢兢?难道宋家敢谋反?”
大长公主失笑,“不是那样说的。阿烺,你想边军是宋国公一手带出来的,他们对宋家感情深,还是对朝廷感情深?”
荣烺沉默片刻,“姑祖母您这一问,我心里没底了。”
“可见你是个明白人。”大长公主道,“何况,乱世打仗,那会儿没什么君臣。我父皇自封大将军,宋国公他们都是我父皇手下将领,我们都是以叔叔称呼的。乱兵来时,我们兄弟姐妹与宋家孩子都是躲一处的。这情分上就不一样。”
“宋家在边军威望高,这并不是他有心弄权,这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是袍泽之情,是生死之交。边军的将士们,都是我朝百姓。能平安过度,就绝不能轻启战端。不然,就成了自己百姓杀自己百姓。”
“所以,再如何艰难,都得一点一点磨。平平安安的,比打仗好。”
大长公主笑,“就是过程得有耐心,而且,也没戏词上说的那样风驰电掣,雷厉风行的事。听着有些枯燥吧?”
“没有。”荣烺说,“我看姑祖父举止斯文,很有儒将风范。听说他老人家年轻时打仗极勇猛,原来还这样富有韬略。”
大长公主含笑抱怨,“可有韬略了,火烧眉毛都不急。我时常要急的。”荣烺直乐。郑太后道,“这正是驸马的好处。当年我就说,你们一文一武,一急一缓,必然合适。”
大长公主脸上闪过骄傲,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由衷认同,“皇嫂看得准。”
虽则嘉平关的情形与南北军不同,但听大长公主讲故事也极有趣。荣烺拉着大长公主,一直说到午膳后,荣晟帝荣绵父子祭陵回宫,天色不早,大长公主方辞出宫去。
。
r />
大长公主不急不徐的呷口茶,慢慢的说,“我堂堂公主、朝廷驸马亲去掌兵,连清点手下兵卒人数都要花费三个月之久,这能说掌控力弱?根本没有掌控力!那时嘉平关兵马是宋家说了算。”
荣烺读过国史,“我记得宋武襄公后来年迈,回朝任太尉,在太尉上病逝了。这么说武襄公还曾有弄权之过?”
大长公主摇头,“这样说也不大恰当。打仗跟文职不一样,当年又是刚平定天下未久。嘉平关兵马是宋家一手带出来的,真是一支悍兵,军中文武跟随宋家多年,自然感情深厚。太祖皇帝立国,他们都是与国有功的人。”
“打仗会死很多人,乱世时,父子兄弟、妻子儿女,多少人在战乱中家破人亡,举族被灭。拿宋家来说,武襄公原有兄弟五人,族兄弟十三人,到太祖立国那年,武襄公那代的男丁就只剩了三个,他曾娶妻四次,前三位妻室都在战乱中死去,子侄战死八人。武襄公的长子就是为救太祖皇帝身亡。”
大长公主道,“这些事,国史上记录的怕没有我知道的详细。”
“自然。”大长公主面容温和平静,评价宋家也极公道,“那时大家真的太苦了。亲人、同僚、战友、至交,许多人都在战乱中死去了。好容易江山靖平,太祖皇帝登基,自然不能委屈这帮子老兄弟。功臣之家封公封侯,权掌一方,大家便富贵了。”
“朝廷不委屈他们,他们也不会委屈手下人。能活下来的,无不是九死一生。跟在身边的老将老兵,哪个不是一身伤痛。太平了,该过过好日子了。”大长公主道,“什么是好日子?他们读书读的少,觉着富贵就是好日子。可富贵无限极,人心也就慢慢不一样了。”
“看来,朝廷看在武襄公功高的面子上,还是容了情的。”荣烺道。
大长公主道,“开国功臣不一样。我当时刚到嘉平关,了解到军中一些事,也颇气愤。我性子又急,还是驸马劝我,让我缓一缓。宋家也有宋家的难处,手下这些将领,没事儿的少,也不能一气都杀了。宋家也算骑老虎背上了。”
“那两年过的,天天想着怎么把老虎安抚住,先让宋家从虎背上平安下来。”
荣烺就不大理解了,“凡事有军法有国法,姑祖母你们是对的,为何反是你们战战兢兢?难道宋家敢谋反?”
大长公主失笑,“不是那样说的。阿烺,你想边军是宋国公一手带出来的,他们对宋家感情深,还是对朝廷感情深?”
荣烺沉默片刻,“姑祖母您这一问,我心里没底了。”
“可见你是个明白人。”大长公主道,“何况,乱世打仗,那会儿没什么君臣。我父皇自封大将军,宋国公他们都是我父皇手下将领,我们都是以叔叔称呼的。乱兵来时,我们兄弟姐妹与宋家孩子都是躲一处的。这情分上就不一样。”
“宋家在边军威望高,这并不是他有心弄权,这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是袍泽之情,是生死之交。边军的将士们,都是我朝百姓。能平安过度,就绝不能轻启战端。不然,就成了自己百姓杀自己百姓。”
“所以,再如何艰难,都得一点一点磨。平平安安的,比打仗好。”
大长公主笑,“就是过程得有耐心,而且,也没戏词上说的那样风驰电掣,雷厉风行的事。听着有些枯燥吧?”
“没有。”荣烺说,“我看姑祖父举止斯文,很有儒将风范。听说他老人家年轻时打仗极勇猛,原来还这样富有韬略。”
大长公主含笑抱怨,“可有韬略了,火烧眉毛都不急。我时常要急的。”荣烺直乐。郑太后道,“这正是驸马的好处。当年我就说,你们一文一武,一急一缓,必然合适。”
大长公主脸上闪过骄傲,那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由衷认同,“皇嫂看得准。”
虽则嘉平关的情形与南北军不同,但听大长公主讲故事也极有趣。荣烺拉着大长公主,一直说到午膳后,荣晟帝荣绵父子祭陵回宫,天色不早,大长公主方辞出宫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