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崇祯十三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皇城坝上的喧哗,如同大海的涌动,一刻不停释放出噪音。
突然,一切都停止了。宽阔的皇城坝,安静地就像一块久旷的荒地。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用脑袋触地屁股朝天,来表达他们对皇权的敬畏。直到端礼门城墙上的太监尖声叫起,他们才重新站起身来。
朱平槿登上城堞边一块摆好的木台,比簇拥的郡王大臣高上两头,把大半个身体暴露在观礼者的视线中。他从袖中摸出一份稿子,不紧不慢地认认真真朗诵了一遍。
皇城坝上的百姓,离得最近的人也隔着城墙、金河以及环绕王府城墙根的大路,他们哪里听得见世子的声音?
但世子讲话的内容很多人还是听清了。因为在御道和城墙根的大路上,王府每隔十丈便安排了一位书生或者太监充当肉体喇叭。他们手拿稿子,站在凳子上。世子开讲,他们开读,一字不漏地把朱平槿的讲话内容传递到听众耳中。
世子开宗明义道,他家作为太祖高皇帝的子孙,被分封到四川来已经快三百年了。这三百年里,他蜀藩一系与蜀地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同坐在一条船上。
父王被奸人害死,他作为蜀藩的嫡长子,理应肩负蜀藩对四川百姓的责任。几日前,皇帝派钦差前来,认可了他管理蜀王府事的权利。方才,在川宗室文武在承运殿举行大典。他年纪尚幼,接掌蜀藩国,责任艰巨,压力很大。唯恐做得不好,得罪了上天,开罪了祖宗,苦了一省百姓。
所以他决心向自己的老祖宗,上天选定的、全国百姓拥护的、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太祖高皇帝学习,学习他与民休戚的作风,学习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学习他为民做主的本色,学习他爱岗敬业的风范,做一名百姓拥戴,皇帝放心的好藩王。为了激励自己学习太祖,也为了让全川百姓一起学习太祖,所以他命人临摹祖庙中供奉的太祖高皇帝真容像,悬挂在端礼门城楼,让太祖高皇帝天天看着全蜀的山山水水,看着那些为富不仁的士绅,看着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看着那些杀良冒功的官军,看着那些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的百姓。
最后世子宣布,南直、山东、河南大旱,饿死了数不尽的人。朝廷困难,拿不出钱来赈济;流贼猖獗,抢走了百姓的救命粮。他作为蜀地藩王,有责任为朝廷分忧;作为一名圣贤子弟,有义务拯救苍生。经过官府同意,他决定将蜀王府备灾应急的十万石长存米全部运往江南灾区赈灾。为了节约粮食和费用,从今天起,他自己带头减膳。希望全川官府士绅和百姓和他一起,杜绝一切奢靡之风,勒紧裤腰带,咬牙坚持,共赴时艰。风雨过后是彩虹。他坚信,只要四川百姓紧密团结在以蜀王府为核心的四川官府周围,就终将与全天下的百姓一样,迎来天下太平的辉煌盛世!
朱平槿这篇端礼门上的讲话,没用文言,而是用不太庄重的市井俚语写就,目的就是让皇城坝上的老百姓都听懂。老狐狸廖大亨对此一听就明白。看着城下百姓专注的目光,听着城下百姓不时发出的欢呼声,廖大亨突然明白了,自己身旁的这个少年为什么会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突然成为蜀地说话极具分量的人物。
刘先生讲得好,江山社稷,无非一个世道人心!而世道人心,才是执掌天下的气数!
……
世子讲毕,曹三保便甩动拂尘,唱出“吉时已到!”
刹那间,一支金黄的长喇叭吊着蜀字燕尾旗,在城楼西侧城墙上向着广场的百姓,吹出了高亢激昂的号角。然后一通急促的大鼓,震得天地变色。大鼓声戛然而止,这时一阵宏大的音乐响起。一位金发的夷人,坐在一架大家都不认识的落地大乐器边,熟练而且夸张地地敲击着键盘。三百名王府卫士站在城楼东侧城墙上,在音乐的伴奏下,齐声高唱《天佑大明》。
悠长宏大的颂歌即将结束。
在颂歌拉长的尾音中,朱平槿俯身从平台上抱起一个红稠包裹的物件,那物件后面连着一根绳子。朱平槿将这个沉甸甸的红绸物件,高高举过头顶,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红绸之上。
当音乐结束的那一刹那,朱平槿猛地将其掷下城碟。裹着一发七斤半实心炮弹的红绸坠下城门,绷直了其后连接的绳子。重物下坠的力量,传递到端礼门正中城门洞上那幅巨幅画像蒙着的白布上。白布从上到下被撕开,露出了画像中的一位老者。老者头戴翼善冠,身着窄袖龙袍,须发皆白,面色和蔼,眼神殷切而睿智,神情亲和而庄重。
城楼下的百姓哗一声骚动起来。人们的目光随着红绸下坠,又随着撕开的白布,凝聚在画像上的老者上。
前排观礼的人群中有位手拿斗笠的老农。他就是奉命进城观礼的崇义庄庄主杨二叔。这些新当选的中小庄主出身低贱,地位太低,又不知礼节,只好组队放在皇城坝上观礼。
杨二叔是少有的亲自被世子接见过两次的人,这使他颇为骄傲。他身旁前后左右的其他庄主,不要说见过世子,好些人连省城成都府也是第一次来。当画像上的太祖真容揭开,杨二叔的斗笠瞬间掉在地上。他颤抖的手指着画像,尖声高叫道:“世子!那是世子,那是长了白胡子的世子!”
杨二叔的失态只是当日皇城坝上的众多故事之一。随后,一个传言不胫而走:世子便是太祖高皇帝的真身转世!
盛大的典礼继续进行,一波高潮接着一波。
茶楼上,千里镜始终对着高大的端礼门城楼,对着城楼上身形凸显于城碟之上的世子朱平槿。
三百黑盔红甲的铁骑,三百根丈二长的红樱骑枪,在高傲的蜀字大旗带领之下,纵马小跑通过了端礼门。在沸腾的欢呼声中,铁蹄踏在青石上,嘀嗒嘀嗒听得格外清晰;矫健挺拔的起伏身姿,在攒动的手臂和人头的海洋中,一纤一毫看得分外真切。城楼之上的世子,右臂高举,轻轻摆动,向城下的万民致意。
小姐的眼睛终于离开千里镜。她用润湿手绢擦了擦干涩发胀的眼睛,心里十二分怨恨起爹娘来。若是当初爹娘不找那挨千刀的富顺王妃去说媒,说不定自己的好事就成了。她把眼睛重新凑回目镜,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重新找个理由,把自己送进蜀王府,送到朱平槿身边!
切入点在哪儿?
王妃娘娘!她脑中第一个火花蹦出来。
千里宝镜!她脑中第二个火花又蹦出来。
注一:这就是所谓的万年长明灯。万历皇帝的定陵中也有一对。
注二:响木下过蜀王陵墓,踩过棺床。这些文字是真景描写。
……
皇城坝上的喧哗,如同大海的涌动,一刻不停释放出噪音。
突然,一切都停止了。宽阔的皇城坝,安静地就像一块久旷的荒地。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用脑袋触地屁股朝天,来表达他们对皇权的敬畏。直到端礼门城墙上的太监尖声叫起,他们才重新站起身来。
朱平槿登上城堞边一块摆好的木台,比簇拥的郡王大臣高上两头,把大半个身体暴露在观礼者的视线中。他从袖中摸出一份稿子,不紧不慢地认认真真朗诵了一遍。
皇城坝上的百姓,离得最近的人也隔着城墙、金河以及环绕王府城墙根的大路,他们哪里听得见世子的声音?
但世子讲话的内容很多人还是听清了。因为在御道和城墙根的大路上,王府每隔十丈便安排了一位书生或者太监充当肉体喇叭。他们手拿稿子,站在凳子上。世子开讲,他们开读,一字不漏地把朱平槿的讲话内容传递到听众耳中。
世子开宗明义道,他家作为太祖高皇帝的子孙,被分封到四川来已经快三百年了。这三百年里,他蜀藩一系与蜀地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同坐在一条船上。
父王被奸人害死,他作为蜀藩的嫡长子,理应肩负蜀藩对四川百姓的责任。几日前,皇帝派钦差前来,认可了他管理蜀王府事的权利。方才,在川宗室文武在承运殿举行大典。他年纪尚幼,接掌蜀藩国,责任艰巨,压力很大。唯恐做得不好,得罪了上天,开罪了祖宗,苦了一省百姓。
所以他决心向自己的老祖宗,上天选定的、全国百姓拥护的、大明王朝的开创者——太祖高皇帝学习,学习他与民休戚的作风,学习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学习他为民做主的本色,学习他爱岗敬业的风范,做一名百姓拥戴,皇帝放心的好藩王。为了激励自己学习太祖,也为了让全川百姓一起学习太祖,所以他命人临摹祖庙中供奉的太祖高皇帝真容像,悬挂在端礼门城楼,让太祖高皇帝天天看着全蜀的山山水水,看着那些为富不仁的士绅,看着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看着那些杀良冒功的官军,看着那些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的百姓。
最后世子宣布,南直、山东、河南大旱,饿死了数不尽的人。朝廷困难,拿不出钱来赈济;流贼猖獗,抢走了百姓的救命粮。他作为蜀地藩王,有责任为朝廷分忧;作为一名圣贤子弟,有义务拯救苍生。经过官府同意,他决定将蜀王府备灾应急的十万石长存米全部运往江南灾区赈灾。为了节约粮食和费用,从今天起,他自己带头减膳。希望全川官府士绅和百姓和他一起,杜绝一切奢靡之风,勒紧裤腰带,咬牙坚持,共赴时艰。风雨过后是彩虹。他坚信,只要四川百姓紧密团结在以蜀王府为核心的四川官府周围,就终将与全天下的百姓一样,迎来天下太平的辉煌盛世!
朱平槿这篇端礼门上的讲话,没用文言,而是用不太庄重的市井俚语写就,目的就是让皇城坝上的老百姓都听懂。老狐狸廖大亨对此一听就明白。看着城下百姓专注的目光,听着城下百姓不时发出的欢呼声,廖大亨突然明白了,自己身旁的这个少年为什么会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突然成为蜀地说话极具分量的人物。
刘先生讲得好,江山社稷,无非一个世道人心!而世道人心,才是执掌天下的气数!
……
世子讲毕,曹三保便甩动拂尘,唱出“吉时已到!”
刹那间,一支金黄的长喇叭吊着蜀字燕尾旗,在城楼西侧城墙上向着广场的百姓,吹出了高亢激昂的号角。然后一通急促的大鼓,震得天地变色。大鼓声戛然而止,这时一阵宏大的音乐响起。一位金发的夷人,坐在一架大家都不认识的落地大乐器边,熟练而且夸张地地敲击着键盘。三百名王府卫士站在城楼东侧城墙上,在音乐的伴奏下,齐声高唱《天佑大明》。
悠长宏大的颂歌即将结束。
在颂歌拉长的尾音中,朱平槿俯身从平台上抱起一个红稠包裹的物件,那物件后面连着一根绳子。朱平槿将这个沉甸甸的红绸物件,高高举过头顶,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红绸之上。
当音乐结束的那一刹那,朱平槿猛地将其掷下城碟。裹着一发七斤半实心炮弹的红绸坠下城门,绷直了其后连接的绳子。重物下坠的力量,传递到端礼门正中城门洞上那幅巨幅画像蒙着的白布上。白布从上到下被撕开,露出了画像中的一位老者。老者头戴翼善冠,身着窄袖龙袍,须发皆白,面色和蔼,眼神殷切而睿智,神情亲和而庄重。
城楼下的百姓哗一声骚动起来。人们的目光随着红绸下坠,又随着撕开的白布,凝聚在画像上的老者上。
前排观礼的人群中有位手拿斗笠的老农。他就是奉命进城观礼的崇义庄庄主杨二叔。这些新当选的中小庄主出身低贱,地位太低,又不知礼节,只好组队放在皇城坝上观礼。
杨二叔是少有的亲自被世子接见过两次的人,这使他颇为骄傲。他身旁前后左右的其他庄主,不要说见过世子,好些人连省城成都府也是第一次来。当画像上的太祖真容揭开,杨二叔的斗笠瞬间掉在地上。他颤抖的手指着画像,尖声高叫道:“世子!那是世子,那是长了白胡子的世子!”
杨二叔的失态只是当日皇城坝上的众多故事之一。随后,一个传言不胫而走:世子便是太祖高皇帝的真身转世!
盛大的典礼继续进行,一波高潮接着一波。
茶楼上,千里镜始终对着高大的端礼门城楼,对着城楼上身形凸显于城碟之上的世子朱平槿。
三百黑盔红甲的铁骑,三百根丈二长的红樱骑枪,在高傲的蜀字大旗带领之下,纵马小跑通过了端礼门。在沸腾的欢呼声中,铁蹄踏在青石上,嘀嗒嘀嗒听得格外清晰;矫健挺拔的起伏身姿,在攒动的手臂和人头的海洋中,一纤一毫看得分外真切。城楼之上的世子,右臂高举,轻轻摆动,向城下的万民致意。
小姐的眼睛终于离开千里镜。她用润湿手绢擦了擦干涩发胀的眼睛,心里十二分怨恨起爹娘来。若是当初爹娘不找那挨千刀的富顺王妃去说媒,说不定自己的好事就成了。她把眼睛重新凑回目镜,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重新找个理由,把自己送进蜀王府,送到朱平槿身边!
切入点在哪儿?
王妃娘娘!她脑中第一个火花蹦出来。
千里宝镜!她脑中第二个火花又蹦出来。
注一:这就是所谓的万年长明灯。万历皇帝的定陵中也有一对。
注二:响木下过蜀王陵墓,踩过棺床。这些文字是真景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