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恰同学少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记不清为多少“知青”出的书作过序了--有独自一人出的,有众人合出的;有兵团“知青”写的,有插队“知青”写的;有一本的,有四卷的。由于我也曾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知青”,所作之序自然以“战友”们的书为主。

    我将“知青”二字括上引号,乃因这一集体的冠称之于我们这一代,早已太不相符了--难道现在的我们都还没老吗?我将“战友”二字也括上引号,乃因那实在是我们一相情愿的说法--我们只发过一次军装呀!而绝大多数的我们,不是连那一次也没赶上吗?不是从下乡到返城连一次枪也没摸过吗?

    “知青”也罢,“兵团战士”也罢,如今都只不过是历史说法了,是四十几年前的中国烙在我们身上的印记。历史真厉害,它将它的印记烙在哪些人身上,就往往成了那些人一辈子抹不掉的“文身”了。而人和某一段历史的关系,似乎也就命中注定地永远也掰扯不清了。

    掰扯不清的关系是令人纠结的。人对令自己纠结的关系会产生一种总想理清头绪的愿望。而这愿望,随着时代的演变,最终只有通过回忆来体现。

    我所读过的“知青”书稿,都是回忆录式的,都具有“纪实”之特征。由于我们的“知青”经历是与“文革”年代重叠的,故这回忆必然都会成为国家记忆的佐证和一部分。而此点,乃是我们之回忆的价值和意义。

    起初,是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这一广大之名义合出一部书,外加厚厚的一部通讯录。后来,以师、团为单位也出书了。再后来,甚至以营、连为单位出书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当年“知青”最多的地方,所以出的书也多,大约已出版过270多部了。

    而我此刻正在为当年五十团的“知青”们的书作序。为什么当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们比当年全国其他地方的“知青”们更具有开展聚会活动和联络起来出一部回忆录的热忱呢?我想这与我们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特别重视发挥“知青”们的文学艺术能量的理念有关。在当年,兵团使我们之文学、美术、歌舞、曲艺等各方各面的才华尽量不被埋没,尽量得到施展;也尽量将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一些。而这便为兵团,也为后来的中国培植了一批文艺秧苗,也使我们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具有了文艺传统。这一传统,在返城之后,又由石肖岩等一批热心于知青联谊活动的杰出活动家们所坚持--于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国“知青”文化。

    所以,我是将当年五十团的“知青”们即将付梓的这一部书,也视为中国“知青”文化之一部分的。

    我看这一部书稿看得很痛苦,写序也写得很痛苦--因为我两天前同时拔去了三颗牙,此刻创口还在隐隐作疼。并且,我又一次陷入了为难之境--分为文化、生活、劳动、政治、情感、感悟、返城、命运等几部分几十篇文章组成的这一厚厚的书稿,使我不知先从哪一部分谈起。我是每一篇都认真读了的,每一篇都写得很真诚,但我的序也不能篇篇都写到呵。那就不是序了,是判卷了。并且我留意到,有的“战友”还写了两篇。

    故我只能依照随看随记的一些心得归纳如下:程继的《连队图书馆的故事》使我颇生感慨--在当年,他们几名“知青”竟征集到了《怎么办》这样的书提供给大家看,并且未被销毁,实在是一种幸运呢。尼克松的《六次危机》在当年是为高级干部所印的“内参书”,怎么会出现在一个普通连队的图书馆呢?什么人提供的呢?如果能将这一点也回忆起来,那就更好了!顾谦克的《丰收的小屋》引起我不少共鸣。回忆中写到他们三名“知青”好友怎么样“偷”到了几本禁书的。下乡前,我也“偷”过“禁书”。《叶尔绍夫兄弟》、《约翰·克里斯朵夫》我下乡之前就读过了。在几乎一切文学书籍都成了禁书的年代,在禁书的下场终究是会被当成废纸处理掉的年代,出于对文学阅读的饥渴而将它们从被遗忘的角落“偷”出来予以珍藏,我认为是连上帝都会原谅的。我们“北大荒知青”中产生的画家刘宇廉我也曾认识的,并且也非常喜欢他的画作。我读了这一篇文章才知他已过世,故也令我心生叹息。而更引起我共鸣的是--三名“知青”好友关于《叶尔绍夫兄弟》的讨论,那是极“左”年代的青年对人性是什么“性”的叩问,这种叩问今天依然有意义。就我个人而言,是不喜欢书中关于老三斯杰潘与初恋的姑娘魏丽奇金娜的关系之写法的。也不是后来不喜欢,是当时初读就不喜欢。一如我从不喜欢保尔对冬妮娅的态度。如果这一篇文章能够站在今天的人性立场更深入地呈现一些感悟,就具有较多的思想含量了。

    刘明厚的《黄河梦》也主要是回忆宇廉的文章,情真意切,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