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家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老太太入冬以来断断续续又咳嗽起来,起先大家都没注意,因为李老太太一直有咳嗽的宿疾,天一冷就容易复发,她自己也没放在心上,就是把过去吃的方子拿出来又煎了药服。往年这药吃了,晚上总是能睡得舒服点,可是这一回却不行,即便吃了药,还是整晚都在咳,咳得特别凶。玉林也跟着整晚都没有睡,并不是被吵醒,而是她一直守着李老太太,端水送药,服侍的特别尽心。
这下李光沛和四奶奶都有点慌了,急忙再请了郎中来看,可郎中说的还和原来差不多的话,药方子上减了一味药,但粟壳的份量加重了。
李光沛当即立断送走了郎中,然后立刻动身去杭州请了位郎中过来。
不管古今中外,大家一致认为大地方大药堂的大医生一定是有本事的,而且老医生总比年轻医生更受信任。
如果按这条道理来推断,李光沛请的这位郎中一定是很有本事的——他已经年近七旬了,连眉毛都白了。
这是好事,李老太太虽然嘴上说着没有事不用这样瞎紧张,可是看到这位老郎中来了之后,情绪很明显也放松了一些。
这位老郎中并不象上门来诊脉治病的,他脚步轻快,笑容可掬,倒象是上门来做客的。诊过脉之后和李老太太说没大碍,药也不用吃的那么多,要放宽心。问是不是吃了什么寒凉的东西?李老太太身边的人一起想了,说是没有。又问是不是有什么操心的事儿?
这个却是有的——不就是大孙女要出阁的事儿嘛。
李老太太也释然了。
但是那位郎中跟李光沛并不是这么说的。他说的是,老太太这病症断断续续的快有二十年了,之前服药有用,因为年纪不那么大,身体自己还抵挡得住。但是人有了年纪,精血气力都象锅里的水一样,慢慢的熬干了,可是锅底下的火却还在烧着,如此焦煎,正气消而病气旺。人压不住病,那就会让病把人压倒。如今还是要调理着,也不要受寒。
李光沛明白这位郎中说得都是对的。
李老太太毕竟是年纪大了。
这位郎中开了个方子,又留了几个食补的办法。李老太太用了他的方子之后,果然好了许多。一家人也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四奶奶——女儿的婚期已经定下了,倘若这时候李老太太去世,那婚事势必要搁下。
不能说四奶奶太凉薄,不关心婆婆的死活,只想着儿女。她自然也关心——婆媳这么些年,有苦有乐,当然也有感情。可是四奶奶毕竟更爱儿女。
虽然李老太太的病看着是好转了,但是李光沛心里明白,好郎中能治病,但治不了衰老。
人总会老的,这不可逆转,也不可阻拦。
他心里难过。李老太太年青守寡,李光沛深知道母亲不易,一直都极孝顺。他想着,等天气暖和些,就多陪陪李老太太,也出去走一走,散散心,让她过得快活些。
这事儿他和四奶奶都没有说。
家里头,也就是又林恍惚的察觉到了一点。
倒不是又林很懂医理,又或者她是穿越者就有什么先知之能。只不过按常理来推想——李老太太已经六十多岁了,已经超过了这个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有句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李家一族里头,前年去年也有好几位长辈去世,都还没有李老太太岁数大呢。
表面上一切如旧,只不过李老太太对玉林倒比从前显得亲厚了些。
以前因为玉林的相貌和她母亲的出身,李老太太一直对她格外严厉。但是李老太太一病,玉林尽心竭力的伺候,白天晚上都不懈怠,端汤送药的,自己都瘦了一圈儿。孙女儿这样尽孝,李老太太的心也松动了。
这孩子虽然有个上不得台面的母亲,但是她落地就没了娘,是在四奶奶和李老太太跟前长大的,很规矩,很懂理,也很孝顺。虽然种子有瑕疵,可是这种在好地里,精心教养着,孩子也没长歪。
连四奶奶也觉得,这孩子很是孝顺,也听话。她的改变直接体现在物质上,做冬衣的时候给玉林也多添置了几件。
可是快到年关,往来应酬又多起来的时候,玉林还是如往年一样,被有意无意的搁置在一旁,很少让她出来露面。
很多人都知道李家有两个女儿,可是很少人见过玉林。连朱老太太从前来得那么频繁,都没见过她两面,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许多往来的人家送礼,当然不会忘记又林这个长女,更不会忽略两个少爷,可是玉林却常常的被遗忘了。
又林注意到玉林这些天话都很少,只闷头做活。问她,她也不说。
这孩子打小... -->>
李老太太入冬以来断断续续又咳嗽起来,起先大家都没注意,因为李老太太一直有咳嗽的宿疾,天一冷就容易复发,她自己也没放在心上,就是把过去吃的方子拿出来又煎了药服。往年这药吃了,晚上总是能睡得舒服点,可是这一回却不行,即便吃了药,还是整晚都在咳,咳得特别凶。玉林也跟着整晚都没有睡,并不是被吵醒,而是她一直守着李老太太,端水送药,服侍的特别尽心。
这下李光沛和四奶奶都有点慌了,急忙再请了郎中来看,可郎中说的还和原来差不多的话,药方子上减了一味药,但粟壳的份量加重了。
李光沛当即立断送走了郎中,然后立刻动身去杭州请了位郎中过来。
不管古今中外,大家一致认为大地方大药堂的大医生一定是有本事的,而且老医生总比年轻医生更受信任。
如果按这条道理来推断,李光沛请的这位郎中一定是很有本事的——他已经年近七旬了,连眉毛都白了。
这是好事,李老太太虽然嘴上说着没有事不用这样瞎紧张,可是看到这位老郎中来了之后,情绪很明显也放松了一些。
这位老郎中并不象上门来诊脉治病的,他脚步轻快,笑容可掬,倒象是上门来做客的。诊过脉之后和李老太太说没大碍,药也不用吃的那么多,要放宽心。问是不是吃了什么寒凉的东西?李老太太身边的人一起想了,说是没有。又问是不是有什么操心的事儿?
这个却是有的——不就是大孙女要出阁的事儿嘛。
李老太太也释然了。
但是那位郎中跟李光沛并不是这么说的。他说的是,老太太这病症断断续续的快有二十年了,之前服药有用,因为年纪不那么大,身体自己还抵挡得住。但是人有了年纪,精血气力都象锅里的水一样,慢慢的熬干了,可是锅底下的火却还在烧着,如此焦煎,正气消而病气旺。人压不住病,那就会让病把人压倒。如今还是要调理着,也不要受寒。
李光沛明白这位郎中说得都是对的。
李老太太毕竟是年纪大了。
这位郎中开了个方子,又留了几个食补的办法。李老太太用了他的方子之后,果然好了许多。一家人也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四奶奶——女儿的婚期已经定下了,倘若这时候李老太太去世,那婚事势必要搁下。
不能说四奶奶太凉薄,不关心婆婆的死活,只想着儿女。她自然也关心——婆媳这么些年,有苦有乐,当然也有感情。可是四奶奶毕竟更爱儿女。
虽然李老太太的病看着是好转了,但是李光沛心里明白,好郎中能治病,但治不了衰老。
人总会老的,这不可逆转,也不可阻拦。
他心里难过。李老太太年青守寡,李光沛深知道母亲不易,一直都极孝顺。他想着,等天气暖和些,就多陪陪李老太太,也出去走一走,散散心,让她过得快活些。
这事儿他和四奶奶都没有说。
家里头,也就是又林恍惚的察觉到了一点。
倒不是又林很懂医理,又或者她是穿越者就有什么先知之能。只不过按常理来推想——李老太太已经六十多岁了,已经超过了这个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有句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李家一族里头,前年去年也有好几位长辈去世,都还没有李老太太岁数大呢。
表面上一切如旧,只不过李老太太对玉林倒比从前显得亲厚了些。
以前因为玉林的相貌和她母亲的出身,李老太太一直对她格外严厉。但是李老太太一病,玉林尽心竭力的伺候,白天晚上都不懈怠,端汤送药的,自己都瘦了一圈儿。孙女儿这样尽孝,李老太太的心也松动了。
这孩子虽然有个上不得台面的母亲,但是她落地就没了娘,是在四奶奶和李老太太跟前长大的,很规矩,很懂理,也很孝顺。虽然种子有瑕疵,可是这种在好地里,精心教养着,孩子也没长歪。
连四奶奶也觉得,这孩子很是孝顺,也听话。她的改变直接体现在物质上,做冬衣的时候给玉林也多添置了几件。
可是快到年关,往来应酬又多起来的时候,玉林还是如往年一样,被有意无意的搁置在一旁,很少让她出来露面。
很多人都知道李家有两个女儿,可是很少人见过玉林。连朱老太太从前来得那么频繁,都没见过她两面,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许多往来的人家送礼,当然不会忘记又林这个长女,更不会忽略两个少爷,可是玉林却常常的被遗忘了。
又林注意到玉林这些天话都很少,只闷头做活。问她,她也不说。
这孩子打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