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清宫静妃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青月将那梳子轻轻放在案上,只道:“她不过才二十余岁,芳华早逝,确是可惜。”
其木格却道:“格格昔年所受之苦,皆是为了皇贵妃之故……”
青月莞然一笑,方道:“罢了,昔人已逝,何必再提。”
她话音方落,外头其其格便慌里慌张跑了进来,那面色涨红,气喘不定,其木格方道:“怎的丢了魂儿似的?”
青月抬首凝视她一眼,方笑道:“可是传旨的谙达来了?咱们其其格,很快便要出嫁了。”
其其格面上飞起两朵红晕,含了几分羞涩道:“格格如何知道……”青月敛了那笑意,道:“皇贵妃素来最疼幼弟,若是心知你二人两情相悦,临终之前,如何不替费扬古求取了你去?”她依依起身,执了其其格温软的柔荑道:“皇贵妃也是有心了,我却是惭愧……”
其其格慌忙跪下道:“格格,奴婢惶恐,奴婢不愿出嫁,唯愿陪伴格格一生一世。”
青月忙伸手搀了她起来,道:“这番话你原说了数次,我皆随了你去。如今圣旨已下,你若不嫁,便是抗旨不遵——你从前顾忌着我与皇贵妃,如今她已去了,你便安安心心,风光大嫁罢。”
说罢也不由她分辨,忙命了一众小宫女去那库房里拾掇嫁妆。青月入宫多年,赏赐不断,皆是价值连城之物,她原喜奢靡,服饰器具,皆饰珠玉。后经波折,几番沉浮,却渐渐生了清高傲岸之态,等闲不将金玉珠饰放入眼中。其木格便将那楠木雕花的大箱子腾了出来,方开了库房,便精心挑了几件元青花的古董,唐代名家的字画,又将那十二对珊瑚白玉的钗子装了,并着几串东珠项链与祖母绿的扳指——那珊瑚殷殷如血,白玉皎洁无暇,东珠颗颗晶莹浑圆,宛若天成,祖母绿亦是清冷生泽,翠绿盈盈,皆是价值连城,精雕细琢的东西,尽数是前头福临不曾记档而赏下的宝物。
青月静静立在那阁外,见得一众小宫女声如莺啼,软语娇俏,皆是无忧无愁的年岁。那心下不由百味交陈,面上虽是极力自持的神色,思绪却已翩跹而去,那红墙高瓦之下,只不知福临所想,或悲或怒,当是哀毁骨立,万念俱灰罢。那一念之间,已是心下哀然,生生迫住了自己不再有念想。
皇帝自承乾宫回了乾清宫后,便独自宿了三日。待到八月二十一日,方以蓝笔批示,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其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用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⑴
六宫之中,因着皇贵妃薨逝,俱是愁云惨淡。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原是端敬皇后梓宫奉移景山观德殿之日,皇帝特命了三品以上的大臣亲抬梓宫,又从京中佛寺传召高僧一百零八名,为端敬皇后诵经超度。那水路道场之上,一时铙钹喧天,烟雾缭绕,纸灰漫天,京城之中皆道端敬皇后为帝所钟爱,矢志不渝。
自水路道场而归后,皇帝整日将自己关在乾清宫里,闭门不出,亦罢朝已久,待到端敬皇后“头七”那一日,那御前伺候的刘淑仪⑵趁着夜静无人,方悄悄至了慈宁宫报信。太后方知御驾早已前往西苑,欲让溪森和尚为其剃度出家,太后虽素沉稳如山,亦不由一时震怒,随手将那安枕的一柄白玉如意掼下,道:“替哀家传舆轿,连夜赶至西苑去。”
苏茉尔方答应着去了,太后定了定心神,又对掌事太监林九京道:“拿哀家的宝玺,去慈寿寺将玉林通琇禅师请来。”
那天明之时,皇帝已跪坐蒲墩上,那缀发的八宝缨络、明黄穗子皆去了,头发散在肩背上,那溪森和尚手执剃刀,方割了一缕发,便听得后头内监唱驾道:“太后驾到——”那手上不由一松,银刀落在那殿中如镜的方砖上,泠泠生响。
太后虽年过五十,那脊背挺直,犹有一股清气截然而生,昂声对身后的玉林通琇道:“溪森师父欺瞒天下,要为大清的皇帝剃度——玉林禅师,这便是你教出的好徒弟吗?”
皇帝跪坐不动,那眉心却是皱起,见得身旁的溪森已跪下道:“皇上有弘扬佛法之心,贫僧身为出家之人,理应成全。此事皆贫僧一人所为,无关师父之罪。”
太后只是无悲无喜,不置可否,那玉林通琇沉默良久,方道:“溪森欺瞒犯上,皆是贫僧教导不善之过。贫僧惶恐,当以寺规处置溪森。”太后微微一笑,方示意左右侍从上前将溪森押了下去。那西苑正门之前,早以圆木干柴搭起高架,浇以松油,那执刑的内监方掷了火把上去,顷刻间已是火光冲天,太后方背对着皇帝道:“既是出家之人,尘归尘,土归土,倒也走得干净。”
那熊熊火光里,皇帝忽然起身,朝着太后直直跪下,道:“儿臣愿随皇额娘回宫,但求皇额娘饶溪森师父一命。”
太后长眉舒展,不动声色瞥了玉林禅师一眼,俱是会心而笑,方转首对皇帝道:“堂堂一国之君,为区区一女子,竟弃江山社稷如敝履——皇帝这是要教天下人耻笑!”
皇帝清俊的眉头紧紧皱着,只道:“儿臣求皇额娘收回成命。”太后沉吟片刻,方道:“罢了,溪森乃一代高僧,又与皇帝相识已久,哀家便令他重回报恩寺,静思己过。”
皇帝眉目间只是沉痛,仿佛生了万念俱灰,不恋红尘之感,那双眸子黯淡许久,方起身道:“儿臣这便随皇额娘回宫。”(未完待续)
r /> 青月将那梳子轻轻放在案上,只道:“她不过才二十余岁,芳华早逝,确是可惜。”
其木格却道:“格格昔年所受之苦,皆是为了皇贵妃之故……”
青月莞然一笑,方道:“罢了,昔人已逝,何必再提。”
她话音方落,外头其其格便慌里慌张跑了进来,那面色涨红,气喘不定,其木格方道:“怎的丢了魂儿似的?”
青月抬首凝视她一眼,方笑道:“可是传旨的谙达来了?咱们其其格,很快便要出嫁了。”
其其格面上飞起两朵红晕,含了几分羞涩道:“格格如何知道……”青月敛了那笑意,道:“皇贵妃素来最疼幼弟,若是心知你二人两情相悦,临终之前,如何不替费扬古求取了你去?”她依依起身,执了其其格温软的柔荑道:“皇贵妃也是有心了,我却是惭愧……”
其其格慌忙跪下道:“格格,奴婢惶恐,奴婢不愿出嫁,唯愿陪伴格格一生一世。”
青月忙伸手搀了她起来,道:“这番话你原说了数次,我皆随了你去。如今圣旨已下,你若不嫁,便是抗旨不遵——你从前顾忌着我与皇贵妃,如今她已去了,你便安安心心,风光大嫁罢。”
说罢也不由她分辨,忙命了一众小宫女去那库房里拾掇嫁妆。青月入宫多年,赏赐不断,皆是价值连城之物,她原喜奢靡,服饰器具,皆饰珠玉。后经波折,几番沉浮,却渐渐生了清高傲岸之态,等闲不将金玉珠饰放入眼中。其木格便将那楠木雕花的大箱子腾了出来,方开了库房,便精心挑了几件元青花的古董,唐代名家的字画,又将那十二对珊瑚白玉的钗子装了,并着几串东珠项链与祖母绿的扳指——那珊瑚殷殷如血,白玉皎洁无暇,东珠颗颗晶莹浑圆,宛若天成,祖母绿亦是清冷生泽,翠绿盈盈,皆是价值连城,精雕细琢的东西,尽数是前头福临不曾记档而赏下的宝物。
青月静静立在那阁外,见得一众小宫女声如莺啼,软语娇俏,皆是无忧无愁的年岁。那心下不由百味交陈,面上虽是极力自持的神色,思绪却已翩跹而去,那红墙高瓦之下,只不知福临所想,或悲或怒,当是哀毁骨立,万念俱灰罢。那一念之间,已是心下哀然,生生迫住了自己不再有念想。
皇帝自承乾宫回了乾清宫后,便独自宿了三日。待到八月二十一日,方以蓝笔批示,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其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用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⑴
六宫之中,因着皇贵妃薨逝,俱是愁云惨淡。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原是端敬皇后梓宫奉移景山观德殿之日,皇帝特命了三品以上的大臣亲抬梓宫,又从京中佛寺传召高僧一百零八名,为端敬皇后诵经超度。那水路道场之上,一时铙钹喧天,烟雾缭绕,纸灰漫天,京城之中皆道端敬皇后为帝所钟爱,矢志不渝。
自水路道场而归后,皇帝整日将自己关在乾清宫里,闭门不出,亦罢朝已久,待到端敬皇后“头七”那一日,那御前伺候的刘淑仪⑵趁着夜静无人,方悄悄至了慈宁宫报信。太后方知御驾早已前往西苑,欲让溪森和尚为其剃度出家,太后虽素沉稳如山,亦不由一时震怒,随手将那安枕的一柄白玉如意掼下,道:“替哀家传舆轿,连夜赶至西苑去。”
苏茉尔方答应着去了,太后定了定心神,又对掌事太监林九京道:“拿哀家的宝玺,去慈寿寺将玉林通琇禅师请来。”
那天明之时,皇帝已跪坐蒲墩上,那缀发的八宝缨络、明黄穗子皆去了,头发散在肩背上,那溪森和尚手执剃刀,方割了一缕发,便听得后头内监唱驾道:“太后驾到——”那手上不由一松,银刀落在那殿中如镜的方砖上,泠泠生响。
太后虽年过五十,那脊背挺直,犹有一股清气截然而生,昂声对身后的玉林通琇道:“溪森师父欺瞒天下,要为大清的皇帝剃度——玉林禅师,这便是你教出的好徒弟吗?”
皇帝跪坐不动,那眉心却是皱起,见得身旁的溪森已跪下道:“皇上有弘扬佛法之心,贫僧身为出家之人,理应成全。此事皆贫僧一人所为,无关师父之罪。”
太后只是无悲无喜,不置可否,那玉林通琇沉默良久,方道:“溪森欺瞒犯上,皆是贫僧教导不善之过。贫僧惶恐,当以寺规处置溪森。”太后微微一笑,方示意左右侍从上前将溪森押了下去。那西苑正门之前,早以圆木干柴搭起高架,浇以松油,那执刑的内监方掷了火把上去,顷刻间已是火光冲天,太后方背对着皇帝道:“既是出家之人,尘归尘,土归土,倒也走得干净。”
那熊熊火光里,皇帝忽然起身,朝着太后直直跪下,道:“儿臣愿随皇额娘回宫,但求皇额娘饶溪森师父一命。”
太后长眉舒展,不动声色瞥了玉林禅师一眼,俱是会心而笑,方转首对皇帝道:“堂堂一国之君,为区区一女子,竟弃江山社稷如敝履——皇帝这是要教天下人耻笑!”
皇帝清俊的眉头紧紧皱着,只道:“儿臣求皇额娘收回成命。”太后沉吟片刻,方道:“罢了,溪森乃一代高僧,又与皇帝相识已久,哀家便令他重回报恩寺,静思己过。”
皇帝眉目间只是沉痛,仿佛生了万念俱灰,不恋红尘之感,那双眸子黯淡许久,方起身道:“儿臣这便随皇额娘回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