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奸臣之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深想这背后的故事。不外是小时候过得不好,长大了发愤图强。
现在看来,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之后,又有几人能够不偏狭?
郑l低头不语,他只知道小时候族人上门来闹过几回,每当这个时候祖母就抹泪,然后他娘就bh地抄起扫把一通乱打,顺带把郑氏族人从头骂到脚。眼泪淌了下来,小时候日子苦,他爹一边帮人抄书一边求学,他娘也要劳作养家,就是祖母带着他的。他倒像是祖母的亲孙子,性情温和,不似郑靖业那样偏狭。
杜氏已经忍不住落泪了:“阿娘从来慈善,人善被人欺啊。”她没受过婆母的虐待,两人感情好。
――――――――――――――――――――――――――――――――――――――――
郑靖业也忍不住落泪,仰天看了一会儿房梁,继道:“我奉你们祖母移居山阳城,遇到了你们母亲……”
杜氏的经历更像个种田流女主,她是住在山阳城里的,入籍是良民,已经没了什么土地,只有在城外有两亩菜园(插花一句,于元济家的菜地与她家的是隔壁,于元济也不叫于元济,叫于大郎,没名字,后来郑靖业要提携他,给他重起了名字)。也是爹早死,还有一个老娘,没有弟弟,自己支撑门户。这是一个性格与何氏截然不同的女人,有担当、有干劲。
郑靖业刚好就租了她家的房子居住,此时识字率低,即便是在城里,代写书信代抄书这样活计也挺受欢迎的,郑靖业勉强能够糊口。
他还有一个想法:名士季繁就在山阳左边的兴泰,他要去读书、去求名,然后发家。
下面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先是两家母亲说得投机――都是寡母带着孩子――然后两家当家的都是孩子,接触得也多。郑靖业是怕了像他娘那样的女人了,杜氏的脾性正对胃口。
杜氏这里,也是需要有一个男人的,兼之年纪相仿,彼此合意。
两下一拍即合。没有什么“等我功成名就回来娶你,出去q一圈功成名就又带回来n个家世良好的美女当姐妹,也许还要让你当小老婆”的桥段,郑靖业直接结婚了。
两家合一家,资源整合,结婚、求学、生子,度过了一段现在看来既不幸福也不美满,但是当时已经觉得很轻松的日子了。
然后郑靖业出仕,名师弟子的名头帮了他很大的忙,同门里如顾益纯更是大力相助。出仕之后的路并不好走,老鸟欺负菜鸟,家世好的看不起家世差的,业务混乱、互相倾轧、挖坑使绊子,上峰不干活全推给下属……
郑靖业一开始是险些着了道儿替人背了黑锅的,过五关斩六将好容易混出点样子,得了上峰推荐做了一地小官――县尉。大县长官称令,小县长官称尉,他到了一个小县。
接着麻烦来了,官场应酬自不必说,更让人难堪的是家庭。家族已经分宗了,不敢来惹他,可他的母亲、岳母、妻子对于夫人外交是完全不熟悉的,妻子还好,年轻肯学,两位老人时常闹笑话被人取笑。(杜氏回忆当初的难堪情状,自己倒没什么,只是为两位老人不平。)
当时之郡守还看中了他,想让他娶自家女儿――郡守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很实际的一个人,不介意郑靖业娶过老婆有过孩子。郑靖业果断拒绝了,官场上的日子更难混。
郑靖业咬牙扛了过来,提携着于元济跟着自己混,又荐他去投军。发展自己的势力,欧阳平这样的就是当时遇到的,还得了个不畏强权的好名声,足足在基层呆了十年,这才升了官。刚升官,他母亲、岳母相继过世。
守孝,守满了孝,也得到了孝子的好名声,为起复铺平了道路。起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运气好,遇到一个想抵制世家的皇帝,他的起复之路才好走了一点,纵使这样,还是花光了十年来的积蓄。
接下来就是郑靖业的前进之路了,什么发展生产抵抗自然灾害啦、什么为民请命抑制豪强啦……为政一方,做出政绩来能够出人头地,那他就去做。
趁此机会,郑靖业向儿女们(主要是郑l)表白了自己:“朝上那么多尸位素餐之辈,难道不该为贤者让路?他们偏不!还要祸国殃民!”历数被他打击的人的诸多缺点,“河堤将决还道固若金汤!遇蝗灾不捕蝗只会拜神有之!城外盗匪横行却说‘由他去’有之!”
要知道人无完人,谁没个缺点呢?“李俊无能为,数月不一入本司,耽误了国事算谁的?”郑靖业把这些个事实说出来,郑l也觉这些人不好了。于元济是郑l认识的人,对他的感观也好。郑靖业就以此为突破口:“他们说于元济是奸党吧?你们觉得他奸么?不过是没有听他们的话,就成了奸!这世上除了他们,人人是奸了!他们才是最大的奸党!”
喘了一口气,发现家庭内部实现了稳定,郑靖业嘴角翘了一翘:“我本贫家子,挣扎求生耳,不想每走一步便就人想把我打到泥里。我不能退、不能退,我还有一家老小,退一步是粉身碎骨!他们他们有宗族在后头撑着,我们没有,懂吗?!”所以一点小手段是允许使用的。
儿孙们齐齐一震,躬身称是。
郑靖业叹道:“不是什么值得说道的过往,放到别个家里,怕不从小就千叮万嘱宗祖是何等风光了。我们这里……唉,你们去罢。”
――――――――――――――――――――――――――――――――――――――――――
家史课上完,郑靖业去了一块心病。杜氏问他:“季师那里,究竟如何是好?”
郑靖业冷笑一声:“我自有安排。”
第二天天不亮,郑靖业就爬起来,穿戴了去上朝。朝会上,推荐他老师季繁。说其大才,朝廷不能“使野有遗贤”。朝上一片侧目,昨天季繁给郑靖业脸子看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后宫里都知道了,今天他居然要推荐季繁,这是……悔改了?
郑琰还不知道他爹已经丢脸丢到京城外了,大清早的,郑靖业刚走没多久,郑琰还没起床,宫里苗贵妃遣了内官来叫郑琰到宫里玩。
深想这背后的故事。不外是小时候过得不好,长大了发愤图强。
现在看来,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之后,又有几人能够不偏狭?
郑l低头不语,他只知道小时候族人上门来闹过几回,每当这个时候祖母就抹泪,然后他娘就bh地抄起扫把一通乱打,顺带把郑氏族人从头骂到脚。眼泪淌了下来,小时候日子苦,他爹一边帮人抄书一边求学,他娘也要劳作养家,就是祖母带着他的。他倒像是祖母的亲孙子,性情温和,不似郑靖业那样偏狭。
杜氏已经忍不住落泪了:“阿娘从来慈善,人善被人欺啊。”她没受过婆母的虐待,两人感情好。
――――――――――――――――――――――――――――――――――――――――
郑靖业也忍不住落泪,仰天看了一会儿房梁,继道:“我奉你们祖母移居山阳城,遇到了你们母亲……”
杜氏的经历更像个种田流女主,她是住在山阳城里的,入籍是良民,已经没了什么土地,只有在城外有两亩菜园(插花一句,于元济家的菜地与她家的是隔壁,于元济也不叫于元济,叫于大郎,没名字,后来郑靖业要提携他,给他重起了名字)。也是爹早死,还有一个老娘,没有弟弟,自己支撑门户。这是一个性格与何氏截然不同的女人,有担当、有干劲。
郑靖业刚好就租了她家的房子居住,此时识字率低,即便是在城里,代写书信代抄书这样活计也挺受欢迎的,郑靖业勉强能够糊口。
他还有一个想法:名士季繁就在山阳左边的兴泰,他要去读书、去求名,然后发家。
下面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先是两家母亲说得投机――都是寡母带着孩子――然后两家当家的都是孩子,接触得也多。郑靖业是怕了像他娘那样的女人了,杜氏的脾性正对胃口。
杜氏这里,也是需要有一个男人的,兼之年纪相仿,彼此合意。
两下一拍即合。没有什么“等我功成名就回来娶你,出去q一圈功成名就又带回来n个家世良好的美女当姐妹,也许还要让你当小老婆”的桥段,郑靖业直接结婚了。
两家合一家,资源整合,结婚、求学、生子,度过了一段现在看来既不幸福也不美满,但是当时已经觉得很轻松的日子了。
然后郑靖业出仕,名师弟子的名头帮了他很大的忙,同门里如顾益纯更是大力相助。出仕之后的路并不好走,老鸟欺负菜鸟,家世好的看不起家世差的,业务混乱、互相倾轧、挖坑使绊子,上峰不干活全推给下属……
郑靖业一开始是险些着了道儿替人背了黑锅的,过五关斩六将好容易混出点样子,得了上峰推荐做了一地小官――县尉。大县长官称令,小县长官称尉,他到了一个小县。
接着麻烦来了,官场应酬自不必说,更让人难堪的是家庭。家族已经分宗了,不敢来惹他,可他的母亲、岳母、妻子对于夫人外交是完全不熟悉的,妻子还好,年轻肯学,两位老人时常闹笑话被人取笑。(杜氏回忆当初的难堪情状,自己倒没什么,只是为两位老人不平。)
当时之郡守还看中了他,想让他娶自家女儿――郡守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很实际的一个人,不介意郑靖业娶过老婆有过孩子。郑靖业果断拒绝了,官场上的日子更难混。
郑靖业咬牙扛了过来,提携着于元济跟着自己混,又荐他去投军。发展自己的势力,欧阳平这样的就是当时遇到的,还得了个不畏强权的好名声,足足在基层呆了十年,这才升了官。刚升官,他母亲、岳母相继过世。
守孝,守满了孝,也得到了孝子的好名声,为起复铺平了道路。起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运气好,遇到一个想抵制世家的皇帝,他的起复之路才好走了一点,纵使这样,还是花光了十年来的积蓄。
接下来就是郑靖业的前进之路了,什么发展生产抵抗自然灾害啦、什么为民请命抑制豪强啦……为政一方,做出政绩来能够出人头地,那他就去做。
趁此机会,郑靖业向儿女们(主要是郑l)表白了自己:“朝上那么多尸位素餐之辈,难道不该为贤者让路?他们偏不!还要祸国殃民!”历数被他打击的人的诸多缺点,“河堤将决还道固若金汤!遇蝗灾不捕蝗只会拜神有之!城外盗匪横行却说‘由他去’有之!”
要知道人无完人,谁没个缺点呢?“李俊无能为,数月不一入本司,耽误了国事算谁的?”郑靖业把这些个事实说出来,郑l也觉这些人不好了。于元济是郑l认识的人,对他的感观也好。郑靖业就以此为突破口:“他们说于元济是奸党吧?你们觉得他奸么?不过是没有听他们的话,就成了奸!这世上除了他们,人人是奸了!他们才是最大的奸党!”
喘了一口气,发现家庭内部实现了稳定,郑靖业嘴角翘了一翘:“我本贫家子,挣扎求生耳,不想每走一步便就人想把我打到泥里。我不能退、不能退,我还有一家老小,退一步是粉身碎骨!他们他们有宗族在后头撑着,我们没有,懂吗?!”所以一点小手段是允许使用的。
儿孙们齐齐一震,躬身称是。
郑靖业叹道:“不是什么值得说道的过往,放到别个家里,怕不从小就千叮万嘱宗祖是何等风光了。我们这里……唉,你们去罢。”
――――――――――――――――――――――――――――――――――――――――――
家史课上完,郑靖业去了一块心病。杜氏问他:“季师那里,究竟如何是好?”
郑靖业冷笑一声:“我自有安排。”
第二天天不亮,郑靖业就爬起来,穿戴了去上朝。朝会上,推荐他老师季繁。说其大才,朝廷不能“使野有遗贤”。朝上一片侧目,昨天季繁给郑靖业脸子看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后宫里都知道了,今天他居然要推荐季繁,这是……悔改了?
郑琰还不知道他爹已经丢脸丢到京城外了,大清早的,郑靖业刚走没多久,郑琰还没起床,宫里苗贵妃遣了内官来叫郑琰到宫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