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汉皇刘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袁绍除了说服宗室,以及洛阳诸侯。还派了信使奔赴各州,寻找盟友、名士为自己鼓吹。天下诸侯,第一个响应的就是扬州刺史陈温。陈温是袁绍老乡,与袁绍等人相友善,虽然诸侯讨董时,他因为扬州诸事羁绊而未能出兵,但后来曹操来募兵,他却是爽快得很。
第二个响应的,就是名将朱儁。朱儁因平黄巾之乱而受封钱塘侯,历任显贵之职,后又于河内太守任上,屡次击败张燕。董卓专政,畏忌朱儁,拜其为太仆,以为自己之副,朱儁素来看不惯董卓,于是拒辞不受,又屡屡上书反对迁都之事。最后不为董卓所喜,于是迁都的时候也没带上他。朱儁怕董卓害他,于是率家兵护了一家老小出奔中牟。这时得闻太后与弘农王俱在,袁绍纠集宗室与诸侯,欲重立弘农王为天子。朱儁素来敬重礼法,认为纲常不能乱,于是瞬时布告天下,同意袁绍此举。
接着响应的,是陶谦。之前陶谦也没兴兵讨董,他来徐州之后,埋头发展,不喜欢瞎掺和。但朱儁和他关系友善,朱儁有书来此,劝他一同上书,同意重立弘农王,陶谦无法,只好同意。
天下诸镇,便只有三家宗室益州刘焉、荆州刘表、幽州刘虞没有发表意见了,不知道是因为避嫌,还是有其他原因。
不过就算如此,袁绍也很满意了。天下诸州,徐、扬、豫、兖、冀都已经公开声明,站在自己这一边。而洛阳都城亦在盟军之手,大势已成矣。重立弘农王,谁人可挡?
就在袁绍志得意满的时候,刘备找上门来了。
刘备找上门来第一句话就单刀直入:“本初,我还是反对现在就重立天子。”
袁绍心想,木已成舟,我把持天下大势,你刘玄德还能奈我何?于是笑道:“玄德,此事并不是你反对,就能够阻止得了的。重立天子,势在必行!”
刘备淡淡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董卓未灭,岂可妄立新主?我与郑师、家岳书信沟通,他们亦持此论。想来荆州刘景升,幽州刘太傅、益州刘君侯等,亦别有想法……”
刘备没说完,袁绍就匆匆打断:“玄德,你真欲坏我大事乎?”语气有点气急败坏了。卢植与郑玄,目前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在士林中却是一呼百应的人物。而刘焉、刘虞、刘表这三人,不但各据一州,且都是大汉宗亲,说话份量十足。且刘表出为荆州刺史,刘虞加大司马、加太傅、进封襄贲侯,可都是董卓下的诏书,有这层关系在,若是他们也听了刘备的表示反对,这废立之事,只怕就真的进行不下去了。袁绍辛辛苦苦筹划到现在,又岂能眼争争看着自己白忙一番?要刘备敢真的如此,他决定就立即率兵与刘备来个鱼死网破。
刘备见袁绍急眼了,知道这威胁有效。于是话风一转,道:“本初,我也不是反对你行废立之事。我之初意本是我等齐心合力,攻破长安,执董卓而问其罪,然后再与天下诸贤商讨天家之事。不意本初如此心急。既然本初一意孤行,而讨董之事无可继。我也不愿留在此地,空耗时日。闻青州黄巾复起,抄掠郡县,残害百姓。我愿率部出镇青州,扫灭黄巾余孽,以保一方平安,还望本初成全!”
袁绍听完,转怒为喜,心道,你要去青州?行,我巴不得你不在洛阳捣乱。青州那么乱,你就去那和叛贼们折腾吧。新立天子之后,朝堂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那么多空位,要是刘备待在朝堂与自己相争,以他历来之功绩,只怕自己要付出不少才行。既然刘备自请出镇青州,那么,朝堂之上,便是自己一言九鼎了。于是袁绍道:“好!天子登基大典之后,我必上书,表玄德为青州牧。”
刘备拱了拱手,道:“既如此,便有劳本初了。”说完,转身就走。他和袁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自然不会说话不算话。在此期间,他将不会联合旁人阻挠袁绍的大计。而袁绍自然会主动回报。倘或袁绍真的敢说话不算,他也有的是手段来应付。
董卓回了长安,因有关山险阻,又背靠凉州。因此不由大松一口气。又使部下段煨屯华阴,牛辅屯安邑,董越屯黾池,其余诸将校各屯诸县以御诸侯,安排妥当后,自以为万事无忧,于是便开始重新作威作福起来。
先是暗使光禄勋上表拜自己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之上。天子与百官不得不从。又行僭越,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服饰几近天子。其弟奉车都尉董旻,拜左将军,进封鄠侯,兄子璜为侍中,中军校尉,皆典兵事。于是宗族内外,并居列位。董氏子孙纵然是垂髫小童,男皆封侯,女为邑君。天子与百官畏董卓残暴,只得忍声吞气,是以董卓所请,无一不从。
董卓又于长安效外筑万岁坞,高厚七丈,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居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董卓为震慑群臣,又常邀百官于坞中置酒宴饮,淫.乐纵恣。宴行至... -->>
袁绍除了说服宗室,以及洛阳诸侯。还派了信使奔赴各州,寻找盟友、名士为自己鼓吹。天下诸侯,第一个响应的就是扬州刺史陈温。陈温是袁绍老乡,与袁绍等人相友善,虽然诸侯讨董时,他因为扬州诸事羁绊而未能出兵,但后来曹操来募兵,他却是爽快得很。
第二个响应的,就是名将朱儁。朱儁因平黄巾之乱而受封钱塘侯,历任显贵之职,后又于河内太守任上,屡次击败张燕。董卓专政,畏忌朱儁,拜其为太仆,以为自己之副,朱儁素来看不惯董卓,于是拒辞不受,又屡屡上书反对迁都之事。最后不为董卓所喜,于是迁都的时候也没带上他。朱儁怕董卓害他,于是率家兵护了一家老小出奔中牟。这时得闻太后与弘农王俱在,袁绍纠集宗室与诸侯,欲重立弘农王为天子。朱儁素来敬重礼法,认为纲常不能乱,于是瞬时布告天下,同意袁绍此举。
接着响应的,是陶谦。之前陶谦也没兴兵讨董,他来徐州之后,埋头发展,不喜欢瞎掺和。但朱儁和他关系友善,朱儁有书来此,劝他一同上书,同意重立弘农王,陶谦无法,只好同意。
天下诸镇,便只有三家宗室益州刘焉、荆州刘表、幽州刘虞没有发表意见了,不知道是因为避嫌,还是有其他原因。
不过就算如此,袁绍也很满意了。天下诸州,徐、扬、豫、兖、冀都已经公开声明,站在自己这一边。而洛阳都城亦在盟军之手,大势已成矣。重立弘农王,谁人可挡?
就在袁绍志得意满的时候,刘备找上门来了。
刘备找上门来第一句话就单刀直入:“本初,我还是反对现在就重立天子。”
袁绍心想,木已成舟,我把持天下大势,你刘玄德还能奈我何?于是笑道:“玄德,此事并不是你反对,就能够阻止得了的。重立天子,势在必行!”
刘备淡淡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董卓未灭,岂可妄立新主?我与郑师、家岳书信沟通,他们亦持此论。想来荆州刘景升,幽州刘太傅、益州刘君侯等,亦别有想法……”
刘备没说完,袁绍就匆匆打断:“玄德,你真欲坏我大事乎?”语气有点气急败坏了。卢植与郑玄,目前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在士林中却是一呼百应的人物。而刘焉、刘虞、刘表这三人,不但各据一州,且都是大汉宗亲,说话份量十足。且刘表出为荆州刺史,刘虞加大司马、加太傅、进封襄贲侯,可都是董卓下的诏书,有这层关系在,若是他们也听了刘备的表示反对,这废立之事,只怕就真的进行不下去了。袁绍辛辛苦苦筹划到现在,又岂能眼争争看着自己白忙一番?要刘备敢真的如此,他决定就立即率兵与刘备来个鱼死网破。
刘备见袁绍急眼了,知道这威胁有效。于是话风一转,道:“本初,我也不是反对你行废立之事。我之初意本是我等齐心合力,攻破长安,执董卓而问其罪,然后再与天下诸贤商讨天家之事。不意本初如此心急。既然本初一意孤行,而讨董之事无可继。我也不愿留在此地,空耗时日。闻青州黄巾复起,抄掠郡县,残害百姓。我愿率部出镇青州,扫灭黄巾余孽,以保一方平安,还望本初成全!”
袁绍听完,转怒为喜,心道,你要去青州?行,我巴不得你不在洛阳捣乱。青州那么乱,你就去那和叛贼们折腾吧。新立天子之后,朝堂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那么多空位,要是刘备待在朝堂与自己相争,以他历来之功绩,只怕自己要付出不少才行。既然刘备自请出镇青州,那么,朝堂之上,便是自己一言九鼎了。于是袁绍道:“好!天子登基大典之后,我必上书,表玄德为青州牧。”
刘备拱了拱手,道:“既如此,便有劳本初了。”说完,转身就走。他和袁绍,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自然不会说话不算话。在此期间,他将不会联合旁人阻挠袁绍的大计。而袁绍自然会主动回报。倘或袁绍真的敢说话不算,他也有的是手段来应付。
董卓回了长安,因有关山险阻,又背靠凉州。因此不由大松一口气。又使部下段煨屯华阴,牛辅屯安邑,董越屯黾池,其余诸将校各屯诸县以御诸侯,安排妥当后,自以为万事无忧,于是便开始重新作威作福起来。
先是暗使光禄勋上表拜自己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之上。天子与百官不得不从。又行僭越,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服饰几近天子。其弟奉车都尉董旻,拜左将军,进封鄠侯,兄子璜为侍中,中军校尉,皆典兵事。于是宗族内外,并居列位。董氏子孙纵然是垂髫小童,男皆封侯,女为邑君。天子与百官畏董卓残暴,只得忍声吞气,是以董卓所请,无一不从。
董卓又于长安效外筑万岁坞,高厚七丈,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居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董卓为震慑群臣,又常邀百官于坞中置酒宴饮,淫.乐纵恣。宴行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