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千古一帝李世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世民听后,正要开口推辞,房玄龄却含泪跪下,说:“父亲的病,可能还要捱几年,玄龄在父亲病未痊愈之时,是不可能成婚的。这坐小院,如令妹能来居住,玄龄算是了却一桩心事。请都督,一定要答应。”
李世民听了,这才点头答应。执着玄龄的手说:“我答应你,明日我就让小妹搬来。只是,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你一定要来帮助我,共同来创建一番大功业。”
房玄龄激动地点点头,说:“我一直在等着都督,待家父病逾,我即来都督幕府中效命。”
李世民高兴地点点头:“希望伯父早早病逾,我在府中等候你的到来。”
言毕,李世民带着侯君集离去。房玄龄一直送到县衙外面,望着李世民的背影,久久不舍得离去。李世民策马驰出很远之后,想着适才的一幕,忍不住回过头来,只见房玄龄还站在那儿,正万分不舍地望着自己。李世民不愿马上离开,又策马奔回,到了房玄龄跟前,翻身下马,执着他的手说:
“隰城尉,我等你,愿你的父亲能早日痊愈,我们早日相见!”说罢松开手,再次翻身上马。
房玄龄眼睛湿了,一动不动地站在哪儿,望着一路远去的世民。
50、
时间转眼流去了半月,李世民竟然又梦到房玄龄,他大声地对自己说:要成大事,人才为第一。李世民醒来,天色微明,走出营帐,他深深地一吸新鲜的空气。
“房玄龄,怎么还不见来?”他自言自语,举头朗然的长空,但见淡云缓缓,惊鸟匆匆。在飕飕的冷风中,李世民年轻的心,却滚烫灼热,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大战在即,他一点也不紧张,只是没见到房玄龄,他心中有些惆怅。他拔出腰上的长剑,临风舞出几招,吩咐卫兵:
“请左虞侯来。”
不久,侯君集匆匆赶来,李世民见了,大声喝道:
“快拔剑。”话出剑起,直刺侯君集。
侯君集则身一闪,瞬间拔剑在手。俩人你砍我刺,龙争虎斗,好一番撕杀。正尽兴时,有人来报:“门外有一长须中年人求见。”
“房玄龄!”李世民喜出望外,一剑劈得侯君集倒退三步,忙收了长剑,迎出门去。见了房玄龄,一把紧紧地抱住,说:“你终于来啦。”
“来了。”房玄龄高兴地回答。
“伯父可安好?”
“他,去了。”房玄龄眼睛湿了,随即又闪亮起来。说:“从此,我可以一心一意地跟随督都了。”
李世民听了,当即引房玄龄进大都督府,任命他为记室参军,引为主要参谋。然后在都督府内,亲自为他挑了几间最好的房间。一切安排妥当,李世民欲如穷汉拾了个大元宝,好一幅眉飞色舞的样子。侯君集自跟随李世民以来,俩人感情其笃,差不多是朝夕相处,还从未见李世民这么高兴过,忍不住问道:
“房玄龄来投靠,都督为何如此高兴?”
“要成大事,人才为第一。你难道会不知?”李世民还要往下说,只见房玄龄匆匆进来,忙迎上去问:
“可有好事要告诉我?”
房玄龄听了,笑哈哈地说:“还真是一桩好事,刚才我只顾忙乎自己的事,竟给忘了。真该重罚。”
“快说是什么好事?”李世民问。
“我要给你推荐一个人。”
“还真是大好事。”
房玄龄点点头,说:“这个人比我小6岁,是京兆杜陵人,名叫杜如晦,字克明。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这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长于谋断,是个少有的奇才。他因为不满于滏阳尉这样的官职,现弃官闲居家中已有半年。”
“既如此,我与你同去请他来。”侯君集说。
“我希望都督能与我一道前去请他。”
“一个小小的滏阳尉,能有多大能耐,还要都督亲自前往。”侯君集说。
李世民听了,说:“不许乱说,君集难道不闻物以类聚之言?英雄识英雄,参军推荐的人,定能堪当大任。走,我们一道去请他来。”
李世民在房玄龄的引见下请来杜如晦,从此以后,如晦常从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房玄龄对李世民,更是罄竭心力,知无不为,每攻克一座城市,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搜索有用的人才,将他们留在李世民的幕府中,若是致之幕府,遇到谋臣猛将,就与他们结为生死之交,共同为李世民效命。
后来李渊称帝,曾对侍臣说:“玄龄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待到李世民夺了他父亲的皇位后的一段时间里,房玄龄与如晦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李世民。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这是后话。
5
世民自得房玄龄,幕府里很快形成一个由他为首的,包括杜如晦、长孙无忌、唐剑、侯君集等在内的智囊团。每每有事,世民便将他们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此时,李渊亲率大军,屯兵于长安城东西三门中的春明门,命令李世民引兵赴司竹园,屯兵于原秦阿房宫城;命令李建成领兵西略扶风,往南渡过渭水,屯兵于长安故城。三路大军,共二十余万,将既乏守军、又无援兵的大隋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面对李渊的大军,十三岁的炀帝之孙、代王杨侑束手无策,只为釜鱼困兽,由人烹煮。事已至此,李渊仍顾念隋王朝的各方力量,不愿作众矢之知。虽下令将隋都围住,却不让部下前去攻城。李世民有些不解,召来房玄龄等人问策。
左虞侯侯君集早盼着攻城,见李世民问及此事,便第一个说了自己的想法:
“而今长安已围了将近两个月,以我们的实力来说,又不是打不下来,为何还要久围不攻,我还真不明白。”
李世民听了,并不言语,只把目光移到房玄龄身上,想听听他的高见。房玄龄因为刚来不久,原想听听他人的意见,然后再说自己的看法,而今见李世民想先听他的意见,便一捋胡须说:
“我认为,对于隋都,唐公之所以围而不攻,主要缘... -->>
李世民听后,正要开口推辞,房玄龄却含泪跪下,说:“父亲的病,可能还要捱几年,玄龄在父亲病未痊愈之时,是不可能成婚的。这坐小院,如令妹能来居住,玄龄算是了却一桩心事。请都督,一定要答应。”
李世民听了,这才点头答应。执着玄龄的手说:“我答应你,明日我就让小妹搬来。只是,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你一定要来帮助我,共同来创建一番大功业。”
房玄龄激动地点点头,说:“我一直在等着都督,待家父病逾,我即来都督幕府中效命。”
李世民高兴地点点头:“希望伯父早早病逾,我在府中等候你的到来。”
言毕,李世民带着侯君集离去。房玄龄一直送到县衙外面,望着李世民的背影,久久不舍得离去。李世民策马驰出很远之后,想着适才的一幕,忍不住回过头来,只见房玄龄还站在那儿,正万分不舍地望着自己。李世民不愿马上离开,又策马奔回,到了房玄龄跟前,翻身下马,执着他的手说:
“隰城尉,我等你,愿你的父亲能早日痊愈,我们早日相见!”说罢松开手,再次翻身上马。
房玄龄眼睛湿了,一动不动地站在哪儿,望着一路远去的世民。
50、
时间转眼流去了半月,李世民竟然又梦到房玄龄,他大声地对自己说:要成大事,人才为第一。李世民醒来,天色微明,走出营帐,他深深地一吸新鲜的空气。
“房玄龄,怎么还不见来?”他自言自语,举头朗然的长空,但见淡云缓缓,惊鸟匆匆。在飕飕的冷风中,李世民年轻的心,却滚烫灼热,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大战在即,他一点也不紧张,只是没见到房玄龄,他心中有些惆怅。他拔出腰上的长剑,临风舞出几招,吩咐卫兵:
“请左虞侯来。”
不久,侯君集匆匆赶来,李世民见了,大声喝道:
“快拔剑。”话出剑起,直刺侯君集。
侯君集则身一闪,瞬间拔剑在手。俩人你砍我刺,龙争虎斗,好一番撕杀。正尽兴时,有人来报:“门外有一长须中年人求见。”
“房玄龄!”李世民喜出望外,一剑劈得侯君集倒退三步,忙收了长剑,迎出门去。见了房玄龄,一把紧紧地抱住,说:“你终于来啦。”
“来了。”房玄龄高兴地回答。
“伯父可安好?”
“他,去了。”房玄龄眼睛湿了,随即又闪亮起来。说:“从此,我可以一心一意地跟随督都了。”
李世民听了,当即引房玄龄进大都督府,任命他为记室参军,引为主要参谋。然后在都督府内,亲自为他挑了几间最好的房间。一切安排妥当,李世民欲如穷汉拾了个大元宝,好一幅眉飞色舞的样子。侯君集自跟随李世民以来,俩人感情其笃,差不多是朝夕相处,还从未见李世民这么高兴过,忍不住问道:
“房玄龄来投靠,都督为何如此高兴?”
“要成大事,人才为第一。你难道会不知?”李世民还要往下说,只见房玄龄匆匆进来,忙迎上去问:
“可有好事要告诉我?”
房玄龄听了,笑哈哈地说:“还真是一桩好事,刚才我只顾忙乎自己的事,竟给忘了。真该重罚。”
“快说是什么好事?”李世民问。
“我要给你推荐一个人。”
“还真是大好事。”
房玄龄点点头,说:“这个人比我小6岁,是京兆杜陵人,名叫杜如晦,字克明。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这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长于谋断,是个少有的奇才。他因为不满于滏阳尉这样的官职,现弃官闲居家中已有半年。”
“既如此,我与你同去请他来。”侯君集说。
“我希望都督能与我一道前去请他。”
“一个小小的滏阳尉,能有多大能耐,还要都督亲自前往。”侯君集说。
李世民听了,说:“不许乱说,君集难道不闻物以类聚之言?英雄识英雄,参军推荐的人,定能堪当大任。走,我们一道去请他来。”
李世民在房玄龄的引见下请来杜如晦,从此以后,如晦常从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房玄龄对李世民,更是罄竭心力,知无不为,每攻克一座城市,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搜索有用的人才,将他们留在李世民的幕府中,若是致之幕府,遇到谋臣猛将,就与他们结为生死之交,共同为李世民效命。
后来李渊称帝,曾对侍臣说:“玄龄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待到李世民夺了他父亲的皇位后的一段时间里,房玄龄与如晦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李世民。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这是后话。
5
世民自得房玄龄,幕府里很快形成一个由他为首的,包括杜如晦、长孙无忌、唐剑、侯君集等在内的智囊团。每每有事,世民便将他们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此时,李渊亲率大军,屯兵于长安城东西三门中的春明门,命令李世民引兵赴司竹园,屯兵于原秦阿房宫城;命令李建成领兵西略扶风,往南渡过渭水,屯兵于长安故城。三路大军,共二十余万,将既乏守军、又无援兵的大隋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面对李渊的大军,十三岁的炀帝之孙、代王杨侑束手无策,只为釜鱼困兽,由人烹煮。事已至此,李渊仍顾念隋王朝的各方力量,不愿作众矢之知。虽下令将隋都围住,却不让部下前去攻城。李世民有些不解,召来房玄龄等人问策。
左虞侯侯君集早盼着攻城,见李世民问及此事,便第一个说了自己的想法:
“而今长安已围了将近两个月,以我们的实力来说,又不是打不下来,为何还要久围不攻,我还真不明白。”
李世民听了,并不言语,只把目光移到房玄龄身上,想听听他的高见。房玄龄因为刚来不久,原想听听他人的意见,然后再说自己的看法,而今见李世民想先听他的意见,便一捋胡须说:
“我认为,对于隋都,唐公之所以围而不攻,主要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