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千古一帝李世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非也。”魏征回答说:“以上六德,陛下已有。只是,自从隋末天下大乱直到现在,国中户口,并未恢复,仓库虽有余粮,但还不是非常丰盈。此时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恐难承受。更何况,陛下封禅,万国必然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一路而来,看到这些,必定认为中国虚弱,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臣以为陛下还是不做为好?”
李世民听了,深以其言为是,于是毅然地取消封禅之行。
16
长安的冬日,是寒冷的。巴掌大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下着。山川河流,白茫茫的一片。信步来到御花园的李世民,此时却满面红光的兴奋,心里热呼呼地眺望着园中冰枝上喳喳叫着的喜鹊。只见他如山中的猛虎,大踏步地在雪地里走来走去。
今儿一大早,便有兵部尚书侯君集带来了好消息:突厥的一些部落,铁勒部的回纥、薛延陀等都已经相继反叛颉利。最让李世民高兴的是,颉利的亲侄儿突利,也背叛了他的亲叔叔,暗地派人相约唐王朝,去进攻颉利。
三年了,刚好三年!你这个颉利,终于亲叛众离。而朕治理的大唐王朝,却已是空前团结、兵强马壮、粮仓丰盈。李世民心里这么想着,不由脱口而出:
“是时候了!灭了你这个一直让朕‘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的颉利!就在今日!可是,派谁去呢?右仆射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并州都督李绩、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李世民在心中,一一点着他的这些将军的名字。
特别是这个李靖,他是隋朝韩擒虎的外甥,昔日韩擒虎每与之论兵,未尝不称善。李渊太原起兵后,他一直就在朕的麾下,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之后,为削平后梁萧铣这最后一割剧势力,李渊曾遣李靖剿灭萧铣。李靖深思熟虑之后,上陈“灭铣十策”,得到李渊盛赞,即擢任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孝恭行军长史,委李靖为三军统帅。
李靖不负李渊的重望,统辖十二总管,分四路大军齐头并进,杀向江陵。时逢秋雨绵绵,江水暴涨,咆哮狂奔,路险难行。萧铣满以为汹涌的江水,可阻唐军东下,遂不加防备,安心养兵。李靖身边大将也都生畏,提出水退进兵。李靖却说:
“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众将依从其言,遂攻萧铣。结果将萧铣打得落花流水,杀死、溺水而亡近万,一战攻下夷陵。李靖马不停蹄,亲率铁骑五千,攻克江陵外城,又占领水城,缴获大批舟舰,却让孝恭全部散弃江中,顺流漂下。诸将对此做法都困惑不解。李靖告之:
“萧铣之地,南出岭表,东距洞庭,吾悬军深入,若攻城未拔,援军四集,吾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将安用之?今弃舟舰,使塞江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
李靖之计果然奏效,萧铣援兵见江中到处都是遗弃散落的舟舰,以为江陵已破,都疑惧不前。李靖将江陵围得水泄不通,走投无路的萧铣只好开门投降。此役大捷,李渊亲自接见李靖,夸李靖“左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李靖可是个善于捕捉战机,出奇制胜的军事天才……想到这里,李世民回头吩咐道:
“传李靖、侯君集、李绩、柴绍、薛万彻来见朕!”
不一会,五人都到齐。在御花园的观景亭里,一排儿站在李世民面前。“都坐下!”李世民一摆手、笑容可掬地同他们打过招呼,又温和地问道:“不冷吧?”
“不冷。”五人齐声回答。
“好!侯君集,尔谙熟突厥情况,就先说说,如今出击突厥,有那些有利战机。”
“颉利纵欲肆凶,此主昏于上,可取一也;别部同罗、仆骨、回纥、延陀之属,皆自立君长,众叛于下,可取二也;突利被疑,欲谷丧师,无托足之地,此兵挫将败,可取三也。北方霜早、廪粮乏绝,可取四也;颉利疏突厥,亲诸胡,可取五也;华人在北,保据山险,王师之出,当有应者,可取六也。”
“好,分析总结的好!”李世民望着侯君集高兴地说,然后转向四位问道:“你们的看法呢?都说说。”
“突厥本是个松散的军事联合国家,其中被征服了薛延陀、回纥、契丹、吐谷浑、高昌等国,只是倔从于颉利的武力威胁,心里并不服气,且多怨怒。如今内部生隙,更如一盘散沙,正是消灭他的大好时机。”李绩首先开口说。
“臣以为:颉利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用兵,对内荷政,滥用重刑,使其牧民不堪其虐。加之近几年大雪频频,六畜冻死甚多,牧民生计艰难。颉利非但不加存恤,反重敛诸部,以至下不堪命,内外多叛离。”柴绍说。
“末将也是这么看的。”薛万彻微笑着说。李世民知他少言个性,对他一笑,将目光转向李靖。
“臣以为,如今突厥,上层分裂,下层反抗,内有心腹之患,外有腹背之敌,实力大打折扣,正是消灭他的最好时机。”李靖说完,倒身便拜,说:“臣请领兵,消灭突厥,以血长年侵掠之耻。”
“臣愿领兵,消灭突厥,以血长年侵掠之耻。”侯君集、李绩、柴绍、薛万彻三人也都跪下,齐声说。
“好、好!爱卿都请起,朕就依了尔等,各领兵三万,分道出击,消灭突厥,血耻!”
16
送罢李靖、侯君集等,李世民想起了杜如晦。离开御花园,乘了龙舆往宰相府去。
李世民即位后,升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封蔡国公。第二年,使他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不久又升他为尚书右仆射,总监国中兵马事。在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的这几年中,无论是制定典章,品选官吏,还是对外用兵,都好评如潮。对于成功离间突厥颉利、突利叔侄,杜如晦也出了不少良策。如今眼看大功就要告成,他却一病不起。
虽说杜如晦的府前挂了“宰相府”三个大字的招牌,但这院子并不比京城里一般商家的院子大,更不及商家的豪华。李世民曾到过不少自己的重臣、勋臣家里,似乎都很简朴,这使他心里有些难受,但更多的是高兴与自豪。走进那简易的大门,出迎的是杜如晦的儿子杜构和他的妻子刘氏。看来杜如晦是病得太重了!李世民这么想着,说完了“平身”两个,就匆匆走进杜如晦的卧房。
昔日总是面带微笑,精神旺盛的杜如晦,此时却面色腊黄,憔悴枯瘦。他尽力地睁开疲惫已极的双眼,望着他的皇上:
“臣恐怕是不能为皇上分忧了。”
李世民听着他那凄楚的声音,心里不觉一动,伸手抓住他如柴的手,深情地说:“你好好养息,朕让最好的太医来,一定要治愈你的病。”
“臣真不想去。”杜如晦挣扎着说:“臣想继续追随皇上,将我大唐建设成天下最强盛的帝国。可惜……”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也已经尽力了,朕不会忘记你。”李世民握住他的手,问道:“你有什么要求,告诉朕。”
“臣只希望你一定要将大唐,建成天下最强盛的帝国。”
<... -->>
“非也。”魏征回答说:“以上六德,陛下已有。只是,自从隋末天下大乱直到现在,国中户口,并未恢复,仓库虽有余粮,但还不是非常丰盈。此时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恐难承受。更何况,陛下封禅,万国必然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一路而来,看到这些,必定认为中国虚弱,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臣以为陛下还是不做为好?”
李世民听了,深以其言为是,于是毅然地取消封禅之行。
16
长安的冬日,是寒冷的。巴掌大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下着。山川河流,白茫茫的一片。信步来到御花园的李世民,此时却满面红光的兴奋,心里热呼呼地眺望着园中冰枝上喳喳叫着的喜鹊。只见他如山中的猛虎,大踏步地在雪地里走来走去。
今儿一大早,便有兵部尚书侯君集带来了好消息:突厥的一些部落,铁勒部的回纥、薛延陀等都已经相继反叛颉利。最让李世民高兴的是,颉利的亲侄儿突利,也背叛了他的亲叔叔,暗地派人相约唐王朝,去进攻颉利。
三年了,刚好三年!你这个颉利,终于亲叛众离。而朕治理的大唐王朝,却已是空前团结、兵强马壮、粮仓丰盈。李世民心里这么想着,不由脱口而出:
“是时候了!灭了你这个一直让朕‘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的颉利!就在今日!可是,派谁去呢?右仆射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并州都督李绩、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李世民在心中,一一点着他的这些将军的名字。
特别是这个李靖,他是隋朝韩擒虎的外甥,昔日韩擒虎每与之论兵,未尝不称善。李渊太原起兵后,他一直就在朕的麾下,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之后,为削平后梁萧铣这最后一割剧势力,李渊曾遣李靖剿灭萧铣。李靖深思熟虑之后,上陈“灭铣十策”,得到李渊盛赞,即擢任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孝恭行军长史,委李靖为三军统帅。
李靖不负李渊的重望,统辖十二总管,分四路大军齐头并进,杀向江陵。时逢秋雨绵绵,江水暴涨,咆哮狂奔,路险难行。萧铣满以为汹涌的江水,可阻唐军东下,遂不加防备,安心养兵。李靖身边大将也都生畏,提出水退进兵。李靖却说:
“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众将依从其言,遂攻萧铣。结果将萧铣打得落花流水,杀死、溺水而亡近万,一战攻下夷陵。李靖马不停蹄,亲率铁骑五千,攻克江陵外城,又占领水城,缴获大批舟舰,却让孝恭全部散弃江中,顺流漂下。诸将对此做法都困惑不解。李靖告之:
“萧铣之地,南出岭表,东距洞庭,吾悬军深入,若攻城未拔,援军四集,吾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将安用之?今弃舟舰,使塞江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
李靖之计果然奏效,萧铣援兵见江中到处都是遗弃散落的舟舰,以为江陵已破,都疑惧不前。李靖将江陵围得水泄不通,走投无路的萧铣只好开门投降。此役大捷,李渊亲自接见李靖,夸李靖“左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李靖可是个善于捕捉战机,出奇制胜的军事天才……想到这里,李世民回头吩咐道:
“传李靖、侯君集、李绩、柴绍、薛万彻来见朕!”
不一会,五人都到齐。在御花园的观景亭里,一排儿站在李世民面前。“都坐下!”李世民一摆手、笑容可掬地同他们打过招呼,又温和地问道:“不冷吧?”
“不冷。”五人齐声回答。
“好!侯君集,尔谙熟突厥情况,就先说说,如今出击突厥,有那些有利战机。”
“颉利纵欲肆凶,此主昏于上,可取一也;别部同罗、仆骨、回纥、延陀之属,皆自立君长,众叛于下,可取二也;突利被疑,欲谷丧师,无托足之地,此兵挫将败,可取三也。北方霜早、廪粮乏绝,可取四也;颉利疏突厥,亲诸胡,可取五也;华人在北,保据山险,王师之出,当有应者,可取六也。”
“好,分析总结的好!”李世民望着侯君集高兴地说,然后转向四位问道:“你们的看法呢?都说说。”
“突厥本是个松散的军事联合国家,其中被征服了薛延陀、回纥、契丹、吐谷浑、高昌等国,只是倔从于颉利的武力威胁,心里并不服气,且多怨怒。如今内部生隙,更如一盘散沙,正是消灭他的大好时机。”李绩首先开口说。
“臣以为:颉利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用兵,对内荷政,滥用重刑,使其牧民不堪其虐。加之近几年大雪频频,六畜冻死甚多,牧民生计艰难。颉利非但不加存恤,反重敛诸部,以至下不堪命,内外多叛离。”柴绍说。
“末将也是这么看的。”薛万彻微笑着说。李世民知他少言个性,对他一笑,将目光转向李靖。
“臣以为,如今突厥,上层分裂,下层反抗,内有心腹之患,外有腹背之敌,实力大打折扣,正是消灭他的最好时机。”李靖说完,倒身便拜,说:“臣请领兵,消灭突厥,以血长年侵掠之耻。”
“臣愿领兵,消灭突厥,以血长年侵掠之耻。”侯君集、李绩、柴绍、薛万彻三人也都跪下,齐声说。
“好、好!爱卿都请起,朕就依了尔等,各领兵三万,分道出击,消灭突厥,血耻!”
16
送罢李靖、侯君集等,李世民想起了杜如晦。离开御花园,乘了龙舆往宰相府去。
李世民即位后,升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封蔡国公。第二年,使他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不久又升他为尚书右仆射,总监国中兵马事。在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的这几年中,无论是制定典章,品选官吏,还是对外用兵,都好评如潮。对于成功离间突厥颉利、突利叔侄,杜如晦也出了不少良策。如今眼看大功就要告成,他却一病不起。
虽说杜如晦的府前挂了“宰相府”三个大字的招牌,但这院子并不比京城里一般商家的院子大,更不及商家的豪华。李世民曾到过不少自己的重臣、勋臣家里,似乎都很简朴,这使他心里有些难受,但更多的是高兴与自豪。走进那简易的大门,出迎的是杜如晦的儿子杜构和他的妻子刘氏。看来杜如晦是病得太重了!李世民这么想着,说完了“平身”两个,就匆匆走进杜如晦的卧房。
昔日总是面带微笑,精神旺盛的杜如晦,此时却面色腊黄,憔悴枯瘦。他尽力地睁开疲惫已极的双眼,望着他的皇上:
“臣恐怕是不能为皇上分忧了。”
李世民听着他那凄楚的声音,心里不觉一动,伸手抓住他如柴的手,深情地说:“你好好养息,朕让最好的太医来,一定要治愈你的病。”
“臣真不想去。”杜如晦挣扎着说:“臣想继续追随皇上,将我大唐建设成天下最强盛的帝国。可惜……”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也已经尽力了,朕不会忘记你。”李世民握住他的手,问道:“你有什么要求,告诉朕。”
“臣只希望你一定要将大唐,建成天下最强盛的帝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