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千古一帝李世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喜欢而且也越敬重他的二弟李世民,对四弟李元吉,却不太喜欢,更谈不上敬重。
李建成本人,长的高大英俊,为人豁达宽厚,才能、胆略,都不在李世民之下,李渊对他,也是非常喜欢的。早在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侑为恭帝时,恭帝封李渊为唐王,李渊便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渊即后位,李建成理所当然地成为皇太子。因为太子今后要继承王位,要做皇帝,主理国政,按照惯例,太子李建成必须在京辅佐李渊,主持唐初大政。却不料,这一“在京辅佐”,竟让二弟秦王建立了如此显赫的功绩。如今,李建成目睹李世民正享受着他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都从未享受过的、热烈非常的欢迎,听着父皇对李世民非常自豪的、象是在对皇上本人一样的夸赞,又听了将军们对他拜神般的颂扬,心里已很不是滋味。再听李元吉说“秦王比你还要威武”,心里更是苦涩得难受。然而,他毕竟是太子,需要有太子的风度与忍耐力,他只能平静而面带微笑地端坐着,不时还向李世民投去祝贺的一瞥。
“他功高盖世,天下无双,太子将何处之。”见李建成对他的话毫不在意,李元吉忍不住又添了一句。
李元吉自小跟李世民一起长大,从小勇猛过人,志向高远,与李世民的感情,原本还是很深的,而与李建成,由于小他太多,又常不在一起,所以比较生疏。李渊起兵时,尽管元吉还太小。可当时的李渊,放眼天下,感觉到除了自己亲生的儿子,似乎再没人可信。在让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统领左右军后,留守太原的重任,就交给了年仅15岁、而又从未有过作战经验的李元吉来担任。结果,窦建德兵到,李元吉弃城而逃。回到太原,李渊对李元吉大加指责,差一点要将他关押起来。多亏裴寂求情,这才免了对李元吉的惩罚。李元吉初当重任,受此惨败,心里已非常不高兴,再加上父亲的严厉指责,欲争气又不可能。因为无论是大哥还是二哥,都是最杰出的人。李元吉怎么也比上他们,久而久之,心恢意懒,人也变得乘厌起来。对于两位哥哥,谁表现突出些,他便说谁的坏话。李世民挂帅西征,为锻炼李元吉,李渊让他跟着李世民。这时李元吉虽有17岁,长成大人了,基于多方面考虑,李世民还是一直没有给他实权。在整个的西征中,李元吉一直默默无闻,既没有什么突出表现,更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劳。为此,李元吉心里对李世民越来越不满意,久而久之由不满生妒意,由妒意生恚恨,今见李世民这么风光,故而恶作剧地想让太子李建成帮他出出气。
李建成本来心中难受,又听四弟这么一问,更是忍耐不住,豁地站起来,想对那些欢呼的将领吆喝几句。身后的魏征见了,慌忙一扯太子的衣袖,悄声说:
“太子勿躁,他们枉夸秦王天下无双,此乃皇上之大忌。太子用不作为此出头,影响了自己的声誉。”
李建成听了,这才渐渐地平静下来。只将一双幸灾乐祸的眼,去看他的二弟秦王李世民。
凯旋归来,这么得意忘形,天下无双,到时看父皇怎么收拾你!这么想着,李建成端了杯酒,离席而去,来到李世民席前,一举酒杯说:
“秦王西征,战功赫赫,本太子在此祝贺,敬你一杯。”
李世民见太子过来,忙止了众人的话语,也端起酒杯说:“太子协助父皇理政,功劳不小,秦王也在此祝贺,敬你一杯。”
众人见兄弟二人如此和睦,相互祝贺,又是一阵欢呼。李建成回到太子位上,回头对魏征看了一眼,表示感谢。此时的魏征,与他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想的截然不同。作为太子李建成的最具智慧的谋士,他自然不会去计较秦王李世民如何张狂、如何得意。他的目光,只看到秦王身边凯旋归来的战将、谋士。他已经非常清楚,秦王身边的人,要胜过太子身边的人。这就是说,秦王府的势力,已超过太子的东宫。在魏征看来,这才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魏征知道:皇权从来是凭武力夺得。秦王的力量太过强大,一定会威胁太子的顺利接位。为此,他俯身于李建成耳旁,轻声地说:
“太子殿下,你看秦王身旁的那些大将,一个个勇武强雄;他身旁的那些谋士,一个个满腹经论,这才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刚刚轻松了一些的太子听后,猛得又是一紧,将目光直直地望着李世民身旁的谋士将军。
“秦王进长安时,招待的可是皇帝的礼仪。”李元吉听不清魏征与李建成说了些什么,又赶过来凑热闹。凑近李建成的耳旁悄声说:“当时我在秦王身旁,浑身都不自在,扭头看他,却是得意洋洋。”
“你……”李建成推了李元吉一把,心中一肚子火。就在这时候,听得李渊大声宣布:
“现在,朕封秦王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自行任免官员。”
“这样一来,秦王府岂不成了一个小皇朝么?”魏征万般担心地喃喃自语。李建成似乎听到了什么,却又没有听清,不由回过头来,用目光催问魏征。
“待回东宫,魏征再详禀于太子知晓。”魏征轻轻地说。
李建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9
魏征字玄成,巨鹿人。他从小聪惠,喜爱读书。因家境贫寒,曾出家做过道士。不久投奔李密,为李密元帅府文学参军。李密无路可走降唐,魏征紧随。第二年,魏征主动请命,安抚河北。得到李渊的允许,乘驿驰至黎阳,劝说李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三月后被李世绩救出,才得再回长安,被太子李建成收为谋士。因其多谋善断,又敢于直言,日益受到太子李建成的重用。
庆功宴散,魏征、王圭、冯立拥着李建成回到太子府,不待太子问话,魏征主动地说:
“在宴会中,臣听到皇上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自行任免官员,这才万分担心,不由得自言自语。因为秦王府一旦得了这些权利,实实在在成了一个小皇朝,其势力的发展,必然很快,实在让人担忧。”
李建成听了,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不是十分明白,开口说道:“你可以详细道来。”
“依臣看来,秦王立多大的功劳,封赏多高的官位,均不足虑。因为普天之下,位高权重之人,除了皇上,就应该是太子,而继承大统者,非太子莫属。只是,眼前最足虑的,是秦王府的人才济济。早在太原起兵时,皇上便令太子于河东密招豪友,令秦王于晋阳潜结英俊。从那时起,你们双方都开始拥有自己的人才。从太原打到长安,太子与秦王,各为左、右军大都督,一路征战,双方都招揽了大量的人才。兵进长安时,他们俩人都称得上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可是,随着大唐建立,太子要辅佐皇上在朝中理政,朝中文武官员,皆由皇上任命,太子是已难于收揽人才。与此同时,秦王却率军征战于外,长期大量地收揽人才。初入长安,便得到房玄龄与杜如晦;破刘武周时,招抚了尉迟敬德;在平定王世充时,又搜罗了程知节、秦叔宝。等等这些,都是一等一的文臣武将。再加上战争需要,朝庭派出许多大臣,一直跟随秦王长期在外征战,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柴绍、长孙无忌等。他们这些人,与秦王一道生死征战沙场,自然都成了秦王府中的人。以至于,事到如今就人才而言,秦王府已远远超过我们东宫。而皇上,因秦王战功卓著,还要特许他自置官属,自行任免官员。秦王府便真成了一个小皇朝,而且势力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一定会威胁太子继承大统。”
李建成听了,这才感到事情有些严重。可是,我与他是亲兄弟,感情也比较好,再说,二弟他从小豁达重义,难道……想到这里,李建成不由冲口而出:“秦王有与我夺位的野心么?”(未完待续)
喜欢而且也越敬重他的二弟李世民,对四弟李元吉,却不太喜欢,更谈不上敬重。
李建成本人,长的高大英俊,为人豁达宽厚,才能、胆略,都不在李世民之下,李渊对他,也是非常喜欢的。早在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侑为恭帝时,恭帝封李渊为唐王,李渊便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渊即后位,李建成理所当然地成为皇太子。因为太子今后要继承王位,要做皇帝,主理国政,按照惯例,太子李建成必须在京辅佐李渊,主持唐初大政。却不料,这一“在京辅佐”,竟让二弟秦王建立了如此显赫的功绩。如今,李建成目睹李世民正享受着他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太子都从未享受过的、热烈非常的欢迎,听着父皇对李世民非常自豪的、象是在对皇上本人一样的夸赞,又听了将军们对他拜神般的颂扬,心里已很不是滋味。再听李元吉说“秦王比你还要威武”,心里更是苦涩得难受。然而,他毕竟是太子,需要有太子的风度与忍耐力,他只能平静而面带微笑地端坐着,不时还向李世民投去祝贺的一瞥。
“他功高盖世,天下无双,太子将何处之。”见李建成对他的话毫不在意,李元吉忍不住又添了一句。
李元吉自小跟李世民一起长大,从小勇猛过人,志向高远,与李世民的感情,原本还是很深的,而与李建成,由于小他太多,又常不在一起,所以比较生疏。李渊起兵时,尽管元吉还太小。可当时的李渊,放眼天下,感觉到除了自己亲生的儿子,似乎再没人可信。在让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统领左右军后,留守太原的重任,就交给了年仅15岁、而又从未有过作战经验的李元吉来担任。结果,窦建德兵到,李元吉弃城而逃。回到太原,李渊对李元吉大加指责,差一点要将他关押起来。多亏裴寂求情,这才免了对李元吉的惩罚。李元吉初当重任,受此惨败,心里已非常不高兴,再加上父亲的严厉指责,欲争气又不可能。因为无论是大哥还是二哥,都是最杰出的人。李元吉怎么也比上他们,久而久之,心恢意懒,人也变得乘厌起来。对于两位哥哥,谁表现突出些,他便说谁的坏话。李世民挂帅西征,为锻炼李元吉,李渊让他跟着李世民。这时李元吉虽有17岁,长成大人了,基于多方面考虑,李世民还是一直没有给他实权。在整个的西征中,李元吉一直默默无闻,既没有什么突出表现,更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劳。为此,李元吉心里对李世民越来越不满意,久而久之由不满生妒意,由妒意生恚恨,今见李世民这么风光,故而恶作剧地想让太子李建成帮他出出气。
李建成本来心中难受,又听四弟这么一问,更是忍耐不住,豁地站起来,想对那些欢呼的将领吆喝几句。身后的魏征见了,慌忙一扯太子的衣袖,悄声说:
“太子勿躁,他们枉夸秦王天下无双,此乃皇上之大忌。太子用不作为此出头,影响了自己的声誉。”
李建成听了,这才渐渐地平静下来。只将一双幸灾乐祸的眼,去看他的二弟秦王李世民。
凯旋归来,这么得意忘形,天下无双,到时看父皇怎么收拾你!这么想着,李建成端了杯酒,离席而去,来到李世民席前,一举酒杯说:
“秦王西征,战功赫赫,本太子在此祝贺,敬你一杯。”
李世民见太子过来,忙止了众人的话语,也端起酒杯说:“太子协助父皇理政,功劳不小,秦王也在此祝贺,敬你一杯。”
众人见兄弟二人如此和睦,相互祝贺,又是一阵欢呼。李建成回到太子位上,回头对魏征看了一眼,表示感谢。此时的魏征,与他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想的截然不同。作为太子李建成的最具智慧的谋士,他自然不会去计较秦王李世民如何张狂、如何得意。他的目光,只看到秦王身边凯旋归来的战将、谋士。他已经非常清楚,秦王身边的人,要胜过太子身边的人。这就是说,秦王府的势力,已超过太子的东宫。在魏征看来,这才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魏征知道:皇权从来是凭武力夺得。秦王的力量太过强大,一定会威胁太子的顺利接位。为此,他俯身于李建成耳旁,轻声地说:
“太子殿下,你看秦王身旁的那些大将,一个个勇武强雄;他身旁的那些谋士,一个个满腹经论,这才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刚刚轻松了一些的太子听后,猛得又是一紧,将目光直直地望着李世民身旁的谋士将军。
“秦王进长安时,招待的可是皇帝的礼仪。”李元吉听不清魏征与李建成说了些什么,又赶过来凑热闹。凑近李建成的耳旁悄声说:“当时我在秦王身旁,浑身都不自在,扭头看他,却是得意洋洋。”
“你……”李建成推了李元吉一把,心中一肚子火。就在这时候,听得李渊大声宣布:
“现在,朕封秦王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自行任免官员。”
“这样一来,秦王府岂不成了一个小皇朝么?”魏征万般担心地喃喃自语。李建成似乎听到了什么,却又没有听清,不由回过头来,用目光催问魏征。
“待回东宫,魏征再详禀于太子知晓。”魏征轻轻地说。
李建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9
魏征字玄成,巨鹿人。他从小聪惠,喜爱读书。因家境贫寒,曾出家做过道士。不久投奔李密,为李密元帅府文学参军。李密无路可走降唐,魏征紧随。第二年,魏征主动请命,安抚河北。得到李渊的允许,乘驿驰至黎阳,劝说李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三月后被李世绩救出,才得再回长安,被太子李建成收为谋士。因其多谋善断,又敢于直言,日益受到太子李建成的重用。
庆功宴散,魏征、王圭、冯立拥着李建成回到太子府,不待太子问话,魏征主动地说:
“在宴会中,臣听到皇上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自行任免官员,这才万分担心,不由得自言自语。因为秦王府一旦得了这些权利,实实在在成了一个小皇朝,其势力的发展,必然很快,实在让人担忧。”
李建成听了,心中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不是十分明白,开口说道:“你可以详细道来。”
“依臣看来,秦王立多大的功劳,封赏多高的官位,均不足虑。因为普天之下,位高权重之人,除了皇上,就应该是太子,而继承大统者,非太子莫属。只是,眼前最足虑的,是秦王府的人才济济。早在太原起兵时,皇上便令太子于河东密招豪友,令秦王于晋阳潜结英俊。从那时起,你们双方都开始拥有自己的人才。从太原打到长安,太子与秦王,各为左、右军大都督,一路征战,双方都招揽了大量的人才。兵进长安时,他们俩人都称得上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可是,随着大唐建立,太子要辅佐皇上在朝中理政,朝中文武官员,皆由皇上任命,太子是已难于收揽人才。与此同时,秦王却率军征战于外,长期大量地收揽人才。初入长安,便得到房玄龄与杜如晦;破刘武周时,招抚了尉迟敬德;在平定王世充时,又搜罗了程知节、秦叔宝。等等这些,都是一等一的文臣武将。再加上战争需要,朝庭派出许多大臣,一直跟随秦王长期在外征战,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柴绍、长孙无忌等。他们这些人,与秦王一道生死征战沙场,自然都成了秦王府中的人。以至于,事到如今就人才而言,秦王府已远远超过我们东宫。而皇上,因秦王战功卓著,还要特许他自置官属,自行任免官员。秦王府便真成了一个小皇朝,而且势力会越来越大。到时候,一定会威胁太子继承大统。”
李建成听了,这才感到事情有些严重。可是,我与他是亲兄弟,感情也比较好,再说,二弟他从小豁达重义,难道……想到这里,李建成不由冲口而出:“秦王有与我夺位的野心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