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重生民国当文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八年,正月十九,早上八点,上海,公共租界,兆福里
叶林叶少爷的发散性思维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民国的驾照联想到这会儿上海其实归沪海道行政管辖,从沪海道尹想到前世看过的《四川官报》提到的王庚廷被弹劾罢官的由来。
从王庚廷当初被弹劾的原因,联想到这个王宗朋:
抗捐斗争的胜利,提高了王宗朋和“红沙会”的威望。“红沙会”由濮州发展到郓城、嘉祥、巨野、济宁、汶上、寿张、沛县等十几个州县。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后,严令各州县禁止帮会活动,镇压抗捐运动。郓城知县抓捕了郓城的抗捐领袖任清合。
王宗朋带领30多名会员,赶赴郓城县衙,与知县进行面对面的说理斗争。郓城的抗捐群众团团包围了郓城县衙,知县迫于压力,释放了任清合。
为了共同抗捐,王宗朋、任清合分头串联嘉祥、巨野、郓城、济宁、濮州、东平州、寿张、汶上、丰县、沛县等11州县的“红沙会”、“大刀会”、“长枪会”,成立了“督总会”。王宗朋、任清合分别被推举为督老总和副督老总。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周五典再次以复堤为名敲诈民众,濮州民怨沸腾,各庄长暗地酝酿罢免周五典,拥戴王宗朋为南拔亭里长兼堰长。
周五典闻讯杀心顿起,与濮州知州王赓廷密谋,连夜去曹州诬告王宗朋“造反”,并要求知府发兵王崮堆(今鄄城镇)。
知府准告,发兵500人,进驻王崮堆。三月十日,王赓廷、周五典以请王宗朋到王崮堆商量复堤为名,将王宗朋骗到王崮堆,杀害于北门外。
1909年(清宣统元年)十月上旬,8州县42里为王宗朋立“思慕碑”永作纪念。
箕山镇王榔头庄村东十字路口,有一座大型石质碑楼,高350厘米,碑首、碑座、碑身两侧皆饰以浮雕花纹,碑身正面一行大字为:
“皇清处士王先生讳宗朋字兰居众州县思慕碑”。
两侧有对联,上联是:“杀身成仁非志士孰能若是”;下联是:“舍生取义大丈夫不过如斯”。横批是:“流芳百世”。
碑上款部位为碑文,下款部位为三州、五县、四十二里名称,无立碑者姓名。末行为:“宣统元年岁次已酉阳月上浣之吉”。
宣统元年(1909),王宗朋遇害三周年时,濮州、济宁、嘉祥、寿张等州县督总会员齐集王榔头庄祭奠,立下了这栋石碑。为避免官府加害,撰文者,立碑者具都没有留下姓名。
思慕碑的碑文如下:
尝闻之《易》曰:“立人之道,曰仁和义。”存乎人者,孰无仁义之心哉!第当今之时,求其以仁存心,以义制事者,民鲜能久矣。
不意濮州东鄙,适有兰居王先生大人者,悲天命,悯人穷,兴利除害,纵无博施济众之量,亦有立必俱立之欲。
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而且见义必为,无所畏葸,尽心竭力,不避艰险。
是故“生,亦我所欲,而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而所恶有甚于死者,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则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卓哉,先生,其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亦有仁义而已矣。人之云亡,遐迩感泣,公议立石,以昭... -->>
民国八年,正月十九,早上八点,上海,公共租界,兆福里
叶林叶少爷的发散性思维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民国的驾照联想到这会儿上海其实归沪海道行政管辖,从沪海道尹想到前世看过的《四川官报》提到的王庚廷被弹劾罢官的由来。
从王庚廷当初被弹劾的原因,联想到这个王宗朋:
抗捐斗争的胜利,提高了王宗朋和“红沙会”的威望。“红沙会”由濮州发展到郓城、嘉祥、巨野、济宁、汶上、寿张、沛县等十几个州县。
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后,严令各州县禁止帮会活动,镇压抗捐运动。郓城知县抓捕了郓城的抗捐领袖任清合。
王宗朋带领30多名会员,赶赴郓城县衙,与知县进行面对面的说理斗争。郓城的抗捐群众团团包围了郓城县衙,知县迫于压力,释放了任清合。
为了共同抗捐,王宗朋、任清合分头串联嘉祥、巨野、郓城、济宁、濮州、东平州、寿张、汶上、丰县、沛县等11州县的“红沙会”、“大刀会”、“长枪会”,成立了“督总会”。王宗朋、任清合分别被推举为督老总和副督老总。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周五典再次以复堤为名敲诈民众,濮州民怨沸腾,各庄长暗地酝酿罢免周五典,拥戴王宗朋为南拔亭里长兼堰长。
周五典闻讯杀心顿起,与濮州知州王赓廷密谋,连夜去曹州诬告王宗朋“造反”,并要求知府发兵王崮堆(今鄄城镇)。
知府准告,发兵500人,进驻王崮堆。三月十日,王赓廷、周五典以请王宗朋到王崮堆商量复堤为名,将王宗朋骗到王崮堆,杀害于北门外。
1909年(清宣统元年)十月上旬,8州县42里为王宗朋立“思慕碑”永作纪念。
箕山镇王榔头庄村东十字路口,有一座大型石质碑楼,高350厘米,碑首、碑座、碑身两侧皆饰以浮雕花纹,碑身正面一行大字为:
“皇清处士王先生讳宗朋字兰居众州县思慕碑”。
两侧有对联,上联是:“杀身成仁非志士孰能若是”;下联是:“舍生取义大丈夫不过如斯”。横批是:“流芳百世”。
碑上款部位为碑文,下款部位为三州、五县、四十二里名称,无立碑者姓名。末行为:“宣统元年岁次已酉阳月上浣之吉”。
宣统元年(1909),王宗朋遇害三周年时,濮州、济宁、嘉祥、寿张等州县督总会员齐集王榔头庄祭奠,立下了这栋石碑。为避免官府加害,撰文者,立碑者具都没有留下姓名。
思慕碑的碑文如下:
尝闻之《易》曰:“立人之道,曰仁和义。”存乎人者,孰无仁义之心哉!第当今之时,求其以仁存心,以义制事者,民鲜能久矣。
不意濮州东鄙,适有兰居王先生大人者,悲天命,悯人穷,兴利除害,纵无博施济众之量,亦有立必俱立之欲。
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而且见义必为,无所畏葸,尽心竭力,不避艰险。
是故“生,亦我所欲,而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而所恶有甚于死者,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则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卓哉,先生,其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亦有仁义而已矣。人之云亡,遐迩感泣,公议立石,以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