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2/2)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异世农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就僵在了这个时间来不及的上面。
再说赵来树的小儿子幺蛋,去年的时候,被他爹带着去县城东家的火锅店里吃过一次麻辣大虾,回来就心心念念的要吃那大虾。可是东家的大虾不能动,不说长工们相互之间看的特严,就是不看着,他们也不会动东家的东西。他们虽然没有读过书,更加不识字,但是不能因小失大的道理却都懂。幺蛋虽然是孩子,或许还懂不了那么多,但是在大人的耳闻目染下,也知道东家的东西动不得。可是他又实在想吃大虾,便在下学的时候,沿着河道看河里有没有大虾。
他和庄子里的几个孩子一直往下游去,还真的让他找到了一个长了挺多大虾、螃蟹的好地方。这地方应该算是河道的一个死角,长满了革命草、水葫芦这些生命力超强的杂草,虾子螃蟹就喜欢蜗居在这些杂草里。几个孩子找到那儿的时候,正好有人打捞革命草和水葫芦。准备弄回去喂牲口。幺蛋看到革命草里偶尔有个死掐着不放大夹子的大虾和螃蟹兴奋的大叫,“哈哈哈!大虾、螃蟹,终于叫我找到了!”
找到了大虾、螃蟹,可是要把他们从革命草和水葫芦里弄出来可不容易,幺蛋儿回到家里就开始想招儿。用猪肉猪肝做饵钓虾子,他娘肯定舍不得要打他,只能用肥蚯蚓或者河蚌肉。等到他在那儿钓过一回。就发现太慢。只有下了学的那点时间根本耗不起。于是他又开动脑筋,求他娘用细麻织成的网布帮他封几个四四方方的大布兜子,再在四角拴上育弯的粗竹条。拿着他娘帮他缝好的虾兜子。他又捞了一些河蚌,将河蚌破开从中间栓线固定在虾兜子的中间,然后放到被人捞了革命草之后的空隙处,过三两刻钟的时候。挑上来一次,很快就能挑上小半篓子。
至于赵来树得到的启示。就是那个被涨开四角的麻线织的渔网。他终于想到怎么才能提前预备好东西,可以随着水位涨高而将挡栏的高度也能随之提高。
原先他们都想着可以插在田埂上的竹子编的挡栏,从来没有考虑过用底下不好与田埂紧密联合的麻线织的软网。所以这思维一直被局限了!
他请人帮着织了将近两丈宽十丈多长的渔网,一共织了几十张。足够那几个荷田用了。到时候一旦发现真有洪涝的危险,就把渔网底下特地编了一圈的竹栏固定在田埂里。上面用两丈左右高度的竹竿挑起来,可以随着水位的上升。将网的顶端往竹竿的上方栓的高一点。如果水位真的要高过两丈去,那也是没有办法可想了。因为他们长到这么大都还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洪水。
赵来树大约的跟东家娘子说了用渔网做挡栏的意思。二丫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后世有太多那样的防护栏,她竟然都没有想到,也是够迷糊的。
反正好与不好都这样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二丫又转了几个鱼塘和荷田,跟赵来树交代了一下他们各家住房的安全,要是看着情势不对,就全部搬到一组去暂住,无论如何都要绝对保证人身的安全。另外又让一组二组也要注意点雨水的事情,以及各家房屋和人身安全。交代到实在没有什么可交代得了,这才反身回合浦镇。在去看孩子之前,她又去镇上的那块田和荒山转了一圈。
这块田地的长工们基本都是罗家庄来的人。虽然他们老家现在因为大量种植灯笼椒和采摘麻椒,已经脱离了贫穷。农田也因为肥料的充足和种子的改良,这几年又风调雨顺年年小丰收,家里的日子也算得上在向小康迈进。但是他们一个也没有说回去,都还留在这边做工,并且这几年还陆陆续续又来了几家投奔的。
这块田地也被他们整治的非常好,水库的出产也很高,加上大批量养鹅,卖鹅绒的收入,合计算算他们的亩收入价值也已经达到二十多两银子。他们没有离开这里回家自己发展,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到哪儿都不可能有这个机会做到这样高的成绩。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养殖,而是他们养出来的那么多的鹅、鹅绒、鱼都不是他们自己能够销得出去。
荒山的周边,曾经栽下的桑树苗现在都已经长成,而且已经供养了四年的蚕宝宝。沿着桑树林一共建了四个养蚕房,养蚕的几个老师傅,是靳老爷子特地跑回老家帮着请来的,那时候跟着来的还有靳老爷子的几个本家侄子、侄孙。他们见靳老爷子光鲜体面的坐着新式马车回去,说话做事一副财大气粗的派头,让几个在家过的甚是艰难的本家动了心思,哀嚎着求他带他们过来谋生活。
当然,来了这里,他们只要不是孬货,是个想要好好过日子的,一般都会过的好。即便不愿意在二丫家的工厂里做事,二丫也能帮着他们谋个小生意做做,总能给他们一个出路。反正,他们这些后来的虽然比不上靳老爷子一家过得那么富足,但是比起他们在老家,那是拔高了好几十个层次了。(未完待续)
ps:昨天周五,一直以为是周四,就没有想到为周日预备存稿,今天一下子来不及写两章。恐怕明天更不了了!现在写明天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写的完。这几天老是诸多状况,真是要疯了!
也就僵在了这个时间来不及的上面。
再说赵来树的小儿子幺蛋,去年的时候,被他爹带着去县城东家的火锅店里吃过一次麻辣大虾,回来就心心念念的要吃那大虾。可是东家的大虾不能动,不说长工们相互之间看的特严,就是不看着,他们也不会动东家的东西。他们虽然没有读过书,更加不识字,但是不能因小失大的道理却都懂。幺蛋虽然是孩子,或许还懂不了那么多,但是在大人的耳闻目染下,也知道东家的东西动不得。可是他又实在想吃大虾,便在下学的时候,沿着河道看河里有没有大虾。
他和庄子里的几个孩子一直往下游去,还真的让他找到了一个长了挺多大虾、螃蟹的好地方。这地方应该算是河道的一个死角,长满了革命草、水葫芦这些生命力超强的杂草,虾子螃蟹就喜欢蜗居在这些杂草里。几个孩子找到那儿的时候,正好有人打捞革命草和水葫芦。准备弄回去喂牲口。幺蛋看到革命草里偶尔有个死掐着不放大夹子的大虾和螃蟹兴奋的大叫,“哈哈哈!大虾、螃蟹,终于叫我找到了!”
找到了大虾、螃蟹,可是要把他们从革命草和水葫芦里弄出来可不容易,幺蛋儿回到家里就开始想招儿。用猪肉猪肝做饵钓虾子,他娘肯定舍不得要打他,只能用肥蚯蚓或者河蚌肉。等到他在那儿钓过一回。就发现太慢。只有下了学的那点时间根本耗不起。于是他又开动脑筋,求他娘用细麻织成的网布帮他封几个四四方方的大布兜子,再在四角拴上育弯的粗竹条。拿着他娘帮他缝好的虾兜子。他又捞了一些河蚌,将河蚌破开从中间栓线固定在虾兜子的中间,然后放到被人捞了革命草之后的空隙处,过三两刻钟的时候。挑上来一次,很快就能挑上小半篓子。
至于赵来树得到的启示。就是那个被涨开四角的麻线织的渔网。他终于想到怎么才能提前预备好东西,可以随着水位涨高而将挡栏的高度也能随之提高。
原先他们都想着可以插在田埂上的竹子编的挡栏,从来没有考虑过用底下不好与田埂紧密联合的麻线织的软网。所以这思维一直被局限了!
他请人帮着织了将近两丈宽十丈多长的渔网,一共织了几十张。足够那几个荷田用了。到时候一旦发现真有洪涝的危险,就把渔网底下特地编了一圈的竹栏固定在田埂里。上面用两丈左右高度的竹竿挑起来,可以随着水位的上升。将网的顶端往竹竿的上方栓的高一点。如果水位真的要高过两丈去,那也是没有办法可想了。因为他们长到这么大都还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洪水。
赵来树大约的跟东家娘子说了用渔网做挡栏的意思。二丫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后世有太多那样的防护栏,她竟然都没有想到,也是够迷糊的。
反正好与不好都这样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二丫又转了几个鱼塘和荷田,跟赵来树交代了一下他们各家住房的安全,要是看着情势不对,就全部搬到一组去暂住,无论如何都要绝对保证人身的安全。另外又让一组二组也要注意点雨水的事情,以及各家房屋和人身安全。交代到实在没有什么可交代得了,这才反身回合浦镇。在去看孩子之前,她又去镇上的那块田和荒山转了一圈。
这块田地的长工们基本都是罗家庄来的人。虽然他们老家现在因为大量种植灯笼椒和采摘麻椒,已经脱离了贫穷。农田也因为肥料的充足和种子的改良,这几年又风调雨顺年年小丰收,家里的日子也算得上在向小康迈进。但是他们一个也没有说回去,都还留在这边做工,并且这几年还陆陆续续又来了几家投奔的。
这块田地也被他们整治的非常好,水库的出产也很高,加上大批量养鹅,卖鹅绒的收入,合计算算他们的亩收入价值也已经达到二十多两银子。他们没有离开这里回家自己发展,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到哪儿都不可能有这个机会做到这样高的成绩。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养殖,而是他们养出来的那么多的鹅、鹅绒、鱼都不是他们自己能够销得出去。
荒山的周边,曾经栽下的桑树苗现在都已经长成,而且已经供养了四年的蚕宝宝。沿着桑树林一共建了四个养蚕房,养蚕的几个老师傅,是靳老爷子特地跑回老家帮着请来的,那时候跟着来的还有靳老爷子的几个本家侄子、侄孙。他们见靳老爷子光鲜体面的坐着新式马车回去,说话做事一副财大气粗的派头,让几个在家过的甚是艰难的本家动了心思,哀嚎着求他带他们过来谋生活。
当然,来了这里,他们只要不是孬货,是个想要好好过日子的,一般都会过的好。即便不愿意在二丫家的工厂里做事,二丫也能帮着他们谋个小生意做做,总能给他们一个出路。反正,他们这些后来的虽然比不上靳老爷子一家过得那么富足,但是比起他们在老家,那是拔高了好几十个层次了。(未完待续)
ps:昨天周五,一直以为是周四,就没有想到为周日预备存稿,今天一下子来不及写两章。恐怕明天更不了了!现在写明天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写的完。这几天老是诸多状况,真是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