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大明小人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等张顺离开后,梁文盛接着说道:“下面我宣布本官的几项决定,第一,户房司吏齐玉家因帐目作假、贪污银两、盗卖仓库粮食,撤职查办,现已收押候审。户房司史一职由季九德担任。”
“第二,待张大人致仕奏书朝庭批复核准后,同知一职暂由吏目庄文宣兼理。待本官奏请朝庭批准后,再正式由吏部任命。”
“第三,从今天开始从社仓借粮一万石救济灾民。众位官吏都要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不可再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许与不良商家大户沆瀣一气,坑民害民。否则只要被本官发现,官参吏免!严惩不贷!”
“是,谨遵堂尊命!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众官吏高声唱道。
这时,长随梁文惠站出来高声唱道:“有事早奏,无事退堂”
众官吏像大赦出狱的罪犯一样,呼拉拉全部走光。堂上只剩下庄文宣与季九德。
等堂上众多官吏离开后,两人同时行礼下拜,齐声说道:“多谢大人提拔,下官(属下)必将誓死报效大人。”
“两位无须多礼,你们两人大胆检举揭发贪脏枉法之徒,为铲除他们立下功劳,自当奖赏提拔。”
“这是下官(属下)该做之事,不劳大人夸奖。”两人又齐声回答。
“季司吏,后年就是大造之年,你现在就要开始准备黄册的编制,这次大造要如实编制黄册,将本州境内人口摸排清楚。还有夏粮征缴也要开始准备了,下面的粮长,发现弄虚作假,随意隐瞒的你要整理好证据,本官要上报户部请求罢免。”
“是,属下一定尽力。”季九德小心答道。
写到这里,要交待一下大明朝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黄册和鱼鳞册。
为了有效管理户口,掌握劳动力,保证明朝政府赋役的征收,大明朝在开国之初,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人口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户口的总清册——黄册。
当时,朝庭要求地方各府州县都要编制黄册,在城镇中编为坊,在城郊编为厢,在乡村则编为里,每110户为一里。
一里中的110户,按丁粮的多少为序编为一册,册中注明各户的姓名、籍贯、丁口、年龄、田地产业等。其中,里中有孤寡之人不能应役,就附在110户之后,名为畸零。
黄册一式两份,一份留本里存底,一份上缴至州县。州县汇总各里之册,制成本州县总册,也是一式两份,一份留于本州县,一份上缴到府。
这样,各级政府如法复制,府缴至布政司,各布政司最终汇缴到朝廷里的户部,因为布政司呈报给户部的册必须用黄纸做封面,所以称之为“黄册”。
黄册即是明朝政府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有了它,明朝便熟悉了全国的人口总数,掌握了土地的占有情况,凭借黄册,便可向黄册名册中的老百姓强征劳役、摊派赋税。
为了防止由于人口、地权的变化所引起的赋役负担变化,朱元璋还规定每10年就调查一次户口,并重新更制一次黄册,叫做“大造”。
鱼鳞图册,又是一种与黄册制度有直接关系的册籍。
为了确切掌握土地占有状况,洪武二十年,朱
元璋派国子监的学生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以交赋粮一万石的区域为一区,把这一区里的所有耕地编为一册。
在册中画上各田地的方圆形状,编上号码,写明四至、面积和田主姓名,并注明土地的性质、等级。
这样,翻开册籍,只见土地图形重重叠叠,状如鱼鳞,所以叫做鱼鳞图册。鱼鳞图册即是全国土地的总清册。
黄册以明朝的户口为主,鱼鳞图册以土地为纲,两册互相印证,互为补充。这两册起着一经一纬的作用,如同一张经纬编织成的一张大网,把老百姓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网罗其中。
明朝初期,这两册制度在开国皇帝朱元璋严格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下来,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方上主管册务的官吏就开始贪污舞弊,豪强地主也隐瞒户口及土地。
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黄册上登记的全国土地总面积为8804623顷,而到了弘治十五年,黄册上的土地总面积只剩下了4292310顷,土地面积居然能缩水一半多。
人口的隐漏程度和土地一样严重,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6054万之多,而到了弘治四年,黄册上登记的人口反而减少至5328万人。
经过了百年的和平岁月,休养生息,而且还增加了一些边远地区的黄册,总人口数不增反减,可想而知黄册上人口的脱漏之多。
梁文盛上任之初,离大造之年还有一年多时间,就嘱咐属下开始准备,可见他对黄册编制之重视。其实他如何能不重视,这是他执政的基础,他要在这里至少执政三年,才可能得到升迁机会。
季九德离开... -->>
等张顺离开后,梁文盛接着说道:“下面我宣布本官的几项决定,第一,户房司吏齐玉家因帐目作假、贪污银两、盗卖仓库粮食,撤职查办,现已收押候审。户房司史一职由季九德担任。”
“第二,待张大人致仕奏书朝庭批复核准后,同知一职暂由吏目庄文宣兼理。待本官奏请朝庭批准后,再正式由吏部任命。”
“第三,从今天开始从社仓借粮一万石救济灾民。众位官吏都要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不可再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许与不良商家大户沆瀣一气,坑民害民。否则只要被本官发现,官参吏免!严惩不贷!”
“是,谨遵堂尊命!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众官吏高声唱道。
这时,长随梁文惠站出来高声唱道:“有事早奏,无事退堂”
众官吏像大赦出狱的罪犯一样,呼拉拉全部走光。堂上只剩下庄文宣与季九德。
等堂上众多官吏离开后,两人同时行礼下拜,齐声说道:“多谢大人提拔,下官(属下)必将誓死报效大人。”
“两位无须多礼,你们两人大胆检举揭发贪脏枉法之徒,为铲除他们立下功劳,自当奖赏提拔。”
“这是下官(属下)该做之事,不劳大人夸奖。”两人又齐声回答。
“季司吏,后年就是大造之年,你现在就要开始准备黄册的编制,这次大造要如实编制黄册,将本州境内人口摸排清楚。还有夏粮征缴也要开始准备了,下面的粮长,发现弄虚作假,随意隐瞒的你要整理好证据,本官要上报户部请求罢免。”
“是,属下一定尽力。”季九德小心答道。
写到这里,要交待一下大明朝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黄册和鱼鳞册。
为了有效管理户口,掌握劳动力,保证明朝政府赋役的征收,大明朝在开国之初,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人口普查,并在普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户口的总清册——黄册。
当时,朝庭要求地方各府州县都要编制黄册,在城镇中编为坊,在城郊编为厢,在乡村则编为里,每110户为一里。
一里中的110户,按丁粮的多少为序编为一册,册中注明各户的姓名、籍贯、丁口、年龄、田地产业等。其中,里中有孤寡之人不能应役,就附在110户之后,名为畸零。
黄册一式两份,一份留本里存底,一份上缴至州县。州县汇总各里之册,制成本州县总册,也是一式两份,一份留于本州县,一份上缴到府。
这样,各级政府如法复制,府缴至布政司,各布政司最终汇缴到朝廷里的户部,因为布政司呈报给户部的册必须用黄纸做封面,所以称之为“黄册”。
黄册即是明朝政府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有了它,明朝便熟悉了全国的人口总数,掌握了土地的占有情况,凭借黄册,便可向黄册名册中的老百姓强征劳役、摊派赋税。
为了防止由于人口、地权的变化所引起的赋役负担变化,朱元璋还规定每10年就调查一次户口,并重新更制一次黄册,叫做“大造”。
鱼鳞图册,又是一种与黄册制度有直接关系的册籍。
为了确切掌握土地占有状况,洪武二十年,朱
元璋派国子监的学生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以交赋粮一万石的区域为一区,把这一区里的所有耕地编为一册。
在册中画上各田地的方圆形状,编上号码,写明四至、面积和田主姓名,并注明土地的性质、等级。
这样,翻开册籍,只见土地图形重重叠叠,状如鱼鳞,所以叫做鱼鳞图册。鱼鳞图册即是全国土地的总清册。
黄册以明朝的户口为主,鱼鳞图册以土地为纲,两册互相印证,互为补充。这两册起着一经一纬的作用,如同一张经纬编织成的一张大网,把老百姓的人口和土地全部网罗其中。
明朝初期,这两册制度在开国皇帝朱元璋严格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下来,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地方上主管册务的官吏就开始贪污舞弊,豪强地主也隐瞒户口及土地。
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黄册上登记的全国土地总面积为8804623顷,而到了弘治十五年,黄册上的土地总面积只剩下了4292310顷,土地面积居然能缩水一半多。
人口的隐漏程度和土地一样严重,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6054万之多,而到了弘治四年,黄册上登记的人口反而减少至5328万人。
经过了百年的和平岁月,休养生息,而且还增加了一些边远地区的黄册,总人口数不增反减,可想而知黄册上人口的脱漏之多。
梁文盛上任之初,离大造之年还有一年多时间,就嘱咐属下开始准备,可见他对黄册编制之重视。其实他如何能不重视,这是他执政的基础,他要在这里至少执政三年,才可能得到升迁机会。
季九德离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