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逆明1644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秋税收上来之后,朱慈烺很快着手恢复应龙军各个军的实力,应龙军再一次恢复十二万人的编制,并且只需一到两个月的训练磨合,便能恢复徐州大战前的实力。
火器局那边对野战炮的研制也到了一定程度,随时有可能突破,拨款也不能停,弄完这些后,大明和国库和朱慈烺的内努也差不多再一次能饿死老鼠了。
好在,陈鑫终于没有让朱慈烺失望,半个月后,火器局传来消息,合金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花费大量银钱,经过数百次以上的实验,终于炼制出了一款符合野战炮条件的合金钢材,理论上来说,这种钢材做出的野战炮,射程和威力可以与红衣大炮相差无几,但是重量却只有不到六百斤,若是拆卸,完全可以用马匹驮运跟随大军快速征战四方。
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朱慈烺迫不及待的想见到此炮,命令火器局加紧赶制,务必尽快将成品大炮弄出来。
又是十天时间,火器局那边传来消息,成品大炮弄出来了。
朱慈烺霍然起身,无比惊喜,一年多的时间了,火器局大半的资源都用在了上面,终究将能与应龙军完美配合得野战火炮弄出来了,自此之后,应龙军的实力将成倍上涨,真真正正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传朕旨意,立即组织试射,朕要亲自观看!”
“遵旨!”太监马上去传旨。
次日,天高气爽,正是试射新式火炮的最佳天气,地点就位于城西之外三里处的一处开阔之地。
上千身着金甲威风凛凛的御林军护卫着朱慈烺的车辇前往城外。
虽然应龙军才是朱慈烺的最嫡系精锐力量,但是皇宫本就位于南京城的中心,除非敌军攻破南京城,否则皇城无忧,朱慈烺认为皇城的安全没有必要浪费应龙军的人力来守卫,所以皇城的守卫一直仍由当年的御林军担任,不过为了更好的掌控这支御林军,御林军里很多将领都是从应龙军里面抽调的,御林军的忠心不亚于应龙军。
“末将黄得功,参见皇上!”
“末将阎应元,参见皇上!”
“末将张魁山,参见皇上!”
“末将牛永胜,参见皇上!”
应龙军六个军长,除了身在徐州和武昌的第一,第二军,其余四个军长都到了。
“平身吧,随朕一起去试炮!”
“是皇上!”
黄得功等人早就知道火器局在皇上的命令下一直在为应龙军量身打造一款能跟随应龙军快速行军野战的大炮,如今这款大炮终于有消息了,做为应龙军的军长,他们的激动不比朱慈烺少。
很快,朱慈烺等人便来到试射场地。
“臣火器局主事陈鑫,参见皇上!”陈鑫立刻前来参拜。
陈鑫将朱慈烺迎到一处土台上,可以看到两百多米外的一处空地上三门新式大炮一字排开,整个炮身呈现银黑色,在太阳光下反射出幽幽寒芒。
由于距离太远,朱慈烺只能看到这么多,细节方面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这么远,哪里看得清楚!”朱慈烺眉头一皱,迈步走下土台朝大炮走去。
“皇上且慢,前面危险,皇上万金之躯,切不可再靠近了!”陈鑫赶紧挡在前面阻止朱慈烺前行,就连黄得功等人也不愿朱慈烺离大炮太近,纷纷挡住朱慈烺的去路。
“干什么,都干什么呢!”朱慈烺瞪眼道:“大炮还没有开火呢,哪来的危险,朕只是去看一看大炮的细节,等真正试炮的时候朕在回到这里不就成了。”
陈鑫等人被堵得说不出话来,确实,是他们太过大惊小怪了,大炮还没有真正开始试射了,皇上就算去得近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几人当即让开。
来到三门大炮跟前,朱慈烺亲手抚摸炮身,虽然表面略显粗糙许多,但他也清楚,按照当前的技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朱慈烺估摸着,炮身长差不多两米,口径大约110毫米,跟老式红衣大炮的口径一样,可以发射原先老式红衣大炮所用的任何一种炮弹。炮架是前后八字形的,并配有四颗大丁,可以稳稳的钉入泥里,用来稳定整个炮架,也是为了防止后坐力掀翻整座大炮。
这样的设计在朱慈烺眼中自然是极为粗糙的,许多不足之处朱慈烺一眼便能能看得出来,不过他并不急于提点改进,当前还是先观看试射,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开始试射吧!”朱慈烺转身返回原先的土台。
待众人回到两百多米外的土台之时,牛永胜自动上前,从怀里抽出一杆令旗,举起令旗,高高回落,示意前方的炮手开始填装试射。
这些炮手毫无疑问是从第六军里面抽调来的,第六军的前身本就是炮营,只不过由于大炮迟迟不能弄出来,后来形势需要才将炮营改建成了第六军,不过他们操炮的技能倒是没有丢。
不一会,三门新式大炮全部装填完毕。
“开火!”在众人的期待下,牛永胜再次回落令旗。
大炮的引线被点燃,伴随着嗞嗞的引线燃烧的声音。
“轰!轰!轰!”三声巨响,三门新式大炮同时发出怒吼。
三颗炮弹划破空气,划过近两千米的距离,猛地炸在一处山头,顿时被击中的地方掀起大片尘埃,其中一颗大树被击中,整个树干断开,强大的威力比之三四千斤重的老式红衣大炮毫不吝啬。
不管是陈鑫还是黄得功等人都激动得满脸红光,虽然这新式火炮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只跟老式红衣大炮差不多,但只要想到新式火炮的重量,便足以令人眼热。要知道,老式红衣大炮就是因为重量太重,运送困难,除了攻城,极少有能实战的机会,但就是那样,红衣大炮也足以让人听到之后心生敬畏。... -->>
秋税收上来之后,朱慈烺很快着手恢复应龙军各个军的实力,应龙军再一次恢复十二万人的编制,并且只需一到两个月的训练磨合,便能恢复徐州大战前的实力。
火器局那边对野战炮的研制也到了一定程度,随时有可能突破,拨款也不能停,弄完这些后,大明和国库和朱慈烺的内努也差不多再一次能饿死老鼠了。
好在,陈鑫终于没有让朱慈烺失望,半个月后,火器局传来消息,合金钢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花费大量银钱,经过数百次以上的实验,终于炼制出了一款符合野战炮条件的合金钢材,理论上来说,这种钢材做出的野战炮,射程和威力可以与红衣大炮相差无几,但是重量却只有不到六百斤,若是拆卸,完全可以用马匹驮运跟随大军快速征战四方。
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朱慈烺迫不及待的想见到此炮,命令火器局加紧赶制,务必尽快将成品大炮弄出来。
又是十天时间,火器局那边传来消息,成品大炮弄出来了。
朱慈烺霍然起身,无比惊喜,一年多的时间了,火器局大半的资源都用在了上面,终究将能与应龙军完美配合得野战火炮弄出来了,自此之后,应龙军的实力将成倍上涨,真真正正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传朕旨意,立即组织试射,朕要亲自观看!”
“遵旨!”太监马上去传旨。
次日,天高气爽,正是试射新式火炮的最佳天气,地点就位于城西之外三里处的一处开阔之地。
上千身着金甲威风凛凛的御林军护卫着朱慈烺的车辇前往城外。
虽然应龙军才是朱慈烺的最嫡系精锐力量,但是皇宫本就位于南京城的中心,除非敌军攻破南京城,否则皇城无忧,朱慈烺认为皇城的安全没有必要浪费应龙军的人力来守卫,所以皇城的守卫一直仍由当年的御林军担任,不过为了更好的掌控这支御林军,御林军里很多将领都是从应龙军里面抽调的,御林军的忠心不亚于应龙军。
“末将黄得功,参见皇上!”
“末将阎应元,参见皇上!”
“末将张魁山,参见皇上!”
“末将牛永胜,参见皇上!”
应龙军六个军长,除了身在徐州和武昌的第一,第二军,其余四个军长都到了。
“平身吧,随朕一起去试炮!”
“是皇上!”
黄得功等人早就知道火器局在皇上的命令下一直在为应龙军量身打造一款能跟随应龙军快速行军野战的大炮,如今这款大炮终于有消息了,做为应龙军的军长,他们的激动不比朱慈烺少。
很快,朱慈烺等人便来到试射场地。
“臣火器局主事陈鑫,参见皇上!”陈鑫立刻前来参拜。
陈鑫将朱慈烺迎到一处土台上,可以看到两百多米外的一处空地上三门新式大炮一字排开,整个炮身呈现银黑色,在太阳光下反射出幽幽寒芒。
由于距离太远,朱慈烺只能看到这么多,细节方面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这么远,哪里看得清楚!”朱慈烺眉头一皱,迈步走下土台朝大炮走去。
“皇上且慢,前面危险,皇上万金之躯,切不可再靠近了!”陈鑫赶紧挡在前面阻止朱慈烺前行,就连黄得功等人也不愿朱慈烺离大炮太近,纷纷挡住朱慈烺的去路。
“干什么,都干什么呢!”朱慈烺瞪眼道:“大炮还没有开火呢,哪来的危险,朕只是去看一看大炮的细节,等真正试炮的时候朕在回到这里不就成了。”
陈鑫等人被堵得说不出话来,确实,是他们太过大惊小怪了,大炮还没有真正开始试射了,皇上就算去得近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几人当即让开。
来到三门大炮跟前,朱慈烺亲手抚摸炮身,虽然表面略显粗糙许多,但他也清楚,按照当前的技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朱慈烺估摸着,炮身长差不多两米,口径大约110毫米,跟老式红衣大炮的口径一样,可以发射原先老式红衣大炮所用的任何一种炮弹。炮架是前后八字形的,并配有四颗大丁,可以稳稳的钉入泥里,用来稳定整个炮架,也是为了防止后坐力掀翻整座大炮。
这样的设计在朱慈烺眼中自然是极为粗糙的,许多不足之处朱慈烺一眼便能能看得出来,不过他并不急于提点改进,当前还是先观看试射,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开始试射吧!”朱慈烺转身返回原先的土台。
待众人回到两百多米外的土台之时,牛永胜自动上前,从怀里抽出一杆令旗,举起令旗,高高回落,示意前方的炮手开始填装试射。
这些炮手毫无疑问是从第六军里面抽调来的,第六军的前身本就是炮营,只不过由于大炮迟迟不能弄出来,后来形势需要才将炮营改建成了第六军,不过他们操炮的技能倒是没有丢。
不一会,三门新式大炮全部装填完毕。
“开火!”在众人的期待下,牛永胜再次回落令旗。
大炮的引线被点燃,伴随着嗞嗞的引线燃烧的声音。
“轰!轰!轰!”三声巨响,三门新式大炮同时发出怒吼。
三颗炮弹划破空气,划过近两千米的距离,猛地炸在一处山头,顿时被击中的地方掀起大片尘埃,其中一颗大树被击中,整个树干断开,强大的威力比之三四千斤重的老式红衣大炮毫不吝啬。
不管是陈鑫还是黄得功等人都激动得满脸红光,虽然这新式火炮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只跟老式红衣大炮差不多,但只要想到新式火炮的重量,便足以令人眼热。要知道,老式红衣大炮就是因为重量太重,运送困难,除了攻城,极少有能实战的机会,但就是那样,红衣大炮也足以让人听到之后心生敬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