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案与中医学院等等都不足道)!法学院中除了一点政治思想史、一点法制史、一点等因奉此的应用文外,再也找不到"国粹"或"国渣"的影儿!文学院算是"东方文化"的逋逃薮,外文与考古系是西化了的,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则纯是乌烟瘴气,看不到几分新思潮。除了极少数有新头脑的教授外,其他教授只能说是"陈货出清"式的大甩卖!
从高等学术机构往下看,用大量观察(mass-observation)
的法子去看。"物质"方面,我们早已是"西学为用"了!除了我的长袍和少奶奶们的绣花鞋外,还有几件东西不西化或受西化的影响?(女人的旗袍已暴露到"苏茜黄的世界",这真使洋婆子羡煞!)
"东方文化"的瓦解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尽管我们还到处看到四书五经、看到穿西装捧死人牌位的孝子、看到深知"人间羞耻为何物"的法学家可是我们不必灰心,我们该知道使人不串假戏不是一蹴可几的事,我们还得慢慢来。我们的老祖宗就曾在白天挂"儒家"的羊头而卖"法家"的狗肉,到了晚上,又行"道家"的房中术。我们串假戏的本领是有"传统"的!
最低层的小百姓从曳引机中展开他们的憧憬,最高层的知识分子从学理工展开他们的抱负,很少人肯在故纸堆中钻研他们的"伟业"了!他们看到这些线装书中的者小蠹虫们高谈"义理"或"考据",他们早就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第一流的聪明才智早已不搞这些鬼东西了!工程师学会庆祝五十年,这比史语所五百年、新亚书院五千年还令人高两百八十八年以前,吕留良在他答张菊人的信里,痛苦地写道:
横术广广,吾道无人,其可不疾病屈头而肩此大担那亦以同溺于漩涡之中,不得不号责子有力善泅者耳。(吕用晦文集卷一)
几年来,在守旧的"漩涡",我一直期待能有"善泅者"出来游泳给我们看,可是我等不到。最后我只好自告奋勇。也许我游不到、游不快、游不好,但我总费劲游了就是。我不游,我干什么?难道我也去打牌?
李敖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文星第五十八期一九六二年八月一日
〔后记〕这信发表在文星第五十八号(一九六二年八月一日台北出版)。发表后,自然又被文警和文丐臭骂一通。东方望看了我这封信,写了一篇要学"打牌"(文星六十号忽然想起,一九六二年十月一日),他感慨他说:
如果自问不是"有力善泅"者,总以少下水为妙。于是乎只剩下一样玩艺儿我可以学:打牌。
这段有趣的提示,也许值得每一个知识分子思考的。既不"有力善泅"、又不学"打牌"的人,往往都给东方望惹来麻烦。东方望曾负"生教"重任,我后来在"生教所",就受他管辖。"昔为座上客,今为阶下囚。"——这位老"朋友",使我人生多了离奇的一页!附录吴心柳先生来信李敖先生:
最近一连读过您几篇文章,又隐约发现您也是青年人,故而对文章后面那个挥洒凌厉、周敏好学的"影子",十分心仪。虽然,我不尽然同意您的观点,但这封信的主旨,仍然是一个议者对作者所乐于表达的一种敬意。
我不是学历史的,也不懂哲学,但对于最近的东西文化论战。
感到头昏目眩。第一、我觉得大家对"文明"与"文化"这两个字用得太笼统,因此胡先生的"小脚""、"太监",您的"梅毒"、"大保"都成为论题、成为把柄。这真是一种难堪的技术犯规。第二、我觉得参战双方首先应该把"西方文化"立一界说,主张全盘西化的,究竟是要西哪一化?西方文化也有多种多类,是否照单全收?会不会拉肚子或撑死?我们外行人比较要先知道这一点,不然文理淆混,徒见意气。现代的西方学人治学态度不是一向想对"愈小的事要知道得愈多"(toknow摸reand摸rea波utlessandless)吗?我已同时向萧盂能、陈小鲁二兄发出呼吁,至少,请主张西化的朋友,写文章时先来那么一点点科学味儿的表率。
因此,我倒很想读一篇您写的:我们要从哪里吸收西方文化?。若此文一出,对徐道邻先生那封公开信,也算有了答复了(徐先生说您主张吸入梅毒呢!如不弄清楚,恐怕台北市卫生局也不答应的)。还有:每月花钱买杂志的人,也是喜欢"对愈小的事情知道得愈多"的(至少这种人不会大少)。我希望学史的人挺身而出。
以一种科学而负责的精神,把中西文化的本质做一定量与定性分析,除去其"最大公约数"(这一部分东西最容易给学混子会来踢皮球了),把剩下精粹相异之点,来一个分析比较,然后登高一呼:"我主张丢掉米饭改吃面包!"就是错了,也比胡秋原先生那种"一泻千里尽见浑水"的大文要可爱得多。至于四十年前的尊攘德赛之论。
当时已嫌太笼统,今天不该说得更清楚一些么?
当然,"立界"绝非易事,事实上,今天的东方不管你反对与否,也正在不停的"西化"之中。在台湾,没有人再以为啤酒、香烟、电影、西装,为西方"文明"了;但在日本,连歌剧、基督教(所谓"小群"的)、原子炉、军刀机都以为是他们自己的了。我们局外人就是想知道在史学家心目中,中国人应该如何丢掉那块"沿习之饼"(thecakeofcustom),而借摹拟、消化,去创造一个新的文化个体而已。
您是学历史的么?如果不,这份业余或半业余的研习精神可真惊人。我是一个新闻记者,非对历史与文化前途有特大兴趣,只是像采访新闻一样,想知道"事实"而已。
吴心柳
三月十三日香港
案与中医学院等等都不足道)!法学院中除了一点政治思想史、一点法制史、一点等因奉此的应用文外,再也找不到"国粹"或"国渣"的影儿!文学院算是"东方文化"的逋逃薮,外文与考古系是西化了的,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则纯是乌烟瘴气,看不到几分新思潮。除了极少数有新头脑的教授外,其他教授只能说是"陈货出清"式的大甩卖!
从高等学术机构往下看,用大量观察(mass-observation)
的法子去看。"物质"方面,我们早已是"西学为用"了!除了我的长袍和少奶奶们的绣花鞋外,还有几件东西不西化或受西化的影响?(女人的旗袍已暴露到"苏茜黄的世界",这真使洋婆子羡煞!)
"东方文化"的瓦解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尽管我们还到处看到四书五经、看到穿西装捧死人牌位的孝子、看到深知"人间羞耻为何物"的法学家可是我们不必灰心,我们该知道使人不串假戏不是一蹴可几的事,我们还得慢慢来。我们的老祖宗就曾在白天挂"儒家"的羊头而卖"法家"的狗肉,到了晚上,又行"道家"的房中术。我们串假戏的本领是有"传统"的!
最低层的小百姓从曳引机中展开他们的憧憬,最高层的知识分子从学理工展开他们的抱负,很少人肯在故纸堆中钻研他们的"伟业"了!他们看到这些线装书中的者小蠹虫们高谈"义理"或"考据",他们早就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第一流的聪明才智早已不搞这些鬼东西了!工程师学会庆祝五十年,这比史语所五百年、新亚书院五千年还令人高两百八十八年以前,吕留良在他答张菊人的信里,痛苦地写道:
横术广广,吾道无人,其可不疾病屈头而肩此大担那亦以同溺于漩涡之中,不得不号责子有力善泅者耳。(吕用晦文集卷一)
几年来,在守旧的"漩涡",我一直期待能有"善泅者"出来游泳给我们看,可是我等不到。最后我只好自告奋勇。也许我游不到、游不快、游不好,但我总费劲游了就是。我不游,我干什么?难道我也去打牌?
李敖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文星第五十八期一九六二年八月一日
〔后记〕这信发表在文星第五十八号(一九六二年八月一日台北出版)。发表后,自然又被文警和文丐臭骂一通。东方望看了我这封信,写了一篇要学"打牌"(文星六十号忽然想起,一九六二年十月一日),他感慨他说:
如果自问不是"有力善泅"者,总以少下水为妙。于是乎只剩下一样玩艺儿我可以学:打牌。
这段有趣的提示,也许值得每一个知识分子思考的。既不"有力善泅"、又不学"打牌"的人,往往都给东方望惹来麻烦。东方望曾负"生教"重任,我后来在"生教所",就受他管辖。"昔为座上客,今为阶下囚。"——这位老"朋友",使我人生多了离奇的一页!附录吴心柳先生来信李敖先生:
最近一连读过您几篇文章,又隐约发现您也是青年人,故而对文章后面那个挥洒凌厉、周敏好学的"影子",十分心仪。虽然,我不尽然同意您的观点,但这封信的主旨,仍然是一个议者对作者所乐于表达的一种敬意。
我不是学历史的,也不懂哲学,但对于最近的东西文化论战。
感到头昏目眩。第一、我觉得大家对"文明"与"文化"这两个字用得太笼统,因此胡先生的"小脚""、"太监",您的"梅毒"、"大保"都成为论题、成为把柄。这真是一种难堪的技术犯规。第二、我觉得参战双方首先应该把"西方文化"立一界说,主张全盘西化的,究竟是要西哪一化?西方文化也有多种多类,是否照单全收?会不会拉肚子或撑死?我们外行人比较要先知道这一点,不然文理淆混,徒见意气。现代的西方学人治学态度不是一向想对"愈小的事要知道得愈多"(toknow摸reand摸rea波utlessandless)吗?我已同时向萧盂能、陈小鲁二兄发出呼吁,至少,请主张西化的朋友,写文章时先来那么一点点科学味儿的表率。
因此,我倒很想读一篇您写的:我们要从哪里吸收西方文化?。若此文一出,对徐道邻先生那封公开信,也算有了答复了(徐先生说您主张吸入梅毒呢!如不弄清楚,恐怕台北市卫生局也不答应的)。还有:每月花钱买杂志的人,也是喜欢"对愈小的事情知道得愈多"的(至少这种人不会大少)。我希望学史的人挺身而出。
以一种科学而负责的精神,把中西文化的本质做一定量与定性分析,除去其"最大公约数"(这一部分东西最容易给学混子会来踢皮球了),把剩下精粹相异之点,来一个分析比较,然后登高一呼:"我主张丢掉米饭改吃面包!"就是错了,也比胡秋原先生那种"一泻千里尽见浑水"的大文要可爱得多。至于四十年前的尊攘德赛之论。
当时已嫌太笼统,今天不该说得更清楚一些么?
当然,"立界"绝非易事,事实上,今天的东方不管你反对与否,也正在不停的"西化"之中。在台湾,没有人再以为啤酒、香烟、电影、西装,为西方"文明"了;但在日本,连歌剧、基督教(所谓"小群"的)、原子炉、军刀机都以为是他们自己的了。我们局外人就是想知道在史学家心目中,中国人应该如何丢掉那块"沿习之饼"(thecakeofcustom),而借摹拟、消化,去创造一个新的文化个体而已。
您是学历史的么?如果不,这份业余或半业余的研习精神可真惊人。我是一个新闻记者,非对历史与文化前途有特大兴趣,只是像采访新闻一样,想知道"事实"而已。
吴心柳
三月十三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