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烧掉自己长袍的一出戏 (2/2)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纯粹出于这个原因,舞台上的俗不可耐、政治挑衅和荒诞不经在他们看来是优雅的,是有吸引力的。剧院里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时不时回过头来看看摄像机是不是还在工作,好像后排有人向他们挥手似的;还有一些人,尽管处在剧院最偏僻的角落,但心里想着“天啊,他们在看着我们呢!”因而也一动不动。晚上演出由电视直播,并没使得大部分卡尔斯人待在家里在电视前观看演出,而是唤起了他们去剧院看拍电视的好奇心。
冯妲?艾塞尔将刚才脱下来的黑袍放在了舞台上的一个铜盆里,黑袍就像是一件要洗的衣服,接着,像是在倒洗衣液似的,她小心翼翼地把汽油倒在上面,开始搓洗了起来。而汽油恰好装在了卡尔斯的家庭妇女们常用的阿奇夫牌洗衣液的瓶子里,因此,不只是整个剧院的观众,所有卡尔斯人都认为这个反叛的女人改变了主意,开始乖乖地搓洗她的袍子了,心情也都莫名其妙地平静了下来。
“好好洗,搓干净!”后排有个人喊叫着。一阵笑声,前排的官员们有些生气,可整个剧院的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这可是奥妙牌的。”另外一个人喊道。
这些人是宗教学校的学生,刚才是他们让剧院的气氛紧张,现在也是他们使整个剧院充满了笑声,因而也没人太过生他们的气。同前排坐着的政府官员们一样,剧院里其他观众也希望平平安安地演完这部老套、激进派和煽动性的政治短剧,别惹出太大的麻烦来。多年后我采访的很多人都给我说了相同的感觉:从官员们到库尔德穷学生,那天晚上,剧院里大部分卡尔斯人都希望在剧院里经历一种不同的尝试,希望多少能够得到些娱乐。宗教学校一部分愤怒的学生可能是想破坏演出,可到那时为止,谁也没有太害怕他们。
冯妲?艾塞尔像广告中经常见到的那些以洗衣为乐趣的家庭主妇一样,拖延着时间。时间一到,她从盆里取出湿黑袍,像要把它晾在绳上似的,把黑袍抖开,展示给观众看。观众们都在猜测下面要发生什么,在他们的注视下,她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点着了黑袍的一角。大厅里鸦雀无声。人们甚至可以听到火苗吞噬黑袍时发出的气息。整个大厅被一种奇怪而又恐怖的光线照亮了。
许多人紧张地站了起来。
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就连最最处惊不乱的世俗主义者们也害怕了。女人把燃烧着的黑袍扔到了地板上,有些人害怕舞台上一百一十年的地板和卡尔斯最富有时期留下来的落满灰的带补丁的幕布会被点燃。但大厅里更多的人正确地察觉到了目前的情形已成离弦之箭而非常害怕,现在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宗教学校的学生们一片哗然,接着像炸了锅,嘘声、喊叫声、怒吼声响成一片。
“不信安拉的宗教敌人!”有人喊道“没有信仰的无神论者。”
前排的人还没醒过神来。又是那个勇敢的教师站起来喊:“请安静,接着看!”可没一个人听他的。人们开始不安起来,他们知道嘘声、喊叫声和口号声不会停下来,事情闹大了。市卫生厅厅长奈夫扎特医生,带着他系着领带、穿着夹克的儿子们,带着他扎着辫子的女儿还有他穿着孔雀毛色绉纱长裙的太太,向出口走去。从安卡拉来这里办事的皮革商萨德克先生(原来也是卡尔斯的有钱人)和他小学时的同班同学——人民党籍的律师萨比特先生一起站了起来。卡看到坐在前排的人都害怕了,他坐在那儿也拿不定主意:他担心这么大的噪音会让他忘掉那首还没来得及写在绿皮本上的诗,为此他也想站起来。另外他也想离开剧院回到伊珂身边。与此同时,那位敬重整个卡尔斯的信息、敬重绅士风度的电话局局长雷加依先生走近了烟气腾腾的舞台。
“我的孩子,”他大声说。“我们很喜欢你们这个阿塔图尔克主义的剧本。可是够了。看看吧,大家都感到很不安,人们都会闹翻天的。”
被扔在地上的黑袍很快就熄灭了,烟气腾腾中冯妲?艾塞尔开始朗诵起“祖国还是头巾”的作者最引以为傲的一段独白,后来我在人民之家1936年的出版物中找到了这段独白的全文。发生这次事件四年之后,在伊斯坦布尔,这位年已九十二岁、可我觉得依然充满活力的“祖国还是头巾”的作者,一边训斥着在他膝头嬉闹的孙子(实际上是重孙子),一边给我讲,在他的所有作品(阿塔图尔来了,阿塔图尔克剧本(高中生读本),有关“他”的回忆等等)中,这部短剧可惜已经被人遗忘了(他根本不知道在卡尔斯上演过这部戏,对整个事件他也毫不知情),他说30年代的时候,戏每次演到这里(独白),高中的女学生们、官员们都站起来眼含热泪,热烈地鼓掌。
此刻,除了宗教学校学生的嘘声、恐吓声和怒吼声外,什么也听不到。大厅前排虽是一片带有指责和害怕的沉默,可很少有人能听清冯妲?艾塞尔在说什么。可能她在解释愤怒的姑娘为什么扔掉了黑袍子,她在说,不仅是个人,整个民族的宝贵品质不在于衣着而在于灵魂,现在我们应该从这些使我们灵魂受到玷污及落后的标志——黑袍、头巾、费斯帽和缠头中解放出来,奔向文明和现代的民族,奔向欧洲。可没人听得到她说话,这时整个大厅却都听到了来自后排的愤怒的回答,这个回答恰好与她所说的话吻合上了。
“你也光着身子向欧洲跑啊,一丝不挂地跑啊!”甚至从前排某个地方也传来了大笑声,赞许的掌声。这使前排的人感到彻底地绝望和恐惧。这时,卡和许多人一起站了起来。所有人都在议论着,后排的人则怒吼着;有些人边朝门口走,边往后看。尽管没几个人听,冯妲?艾塞尔还在朗诵着诗。
纯粹出于这个原因,舞台上的俗不可耐、政治挑衅和荒诞不经在他们看来是优雅的,是有吸引力的。剧院里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时不时回过头来看看摄像机是不是还在工作,好像后排有人向他们挥手似的;还有一些人,尽管处在剧院最偏僻的角落,但心里想着“天啊,他们在看着我们呢!”因而也一动不动。晚上演出由电视直播,并没使得大部分卡尔斯人待在家里在电视前观看演出,而是唤起了他们去剧院看拍电视的好奇心。
冯妲?艾塞尔将刚才脱下来的黑袍放在了舞台上的一个铜盆里,黑袍就像是一件要洗的衣服,接着,像是在倒洗衣液似的,她小心翼翼地把汽油倒在上面,开始搓洗了起来。而汽油恰好装在了卡尔斯的家庭妇女们常用的阿奇夫牌洗衣液的瓶子里,因此,不只是整个剧院的观众,所有卡尔斯人都认为这个反叛的女人改变了主意,开始乖乖地搓洗她的袍子了,心情也都莫名其妙地平静了下来。
“好好洗,搓干净!”后排有个人喊叫着。一阵笑声,前排的官员们有些生气,可整个剧院的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这可是奥妙牌的。”另外一个人喊道。
这些人是宗教学校的学生,刚才是他们让剧院的气氛紧张,现在也是他们使整个剧院充满了笑声,因而也没人太过生他们的气。同前排坐着的政府官员们一样,剧院里其他观众也希望平平安安地演完这部老套、激进派和煽动性的政治短剧,别惹出太大的麻烦来。多年后我采访的很多人都给我说了相同的感觉:从官员们到库尔德穷学生,那天晚上,剧院里大部分卡尔斯人都希望在剧院里经历一种不同的尝试,希望多少能够得到些娱乐。宗教学校一部分愤怒的学生可能是想破坏演出,可到那时为止,谁也没有太害怕他们。
冯妲?艾塞尔像广告中经常见到的那些以洗衣为乐趣的家庭主妇一样,拖延着时间。时间一到,她从盆里取出湿黑袍,像要把它晾在绳上似的,把黑袍抖开,展示给观众看。观众们都在猜测下面要发生什么,在他们的注视下,她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点着了黑袍的一角。大厅里鸦雀无声。人们甚至可以听到火苗吞噬黑袍时发出的气息。整个大厅被一种奇怪而又恐怖的光线照亮了。
许多人紧张地站了起来。
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就连最最处惊不乱的世俗主义者们也害怕了。女人把燃烧着的黑袍扔到了地板上,有些人害怕舞台上一百一十年的地板和卡尔斯最富有时期留下来的落满灰的带补丁的幕布会被点燃。但大厅里更多的人正确地察觉到了目前的情形已成离弦之箭而非常害怕,现在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宗教学校的学生们一片哗然,接着像炸了锅,嘘声、喊叫声、怒吼声响成一片。
“不信安拉的宗教敌人!”有人喊道“没有信仰的无神论者。”
前排的人还没醒过神来。又是那个勇敢的教师站起来喊:“请安静,接着看!”可没一个人听他的。人们开始不安起来,他们知道嘘声、喊叫声和口号声不会停下来,事情闹大了。市卫生厅厅长奈夫扎特医生,带着他系着领带、穿着夹克的儿子们,带着他扎着辫子的女儿还有他穿着孔雀毛色绉纱长裙的太太,向出口走去。从安卡拉来这里办事的皮革商萨德克先生(原来也是卡尔斯的有钱人)和他小学时的同班同学——人民党籍的律师萨比特先生一起站了起来。卡看到坐在前排的人都害怕了,他坐在那儿也拿不定主意:他担心这么大的噪音会让他忘掉那首还没来得及写在绿皮本上的诗,为此他也想站起来。另外他也想离开剧院回到伊珂身边。与此同时,那位敬重整个卡尔斯的信息、敬重绅士风度的电话局局长雷加依先生走近了烟气腾腾的舞台。
“我的孩子,”他大声说。“我们很喜欢你们这个阿塔图尔克主义的剧本。可是够了。看看吧,大家都感到很不安,人们都会闹翻天的。”
被扔在地上的黑袍很快就熄灭了,烟气腾腾中冯妲?艾塞尔开始朗诵起“祖国还是头巾”的作者最引以为傲的一段独白,后来我在人民之家1936年的出版物中找到了这段独白的全文。发生这次事件四年之后,在伊斯坦布尔,这位年已九十二岁、可我觉得依然充满活力的“祖国还是头巾”的作者,一边训斥着在他膝头嬉闹的孙子(实际上是重孙子),一边给我讲,在他的所有作品(阿塔图尔来了,阿塔图尔克剧本(高中生读本),有关“他”的回忆等等)中,这部短剧可惜已经被人遗忘了(他根本不知道在卡尔斯上演过这部戏,对整个事件他也毫不知情),他说30年代的时候,戏每次演到这里(独白),高中的女学生们、官员们都站起来眼含热泪,热烈地鼓掌。
此刻,除了宗教学校学生的嘘声、恐吓声和怒吼声外,什么也听不到。大厅前排虽是一片带有指责和害怕的沉默,可很少有人能听清冯妲?艾塞尔在说什么。可能她在解释愤怒的姑娘为什么扔掉了黑袍子,她在说,不仅是个人,整个民族的宝贵品质不在于衣着而在于灵魂,现在我们应该从这些使我们灵魂受到玷污及落后的标志——黑袍、头巾、费斯帽和缠头中解放出来,奔向文明和现代的民族,奔向欧洲。可没人听得到她说话,这时整个大厅却都听到了来自后排的愤怒的回答,这个回答恰好与她所说的话吻合上了。
“你也光着身子向欧洲跑啊,一丝不挂地跑啊!”甚至从前排某个地方也传来了大笑声,赞许的掌声。这使前排的人感到彻底地绝望和恐惧。这时,卡和许多人一起站了起来。所有人都在议论着,后排的人则怒吼着;有些人边朝门口走,边往后看。尽管没几个人听,冯妲?艾塞尔还在朗诵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