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龙的力量—南海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但这座城市的500多万市民中却极少有人知道,此刻在他们所居住的城市郊外,一列承载着毁灭的列车正在茂密的丛林之中缓缓停下。这列多少有些破旧的绿色火车,这列火车与普通列车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由3个内燃机火车头牵引,拖带着8个全封闭的8轮车厢,这些车厢虽然从外形上看与普通的冷藏车厢并没有不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车厢的连接处是假的,至少有3节车厢是整个连在一起的,以使这种导弹列车拐弯时的速度不能太快。从它诡异的行踪之中人们就不难判断出这列车厢的特别之初。没错,它正是冷战时代令美国战略核力量中央指挥部的指挥官们心神不宁的俄罗斯导弹列车。
这辆从北国退役下来的导弹列车曾是强大红色帝国3个铁路机动导弹师,共计12列导弹列车中的一员,在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科斯特罗马基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彼尔姆的大森林里都曾留下过它的足迹。但是此刻就如成千上万曾为了理想而坚持的俄罗斯人一样,它也被昔日的主宰抛弃了。从它停靠的那座名为无论是在地理地形图、行政区划图还是在铁道路线图上,人们都找不到这个车站—“矢车菊”出发,这列没有任何编号的列车一度被封存在洞库之中,等待着被拆卸的命运。
但是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最终它并没有和同僚一样等来被肢解的末日,而是被秘密的卖给了远在南方的盟国—印度。这并不是一笔轻松的交易。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印度,实际上都并不愿意进行这样一次充满了尴尬的军火买卖。但是复苏中的俄罗斯需要更多的硬通货,而当时正积极筹划着利用东进战略张显“大国雄风”的印度则需要一种真正可以威慑到对手的地面机动战略力量,最终2辆老旧的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被拆散之后混在俄罗斯政府出口给印度的武器之中运低了目的地。
当然俄罗斯人并不是傻瓜,这2辆被秘密出卖的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不仅被拆除了长期处于战备值班状态之下的“红色手术刀”—前苏联时代最先进的3级固体燃料的pc—22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导弹。更由数十位来自俄罗斯的资深军工专家驾御着。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2辆导弹列车依然属于俄罗斯,只是暂时租借给印度使用而已。
列车一般由6~8节车厢组成,其中有两节车厢各装一枚导弹,电源车车厢、测控车车厢、指挥通讯车车厢各一节,其余为人员生活车。列车平时停放在导弹基地的车库内或支线、专用线上,战时可作长距离的机动转移,在铁路上的任一点实施发射。而这些随时处于发射状态之下的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其作战区和作息区则由数个车厢隔离开来,除战备值班人员,谁也无权进入作战禁区。而米罗诺夫无疑是此刻最接近“核按钮”的人。这位来自俄罗斯伏尔加河中游的城市—古比雪夫的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退役老兵,他的职务是发射组中的少校工程师。一旦接到新德里实施核打击的命令之后,他将亲自执行。此刻他已经在战备位置上值6个小时班,按照轮岗的计划他马上将可以休息12个小时。
列车内的装置与普通列车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级别的包房属于官衔不同的长官,列车还有军官食堂和士兵食堂,作为来自俄罗斯的“贵宾”
米罗诺夫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在印度人的悉心安排下其舒适绝不会差于一般的软卧车厢。看着眼前不断闪动各种按钮和仪表,已经年近六旬的米罗诺夫早已没有了刚刚入伍时的兴奋和激动。在已经失去了信念和理想的他看来这个世界明天是否就会毁灭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战略火箭兵近卫红旗导弹师服役的日子曾是米罗诺夫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但是这一切却并没有延续太长的时间。在阿富汗的群山之中,米罗诺夫失去了自己一生的骄傲—他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儿子,而在随后到来的国家解体的旋涡之中他更失去了相濡以沫了近30年的妻子。在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里,战略火箭军的光荣和责任曾一度支撑着这位倔强的老人支持下去。但是最终他所等来的依旧是裁撤的命令。
虽然在强大的红色帝国崩溃的刹那,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战略火箭军的大部分骨干力量。但苏联解体对战略火箭军所造成的沉重打击却几乎是无法消弭的。因为在俄军20种战略导弹中有12种是在乌克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南方”设计局研制并由该市南方机械厂生产的。俄战略火箭兵600枚现役战略导弹中只有40枚“白扬”
pc-12m可以完全由俄罗斯国产的。其余导弹的技术维护、寿命延长都取决于留在乌克兰的研制者。乌克兰独立后,宣布其无核地位,不拥有不生产核武器,从苏联继承来的核导弹生产设备全部销毁。而俄军所有铁道式导弹战斗系统都是在乌克兰境内制造的。最终米罗诺夫只能亲眼看着导弹列车的车厢盖在专门的拆卸洞库中被前后掀开,然后车厢四周自动放倒,形成了一个坡,巨大发射架是可以向两边移动的。在这种状态下,一直处于战略值班状态下的ss—24“撒旦”导弹将被艰难的拆了
下来。
不过平心而论米罗诺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依然是幸运的,在退役之前的一个月之前,他接到了师长弗拉基米尔。基里洛夫少将亲自递来调令,这是这位即将赋闲的老上级对米罗诺夫最后的一次“关怀”了,这不仅意味着米罗诺夫还可以拿到每月500美金的丰厚收入,更让这个孤独的老人可以远离冰冷阴森的公寓。
“刚刚接收到新德里方面的最新命令—核攻击!”随着耳机里响起有些生硬的带“咖喱味”的俄语。米罗诺夫知道这又是那位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法克尔机场的“恐怖袭击”中侥幸逃出的软件工程师—木塔卡博士。虽然木塔卡是印度海量的软件工程师中少数同时通晓英语和俄语的另类,但毕竟写和说是两回事情。此刻加上一种空前紧张,正在指挥通讯车车厢内的木塔卡几乎是结结巴巴的念完了手中从新德里传来的信息。
按照印度原定实施战略核反击的指挥体制是:以总理为首的印度政府内阁向战略部队司令部授权,然后通过其向国防参谋部下达核反击命令,紧接着按级别关系通知有核部队投入战斗,整个过程不超过30分钟。不过这些时间并不代表着真正将核武器发射出去的时间。
由于事前无法测定发射点处的经纬度、高程和基准方向,因此,要求发射列车上装载快速定位、定向设备,到列车停稳后,测控车车厢将迅速工作起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出需要的数据。在数据得到确认的同时装载在车厢内的印度自行研制的“太阳神”-iii型导弹也将完成起树和发射的装备工作。这些工作在俄罗斯的冰原之上并不难完成。战时可作长距离的机动转移,在铁路上的任一点实施发射。但是这项技术对国家的铁路网要求较高,不仅铁路里程要足够,使导弹能在大范围内实施广泛机动,同时铁路质量也要达到要求,普通的铁路根本无法承受运载时的重力及发射时强大的后推力。这也是世界上为什么只有个别国家掌握此技术的原因。
但是对于印度而言,要想作到如此的随停随射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铁路网络最为完善的马德拉斯附近。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处地方可以在修整之后作为临时的导弹发射阵地。所以当接到攻击命令之后米罗诺夫知道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最后的工作。“我的目标是。”随意的翻看着从指挥通讯车车厢传来的目标方位信息,几乎无须辨认米罗诺夫也知道那是美国西海岸的航空工业重镇—西雅图。
“一个精明的选择!”作为美国西北部重要工商业城市、港口,西雅图不仅是印度自行研制的“太阳神”-iii型导弹完全可以够到的目标,更是波音航空公司总部工厂所在地,生产世界喷气客机总数50%以上。很难想象西雅图变成一片火海之后对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冲击。米罗诺夫此刻似乎已经看到了采用的是运输发射简封装的苏里雅-iii型导弹由位于发射筒底部的固体燃料发生器瞬间爆发的高压,将导弹射出发射筒。起飞重量100多吨的导弹像迫击炮弹一样射出以及那漫天燃烧的毁灭之火。“这个世界早该如此!”米罗诺夫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有条无紊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目标已经出现在预定位置!各小组注意!”但就在列车缓缓停下的丛林之中。数十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正虎视眈眈的注视着眼前的猎物。
第五十七章:分崩离析
“既然没有作预先的警戒部署?”虽然迄今为止也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发射作业,但是有着千百次演习经验的米罗诺夫却对他的“新雇主”如此托大的作法倍感失望。要知道无论是在前苏联时代还是在俄罗斯,只要装载着导弹的列车一旦进入发射阵位,那么附近几十公里的范围内都会被战略火箭军的警戒部队严密的封锁起来,如果再加上接到命令实行戒严的常规部队的话,绝对的安全距离甚至可以扩大到几百公里。但是此刻导弹列车已经开始借助水平液压装置,将车身牢固地固定在铁轨上,平衡系统已经开始自动保障车厢与火箭的平衡,发射车厢顶棚已经徐徐打开,毁灭已经进入了倒数记时,但是在铁道的四周却看不到任何印度方面警戒部队的身影。
此刻的米罗诺夫并不知道,在昨天还是铁板一块的印度此刻已经分裂成了至少两个彼此敌对的个体—以新德里为首都的“印度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和此刻正在印度南部的名城—浦那会集一堂的南部各邦首脑所宣布成立印度“南部自治邦联”而此刻米罗诺夫和这列乔京德尔寄以厚望的导弹列车所在的地方—泰米尔纳德邦也已经属于刚刚诞生的“南部自治邦联”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米罗诺夫和他的同僚们此刻正在敌国的领土之上进行着这次危险的实弹发射。
事实上此刻在横割南亚次大陆的德干高原两侧,伴随着印度南部各邦首脑在浦那的弹冠相庆,一场全面接收新德里在印度南部行政和军事资源的行动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着。作为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司令—在印度南部驻军之中“资历最深”、“广有人脉”的维杰中将无可争议的成为了新近成立的“南部自治邦联”的联合武装力量指挥官。按照“南部自治邦联”各首脑起草的印度南部自治法案,这支联合武装力量除了将全面囊括各邦自行招募人员训练的邦武装警察和家乡卫队之外,还将全面接收印度军队各兵种部署在印度南部各地的人员、装备以及基地设施。
在印度南部自治法案之中,一手促成印度南部独立的那些昨天还对新德里宣布效忠的权贵们将这一无耻的举动解释为:关于全面接收原印度共和国在南部自治邦联境内的一切武装力量,并不仅仅是为了补偿长期以来南部各邦人民在过去的岁月中对印度共和国国防建设之上所付出的辛勤。更是为了避免次大陆南部地区在新德里的某些一意孤行的军阀所发动的战争中沦为毁灭的战场。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无法掩饰南方各邦为接下来随时可能爆发的印度版“南北战争”所进行的武力准备。毕竟如果单纯依靠邦武装警察薄弱的力量是无法对抗新德里即将到来的讨伐之师的。
在南部各邦全面接收各地驻军的行动中,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改弦易帜无疑是最为顺利,借助着萨金娜“公主”所带来的巨额资金以及关于安全和前途的种种保证。维杰中将早已为新成立的南部自治邦联收买了部署在印度南部地区的2个陆军集团军的大多数中高层军官的忠诚。而那些小数不识时务的顽固分子也会在成功的向新德里发出危险警报之前的第一时间倒在英国军情六处旗下的特工和佣兵杀手们的枪下。早在印度南部自治方案在浦那宣布生效进入最后一天的倒数计时的那一刻开始。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的下层军官们开始接受明天忠于谁的考验!在接受了多年新德里多年思想灌输和宣传教育的下层军官之中反抗的声浪远比维杰中将想象的要巨大,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局。在与部下完全隔离的条件下,数百名连、排长的单独反抗并不比一个联队新兵的抵抗更具威胁。在秘密处理了这些“异己”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对一盘散沙的基层士兵进行的反复洗脑了。
虽然长期以来印度军队内部一直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在印度军队的宣传之中一直宣扬着印度是如何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有着何等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社会制度最民主、最完善,号召军人为保卫祖国而献身。此刻突然要求士兵不再为这个神圣的政体所服务的确有些困难。但是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指鹿为马的天才。“我们所终于的祖国目前正被一小撮战争疯子所把持着,他们对外发动战争,对内践踏民主。热爱和平的南部各邦再也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无论是何等龌龊的目的和手段,但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对其进行粉饰,同样可以在阳光下升华为掷地有声的豪言。
利用印度陆军营级单位上所设有的有线广播站,早已控制了全局的维杰中将等人好不吝啬的将印度南部自治法案的全文第一时间的在印度陆军南部驻军各地的营区内广播。而此刻他们所面对的仅仅是一张张写满错愕和无奈而仰起着的脸庞。并非所有的士兵都能理解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受祖国分裂这一现实,但是他们仅仅是一些普通的士兵,在这样纷乱的政治旋涡中,他们那些微薄的力量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又能作些什么呢?
相对于陆军部队的相对“和平”的接收,南部自治邦联境对于印度共和国在次大陆南部地区海、空军各部队和基地的接收就显得“惨烈”的多了。虽然陆军顺利的整体倒戈,但是在三军分立的印度军队中主管陆军的维杰中将在海、空军中的影响力并不太大。尽管事先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成功被策反的印度海、空军南部驻军的将校并不多。南部自治邦联境政府不得已制定了武力接收的计划。
这一计划的主要执行者并非是刚刚纳入麾下的印度陆军南部军区,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要士兵将强口对准自己的昔日同僚,这样的作法无疑是将自己放在火山口上。所以南部各邦的邦武装警察顺利成章的接过了这一任务。印度独立后,各邦先后组建武装警察部队,作为印度国家武装力量的后备,印度邦武装警察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40万人,分别由各邦警察署领导主要负责本邦的治安任务,但也可调往其他邦执行任务。印度南部各邦原有的武装警察共约10万人。在独立之前的几个星期中南部各邦以加强本邦治安为理由对这些部队又进行了一些的扩编和加强。
2008年3月24日的黎明到来之前,坐落于印度南部的印度海、空军各主要基地外均由各邦武装警察拉起了警戒线。这一行动虽然立即得到了印度海、空军基地指挥官的警觉。但是在各邦武装警察部队负责满脸堆笑的解释下,他们却相信了这一切是为了防备渗透进来的外来武装分子以及国内分裂运动分子的恐怖袭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最终还是暴露在了阳光之下。当印度南部自治法案公嘱于众。印度海、空军南部各基地的值班人员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各邦武装警察已经开始了全面接受基地的进军了。
由于战事的紧急印度空军各主力飞行中队都已经调望了东部、西部以及北部的一线机场,南部各地空军基地内仅有少量的老旧战机用于训练和日常警戒而已。同样地勤和战备人员的配备也是能省则省,所以当面对手持着由英国政府秘密资助的德制hk
mp5型冲锋枪的邦武装警察时,南部地区的大多数空军基地选择了不战而降。当然这并非是他们同样拥护国家的分裂,而是真正的用心无力。不过仍有很多机场的工作人员选择用点燃机库、炸毁战机的方式来进行消极的抵抗。
与空军基地相比,对海军基地的接收工作则更象是一场战争。与空军方面的情况相比,无论对于印度海军还是海岸警卫队来说,南部的基地都是他们根基之所在。不论是西海岸的孟买、卡尔瓦尔、果阿、科钦、特里凡得琅还是东海岸的马德拉斯、维沙卡帕特南、本地治理,对于印度海军的舰艇来说而言都是无可替代的“家园”为此尽管在兵力和武器上,印度海军的基地守备部队都无法与有备而来的南部各邦武装警察相抗衡。但是凭借着基地外围坚固的工事。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印度南部自治法案公布后的数个小时内,印度南部各地的主要军港均被密集的枪声所笼罩着。除了果阿、马德拉斯等地的一些海军岸上指挥中心和仓库被顺利的攻占之外,南部各邦武装警察始终无法攻入各军港的内部。
而这一切对于正在马德拉斯附近的铁道线上准备毁灭西雅图的米罗诺夫并没有太大关系,即便没有种种的消息封锁,对于他来说一切也都已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单行道,从这一刻到未来的10分钟之内,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他将自己列车上导弹发射出去。不过他显然忘记了,当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产生分裂之时,夺取核按纽和核设施无疑是各方的第一要务,便如同米罗诺夫曾经的祖国所遭遇过的那样。唯一不同的是在夺取印度南部地区所有核设置的行动中,所有印度人被排除在外。
按照汉密尔顿公爵最初的设想,在他一手策划之下独立的“印度南部自治邦联”将成为一个类似于苏联解体之后的乌克兰那样的独立国家,印度共和国原先部署在其领土之上的所有核武器和核设置将被予以保留,名义上这些核武器将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之下逐步被拆除,但实际上这些核大棒却将置于大英帝国的控制之下,得到不断的加强。
尽管英国是较早开展核武器研究的国家之一,并且是当今世界核国家俱乐部的重要成员,但英国自拥有核武器之日起,就一直难以摆脱受美国控制的阴影。甚至连牵系一个国家“二次打击”的潜射弹道导弹也保存在美国佐治亚州的金湾潜艇基地。尽管英国名义上拥有的潜射弹道导弹,但在技术上它们属于美国。不仅如此,英国的导弹训练甚至都被安排在美国境内进行。面对美国在技术上的门槛,虽然英国政府也不惜斥巨资更新自己的核武库,但是英国狭小的战略纵深,难以在与核大国的抗衡之中生存下来和逐步恢复却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获得印度南部的支持,整个糟糕局面却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对于英国人的这种算计,华盛顿方面并非一无所知。不过作为“盟友”美国并没有对于英国的计划进行百般的阻挠,相反美国政府正不遗余力的在帮助英国方面完成他们的这一系列梦想。在控制印度南部众多核设置的特种行动中,美国军方甚至大方的提出“借兵”的计划。
虽然可以隐隐洞悉到了美国人这种殷勤背后隐藏的阴谋,不过面对着印度南部上千个急需控制的紧要目标,英国人也必须承认力有不逮,不得不求助于远比自己强大的多的盟友。此刻在距离印度东部城市马德拉斯东南方向200海里印度洋之中,蔚蓝的波涛在阳光却依旧显得十分平静。但即便是目光再为敏锐的海鸥翱翔于天际也难以发现深葬在水中的一艘艘钢铁巨鲸。
站在093d型攻击核潜艇“雪豹”号的舰桥之上,一路从狭窄马六甲海峡的潜流走到辽阔印度洋的舰长柯云怒上校此刻正无言的注视着自己面前dl3型指挥控制中心,此刻众多共和国的水兵正在声纳战基站、gps深水操控接受中心、反声纳鱼雷对抗作战室、战术指挥中心、lcd大屏幕作战研究室、综合舰艇操作联络中心、中央计算机控制中心等岗位上全神贯注的工作着。
“虽然不是交战,但即便是他们同行也能让大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感啊!”慢慢的走到柯云怒上校的背后“雪豹”号攻击核潜艇的政委曲卫波上校轻轻的拍着自己老搭档的肩膀微笑着说道。“是啊!我们的身边不仅有共和国的宝贝疙瘩,还有那些富有国际精神的外国朋友啊!”柯云怒上校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着答道。
如果此刻柯云怒上校的目光可以透过093d型攻击核潜艇坚固的壳体和前方深邃的海水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眼前的场面记录下来。因为此刻两艘硕大无朋的战略核潜艇正间隔数百米的距离缓慢的并肩而行,虽然保持着这种“亲密”的距离,但是外型之上迥异的风格仍然明确的提醒着大家,这两艘战舰来自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分别是中国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的094a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嘲风”号以及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ssbn-728“佛罗里达”号。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美国海军目前最大的潜艇,也是美国战略核力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过程中其携带的24枚导弹“三叉戟”2型导弹最多可以散步出288个核弹头,爆炸威力为8640~13536万吨tnt当量。可以在半小时内摧毁对方200~300个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战略目标,足以毁灭一个中等强国。
不过今天这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并没有准备如此之多的弹药,作为“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当中4艘已经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佛罗里达”号这次的任务更多的是与另一艘“俄亥俄”级最新改进型“密歇根”号充当水下特种部队的指挥舰。
“俄亥俄”级这4艘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最大的改变除了原来的“三叉戟”导弹被“战斧”巡航导弹所取代以外,这次改装的另外一个关注点则是加装了新近研发成功的“高级‘海豹’输送系统”当中包括把原来两个垂直发射管的位置用一个被称为“高级‘海豹’输送系统”代替。该袖珍潜艇可以一次运送9名海军陆战队“海豹小队”的特种部队,执行侦察、渗透、偷袭、解救人质等行动。经过改装的“俄亥俄”号总共可以搭载66名“海豹”特种部队者4个排的特种作战人员。
这次为了策应英国在印度南部地区策划的独立运动,美国海军出动了规模空前的水下舰队,这支水下舰队包括2艘“俄亥俄”级改进型战略核潜艇—“佛罗里达”号和“密歇根”号、1艘“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吉米。卡特”号、3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夏威夷”号、“德克萨斯”号和“北卡罗莱纳”号。
这支水下舰队之中2艘“俄亥俄”级改进型战略核潜艇将是作为特种部队的登陆艇来使用“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将负责整个水下舰队行动之中的水下护航任务。而3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则负责搜救、营救、侦察、破坏和牵制性攻击、直接火力支援以及其他秘密使命。这支庞大的舰队早在中印围绕安达曼群岛的攻防战如火如荼之际便从美国本土的华盛顿州班戈海军基地出发,远涉重洋抵达战区。他们行动的最初目标是为了监制中国海军在印度洋沿岸地区的行动,却意外的恰巧接上一个投入实战的命令。并在路上遭遇了他们的中国同行。
在英国特工的指引之下,此刻30多名负责东南亚地区特种作战的海豹1队士兵正小心的从丛林中潜伏的位置上移动出来,从各个方向接近停靠在铁路中央的导弹列车。
第五十七章:分崩离析
不等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的首轮攻击“尘埃落定”第二波次的攻击又落在印度北部各重点目标的头上。与首轮打击中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使用多个机动打击旅的机动发射模式不同,这一轮打击之中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主要投入的是长期执行战略值班任务—部署在固定发射井内的“东风—5a”型洲际导弹以及准机动发射的“东风—3”型和“东风—4”型中远程弹道导弹。
“一击有余,后续无力。”在美国五角大楼内继续关注着战事发展的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此刻显然已经从刚才面对82枚“东风-21”型/“东风-25”型中程弹道导弹的震撼之中恢复了过来。面对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在第二轮打击中所使用的这些堪称“古董”的老旧导弹,他似乎的确有理由嗤之以鼻。当然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相信作出这样的选择,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部队的指挥官和北京当局必然有充分的理由,毕竟“东风—3”型、“东风—4”型和“东风—5”型都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品了,但总计却仍有近两百余枚处于服役状态,这些“老兵”的存在不仅需要耗费了大量维护和保养成本,更关键的是占据了新型导弹的部署通道。与其再耗资巨大将其除役、销毁,不如就这样砸到敌人的国土之上,让“他们”在自己“从军”的最后年华里去博得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和灿烂。
“不过相信这些导弹的命运不是打偏了击中居民区就是在空中自行解体吧!”不过对于这些导弹的战果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显然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这些导弹之中最老的估计已经与自己同岁,最年轻的也与自己在海军陆战队服役的儿子年龄相仿。根据他手上的情报最先进的“东风—5a”型洲际导弹命中精度也在500米左右。而“东风—3”型的命中精度1500-3000米之内。在装载核弹头、执行战略攻击任务的情况下,这样的命中精度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中国政府应当没有理由首先使用核武器才对,那么在携带威力有限的常规弹头,即便是用来攻击那些范围较大的固定目标—印度的核工业基地、研究机构。这些导弹能取得多大的战果估计没有人会抱以希望吧!
但是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显然猜错了,因为并非所有人都与他那样的悲观。至少此刻在位于中国腹地每一个升腾起一团绚烂夺目火光的发射阵地,便有无数颗滚烫的雄心在目送这些伴随自己多年的“战友”飞向天际之时与它们共同飞翔。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兵龄都远没有这些硕大的共和国之柱长。在一届一届的老兵手中,他们曾经是最为受宠的军中娇子、曾经是共和国最后的安全底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最近被一代代的新型导弹所取代,在那些年轻的战友面前,老兵并没有更多的优越感,相反只有深深的自卑。他们中有些被拉下战位、分化解体。有些则“退伍转业”—被用作“长征”系列火箭的推进器。
如果说武器也有生命的话,那么或许他们也在咬牙坚持,坚持着等待一个时刻,一个用自己的生命向共和国证明自己价值和忠诚的机会。在今夜他们最终如愿以偿,而且他们的牺牲并非全无价值。因为在他们投入战场之前,已经获得了脱胎换骨。
常规弹头来代替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弹头这并非是中国人的发明,早在2006年8月2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便宣布:规定美军在得到白宫命令后,在一小时内使用任何非核武器打击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任何目标。计划将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改装成装备普通弹头的导弹,以便能在全球进行常规作战,形成新的全球快速反应作战能力。并且已经开始在美国海军的多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所装备的“三叉戟”d-5型潜射洲际导弹进行改装的试验。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这一改进计划是一件如同换衣服般简单的事情。要用使原先为核战争所准备的洲际弹道导弹在常规作战中一显身手,即便是美国那样的超级军事大国也需要耗费无数的时间、人力和物资。毕竟核弹头与常规弹头在结构和作战使命上有着太多迥然不同之处。
洲际导弹飞临目标上空时,将从太空高速进入大气层,速度高达2万公里/小时。核弹头的特殊壳体能够承受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然而,常规弹头一般在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速度也就是几倍音速而已,弹体抗高温能力远不如核弹头。此外,洲际导弹配备的常规弹头必须在飞临目标之前,进行大范围减速,使制导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为常规作战中的对地面攻击精确制导武器都是在亚音速情况下从攻击平台上进行发射的。
所以从某些意义上来讲,中美两国对洲际导弹的常规武装化完全是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目的采取的同一种解决方案而已。除了“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三叉戟”d-5型潜射洲际导弹之外,美军真正洲际导弹的常规武装化的重点是按照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应该被拆除的美国核武库内的宠儿—mx“和平卫士”型洲际弹道导弹,同时研制500枚射程、精度、可靠性均优于“民兵—3”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可以说完全是一种打破了现有战略平衡,回避现有国际条约而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战略力量的作法。而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对“东风—3”型、“东风—4”型和“东风—5”型则很大程度只能说是一种出自“物尽其用”的无奈之选。
不过出于洲际导弹具备摧毁具有很强防护能力的点目标的能力。而且在c4isr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洲际导弹的战术性指挥成为可能,而且减少了指挥环节,缩短了作战决策时间。所以在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对“东风—3”型、“东风—4”型和“东风—5”型的导弹改装过程中仍然投入了相当的努力。虽然这些老兵的攻击精度或许永远无法与已经拥有天基雷达系统,可以摆脱地球曲率等客观物理因素限制的美国那新型的“地基战略威慑系统”但是中国军工科研人员也已竭尽所能将更多的成熟技术加载到这些老兵的身上。
为了弥补在攻击精度之上的不足,中国的军工科研人员特别为这些已经卸下了核弹头的导弹装上新型研制的多级子母战斗部。在完成了再入大气层之后,这些老旧的洲际导弹将在目标上空3000米左右的高空开始减速,打开第一级战斗部释放出总数在10个左右的二级战斗部,而这些二级战斗部将继续下降高度在500米左右的高度释放出最终的毁灭之雨—总计600枚的小口径炸弹。这样的攻击将在第一时间全面打击方圆20公里的广袤地域。
“准确的说,他们已经不再是洲际导弹。而是无人驾驶的‘部分轨道轰炸机’。”在德令哈的指挥中心内程浩少将看着从整个中国中西部的地基发射井和野外发射阵地上腾空而起的成为“攻击彗星”划过半个亚洲飞向各自的目标,他的脑海里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童年时代那个永远摆放在自己父亲桌面上的古怪模型,他有着一个极少有人知道的名字—“东风—6”型。在那个共和国正经历空前威胁的岁月里,程浩少将的父亲曾和一群与自己同样热爱和平的人共同致力于将明天寄托于互相毁灭的承诺之上。今天虽然程浩少将还没有看到那绘有“八一”战旗的“东风—6”型真正的翱翔在大气层之外,但是至少这种攻击的模式也算是对自己父亲的少许宽慰吧!
在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第二轮打击全面展开的同时,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空军也开始从各个方面对印度北部的战略目标进行空中打击。这是一场中、巴两国经过长期准备和积蓄之后所发起空中进攻战役,特别是中国空军,为了完成这次一击制敌的行动,中国空军在过去数个月的中印战争中一直处于动员和整备状态。面对马六甲海峡地区的激战,中国空军远没有全力以赴。虽然这一点广泛的为友军所诟病,但是今天一切的忍耐都将迎来最后的宣泄。中国空军自开战以来首次调集了7个空军战区的精锐战力,从四个方面向印度北部地区发起攻击。
除了第一批次飞抵战区的是早已秘密进入青藏高原一线机场的成都军区空军战区的第33歼击机师的苏-30mkk型战斗轰炸机以及武岚中校驾驶的轰-6x型轰炸机,当他们成功的摧毁了部署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大吉岭一线的印度陆军第222独立导弹团和印度北部的预警雷达系统之后,隶属于成都军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群从中印边境的东段开始进入战场。这支拥有超过200架国产歼—11a/b型重型战斗机、歼—8e/f型战斗机的庞大机群里不仅有成都军区空军战区的第33歼击机师的雄鹰,更不乏来自济南军区的第19歼击机师和南京军区的第3歼击机师的精锐。在这些战斗机群的背后还有来自南京军区第10轰炸机师的大队悬挂着空射对地巡航导弹的轰—6d型轰炸机群。
在得到沈阳军区空军第1歼击机师和北京军区第7歼击机师支援之下,兰州军区的空军部队显得底气十足,多年在高原轮训的经验加上突击的适应性训练使得这些从各个军区皇牌在从高原之上的各个野战机场之上起飞毫无生疏之感,他们将越过中印边境西段进入印度的领空,扫荡那些被第二炮兵的攻击瘫痪在印度西部纵深机场跑道和高速公路之上的目标。
而成都军区的另一支空军皇牌第44歼击机师自然也不会甘心落后,在得到了广州军区的第2、第18、第42三个一线歼击机师骨干的支援下,从云南一线的机场起飞,假道缅甸的领空对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军事目标实施空中打击。当然顺便支援“孟加拉人民报家卫国”的地面战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
除此之外广州军区空军战区的第8轰炸机师还从湖南南部地区的机场起飞在从缅甸南部的丹老群岛的海军基地群起飞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机的掩护下,在孟加拉湾西部海面上发射巡航导弹攻击了印度东部沿海的战略目标。
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之内,印度北部的天空便不再属于湿婆大神的子孙。除少数在中国方面的突袭开始之前正在担任日常巡逻任务的印度空军战机在空中被击落以下,印度空军最后的家底—部署在整个北部各一、二线机场之上的近500架各式战斗机均被炸瘫在跑道之上。此后印度的天空便只能借助于防空炮火来保卫了。
按照一般空中进攻战役的规律,攻击方应该充分发挥在整个战区、包括太空部署的完善的指挥控制通信预警系统、先进的夜间作战系统、隐身飞机、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以及高性能的电子战装备,把空中战役的首次突击和尔后阶段航空兵的主要作战时间安排在夜间,白天以巡航导弹攻击为主;飞机突防时,采取综合的电子战措施;以隐身飞机打头阵,在防空火力圈外发射空地导弹攻击要害目标,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使作战按照对己方有利的方式进行,确保空中战役胜利。
但是这样的攻击模式显然在目前世界上仍只有美国空军可以独立完成,为了更好的在第一时间摧毁对手,中国空军不得不选择在白昼进行攻击,这使印度各防空部队的成绩并不算太糟。在此后数个小时的攻防战中他们成功击落了大约30架左右的中国战机,而这个比例大约战中国空军参战总兵力的3%左右。不过印度防空部队为了这点成绩付出的代价也同样不小,各个被摧毁的战略目标的周围,往往到处可见被炸毁的高射炮以及满地焦黑的尸块。
“我们已经损失了近75%的空中力量,地面机动发射平台有60%以上已经被摧毁,另外的大部分也失去了联系。现在除了海底的‘拉杰拉杰’号和那最后的末日基地了。”在新德里的地下防核掩体之中,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正在向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报告目前正日益恶化的形势。
要先挽回局势,印度惟有选择疯狂。在中国用一场中国空军历史之上空前规模的进攻战役全面拔除印度的“核牙齿”之前,用仍可以使用核武库向全世界展示印度的力量。当然这一切并非是印度长期以来的核战略,事实上除中国之外,世界各大国之中印度也同样明确表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曾说过:“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国家是不能被其他国家所支配的核武器是为了自卫,我们的敌人在知道我们拥有核武器后就不会再攻击我们。”印度国防部2005年年度报告将印度的核政策界定为“基于最小的有效威慑和不首先使用原则”但是针对“最小的有效威慑力量”印度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反而强调要大力发展“三位一体”的核力量。
印度需要集中全力确保其核武器遭到中国或巴基斯坦甚至二者联合的第一次核打击后而不被其全部摧毁。而第一时间接到新德里方面核打击命令的正是已经秘密部署在阿拉伯海之中的印度海军3艘“先进技术艇”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硕果仅存的一艘—“拉杰拉杰”号。作为印度海基核力量中最后的中流砥柱“拉杰拉杰”号已经从母港孟买出发,在阿拉伯海中秘密的潜伏了数周之久,现在它将接到命令向巴基斯坦境内的两大主要目标—伊斯兰堡和卡拉奇实施核打击。而在另一个方面位于印度中北部的温迪亚山脉的地下,毁灭的力量正在逐渐的凝结。
这条东西长1100多公里横亘于马尔瓦高原的南缘和纳巴达河与宋河北岸之间的山脉,由于多以陡崖临河岸,一直以来都是印度南北交通的障碍,也是习惯上划分南北印度的分界线。此刻在海拔884米的辛加乔里峰下,郁郁葱葱的麻栗树下一个隐秘的通风口直接连接到地下50米下的混凝土地下掩体之中,此刻一个可以传送发射核导弹信号的电子装置突然响了起来。这里便是印度最后的洲际导弹发射井—传说中的末日基地。
p; 但这座城市的500多万市民中却极少有人知道,此刻在他们所居住的城市郊外,一列承载着毁灭的列车正在茂密的丛林之中缓缓停下。这列多少有些破旧的绿色火车,这列火车与普通列车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由3个内燃机火车头牵引,拖带着8个全封闭的8轮车厢,这些车厢虽然从外形上看与普通的冷藏车厢并没有不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车厢的连接处是假的,至少有3节车厢是整个连在一起的,以使这种导弹列车拐弯时的速度不能太快。从它诡异的行踪之中人们就不难判断出这列车厢的特别之初。没错,它正是冷战时代令美国战略核力量中央指挥部的指挥官们心神不宁的俄罗斯导弹列车。
这辆从北国退役下来的导弹列车曾是强大红色帝国3个铁路机动导弹师,共计12列导弹列车中的一员,在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科斯特罗马基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彼尔姆的大森林里都曾留下过它的足迹。但是此刻就如成千上万曾为了理想而坚持的俄罗斯人一样,它也被昔日的主宰抛弃了。从它停靠的那座名为无论是在地理地形图、行政区划图还是在铁道路线图上,人们都找不到这个车站—“矢车菊”出发,这列没有任何编号的列车一度被封存在洞库之中,等待着被拆卸的命运。
但是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最终它并没有和同僚一样等来被肢解的末日,而是被秘密的卖给了远在南方的盟国—印度。这并不是一笔轻松的交易。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印度,实际上都并不愿意进行这样一次充满了尴尬的军火买卖。但是复苏中的俄罗斯需要更多的硬通货,而当时正积极筹划着利用东进战略张显“大国雄风”的印度则需要一种真正可以威慑到对手的地面机动战略力量,最终2辆老旧的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被拆散之后混在俄罗斯政府出口给印度的武器之中运低了目的地。
当然俄罗斯人并不是傻瓜,这2辆被秘密出卖的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不仅被拆除了长期处于战备值班状态之下的“红色手术刀”—前苏联时代最先进的3级固体燃料的pc—22分导式多弹头洲际导弹。更由数十位来自俄罗斯的资深军工专家驾御着。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2辆导弹列车依然属于俄罗斯,只是暂时租借给印度使用而已。
列车一般由6~8节车厢组成,其中有两节车厢各装一枚导弹,电源车车厢、测控车车厢、指挥通讯车车厢各一节,其余为人员生活车。列车平时停放在导弹基地的车库内或支线、专用线上,战时可作长距离的机动转移,在铁路上的任一点实施发射。而这些随时处于发射状态之下的弹道导弹机动发射列车其作战区和作息区则由数个车厢隔离开来,除战备值班人员,谁也无权进入作战禁区。而米罗诺夫无疑是此刻最接近“核按钮”的人。这位来自俄罗斯伏尔加河中游的城市—古比雪夫的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退役老兵,他的职务是发射组中的少校工程师。一旦接到新德里实施核打击的命令之后,他将亲自执行。此刻他已经在战备位置上值6个小时班,按照轮岗的计划他马上将可以休息12个小时。
列车内的装置与普通列车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级别的包房属于官衔不同的长官,列车还有军官食堂和士兵食堂,作为来自俄罗斯的“贵宾”
米罗诺夫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在印度人的悉心安排下其舒适绝不会差于一般的软卧车厢。看着眼前不断闪动各种按钮和仪表,已经年近六旬的米罗诺夫早已没有了刚刚入伍时的兴奋和激动。在已经失去了信念和理想的他看来这个世界明天是否就会毁灭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战略火箭兵近卫红旗导弹师服役的日子曾是米罗诺夫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但是这一切却并没有延续太长的时间。在阿富汗的群山之中,米罗诺夫失去了自己一生的骄傲—他刚刚从军校毕业的儿子,而在随后到来的国家解体的旋涡之中他更失去了相濡以沫了近30年的妻子。在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里,战略火箭军的光荣和责任曾一度支撑着这位倔强的老人支持下去。但是最终他所等来的依旧是裁撤的命令。
虽然在强大的红色帝国崩溃的刹那,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战略火箭军的大部分骨干力量。但苏联解体对战略火箭军所造成的沉重打击却几乎是无法消弭的。因为在俄军20种战略导弹中有12种是在乌克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南方”设计局研制并由该市南方机械厂生产的。俄战略火箭兵600枚现役战略导弹中只有40枚“白扬”
pc-12m可以完全由俄罗斯国产的。其余导弹的技术维护、寿命延长都取决于留在乌克兰的研制者。乌克兰独立后,宣布其无核地位,不拥有不生产核武器,从苏联继承来的核导弹生产设备全部销毁。而俄军所有铁道式导弹战斗系统都是在乌克兰境内制造的。最终米罗诺夫只能亲眼看着导弹列车的车厢盖在专门的拆卸洞库中被前后掀开,然后车厢四周自动放倒,形成了一个坡,巨大发射架是可以向两边移动的。在这种状态下,一直处于战略值班状态下的ss—24“撒旦”导弹将被艰难的拆了
下来。
不过平心而论米罗诺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依然是幸运的,在退役之前的一个月之前,他接到了师长弗拉基米尔。基里洛夫少将亲自递来调令,这是这位即将赋闲的老上级对米罗诺夫最后的一次“关怀”了,这不仅意味着米罗诺夫还可以拿到每月500美金的丰厚收入,更让这个孤独的老人可以远离冰冷阴森的公寓。
“刚刚接收到新德里方面的最新命令—核攻击!”随着耳机里响起有些生硬的带“咖喱味”的俄语。米罗诺夫知道这又是那位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法克尔机场的“恐怖袭击”中侥幸逃出的软件工程师—木塔卡博士。虽然木塔卡是印度海量的软件工程师中少数同时通晓英语和俄语的另类,但毕竟写和说是两回事情。此刻加上一种空前紧张,正在指挥通讯车车厢内的木塔卡几乎是结结巴巴的念完了手中从新德里传来的信息。
按照印度原定实施战略核反击的指挥体制是:以总理为首的印度政府内阁向战略部队司令部授权,然后通过其向国防参谋部下达核反击命令,紧接着按级别关系通知有核部队投入战斗,整个过程不超过30分钟。不过这些时间并不代表着真正将核武器发射出去的时间。
由于事前无法测定发射点处的经纬度、高程和基准方向,因此,要求发射列车上装载快速定位、定向设备,到列车停稳后,测控车车厢将迅速工作起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出需要的数据。在数据得到确认的同时装载在车厢内的印度自行研制的“太阳神”-iii型导弹也将完成起树和发射的装备工作。这些工作在俄罗斯的冰原之上并不难完成。战时可作长距离的机动转移,在铁路上的任一点实施发射。但是这项技术对国家的铁路网要求较高,不仅铁路里程要足够,使导弹能在大范围内实施广泛机动,同时铁路质量也要达到要求,普通的铁路根本无法承受运载时的重力及发射时强大的后推力。这也是世界上为什么只有个别国家掌握此技术的原因。
但是对于印度而言,要想作到如此的随停随射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铁路网络最为完善的马德拉斯附近。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处地方可以在修整之后作为临时的导弹发射阵地。所以当接到攻击命令之后米罗诺夫知道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最后的工作。“我的目标是。”随意的翻看着从指挥通讯车车厢传来的目标方位信息,几乎无须辨认米罗诺夫也知道那是美国西海岸的航空工业重镇—西雅图。
“一个精明的选择!”作为美国西北部重要工商业城市、港口,西雅图不仅是印度自行研制的“太阳神”-iii型导弹完全可以够到的目标,更是波音航空公司总部工厂所在地,生产世界喷气客机总数50%以上。很难想象西雅图变成一片火海之后对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冲击。米罗诺夫此刻似乎已经看到了采用的是运输发射简封装的苏里雅-iii型导弹由位于发射筒底部的固体燃料发生器瞬间爆发的高压,将导弹射出发射筒。起飞重量100多吨的导弹像迫击炮弹一样射出以及那漫天燃烧的毁灭之火。“这个世界早该如此!”米罗诺夫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有条无紊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目标已经出现在预定位置!各小组注意!”但就在列车缓缓停下的丛林之中。数十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正虎视眈眈的注视着眼前的猎物。
第五十七章:分崩离析
“既然没有作预先的警戒部署?”虽然迄今为止也没有进行过实际的发射作业,但是有着千百次演习经验的米罗诺夫却对他的“新雇主”如此托大的作法倍感失望。要知道无论是在前苏联时代还是在俄罗斯,只要装载着导弹的列车一旦进入发射阵位,那么附近几十公里的范围内都会被战略火箭军的警戒部队严密的封锁起来,如果再加上接到命令实行戒严的常规部队的话,绝对的安全距离甚至可以扩大到几百公里。但是此刻导弹列车已经开始借助水平液压装置,将车身牢固地固定在铁轨上,平衡系统已经开始自动保障车厢与火箭的平衡,发射车厢顶棚已经徐徐打开,毁灭已经进入了倒数记时,但是在铁道的四周却看不到任何印度方面警戒部队的身影。
此刻的米罗诺夫并不知道,在昨天还是铁板一块的印度此刻已经分裂成了至少两个彼此敌对的个体—以新德里为首都的“印度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和此刻正在印度南部的名城—浦那会集一堂的南部各邦首脑所宣布成立印度“南部自治邦联”而此刻米罗诺夫和这列乔京德尔寄以厚望的导弹列车所在的地方—泰米尔纳德邦也已经属于刚刚诞生的“南部自治邦联”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米罗诺夫和他的同僚们此刻正在敌国的领土之上进行着这次危险的实弹发射。
事实上此刻在横割南亚次大陆的德干高原两侧,伴随着印度南部各邦首脑在浦那的弹冠相庆,一场全面接收新德里在印度南部行政和军事资源的行动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着。作为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司令—在印度南部驻军之中“资历最深”、“广有人脉”的维杰中将无可争议的成为了新近成立的“南部自治邦联”的联合武装力量指挥官。按照“南部自治邦联”各首脑起草的印度南部自治法案,这支联合武装力量除了将全面囊括各邦自行招募人员训练的邦武装警察和家乡卫队之外,还将全面接收印度军队各兵种部署在印度南部各地的人员、装备以及基地设施。
在印度南部自治法案之中,一手促成印度南部独立的那些昨天还对新德里宣布效忠的权贵们将这一无耻的举动解释为:关于全面接收原印度共和国在南部自治邦联境内的一切武装力量,并不仅仅是为了补偿长期以来南部各邦人民在过去的岁月中对印度共和国国防建设之上所付出的辛勤。更是为了避免次大陆南部地区在新德里的某些一意孤行的军阀所发动的战争中沦为毁灭的战场。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无法掩饰南方各邦为接下来随时可能爆发的印度版“南北战争”所进行的武力准备。毕竟如果单纯依靠邦武装警察薄弱的力量是无法对抗新德里即将到来的讨伐之师的。
在南部各邦全面接收各地驻军的行动中,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改弦易帜无疑是最为顺利,借助着萨金娜“公主”所带来的巨额资金以及关于安全和前途的种种保证。维杰中将早已为新成立的南部自治邦联收买了部署在印度南部地区的2个陆军集团军的大多数中高层军官的忠诚。而那些小数不识时务的顽固分子也会在成功的向新德里发出危险警报之前的第一时间倒在英国军情六处旗下的特工和佣兵杀手们的枪下。早在印度南部自治方案在浦那宣布生效进入最后一天的倒数计时的那一刻开始。印度陆军南部军区的的下层军官们开始接受明天忠于谁的考验!在接受了多年新德里多年思想灌输和宣传教育的下层军官之中反抗的声浪远比维杰中将想象的要巨大,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局。在与部下完全隔离的条件下,数百名连、排长的单独反抗并不比一个联队新兵的抵抗更具威胁。在秘密处理了这些“异己”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对一盘散沙的基层士兵进行的反复洗脑了。
虽然长期以来印度军队内部一直进行着爱国主义教育。在印度军队的宣传之中一直宣扬着印度是如何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有着何等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社会制度最民主、最完善,号召军人为保卫祖国而献身。此刻突然要求士兵不再为这个神圣的政体所服务的确有些困难。但是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指鹿为马的天才。“我们所终于的祖国目前正被一小撮战争疯子所把持着,他们对外发动战争,对内践踏民主。热爱和平的南部各邦再也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无论是何等龌龊的目的和手段,但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对其进行粉饰,同样可以在阳光下升华为掷地有声的豪言。
利用印度陆军营级单位上所设有的有线广播站,早已控制了全局的维杰中将等人好不吝啬的将印度南部自治法案的全文第一时间的在印度陆军南部驻军各地的营区内广播。而此刻他们所面对的仅仅是一张张写满错愕和无奈而仰起着的脸庞。并非所有的士兵都能理解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受祖国分裂这一现实,但是他们仅仅是一些普通的士兵,在这样纷乱的政治旋涡中,他们那些微薄的力量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又能作些什么呢?
相对于陆军部队的相对“和平”的接收,南部自治邦联境对于印度共和国在次大陆南部地区海、空军各部队和基地的接收就显得“惨烈”的多了。虽然陆军顺利的整体倒戈,但是在三军分立的印度军队中主管陆军的维杰中将在海、空军中的影响力并不太大。尽管事先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成功被策反的印度海、空军南部驻军的将校并不多。南部自治邦联境政府不得已制定了武力接收的计划。
这一计划的主要执行者并非是刚刚纳入麾下的印度陆军南部军区,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要士兵将强口对准自己的昔日同僚,这样的作法无疑是将自己放在火山口上。所以南部各邦的邦武装警察顺利成章的接过了这一任务。印度独立后,各邦先后组建武装警察部队,作为印度国家武装力量的后备,印度邦武装警察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40万人,分别由各邦警察署领导主要负责本邦的治安任务,但也可调往其他邦执行任务。印度南部各邦原有的武装警察共约10万人。在独立之前的几个星期中南部各邦以加强本邦治安为理由对这些部队又进行了一些的扩编和加强。
2008年3月24日的黎明到来之前,坐落于印度南部的印度海、空军各主要基地外均由各邦武装警察拉起了警戒线。这一行动虽然立即得到了印度海、空军基地指挥官的警觉。但是在各邦武装警察部队负责满脸堆笑的解释下,他们却相信了这一切是为了防备渗透进来的外来武装分子以及国内分裂运动分子的恐怖袭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最终还是暴露在了阳光之下。当印度南部自治法案公嘱于众。印度海、空军南部各基地的值班人员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各邦武装警察已经开始了全面接受基地的进军了。
由于战事的紧急印度空军各主力飞行中队都已经调望了东部、西部以及北部的一线机场,南部各地空军基地内仅有少量的老旧战机用于训练和日常警戒而已。同样地勤和战备人员的配备也是能省则省,所以当面对手持着由英国政府秘密资助的德制hk
mp5型冲锋枪的邦武装警察时,南部地区的大多数空军基地选择了不战而降。当然这并非是他们同样拥护国家的分裂,而是真正的用心无力。不过仍有很多机场的工作人员选择用点燃机库、炸毁战机的方式来进行消极的抵抗。
与空军基地相比,对海军基地的接收工作则更象是一场战争。与空军方面的情况相比,无论对于印度海军还是海岸警卫队来说,南部的基地都是他们根基之所在。不论是西海岸的孟买、卡尔瓦尔、果阿、科钦、特里凡得琅还是东海岸的马德拉斯、维沙卡帕特南、本地治理,对于印度海军的舰艇来说而言都是无可替代的“家园”为此尽管在兵力和武器上,印度海军的基地守备部队都无法与有备而来的南部各邦武装警察相抗衡。但是凭借着基地外围坚固的工事。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印度南部自治法案公布后的数个小时内,印度南部各地的主要军港均被密集的枪声所笼罩着。除了果阿、马德拉斯等地的一些海军岸上指挥中心和仓库被顺利的攻占之外,南部各邦武装警察始终无法攻入各军港的内部。
而这一切对于正在马德拉斯附近的铁道线上准备毁灭西雅图的米罗诺夫并没有太大关系,即便没有种种的消息封锁,对于他来说一切也都已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单行道,从这一刻到未来的10分钟之内,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他将自己列车上导弹发射出去。不过他显然忘记了,当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产生分裂之时,夺取核按纽和核设施无疑是各方的第一要务,便如同米罗诺夫曾经的祖国所遭遇过的那样。唯一不同的是在夺取印度南部地区所有核设置的行动中,所有印度人被排除在外。
按照汉密尔顿公爵最初的设想,在他一手策划之下独立的“印度南部自治邦联”将成为一个类似于苏联解体之后的乌克兰那样的独立国家,印度共和国原先部署在其领土之上的所有核武器和核设置将被予以保留,名义上这些核武器将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之下逐步被拆除,但实际上这些核大棒却将置于大英帝国的控制之下,得到不断的加强。
尽管英国是较早开展核武器研究的国家之一,并且是当今世界核国家俱乐部的重要成员,但英国自拥有核武器之日起,就一直难以摆脱受美国控制的阴影。甚至连牵系一个国家“二次打击”的潜射弹道导弹也保存在美国佐治亚州的金湾潜艇基地。尽管英国名义上拥有的潜射弹道导弹,但在技术上它们属于美国。不仅如此,英国的导弹训练甚至都被安排在美国境内进行。面对美国在技术上的门槛,虽然英国政府也不惜斥巨资更新自己的核武库,但是英国狭小的战略纵深,难以在与核大国的抗衡之中生存下来和逐步恢复却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获得印度南部的支持,整个糟糕局面却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对于英国人的这种算计,华盛顿方面并非一无所知。不过作为“盟友”美国并没有对于英国的计划进行百般的阻挠,相反美国政府正不遗余力的在帮助英国方面完成他们的这一系列梦想。在控制印度南部众多核设置的特种行动中,美国军方甚至大方的提出“借兵”的计划。
虽然可以隐隐洞悉到了美国人这种殷勤背后隐藏的阴谋,不过面对着印度南部上千个急需控制的紧要目标,英国人也必须承认力有不逮,不得不求助于远比自己强大的多的盟友。此刻在距离印度东部城市马德拉斯东南方向200海里印度洋之中,蔚蓝的波涛在阳光却依旧显得十分平静。但即便是目光再为敏锐的海鸥翱翔于天际也难以发现深葬在水中的一艘艘钢铁巨鲸。
站在093d型攻击核潜艇“雪豹”号的舰桥之上,一路从狭窄马六甲海峡的潜流走到辽阔印度洋的舰长柯云怒上校此刻正无言的注视着自己面前dl3型指挥控制中心,此刻众多共和国的水兵正在声纳战基站、gps深水操控接受中心、反声纳鱼雷对抗作战室、战术指挥中心、lcd大屏幕作战研究室、综合舰艇操作联络中心、中央计算机控制中心等岗位上全神贯注的工作着。
“虽然不是交战,但即便是他们同行也能让大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感啊!”慢慢的走到柯云怒上校的背后“雪豹”号攻击核潜艇的政委曲卫波上校轻轻的拍着自己老搭档的肩膀微笑着说道。“是啊!我们的身边不仅有共和国的宝贝疙瘩,还有那些富有国际精神的外国朋友啊!”柯云怒上校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着答道。
如果此刻柯云怒上校的目光可以透过093d型攻击核潜艇坚固的壳体和前方深邃的海水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眼前的场面记录下来。因为此刻两艘硕大无朋的战略核潜艇正间隔数百米的距离缓慢的并肩而行,虽然保持着这种“亲密”的距离,但是外型之上迥异的风格仍然明确的提醒着大家,这两艘战舰来自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分别是中国海军战略核潜艇部队的094a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嘲风”号以及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ssbn-728“佛罗里达”号。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美国海军目前最大的潜艇,也是美国战略核力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过程中其携带的24枚导弹“三叉戟”2型导弹最多可以散步出288个核弹头,爆炸威力为8640~13536万吨tnt当量。可以在半小时内摧毁对方200~300个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战略目标,足以毁灭一个中等强国。
不过今天这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并没有准备如此之多的弹药,作为“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当中4艘已经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佛罗里达”号这次的任务更多的是与另一艘“俄亥俄”级最新改进型“密歇根”号充当水下特种部队的指挥舰。
“俄亥俄”级这4艘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最大的改变除了原来的“三叉戟”导弹被“战斧”巡航导弹所取代以外,这次改装的另外一个关注点则是加装了新近研发成功的“高级‘海豹’输送系统”当中包括把原来两个垂直发射管的位置用一个被称为“高级‘海豹’输送系统”代替。该袖珍潜艇可以一次运送9名海军陆战队“海豹小队”的特种部队,执行侦察、渗透、偷袭、解救人质等行动。经过改装的“俄亥俄”号总共可以搭载66名“海豹”特种部队者4个排的特种作战人员。
这次为了策应英国在印度南部地区策划的独立运动,美国海军出动了规模空前的水下舰队,这支水下舰队包括2艘“俄亥俄”级改进型战略核潜艇—“佛罗里达”号和“密歇根”号、1艘“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吉米。卡特”号、3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夏威夷”号、“德克萨斯”号和“北卡罗莱纳”号。
这支水下舰队之中2艘“俄亥俄”级改进型战略核潜艇将是作为特种部队的登陆艇来使用“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将负责整个水下舰队行动之中的水下护航任务。而3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则负责搜救、营救、侦察、破坏和牵制性攻击、直接火力支援以及其他秘密使命。这支庞大的舰队早在中印围绕安达曼群岛的攻防战如火如荼之际便从美国本土的华盛顿州班戈海军基地出发,远涉重洋抵达战区。他们行动的最初目标是为了监制中国海军在印度洋沿岸地区的行动,却意外的恰巧接上一个投入实战的命令。并在路上遭遇了他们的中国同行。
在英国特工的指引之下,此刻30多名负责东南亚地区特种作战的海豹1队士兵正小心的从丛林中潜伏的位置上移动出来,从各个方向接近停靠在铁路中央的导弹列车。
第五十七章:分崩离析
不等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的首轮攻击“尘埃落定”第二波次的攻击又落在印度北部各重点目标的头上。与首轮打击中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使用多个机动打击旅的机动发射模式不同,这一轮打击之中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主要投入的是长期执行战略值班任务—部署在固定发射井内的“东风—5a”型洲际导弹以及准机动发射的“东风—3”型和“东风—4”型中远程弹道导弹。
“一击有余,后续无力。”在美国五角大楼内继续关注着战事发展的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此刻显然已经从刚才面对82枚“东风-21”型/“东风-25”型中程弹道导弹的震撼之中恢复了过来。面对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在第二轮打击中所使用的这些堪称“古董”的老旧导弹,他似乎的确有理由嗤之以鼻。当然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相信作出这样的选择,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部队的指挥官和北京当局必然有充分的理由,毕竟“东风—3”型、“东风—4”型和“东风—5”型都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品了,但总计却仍有近两百余枚处于服役状态,这些“老兵”的存在不仅需要耗费了大量维护和保养成本,更关键的是占据了新型导弹的部署通道。与其再耗资巨大将其除役、销毁,不如就这样砸到敌人的国土之上,让“他们”在自己“从军”的最后年华里去博得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和灿烂。
“不过相信这些导弹的命运不是打偏了击中居民区就是在空中自行解体吧!”不过对于这些导弹的战果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显然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这些导弹之中最老的估计已经与自己同岁,最年轻的也与自己在海军陆战队服役的儿子年龄相仿。根据他手上的情报最先进的“东风—5a”型洲际导弹命中精度也在500米左右。而“东风—3”型的命中精度1500-3000米之内。在装载核弹头、执行战略攻击任务的情况下,这样的命中精度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中国政府应当没有理由首先使用核武器才对,那么在携带威力有限的常规弹头,即便是用来攻击那些范围较大的固定目标—印度的核工业基地、研究机构。这些导弹能取得多大的战果估计没有人会抱以希望吧!
但是亨利。奥柏林空军中将显然猜错了,因为并非所有人都与他那样的悲观。至少此刻在位于中国腹地每一个升腾起一团绚烂夺目火光的发射阵地,便有无数颗滚烫的雄心在目送这些伴随自己多年的“战友”飞向天际之时与它们共同飞翔。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兵龄都远没有这些硕大的共和国之柱长。在一届一届的老兵手中,他们曾经是最为受宠的军中娇子、曾经是共和国最后的安全底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最近被一代代的新型导弹所取代,在那些年轻的战友面前,老兵并没有更多的优越感,相反只有深深的自卑。他们中有些被拉下战位、分化解体。有些则“退伍转业”—被用作“长征”系列火箭的推进器。
如果说武器也有生命的话,那么或许他们也在咬牙坚持,坚持着等待一个时刻,一个用自己的生命向共和国证明自己价值和忠诚的机会。在今夜他们最终如愿以偿,而且他们的牺牲并非全无价值。因为在他们投入战场之前,已经获得了脱胎换骨。
常规弹头来代替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弹头这并非是中国人的发明,早在2006年8月2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便宣布:规定美军在得到白宫命令后,在一小时内使用任何非核武器打击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任何目标。计划将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改装成装备普通弹头的导弹,以便能在全球进行常规作战,形成新的全球快速反应作战能力。并且已经开始在美国海军的多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所装备的“三叉戟”d-5型潜射洲际导弹进行改装的试验。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这一改进计划是一件如同换衣服般简单的事情。要用使原先为核战争所准备的洲际弹道导弹在常规作战中一显身手,即便是美国那样的超级军事大国也需要耗费无数的时间、人力和物资。毕竟核弹头与常规弹头在结构和作战使命上有着太多迥然不同之处。
洲际导弹飞临目标上空时,将从太空高速进入大气层,速度高达2万公里/小时。核弹头的特殊壳体能够承受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然而,常规弹头一般在大气层内飞行,最大速度也就是几倍音速而已,弹体抗高温能力远不如核弹头。此外,洲际导弹配备的常规弹头必须在飞临目标之前,进行大范围减速,使制导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为常规作战中的对地面攻击精确制导武器都是在亚音速情况下从攻击平台上进行发射的。
所以从某些意义上来讲,中美两国对洲际导弹的常规武装化完全是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目的采取的同一种解决方案而已。除了“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三叉戟”d-5型潜射洲际导弹之外,美军真正洲际导弹的常规武装化的重点是按照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应该被拆除的美国核武库内的宠儿—mx“和平卫士”型洲际弹道导弹,同时研制500枚射程、精度、可靠性均优于“民兵—3”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可以说完全是一种打破了现有战略平衡,回避现有国际条约而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战略力量的作法。而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对“东风—3”型、“东风—4”型和“东风—5”型则很大程度只能说是一种出自“物尽其用”的无奈之选。
不过出于洲际导弹具备摧毁具有很强防护能力的点目标的能力。而且在c4isr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洲际导弹的战术性指挥成为可能,而且减少了指挥环节,缩短了作战决策时间。所以在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对“东风—3”型、“东风—4”型和“东风—5”型的导弹改装过程中仍然投入了相当的努力。虽然这些老兵的攻击精度或许永远无法与已经拥有天基雷达系统,可以摆脱地球曲率等客观物理因素限制的美国那新型的“地基战略威慑系统”但是中国军工科研人员也已竭尽所能将更多的成熟技术加载到这些老兵的身上。
为了弥补在攻击精度之上的不足,中国的军工科研人员特别为这些已经卸下了核弹头的导弹装上新型研制的多级子母战斗部。在完成了再入大气层之后,这些老旧的洲际导弹将在目标上空3000米左右的高空开始减速,打开第一级战斗部释放出总数在10个左右的二级战斗部,而这些二级战斗部将继续下降高度在500米左右的高度释放出最终的毁灭之雨—总计600枚的小口径炸弹。这样的攻击将在第一时间全面打击方圆20公里的广袤地域。
“准确的说,他们已经不再是洲际导弹。而是无人驾驶的‘部分轨道轰炸机’。”在德令哈的指挥中心内程浩少将看着从整个中国中西部的地基发射井和野外发射阵地上腾空而起的成为“攻击彗星”划过半个亚洲飞向各自的目标,他的脑海里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童年时代那个永远摆放在自己父亲桌面上的古怪模型,他有着一个极少有人知道的名字—“东风—6”型。在那个共和国正经历空前威胁的岁月里,程浩少将的父亲曾和一群与自己同样热爱和平的人共同致力于将明天寄托于互相毁灭的承诺之上。今天虽然程浩少将还没有看到那绘有“八一”战旗的“东风—6”型真正的翱翔在大气层之外,但是至少这种攻击的模式也算是对自己父亲的少许宽慰吧!
在中国人民国防军第二炮兵第二轮打击全面展开的同时,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空军也开始从各个方面对印度北部的战略目标进行空中打击。这是一场中、巴两国经过长期准备和积蓄之后所发起空中进攻战役,特别是中国空军,为了完成这次一击制敌的行动,中国空军在过去数个月的中印战争中一直处于动员和整备状态。面对马六甲海峡地区的激战,中国空军远没有全力以赴。虽然这一点广泛的为友军所诟病,但是今天一切的忍耐都将迎来最后的宣泄。中国空军自开战以来首次调集了7个空军战区的精锐战力,从四个方面向印度北部地区发起攻击。
除了第一批次飞抵战区的是早已秘密进入青藏高原一线机场的成都军区空军战区的第33歼击机师的苏-30mkk型战斗轰炸机以及武岚中校驾驶的轰-6x型轰炸机,当他们成功的摧毁了部署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大吉岭一线的印度陆军第222独立导弹团和印度北部的预警雷达系统之后,隶属于成都军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群从中印边境的东段开始进入战场。这支拥有超过200架国产歼—11a/b型重型战斗机、歼—8e/f型战斗机的庞大机群里不仅有成都军区空军战区的第33歼击机师的雄鹰,更不乏来自济南军区的第19歼击机师和南京军区的第3歼击机师的精锐。在这些战斗机群的背后还有来自南京军区第10轰炸机师的大队悬挂着空射对地巡航导弹的轰—6d型轰炸机群。
在得到沈阳军区空军第1歼击机师和北京军区第7歼击机师支援之下,兰州军区的空军部队显得底气十足,多年在高原轮训的经验加上突击的适应性训练使得这些从各个军区皇牌在从高原之上的各个野战机场之上起飞毫无生疏之感,他们将越过中印边境西段进入印度的领空,扫荡那些被第二炮兵的攻击瘫痪在印度西部纵深机场跑道和高速公路之上的目标。
而成都军区的另一支空军皇牌第44歼击机师自然也不会甘心落后,在得到了广州军区的第2、第18、第42三个一线歼击机师骨干的支援下,从云南一线的机场起飞,假道缅甸的领空对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军事目标实施空中打击。当然顺便支援“孟加拉人民报家卫国”的地面战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
除此之外广州军区空军战区的第8轰炸机师还从湖南南部地区的机场起飞在从缅甸南部的丹老群岛的海军基地群起飞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机的掩护下,在孟加拉湾西部海面上发射巡航导弹攻击了印度东部沿海的战略目标。
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之内,印度北部的天空便不再属于湿婆大神的子孙。除少数在中国方面的突袭开始之前正在担任日常巡逻任务的印度空军战机在空中被击落以下,印度空军最后的家底—部署在整个北部各一、二线机场之上的近500架各式战斗机均被炸瘫在跑道之上。此后印度的天空便只能借助于防空炮火来保卫了。
按照一般空中进攻战役的规律,攻击方应该充分发挥在整个战区、包括太空部署的完善的指挥控制通信预警系统、先进的夜间作战系统、隐身飞机、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以及高性能的电子战装备,把空中战役的首次突击和尔后阶段航空兵的主要作战时间安排在夜间,白天以巡航导弹攻击为主;飞机突防时,采取综合的电子战措施;以隐身飞机打头阵,在防空火力圈外发射空地导弹攻击要害目标,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使作战按照对己方有利的方式进行,确保空中战役胜利。
但是这样的攻击模式显然在目前世界上仍只有美国空军可以独立完成,为了更好的在第一时间摧毁对手,中国空军不得不选择在白昼进行攻击,这使印度各防空部队的成绩并不算太糟。在此后数个小时的攻防战中他们成功击落了大约30架左右的中国战机,而这个比例大约战中国空军参战总兵力的3%左右。不过印度防空部队为了这点成绩付出的代价也同样不小,各个被摧毁的战略目标的周围,往往到处可见被炸毁的高射炮以及满地焦黑的尸块。
“我们已经损失了近75%的空中力量,地面机动发射平台有60%以上已经被摧毁,另外的大部分也失去了联系。现在除了海底的‘拉杰拉杰’号和那最后的末日基地了。”在新德里的地下防核掩体之中,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正在向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报告目前正日益恶化的形势。
要先挽回局势,印度惟有选择疯狂。在中国用一场中国空军历史之上空前规模的进攻战役全面拔除印度的“核牙齿”之前,用仍可以使用核武库向全世界展示印度的力量。当然这一切并非是印度长期以来的核战略,事实上除中国之外,世界各大国之中印度也同样明确表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曾说过:“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国家是不能被其他国家所支配的核武器是为了自卫,我们的敌人在知道我们拥有核武器后就不会再攻击我们。”印度国防部2005年年度报告将印度的核政策界定为“基于最小的有效威慑和不首先使用原则”但是针对“最小的有效威慑力量”印度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反而强调要大力发展“三位一体”的核力量。
印度需要集中全力确保其核武器遭到中国或巴基斯坦甚至二者联合的第一次核打击后而不被其全部摧毁。而第一时间接到新德里方面核打击命令的正是已经秘密部署在阿拉伯海之中的印度海军3艘“先进技术艇”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硕果仅存的一艘—“拉杰拉杰”号。作为印度海基核力量中最后的中流砥柱“拉杰拉杰”号已经从母港孟买出发,在阿拉伯海中秘密的潜伏了数周之久,现在它将接到命令向巴基斯坦境内的两大主要目标—伊斯兰堡和卡拉奇实施核打击。而在另一个方面位于印度中北部的温迪亚山脉的地下,毁灭的力量正在逐渐的凝结。
这条东西长1100多公里横亘于马尔瓦高原的南缘和纳巴达河与宋河北岸之间的山脉,由于多以陡崖临河岸,一直以来都是印度南北交通的障碍,也是习惯上划分南北印度的分界线。此刻在海拔884米的辛加乔里峰下,郁郁葱葱的麻栗树下一个隐秘的通风口直接连接到地下50米下的混凝土地下掩体之中,此刻一个可以传送发射核导弹信号的电子装置突然响了起来。这里便是印度最后的洲际导弹发射井—传说中的末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