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大秦帝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伯,请问张良,张公子的家在哪里?”周冲穿着一身商人服装,与他随来的三个虎贲卫士也是一身便装。
一提起张良,朋友们肯定是想到有“一代帝师”之称的张良,进而就想到“圮上老人”和《黄石兵法》(按:就是《太公兵法》,也就是现在的《六韬》《三略》)。
没错,周冲要找的就是这个“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张良的故事太多,普通老百姓都能说了一段半段的,特别是他给圮上老人纳履得到《太公兵法》,研习十多年,出山为汉高祖出谋划策,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汗马功劳更是脍炙人口。他的计策有多高明,汉高祖刘邦的话很好地说明了这点,汉高祖自叹在运筹帷幄方面不如张良。
让普通老百姓知道张良的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代帝师,而是因为他好吐纳之术,传说与赤松云游天下,其实这是假的,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他习吐纳导引之术,不食人间烟火倒是有这回事,只不过吕太后却给破了,赏给他酒肉,强行要他吃,理由是人生如白驹过隙,短短几十年而已,你何必自苦。张良拗不过吕后,只好吃了。
按历史考证,张良不应该姓张,应该姓姬才对,他们这一支又叫“旧姬韩氏”,后来改姓张。这一支在韩国可是世代卿相,张良的祖上就有五代人做过韩国的丞相,可谓韩国的名门望族。也正是这点,韩国灭亡之后,张良耿耿于怀,立志为韩国报仇,才上演了流传千古的“博浪锥”,在秦始皇出巡到博浪沙之地,用力士行刺秦始皇,误中副车。
周冲之所以急着来寻访张良,是因为张良有胆有识,他要是没有胆色,根本就不敢行刺秦始皇,博浪沙遇刺是秦始皇一生中遇到最为凶险的两次暗杀,另一次是荆轲刺秦。
谁都不能否认,张良是一个天才,一个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天才。在博浪沙行刺失败后,张良被通缉,就躲到圮上,才遇到圮上老人送给他《太公兵法》一事。别以为有了兵书就可以成为军事家,要是这样的话,世面上流传着那么多的兵书,又没几个人成为军事家。
军事家不是区区几本兵书堆出来的,是聪明的才智加上勤奋打造出来的!
张良得到兵法后,并没有任何人指点他,都知道圮老人不见了,变成了黄石,他是凭着自己的才智研读,终于成长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享有“一代帝师”的美誉,对于他的才情,没有任何人敢于怀疑。
周冲知道此时的张良一是恨秦,发誓要为韩国复仇。二是他仅仅是拘束在韩国这个一地之国的理念中,还没有认识到天下大势,更没有认识到统一的意义,因而他的行为接近于“愤青”或者说“热血青年”。
但他是个可以改变的人,一部《太公兵法》使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认识到天下一统的好处,谏阻了汉高分封六国旧王的决定。当时,汉高祖把印章都刻好了,在吃早饭时间问他,他一连提出了好几条不能分封六国旧王的... -->>
“老伯,请问张良,张公子的家在哪里?”周冲穿着一身商人服装,与他随来的三个虎贲卫士也是一身便装。
一提起张良,朋友们肯定是想到有“一代帝师”之称的张良,进而就想到“圮上老人”和《黄石兵法》(按:就是《太公兵法》,也就是现在的《六韬》《三略》)。
没错,周冲要找的就是这个“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张良的故事太多,普通老百姓都能说了一段半段的,特别是他给圮上老人纳履得到《太公兵法》,研习十多年,出山为汉高祖出谋划策,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汗马功劳更是脍炙人口。他的计策有多高明,汉高祖刘邦的话很好地说明了这点,汉高祖自叹在运筹帷幄方面不如张良。
让普通老百姓知道张良的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代帝师,而是因为他好吐纳之术,传说与赤松云游天下,其实这是假的,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他习吐纳导引之术,不食人间烟火倒是有这回事,只不过吕太后却给破了,赏给他酒肉,强行要他吃,理由是人生如白驹过隙,短短几十年而已,你何必自苦。张良拗不过吕后,只好吃了。
按历史考证,张良不应该姓张,应该姓姬才对,他们这一支又叫“旧姬韩氏”,后来改姓张。这一支在韩国可是世代卿相,张良的祖上就有五代人做过韩国的丞相,可谓韩国的名门望族。也正是这点,韩国灭亡之后,张良耿耿于怀,立志为韩国报仇,才上演了流传千古的“博浪锥”,在秦始皇出巡到博浪沙之地,用力士行刺秦始皇,误中副车。
周冲之所以急着来寻访张良,是因为张良有胆有识,他要是没有胆色,根本就不敢行刺秦始皇,博浪沙遇刺是秦始皇一生中遇到最为凶险的两次暗杀,另一次是荆轲刺秦。
谁都不能否认,张良是一个天才,一个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天才。在博浪沙行刺失败后,张良被通缉,就躲到圮上,才遇到圮上老人送给他《太公兵法》一事。别以为有了兵书就可以成为军事家,要是这样的话,世面上流传着那么多的兵书,又没几个人成为军事家。
军事家不是区区几本兵书堆出来的,是聪明的才智加上勤奋打造出来的!
张良得到兵法后,并没有任何人指点他,都知道圮老人不见了,变成了黄石,他是凭着自己的才智研读,终于成长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享有“一代帝师”的美誉,对于他的才情,没有任何人敢于怀疑。
周冲知道此时的张良一是恨秦,发誓要为韩国复仇。二是他仅仅是拘束在韩国这个一地之国的理念中,还没有认识到天下大势,更没有认识到统一的意义,因而他的行为接近于“愤青”或者说“热血青年”。
但他是个可以改变的人,一部《太公兵法》使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认识到天下一统的好处,谏阻了汉高分封六国旧王的决定。当时,汉高祖把印章都刻好了,在吃早饭时间问他,他一连提出了好几条不能分封六国旧王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