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意大利不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了平息调走黑衫军128团而引起的国民军的不满,也为了落实墨索里尼“轮战练兵”的精神,意大利人将黑衫军第200团派往西班牙。该团为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下辖二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坦克营和一个自行火炮营。
其中每个机械化步兵营装备有62辆菲亚特机枪车。这种小巧的战车重3.2吨,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是意大利按照英国佬的布伦机枪车,用CV.33的坦克底盘加宽加长而成。它不仅可以作为可以运载6名步兵的装甲输送车,也是80mm迫击炮和12.7mm防空机枪的载具。
坦克营装备有28辆为M12/36坦克,该坦克是菲亚特公司仿制的苏联BT-5坦克。不过主炮换成了一门47mm的M35反坦克炮。
自行火炮营由三个连组成,其中两个连装备有8门105mm自行迫击炮,另一个连装备8门75mm突击炮。这些自行火炮使用的都是M12/36坦克的地盘。
为了该团人员和装备可以顺利达到刚刚占领的马拉加港,国民军方面不惜血本派出了以战列舰西班牙号为首,包括2条轻巡洋舰和3条驱逐舰在内的庞大护航编队。如此奢华的舰队甚至一度让共和国方面产生了误判,以为是国民军舰队要袭击自己的外援船队。为此共和国方面专门发出了警报,使得两批运载军用物资的苏联货船调头躲避。至3月5日,意大利黑衫军第200团的全部装备和人员安全抵达西班牙。在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训练后,他们将投入瓜达拉哈拉战役中去。
不过3月以来,关注西班牙战事的人大部分将目光投向了莫拉将军指挥的北线而不是弗朗哥的中、南部战线。在那里莫拉麾下的八万大军向巴斯克地区发起了攻击。相信大部分的国内读者对巴斯克这个地方可能一点印象也没有,不过说到西班牙埃塔组织也许就有点影响吧。2004年3月11日马德里爆炸案据说就是他们干的。而埃塔组织进行恐怖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求巴斯克地区的独立。
当西班牙内战爆发之时,左派政府给予巴斯克地区以极大的自治权,用于换取他们对左派政府的支持。但是在正统的西班牙人眼里,这样宽松的自治无疑是变相地允许巴斯克人的独立,是绝不能容忍的。为此,当国民军的莫拉率部进兵剿灭巴斯克分裂势力时,战争就不在是西班牙人之间的内战,而是西班牙人对一个叛乱省份的分裂势力进行的征讨。
比利牛斯山区的巴斯克人属于游牧民,他们的语言是西欧国家中仅有的非印欧语系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也和西班牙人不同。这个小小的民族在历史上就表现出强烈的内聚力,从不甘于外族的统治,且勇猛善战。巴斯克人对西哥特人、罗马人和摩尔人的入侵,都曾进行过殊死抵抗,他们一直都是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被征服的民族。现在4.5万巴斯克民兵包括14岁以上的青年,和60岁以下的中老年人拿起了从前装步枪到法制M1916步枪在内的各式武器,开始反抗莫拉将军指挥下拥有飞机大炮支援的国民军。
比利牛斯山区的地形较为复杂,茂密的树林,深幽的山谷和湍急的溪流,使得国民军的进攻并不顺利。往往几个手持步枪的巴斯克民兵凭借险峻的地形就可以将莫拉的大军阻挡几个小时。因为山区火炮机动不便,莫拉不得不派出飞机扫射投弹才能将他们赶走。
到了3月31日,莫拉的大军苦战数日,却只向前推进了不到三十公里。为此,他们却付出了一千余人伤亡的代价。而且,巴斯克民兵不断骚乱莫拉的后勤线、宿营地,这使得装备和训练上占优势的国民军部队处于一种追不上、打不到、却又处处遇袭的尴尬局面。用意大利领袖的表述就是完全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为了打破僵局,打击巴斯克人的抵抗意志,在莫拉的再三要求下,31日德国“秃鹰”军团和意大利驻西空军对一个叫杜兰戈(Durango)的小镇进行了轰炸。20架SM.81和10架容克-52轰炸机,在这个小镇投弹40余吨,整个小镇被夷为平地,连教堂、学校、医院也不能幸免。轰炸机在投弹完毕后,又进行了低空扫射,目标是前来救援的救护车和消防车。在这样毁灭性的打击下,全镇500余人中有258人丧命(史实)。
从此,一个魔鬼被从魔瓶中放出。“秃鹰”军团和意大利驻西空军联手拉开了西班牙内战最野蛮最残忍的一幕: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轰炸。从此,一个冠冕堂皇的字眼“战略轰炸”开始进入各国空军的作战计划。这种战略轰作,不仅袭击军事目标,如军队、军事基地、军事设施等,而且对后方的生产设施、交通机关,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区,也都进行彻底的攻击,其目的是为了全部摧毁对方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使敌国政府和国民丧失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从西班牙的小镇杜兰戈开始,华沙、赫尔辛基、鹿特丹、伦敦、鲁尔、汉堡、柏林、东京等等一个个城市成为了战略轰作的牺牲品,而对于长崎和广岛的核轰炸更是将战略轰作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在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战略轰炸的巨大威力使得拥有制空权的一方,开始肆无忌惮地轰炸对方占领区的平民。并在1937年4月26日轰炸格尔尼卡时达到顶峰。格尔尼卡是巴斯克人的圣地,那里有一颗橡树千百年来一直是巴斯克人商议大事的场所。这次轰炸中60架德意轰炸机持续轰炸了3个小时,整个城市成为了废墟。事后,统计有1645人在空袭中死亡。由于当时在格尔尼卡有不少的外国记者,格尔尼卡的惨剧马上出现在了其他欧洲国家的报纸上。愤怒的毕加索为此完成了一幅名为《格尔尼卡》的作品,以抗议德意的反人道行为。(史实)
对于这样的惨剧,“不干涉委员会”又一次表示了缄默。而刚刚官复原职的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则表示找到了快速解决战争的办法。不过,在这件事上,意大利官方选择了沉默。而驻西班牙的意大利军方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瓜达拉哈拉的攻势。在最高领袖的启发下,意大利人的装甲部队将尝试一种全新的战争手段。
为了平息调走黑衫军128团而引起的国民军的不满,也为了落实墨索里尼“轮战练兵”的精神,意大利人将黑衫军第200团派往西班牙。该团为一个机械化步兵团,下辖二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坦克营和一个自行火炮营。
其中每个机械化步兵营装备有62辆菲亚特机枪车。这种小巧的战车重3.2吨,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是意大利按照英国佬的布伦机枪车,用CV.33的坦克底盘加宽加长而成。它不仅可以作为可以运载6名步兵的装甲输送车,也是80mm迫击炮和12.7mm防空机枪的载具。
坦克营装备有28辆为M12/36坦克,该坦克是菲亚特公司仿制的苏联BT-5坦克。不过主炮换成了一门47mm的M35反坦克炮。
自行火炮营由三个连组成,其中两个连装备有8门105mm自行迫击炮,另一个连装备8门75mm突击炮。这些自行火炮使用的都是M12/36坦克的地盘。
为了该团人员和装备可以顺利达到刚刚占领的马拉加港,国民军方面不惜血本派出了以战列舰西班牙号为首,包括2条轻巡洋舰和3条驱逐舰在内的庞大护航编队。如此奢华的舰队甚至一度让共和国方面产生了误判,以为是国民军舰队要袭击自己的外援船队。为此共和国方面专门发出了警报,使得两批运载军用物资的苏联货船调头躲避。至3月5日,意大利黑衫军第200团的全部装备和人员安全抵达西班牙。在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训练后,他们将投入瓜达拉哈拉战役中去。
不过3月以来,关注西班牙战事的人大部分将目光投向了莫拉将军指挥的北线而不是弗朗哥的中、南部战线。在那里莫拉麾下的八万大军向巴斯克地区发起了攻击。相信大部分的国内读者对巴斯克这个地方可能一点印象也没有,不过说到西班牙埃塔组织也许就有点影响吧。2004年3月11日马德里爆炸案据说就是他们干的。而埃塔组织进行恐怖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求巴斯克地区的独立。
当西班牙内战爆发之时,左派政府给予巴斯克地区以极大的自治权,用于换取他们对左派政府的支持。但是在正统的西班牙人眼里,这样宽松的自治无疑是变相地允许巴斯克人的独立,是绝不能容忍的。为此,当国民军的莫拉率部进兵剿灭巴斯克分裂势力时,战争就不在是西班牙人之间的内战,而是西班牙人对一个叛乱省份的分裂势力进行的征讨。
比利牛斯山区的巴斯克人属于游牧民,他们的语言是西欧国家中仅有的非印欧语系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也和西班牙人不同。这个小小的民族在历史上就表现出强烈的内聚力,从不甘于外族的统治,且勇猛善战。巴斯克人对西哥特人、罗马人和摩尔人的入侵,都曾进行过殊死抵抗,他们一直都是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被征服的民族。现在4.5万巴斯克民兵包括14岁以上的青年,和60岁以下的中老年人拿起了从前装步枪到法制M1916步枪在内的各式武器,开始反抗莫拉将军指挥下拥有飞机大炮支援的国民军。
比利牛斯山区的地形较为复杂,茂密的树林,深幽的山谷和湍急的溪流,使得国民军的进攻并不顺利。往往几个手持步枪的巴斯克民兵凭借险峻的地形就可以将莫拉的大军阻挡几个小时。因为山区火炮机动不便,莫拉不得不派出飞机扫射投弹才能将他们赶走。
到了3月31日,莫拉的大军苦战数日,却只向前推进了不到三十公里。为此,他们却付出了一千余人伤亡的代价。而且,巴斯克民兵不断骚乱莫拉的后勤线、宿营地,这使得装备和训练上占优势的国民军部队处于一种追不上、打不到、却又处处遇袭的尴尬局面。用意大利领袖的表述就是完全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为了打破僵局,打击巴斯克人的抵抗意志,在莫拉的再三要求下,31日德国“秃鹰”军团和意大利驻西空军对一个叫杜兰戈(Durango)的小镇进行了轰炸。20架SM.81和10架容克-52轰炸机,在这个小镇投弹40余吨,整个小镇被夷为平地,连教堂、学校、医院也不能幸免。轰炸机在投弹完毕后,又进行了低空扫射,目标是前来救援的救护车和消防车。在这样毁灭性的打击下,全镇500余人中有258人丧命(史实)。
从此,一个魔鬼被从魔瓶中放出。“秃鹰”军团和意大利驻西空军联手拉开了西班牙内战最野蛮最残忍的一幕: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轰炸。从此,一个冠冕堂皇的字眼“战略轰炸”开始进入各国空军的作战计划。这种战略轰作,不仅袭击军事目标,如军队、军事基地、军事设施等,而且对后方的生产设施、交通机关,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区,也都进行彻底的攻击,其目的是为了全部摧毁对方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使敌国政府和国民丧失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从西班牙的小镇杜兰戈开始,华沙、赫尔辛基、鹿特丹、伦敦、鲁尔、汉堡、柏林、东京等等一个个城市成为了战略轰作的牺牲品,而对于长崎和广岛的核轰炸更是将战略轰作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在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战略轰炸的巨大威力使得拥有制空权的一方,开始肆无忌惮地轰炸对方占领区的平民。并在1937年4月26日轰炸格尔尼卡时达到顶峰。格尔尼卡是巴斯克人的圣地,那里有一颗橡树千百年来一直是巴斯克人商议大事的场所。这次轰炸中60架德意轰炸机持续轰炸了3个小时,整个城市成为了废墟。事后,统计有1645人在空袭中死亡。由于当时在格尔尼卡有不少的外国记者,格尔尼卡的惨剧马上出现在了其他欧洲国家的报纸上。愤怒的毕加索为此完成了一幅名为《格尔尼卡》的作品,以抗议德意的反人道行为。(史实)
对于这样的惨剧,“不干涉委员会”又一次表示了缄默。而刚刚官复原职的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则表示找到了快速解决战争的办法。不过,在这件事上,意大利官方选择了沉默。而驻西班牙的意大利军方则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瓜达拉哈拉的攻势。在最高领袖的启发下,意大利人的装甲部队将尝试一种全新的战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