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大明:我就来支教,你让我当帝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灾年不来,这些粮食在粮仓里放久了也会坏掉,岂不是浪费了。
“见过皇爷。”
咳咳。
“可要注意身子啊,咱还需要你,这大明还需要你!”
朱元璋察觉了他的身体不适,有点担心。
“不知皇爷深夜召见老臣有何吩咐。”
“咱当初还是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旱灾,你都能给咱算出下雨的时间。咱问你,明朝未来是不是要进入冰河时期?”
朱元璋突然问出这个问题,让他很是诧异。
他知道朱元璋一介粗人,根本不懂天文地理,所以他才能趁着大旱之时,趁机进言,将那些积压许久的冤假错案平凡。
“皇爷何出此言。”
“咱听一位高人说,接下来会有几百年明朝将会进入小冰河时期,就是冬日会冰厚数尺,你认为呢?”
“这绝不可能,从先秦到如今,也不过是几百载的时间罢了,若是这小冰河时期长达数百年的话,百姓们还如何生活。”
连续百年的灾年,活了这么久,他都从未听说过。
而且自先秦以来,从未有过连续灾年的记载。
“那位高人说在洪武三十年年之后,就会结束温暖气候周期,而之后便是全球的气温下降,再者就是粮食减少。”
“这绝无可能,皇爷口中的高人,定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儿。”
刘基直接否定了朱元璋的话,认为他就是被骗了。
“既然如此,那就请伯温明日随咱一起去见先生吧。”
朱元璋此言让刘基心中颇为震惊,自明朝开国以来,能让朱元璋称之为先生的寥寥无几。
当代大儒宋濂乃言官之首,他便是被朱元璋称之为先生,再有一位就是他刘基了。
如今又出了一位让朱元璋称之为先生的人,如何能不让他惊讶?
朝中的大臣他都熟悉,他有些好奇,究竟是何人提出这样的言论?
回府上之后,他也没闲着,夜观天象。
想看看朱元璋所说的小冰河时期到底存不存在。
回乡养老之后,他痴迷于天文地理的研究。
虽说看不透百年之后的气候,但是看短短几年内倒是不成问题,以他的推断来看,近几年内大明的灾年跟往常一样,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像朱元璋口中所说冰厚数尺的情况更是不可能出现的。
朱元璋登基之后,让百姓们都换上棉被。
在此之前,许多百姓根本就没有御寒之物,若冰厚数尺,即便是棉被都不能够御寒。
这一夜刘基都无法入眠,儿子好言相劝也没能让他回房休息。
天微微亮时,他便从府中出发。
他倒要看看,朱元璋口中的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个朝代,他刘基说第二,便没有人敢认第一。
“伯温来得可真是早啊,身子可好些了?”
朱元璋出于关心问道。
“托皇爷福,老臣的身子好上许多了。”
咳咳。
嘴巴上这么说着,但是身体还在剧烈的咳嗽。
“等今儿从先生那回来之后,咱让御医给你瞧瞧。”
刘基虽然年事已高,但对朱元璋来说,他还是大有用处的。
“多谢皇爷。”
朱元璋带着他来到宫门口时见到诸王皆在此。
他这此人究竟有多大的本事能让大明的皇帝、太子,甚至是诸位王爷都亲自前去。
“伯温,别愣着了,赶紧上来吧。”
刘基的年事已高,再加上久病,朱元璋断然是不能够让他骑马,便给他安排了马车。
诸王则是先行一步到了学堂。
等刘基到的时候,诸王已经开始在学堂内高声朗读了。
他早就听闻他们不在国子监读书了,没想到竟是在这乡野之地,学堂内甚是简陋。
他们口中的先生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样的人在刘基看来,不过就是一个毛头小子罢了,朱元璋一定是被蒙蔽了双眼,他定要揭穿这个年轻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我国的南北方农业差异。”
随着景东的声音响起,学堂内瞬间鸦雀无声。
“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方,也就是两个平原,这里的地都属于旱地,旱地适合种什么呢?这就适合种我们的玉米,棉花和大豆,再另外说的秦岭淮河以南的地方,这边都是水田,适合种植水稻、棉花以及一些蔬菜。若是将水稻放在。淮河以北的地方种植,那必然是不成功的,你们可要牢记!”
他知道这些贫困山区的人是靠农业生活的,这些都是必备的知识。
刘基本想直接进去揭装他的面目,但景东的话让他停在了门口,听起来倒是像模像样的。
他估计这是一个略懂皮毛的年轻人,要是加以培养的话,将来必能为大明所用。
“我国的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什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众人摇了摇头,看着景东飞快的黑板上书写,他们只能快速做着笔记。
“就是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会在零度到五摄氏度之间,夏季的气温相当高,平均气温基本上都超过了25摄氏度,而冬季的气温则非常低。过了秦岭淮河,就是温带季风气候。何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的月份的平均气温基本上都达到了零下十几甚至二十几摄氏度,这就是我先前说的冰厚数尺,而他们的夏季不像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是属于比较凉爽的。而西北地区则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个地方常年的降水量稀少,早晚气温度差距很大......”
刘基一时间听入了神,连朱元璋叫他都未曾听见。
景东口中所说的多少多少摄氏度,就连他都未必能准确地算出。
而景东却能讲的这么详细!
大明的版图不算小,他对一年四季的气温把握的如此精准,定是在那些地方住过的,以他现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根本就不可能。
这个时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最快的不过就是马了。
刘基的双眉都要拧在一起了,他不知道景东是如何推算出这些的。
“伯温觉得景先生学问如何?”
“景先生所言并无依据,南北差异略懂皮毛的人都能知晓。”
“那依伯温所言,景先生只是个略懂皮毛之人?”
朱元璋此时的语气变得极为冰冷,在他眼里景东可是能改变大明未来的人!
是灾年不来,这些粮食在粮仓里放久了也会坏掉,岂不是浪费了。
“见过皇爷。”
咳咳。
“可要注意身子啊,咱还需要你,这大明还需要你!”
朱元璋察觉了他的身体不适,有点担心。
“不知皇爷深夜召见老臣有何吩咐。”
“咱当初还是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旱灾,你都能给咱算出下雨的时间。咱问你,明朝未来是不是要进入冰河时期?”
朱元璋突然问出这个问题,让他很是诧异。
他知道朱元璋一介粗人,根本不懂天文地理,所以他才能趁着大旱之时,趁机进言,将那些积压许久的冤假错案平凡。
“皇爷何出此言。”
“咱听一位高人说,接下来会有几百年明朝将会进入小冰河时期,就是冬日会冰厚数尺,你认为呢?”
“这绝不可能,从先秦到如今,也不过是几百载的时间罢了,若是这小冰河时期长达数百年的话,百姓们还如何生活。”
连续百年的灾年,活了这么久,他都从未听说过。
而且自先秦以来,从未有过连续灾年的记载。
“那位高人说在洪武三十年年之后,就会结束温暖气候周期,而之后便是全球的气温下降,再者就是粮食减少。”
“这绝无可能,皇爷口中的高人,定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儿。”
刘基直接否定了朱元璋的话,认为他就是被骗了。
“既然如此,那就请伯温明日随咱一起去见先生吧。”
朱元璋此言让刘基心中颇为震惊,自明朝开国以来,能让朱元璋称之为先生的寥寥无几。
当代大儒宋濂乃言官之首,他便是被朱元璋称之为先生,再有一位就是他刘基了。
如今又出了一位让朱元璋称之为先生的人,如何能不让他惊讶?
朝中的大臣他都熟悉,他有些好奇,究竟是何人提出这样的言论?
回府上之后,他也没闲着,夜观天象。
想看看朱元璋所说的小冰河时期到底存不存在。
回乡养老之后,他痴迷于天文地理的研究。
虽说看不透百年之后的气候,但是看短短几年内倒是不成问题,以他的推断来看,近几年内大明的灾年跟往常一样,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像朱元璋口中所说冰厚数尺的情况更是不可能出现的。
朱元璋登基之后,让百姓们都换上棉被。
在此之前,许多百姓根本就没有御寒之物,若冰厚数尺,即便是棉被都不能够御寒。
这一夜刘基都无法入眠,儿子好言相劝也没能让他回房休息。
天微微亮时,他便从府中出发。
他倒要看看,朱元璋口中的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个朝代,他刘基说第二,便没有人敢认第一。
“伯温来得可真是早啊,身子可好些了?”
朱元璋出于关心问道。
“托皇爷福,老臣的身子好上许多了。”
咳咳。
嘴巴上这么说着,但是身体还在剧烈的咳嗽。
“等今儿从先生那回来之后,咱让御医给你瞧瞧。”
刘基虽然年事已高,但对朱元璋来说,他还是大有用处的。
“多谢皇爷。”
朱元璋带着他来到宫门口时见到诸王皆在此。
他这此人究竟有多大的本事能让大明的皇帝、太子,甚至是诸位王爷都亲自前去。
“伯温,别愣着了,赶紧上来吧。”
刘基的年事已高,再加上久病,朱元璋断然是不能够让他骑马,便给他安排了马车。
诸王则是先行一步到了学堂。
等刘基到的时候,诸王已经开始在学堂内高声朗读了。
他早就听闻他们不在国子监读书了,没想到竟是在这乡野之地,学堂内甚是简陋。
他们口中的先生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样的人在刘基看来,不过就是一个毛头小子罢了,朱元璋一定是被蒙蔽了双眼,他定要揭穿这个年轻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我国的南北方农业差异。”
随着景东的声音响起,学堂内瞬间鸦雀无声。
“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方,也就是两个平原,这里的地都属于旱地,旱地适合种什么呢?这就适合种我们的玉米,棉花和大豆,再另外说的秦岭淮河以南的地方,这边都是水田,适合种植水稻、棉花以及一些蔬菜。若是将水稻放在。淮河以北的地方种植,那必然是不成功的,你们可要牢记!”
他知道这些贫困山区的人是靠农业生活的,这些都是必备的知识。
刘基本想直接进去揭装他的面目,但景东的话让他停在了门口,听起来倒是像模像样的。
他估计这是一个略懂皮毛的年轻人,要是加以培养的话,将来必能为大明所用。
“我国的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什么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众人摇了摇头,看着景东飞快的黑板上书写,他们只能快速做着笔记。
“就是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会在零度到五摄氏度之间,夏季的气温相当高,平均气温基本上都超过了25摄氏度,而冬季的气温则非常低。过了秦岭淮河,就是温带季风气候。何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的月份的平均气温基本上都达到了零下十几甚至二十几摄氏度,这就是我先前说的冰厚数尺,而他们的夏季不像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是属于比较凉爽的。而西北地区则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个地方常年的降水量稀少,早晚气温度差距很大......”
刘基一时间听入了神,连朱元璋叫他都未曾听见。
景东口中所说的多少多少摄氏度,就连他都未必能准确地算出。
而景东却能讲的这么详细!
大明的版图不算小,他对一年四季的气温把握的如此精准,定是在那些地方住过的,以他现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根本就不可能。
这个时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最快的不过就是马了。
刘基的双眉都要拧在一起了,他不知道景东是如何推算出这些的。
“伯温觉得景先生学问如何?”
“景先生所言并无依据,南北差异略懂皮毛的人都能知晓。”
“那依伯温所言,景先生只是个略懂皮毛之人?”
朱元璋此时的语气变得极为冰冷,在他眼里景东可是能改变大明未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