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穿越后继承了一座青楼怎么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都来了国子监, 饭自然在国子监吃。
别觉得这是食堂饭,味道肯定不好, 朝廷对读书人是最好的,学校不管公立私立都有拨款搞基础建设,甚至还给成绩优异的学生发钱。
作为金陵第一学府, 国子监的伙食是极好的, 不少国子监掌厨出去自立门户, 都会宣称自己做的是“监食”, 每天都客似云来。
徐昭明这群小纨绔经常翘课,今天好不容易来了,还集体穿得花里胡哨,一进食堂便引来不少人侧目。
他们是什么人啊, 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不管别人目光的良好习惯,兴冲冲地领着盛景意去尝鲜,还让掌厨把国子监的招牌菜都开小灶给他们做了一份。
徐昭明给盛景意推荐了红丝馎饦当主食。
馎饦其实是种宽面片,类似于后世的面条。
红丝馎饦又更讲究些,是把虾肉捣成泥揉入面中,这样面条煮熟之后便呈现淡淡的红色, 别的不说, 卖相就极好, 再配上鸡肉熬成的淡金色鲜汤,瞧着更是色香味俱全,叫人食指大动。
若是觉得太单调,还有各种口味的浇头可以选, 一般监生叫上这么一碗红丝馎饦就算是有滋有味地吃完一顿饭了。
徐昭明他们和盛景意吃饭的次数已经不少了,各自拿了份饭菜过来也不急着吃,而是叫盛景意先一样样地尝尝看。
他们这么热情,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盛景意头一次来,说不准往后就不会过来了,他们得尽尽地主之谊,叫盛景意把好吃的都尝个遍;其次是盛景意舌头刁,要是她尝完挑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岂不是可以改善他们以后的伙食?
他们这段时间都在盛景意那边蹭过饭,亲眼见证着谢家厨子做出的饭菜从平平无奇变得越来越可口,但凡盛景意提过建议的菜,下回再端上来时都好吃了不止一点点。
盛景意来都来了,可不能让她就这么走了!
寇承平等人存着这样的心思,自然都积极地让盛景意夹自己爱吃的菜,场面看起来十分热闹。
旁人不晓得他们在打什么主意,只觉得这群小纨绔真是走到哪里闹到哪里。
不过想到一会徐昭明要代表国子监和百人团那边选出来的人比拼,众人心情又有些复杂,只希望徐昭明下午能继续好好发挥,千万别答题答得好好的,飞花令和诗词接龙给掉链子!
飞花令虽然文会传统项目,可徐昭明这人是个人尽皆知的小纨绔啊,他文会都没参加几次,能玩得过从小泡在书堆里的李弘吗?
徐昭明等人可不晓得旁人的心情,他们吃过饭,又去找掌勺的人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提了一堆建议。
能到国子监当掌厨的可都是行家,盛景意一开口他们便知道遇到舌头特别刁的人,马上把帮厨学徒都叫上,针对国子监菜品进行新一轮的改进。
到厨师大会开完了,外头吃饭的监生都已经散去了。
还没到下半场文会开始的点,徐昭明便领着盛景意在国子监里头转悠起来。
国子监经费很足,各项设施齐备得很,盛景意在里头逛了一圈,感觉和她印象中的大学校园差不多,除了少了点现代化设施别的都没差别。
绕了半圈,还能看见座修在小坡上的图书馆,楼房建得不高,却凭着地势成了国子监最高的建筑,瞧着便很有引人向学的氛围。
盛景意对那座藏很感兴趣,跟着徐昭明等人拾级而上,来到了藏底下。
藏周围是连片的竹林,看起来清净得很,盛景意正要进里头看看,就听见竹林深处传来一阵隐约的议论声,似是有什么热闹可以看。
寇承平顿时来了兴趣,拉住一个从那边过来的监生问:“那边怎么了?”
那监生答道:“刚有人在墙上题了首新词,不少人在那边看呢。”
寇承平一听只是新词,顿时有些索然无味,说道:“那墙不是经常有人写诗题词吗?有什么意思。”
那监生听出了寇承平的不以为然,便说道:“你去看看就晓得了,写得挺好的,字也写得好极了。要不是人太多了,都催着我走,我还能再多观摩观摩!”
寇承平不感兴趣,徐昭明和盛景意却来了兴致,循着那边的动静找了过来,很快便见到一面宽阔的白墙。
但凡是文人聚会的地方,大多能找到这样的墙,毕竟许多人都有一语不合提笔往墙上写诗的习惯,比如王安石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苏轼的《题西林壁》等等。
要是一个地方连面能写字的白墙都没有,那家人肯定没文化!
小纨绔们平日里闹腾惯了,此时见那面白墙前挤满了人,不由吆喝着替徐昭明和盛景意开路:“让让,让让,知道是谁来了吗?我们今天的准擂主来了,一会他可是要去为我们国子监争擂主的,你们别耽搁了他啊!”
这话一出,其他人的目光便从墙上转到了徐昭明身上。
徐昭明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昂首挺胸地从其他人让出的那条道走了进去,还乐滋滋地说:“都是运气,都是运气。”意思是大家不用太佩服他!
众监生瞧见他这得意样,倒不知该说什么好。
算了算了,今天他好歹是为国子监争光了,随他去吧。
盛景意跟着徐昭明挤进了最里面,一眼便看见了墙上题的新词。
那是一首《钗头凤》,写得缠绵又伤感。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寇承平本来不太感兴趣,看完了竟也觉得不错,不由问左右的监生:“这谁写的啊?”
“听说是那位陆先生写的。”有人答。
“哪位陆先生啊?”有人追问。
“就是张祭酒请来的那位陆先生啊,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位。没想到陆先生不光诗写得好,词也写得这么好啊!”
众人又对着那首新词议论开了。
&nb... -->>
都来了国子监, 饭自然在国子监吃。
别觉得这是食堂饭,味道肯定不好, 朝廷对读书人是最好的,学校不管公立私立都有拨款搞基础建设,甚至还给成绩优异的学生发钱。
作为金陵第一学府, 国子监的伙食是极好的, 不少国子监掌厨出去自立门户, 都会宣称自己做的是“监食”, 每天都客似云来。
徐昭明这群小纨绔经常翘课,今天好不容易来了,还集体穿得花里胡哨,一进食堂便引来不少人侧目。
他们是什么人啊, 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不管别人目光的良好习惯,兴冲冲地领着盛景意去尝鲜,还让掌厨把国子监的招牌菜都开小灶给他们做了一份。
徐昭明给盛景意推荐了红丝馎饦当主食。
馎饦其实是种宽面片,类似于后世的面条。
红丝馎饦又更讲究些,是把虾肉捣成泥揉入面中,这样面条煮熟之后便呈现淡淡的红色, 别的不说, 卖相就极好, 再配上鸡肉熬成的淡金色鲜汤,瞧着更是色香味俱全,叫人食指大动。
若是觉得太单调,还有各种口味的浇头可以选, 一般监生叫上这么一碗红丝馎饦就算是有滋有味地吃完一顿饭了。
徐昭明他们和盛景意吃饭的次数已经不少了,各自拿了份饭菜过来也不急着吃,而是叫盛景意先一样样地尝尝看。
他们这么热情,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盛景意头一次来,说不准往后就不会过来了,他们得尽尽地主之谊,叫盛景意把好吃的都尝个遍;其次是盛景意舌头刁,要是她尝完挑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岂不是可以改善他们以后的伙食?
他们这段时间都在盛景意那边蹭过饭,亲眼见证着谢家厨子做出的饭菜从平平无奇变得越来越可口,但凡盛景意提过建议的菜,下回再端上来时都好吃了不止一点点。
盛景意来都来了,可不能让她就这么走了!
寇承平等人存着这样的心思,自然都积极地让盛景意夹自己爱吃的菜,场面看起来十分热闹。
旁人不晓得他们在打什么主意,只觉得这群小纨绔真是走到哪里闹到哪里。
不过想到一会徐昭明要代表国子监和百人团那边选出来的人比拼,众人心情又有些复杂,只希望徐昭明下午能继续好好发挥,千万别答题答得好好的,飞花令和诗词接龙给掉链子!
飞花令虽然文会传统项目,可徐昭明这人是个人尽皆知的小纨绔啊,他文会都没参加几次,能玩得过从小泡在书堆里的李弘吗?
徐昭明等人可不晓得旁人的心情,他们吃过饭,又去找掌勺的人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提了一堆建议。
能到国子监当掌厨的可都是行家,盛景意一开口他们便知道遇到舌头特别刁的人,马上把帮厨学徒都叫上,针对国子监菜品进行新一轮的改进。
到厨师大会开完了,外头吃饭的监生都已经散去了。
还没到下半场文会开始的点,徐昭明便领着盛景意在国子监里头转悠起来。
国子监经费很足,各项设施齐备得很,盛景意在里头逛了一圈,感觉和她印象中的大学校园差不多,除了少了点现代化设施别的都没差别。
绕了半圈,还能看见座修在小坡上的图书馆,楼房建得不高,却凭着地势成了国子监最高的建筑,瞧着便很有引人向学的氛围。
盛景意对那座藏很感兴趣,跟着徐昭明等人拾级而上,来到了藏底下。
藏周围是连片的竹林,看起来清净得很,盛景意正要进里头看看,就听见竹林深处传来一阵隐约的议论声,似是有什么热闹可以看。
寇承平顿时来了兴趣,拉住一个从那边过来的监生问:“那边怎么了?”
那监生答道:“刚有人在墙上题了首新词,不少人在那边看呢。”
寇承平一听只是新词,顿时有些索然无味,说道:“那墙不是经常有人写诗题词吗?有什么意思。”
那监生听出了寇承平的不以为然,便说道:“你去看看就晓得了,写得挺好的,字也写得好极了。要不是人太多了,都催着我走,我还能再多观摩观摩!”
寇承平不感兴趣,徐昭明和盛景意却来了兴致,循着那边的动静找了过来,很快便见到一面宽阔的白墙。
但凡是文人聚会的地方,大多能找到这样的墙,毕竟许多人都有一语不合提笔往墙上写诗的习惯,比如王安石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苏轼的《题西林壁》等等。
要是一个地方连面能写字的白墙都没有,那家人肯定没文化!
小纨绔们平日里闹腾惯了,此时见那面白墙前挤满了人,不由吆喝着替徐昭明和盛景意开路:“让让,让让,知道是谁来了吗?我们今天的准擂主来了,一会他可是要去为我们国子监争擂主的,你们别耽搁了他啊!”
这话一出,其他人的目光便从墙上转到了徐昭明身上。
徐昭明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昂首挺胸地从其他人让出的那条道走了进去,还乐滋滋地说:“都是运气,都是运气。”意思是大家不用太佩服他!
众监生瞧见他这得意样,倒不知该说什么好。
算了算了,今天他好歹是为国子监争光了,随他去吧。
盛景意跟着徐昭明挤进了最里面,一眼便看见了墙上题的新词。
那是一首《钗头凤》,写得缠绵又伤感。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寇承平本来不太感兴趣,看完了竟也觉得不错,不由问左右的监生:“这谁写的啊?”
“听说是那位陆先生写的。”有人答。
“哪位陆先生啊?”有人追问。
“就是张祭酒请来的那位陆先生啊,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位。没想到陆先生不光诗写得好,词也写得这么好啊!”
众人又对着那首新词议论开了。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